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

“你知不知道你皇兄有多擔心你的安危?當時你皇兄剛被人行刺,就聽到你的事情,就連讓醫生看一看都來不及,就要派將士去接你回來。”妙錦繼續說道。

“皇兄被行刺了?可受了傷?傷在哪裡?”聽到妙錦的話,昀芷馬上轉過頭看向允熥,滿臉焦急之色的問道。她與允熥的十二年相處,允熥將她當做女兒來寵愛,她何嘗不是將允熥看做類似於父親的人來崇敬?

聽到她的話,允熥的面部表情略微動了動,說道:“兄長沒事,刺客沒有傷到兄長。”

“這就好。”昀芷舒了口氣。

“現在是在說你的事情,不要亂打岔。”允熥又道:“你不得兄長的命令,向劉指揮使假傳聖旨,帶領五個千戶出城打仗。你可知道,這是相當於謀反的罪過!按照《大明律》,兄長此時應當將你抓起來關進大牢!”

“妹妹知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昀芷雖然並不擔心允熥真的將她關進大牢,但也有些害怕,跪下說道,並且磕了個頭。此時屋內只有他們三人,倒也不必擔心被下人看到。

允熥沒有搭理她,繼續說:“除此之外,你還想要將這些蒙古俘虜都除掉!阿魯臺也就罷了,阿魯臺身爲馬哈木的兒子,雖然他帶兵窺探宮禁按律處死也應當,但瓦剌此時對大明還有用,如何處置脫歡必須慎重。你差點兒毀了兄長的謀劃!”

“妹妹知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昀芷又重複道,又磕了個頭。

允熥連連指出了她的幾條錯誤,昀芷每次都是重複這句話,磕頭行禮。妙錦看的不忍,輕聲勸說允熥,但他卻不爲所動,繼續指出她的錯誤。

“還有,兄長已經答應你,待接見過9後帶你出城騎馬,你卻還要在城內尋找騎馬的地方,是不把兄長的話當回事嗎!”

“妹妹知錯了。”昀芷繼續磕頭認錯,但心情卻忽然好了許多。適才允熥指責她的事情都是公事,雖然也自稱兄長,但卻完全是一副皇帝同大臣的口吻,她當然害怕;可這件事卻是私事,代表着允熥回到了兄長的身份上,事情也不再是皇帝訓斥大臣而變成了哥哥訓斥妹妹,就不會有什麼事情了。

允熥自己一無所覺,繼續指出她的錯誤。待又說了三四條問題後,他停下來喝了杯水。昀芷趁此機會連忙說道:“皇兄指出的錯誤都是妹妹犯下的,還請饒恕了妹妹這次,以後妹妹再也不敢了。”

“你還想有下次!”允熥放下水杯:“就你這次的事情,在你出嫁前兄長都不會再讓你出宮,你還想有下次!”

“不敢,妹妹不敢有下次。就算皇兄帶妹妹出宮,妹妹也不敢有下次了。”昀芷又連忙說道。

她又膝行過來,雙手抱住允熥的大腿,輕聲說道:“皇兄,妹妹知道皇兄是對妹妹好,對妹妹關心才這樣訓斥,若是旁人皇兄才懶得理會呢。皇兄的話妹妹也都聽進去了,不會再犯。”

“你起來吧。身爲大明的公主,竟然膝行這算是怎麼回事!”允熥又嚴厲的說道。

可昀芷一聽就知道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允熥的氣已經消了大半,忙站起來。雖然還不敢笑,但卻坐到允熥身旁,抱着她的胳膊。

“哎,兄長怎麼會培養出你這麼個公主,面對長輩看起來也很有公主範兒,但私下裡卻這麼野,一開始只是央着兄長帶你出宮轉一轉,後來就變成了出宮騎馬,之後就是帶出京,現在變成了不得命令私自帶兵打仗,以後你是不是敢假傳聖旨篡奪了朕任命的總兵的位置,指揮打仗啊!”允熥又道。昀芷只是“嘿嘿”笑了兩聲,並不答話。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哪有像你這樣沒有公主正行的公主!”允熥又抱怨道。

待他說完了,昀芷說道:“皇兄說妹妹的問題妹妹都有,以後肯定改正,也不敢再碰衛所將士了。”

“可卻也有公主帶兵打仗的。唐代唐高祖的第三女平陽公主不久曾經帶兵打仗?”

“怎麼,你還想如同她一樣帶兵打仗?”允熥說道。說過這句話,他恍惚覺得自己好像與昀芷談論過這個問題似的,但卻又回想不起來了。

“妹妹這次擅自帶兵出征,是誤以爲在蘭州城北面埋伏的乃是兩月前圍攻甘州城的盜匪,妹妹心中始終記掛着這些盜匪,想要將他們全部消滅,這纔出徵。”

“是以妹妹倒不是很喜歡動刀兵,只是想要除掉這些盜匪。”

這事允熥聽妙錦提起過,知道已經成了她的夢魘,不達成心裡不會平靜。這也是他沒有太過苛責昀芷的一個緣故。至於另外一個緣故當然是她是公主不是皇子啦。如果是允煕做出這樣的事情,這輩子就不用想離開自己的王府了。

當然,最重要的緣故還是他與昀芷的感情深厚,若是沒有這個前提,其它的都是白扯。

允熥此時想了想,忽然說道:“你的意思是,只想要帶兵對付那些盜匪,平日裡帶兵打仗沒興趣?”

“嗯。”昀芷答應一聲。

“這可不行。若是帶兵,就得一直帶兵。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是盜匪就撒手不管,若是盜匪就不聽號令。”

“可妹妹就是……”昀芷話說到一半,忽然明白了允熥的意思,瞪大雙眼對他說道:“皇兄,你是想讓妹妹帶兵不成?”不僅是她,妙錦也一臉驚訝的看向允熥。

雖然歷史上有唐代的平陽昭公主的例子,但翻遍史書也僅此一例,至於允熥說過的什麼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帶兵打仗之事,當時聽到這話的方孝孺將自己所有能夠看到的古籍全部翻了個遍都沒找到出處,不能作爲例子。所以允熥若同意讓她帶兵打仗,可是很驚人的事情。

“皇兄確實忽然冒出了這個想法。”但令她們很驚訝的是,允熥竟然真的有這樣的想法。

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680章 三清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02章 考試第158章 李芳遠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1395章 結果第1469章 攤牌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196章 新問題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645章 鐵紀鐵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64章 各種事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感謝和求訂閱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953章 婚姻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344章 人選與目的第473章 親子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76章 走進科學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157章 追與逃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466章 新任命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765章 做夢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436章 終於完全結束第219章 技術發明第307章 祖宗們第1466章 新任命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1515章 目的第844章 治傷第616章 齊步走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076章 決戰——擋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