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

這時盧明博也已經醒了酒,見到面前三個被打得不省人事的大明百姓也驚慌起來。在大明的京城犯下這樣的事情,就算大明的皇帝不與他計較,他以後也毫無前途可言。

他頓時腿一軟,就要倒在地上。可他的一名隨從本來也滿臉驚慌,但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突然想到了什麼,湊到盧明博的耳邊說道:“少爺,咱們穿的是大明的衣服,說的是大明的話。”

盧明博馬上反應過來。他們剛纔一直在用漢話聊天,言談間也沒有提到朝鮮,旁人並不知道他們是朝鮮人!

想到這裡,盧明博以最快的速度向店外跑去。店內的夥計剛纔打架都沒敢參與,這時更不敢阻攔,任由他們走了,之後才上前扶起店主與兩個倒黴的客人。

盧明博順利逃出店鋪,但才跑了幾步遠蘇祥就已經帶着兩個警察趕了過來,在店鋪女主人又驚又怒的叫喊聲中追過去。

盧明博見到三個警察追在身後,更加驚慌,慌不擇路的逃跑,蘇祥等人緊追不捨。慌亂間,盧明博跑進了一條死衚衕。被三個警察堵在裡面。盧明博眼見要被抓住,什麼也顧不得了,順手抄起路邊店鋪的掃帚就打向警察。他身爲世家子弟,而且是能夠被派出來出使大明的人,自然不是廢物,能文能武,即使揮舞着掃把也不是警察能對付的,他的幾個隨從武藝也不錯,打散了三個警察,衝了出去。慌亂間盧明博下手重了些,把其中一個警察打成了重傷。

蘇詳見此情形頓時紅了眼睛。他和他的同僚都是從前京衛的將士,雖然不是來自同一衛所但這幾年相處下來感情也已經很深厚,此刻親眼見到張有河被打成重傷,大喊一聲:“有河!”就紅着眼睛從地上爬起來,抽出刀就衝了上去。另外那個警察哭着將張有河扶起來,大聲招呼人去找醫生。

盧明博在前面逃跑,盧明博緊緊的跟在後面,一邊追還一邊吹口中的哨子,吸引無數警察也跟了過來。盧明博本不願將他們帶到禮部管轄的番館,因爲這意味着他外國使者的身份暴露,之後只要一查就能查到是他;可此時後面追着許多警察,他如果不跑進番館肯定會被抓住,而且看着他們憤怒的神情,有可能被當衆打死。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他只能帶着隨從跑回番館。

番館看門的人雖然見到盧明博被許多警察追很奇怪,但他們還是將他放了進去,並且攔下後面追着的警察。

蘇詳眼看就要追上他們卻被攔下,差點兒拿刀砍了門房,還是被其它警察攔下了。

蘇詳好不容易平靜下來,與門房溝通,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事,請求讓他們進去將那幾個人抓走。門房自然不會讓他們進去,但在京城有警察被打成重傷也算件大事,進去將此事告知掌管番館的禮部員外郎李貫。

之後就是開頭那一幕了。

……

……

李貫放下摸着上衣口袋的手,站起來整了整衣服,對面前的番館掌事徐謙說道:“現下大多數使者都在宮中等候陛下接見,此處應當沒什麼事情了。我回部裡去,你留在這裡。若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不能處置,就派人去部裡告訴我,我再返回來處置。不過應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

“但記得,千萬不能放那些警察進來將盧明博帶走,除非有皇上的聖旨,不然即使是應天府尹黃淮來了也不能交出去。”

“是,李大人。”徐謙答應一聲。

李貫點點頭,又吩咐幾句,轉身離開了番館。在番館的大門前他看着不遠處正盯着這裡的幾個警察,冷笑一聲,說道:“幾個藍皮狗子,還以爲自己是什麼人物了。”隨即上馬向禮部衙門趕來。

不多時他來到禮部衙門口,剛走進去與熟識的官員閒聊幾句,就聽到從門口傳來又尖又細的聲音:“禮部儀制司員外郎李貫可在這裡?”

“誰在叫我?”李貫下意識回頭,就看到一個身穿六品宦官服色、面白無鬚之人站在門口,聽到答話也正好看向他。

“下官見過這位公公。不知公公尊姓大名,找下官何事?”李貫馬上換上諂媚的聲音對這個宦官說道。

不過他的諂媚沒能換來好言好語。“你就是儀制司員外郎李貫?”那宦官操着尖細的嗓音上下掃了他一眼,隨即用冷峻的聲音說道:“咱家可當不起李大人下官的稱呼,李大人您還是按照《大明會典》定下的規矩來稱呼咱家。”

“李大人,陛下召見你,趕快跟着咱家入宮吧。”

“公公,不知陛下召下官覲見何事?”雖然碰了個軟釘子,但李貫仍然不放棄,又道。

可這次這個宦官卻沒有答話,而是後退幾步,示意他跟上自己入宮。李貫無奈,只能跟在他身後入宮。

過了好一會兒,他穿過前三大殿,過了乾清門來到乾清宮,走進一間屋子,見到上面端坐着一個身穿龍袍的人馬上跪下說道:“臣禮部儀制司員外郎李貫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說着磕了三個響頭。

允熥看了他幾眼,說道:“李貫,適才應天府西城警察分署第九巡行隊的隊正蘇詳說,他追捕逃犯,可那逃犯逃進了番館,警察不得進去,與門房說事情的經過,門房向你請示後你拒絕將人交給應天府的警察,可有此事?”

“啓稟陛下,確有此事。”

“你爲何這樣做?”

“陛下,臣是依照洪武朝的先例而來。”李貫又磕了一個頭,說道:“陛下,洪武年間曾有日本國的使者在京城違法亂紀,先帝免去了他們的罪過,讓日本國正使將他們帶回國自己處置。”

“而且臣以爲,大明身爲天朝上國,對於番國之民不宜苛責,何況犯事之人乃是朝鮮國的使者,朝鮮身爲大明最爲恭順的番國,涉及與其往來之事應當慎重,即使小事也要斟酌萬勿傷了番國尊敬大明之心,應當對他們略有些優待。”

李貫說完這番話,就聽到前方傳來響動,隨即一個身着皇袍的人走到他正前方,對他吩咐:“擡起頭來!”

李貫遵命擡頭,忽然,一個碗大巴掌打在他的臉上!

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30章 至山海關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372章 燕周浙第595章 應對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85章 失常的人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185章 什麼菜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675章 出診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137章 決心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426章 好奇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268章 生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46章 再至麪館第129章 過山東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1167章 曙光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62章 撫慰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516章 抓人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680章 三清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590章 薛救齊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文章相關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266章 想法第1545章 印度之戰——援兵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235章 做什麼買賣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番外14:大辯論下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186章 吃起來有流淚的感覺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