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

允熥之後又與他聊了幾句,覺得他雖然說自己並不負責政事,根據自己通過錦衣衛與鎮司得到的消息他也確實不負責政事,但卻對處理政事有自己的見解,而且大體不差。

允熥的耳朵動了動,笑道:“十三叔又會打仗,又會處置政事,可算的上是全才了。”

“我這算得上是什麼全才,官家可不要隨意誇讚我,要是我真的以爲自己是全才,回到大同一通亂做爲可就不好了。”朱桂馬上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允熥也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隨後他又與其它幾人一一說了幾句話,站起來笑道:“十三叔、十四叔、十九叔與幾位兄弟,你們在這裡吃着,我下去與這次立功的將領們說幾句話。”

他隨即端着酒杯從臺上走下來,首先走到了徐暉祖這一桌。這一桌坐着的都是此戰的總兵、副將或立功巨大的人,原本週圍圍了一圈正恭敬與他們說話的人,見到允熥走下高臺連忙退開。宋青書護送着允熥下來,見此情形轉過頭低聲吩咐幾名侍衛:“你們快去告知所有將領,不要離自己的桌子遠了。”其它侍衛領命而去。

“見過陛下。”徐暉祖等人一開始見到周圍的人都退開了正有些驚訝,就見到允熥走了過來,忙站起來說道。

“諸位愛卿免禮。今日是慶功之宴飲,朕與諸位愛卿同樂,不必拘禮。都坐下,不必站着。”允熥馬上說道。說完這話,他也沒在意徐暉祖等人的表情,隨意坐在一把椅子上,又命侍衛端來一把椅子,又說了一遍:“都坐下,不必站着。”

徐暉祖遲疑了一下,輕輕坐在了允熥旁邊的椅子上,其它諸人也依照官位落座。

“徐愛卿,藍愛卿,你們二人這次的賞賜只有一些珍稀之物,並無官職的升遷或爵位的提升,可不是朕覺得你們二人的功勞小了。”

允熥首先對徐暉祖和藍珍說道:“你們兩個可都已經是國公了,再往上升只能是加郡王銜了,先帝在位時並未於生前加過誰郡王,朕也不敢破例;此外,徐愛卿你的俸祿已是朝廷最高,朕也不好加,是以只加了藍愛卿你的俸祿。朕絕非認爲你們的功勞小。”

“陛下所言真是令臣惶恐。此戰乃是陛下坐鎮中軍指揮,臣等也並未領兵上前與西虜,撒馬爾罕國的將士拼殺,豈敢居功?只不過有些苦勞罷了,不敢居功。”徐暉祖馬上說道。私下裡他和允熥說話還可以稍微承認一下自己的功勞,公開場合必須否定,將所有的功勞歸於領導。

何況允熥這話雖然是好意,他能明白皇上是來安撫他們二人的,但聽到他耳朵裡也很心驚肉跳。是以馬上出言。藍珍愣了一下,也模仿徐暉祖的話說道。

允熥笑笑,又與他們二人說了幾句,轉過頭對宋晟說道:“宋愛卿此戰立下的功勞巨大,朕心甚慰;尤其是宋愛卿的兩個兒子也都在此戰中立下大功,若是將門虎子,真是諸將領的楷模。”

“陛下謬讚了,臣只不過立下些微末之功。”宋晟說道:“至於臣的兩個兒子,臣即爲他們能爲陛下效力而高興,又擔憂他們在戰場上的安危,內心也是矛盾得很。”

“做父母的都是如此,即盼望着孩子成才成棟樑,但又爲孩子擔憂。”允熥先附和一句,又道:“但做父母的沒法一直看着自己的孩子,總要讓他們單獨闖一闖。宋瑄與宋琥他們兄弟這不就闖出來了麼?”

“陛下說的也是。”宋晟只能說道。

允熥與他又聊了幾句,就要轉過頭去和其他人說話,忽然宋晟說道:“臣有一事想求陛下。”

“何事?”

“陛下,臣今年已經年過五旬知天命之年,年紀也大了,對於家人族人也越發關心,總想着臣的幾個孩子都能承歡膝下。是以臣請求陛下允許臣與次子、三子回京任職,與長子團聚。”宋晟說道。

他這話一石二鳥,即爲了自己安心也爲了皇上放心。但沒想到允熥卻沒有按照他預想的套路出牌,而是說道:“既然愛卿想念宋瑄,朕就讓宋瑄返回伊吾,於你承歡膝下。”

聽了這個回答,宋晟愣了愣。他表明了自己對朝廷忠誠,一般情況下皇上應該順水推舟讓他回京纔是,爲何要將宋瑄派回來?他一時半會沒想明白,只能十分糊塗的謝恩:“臣謝陛下恩典。”

允熥臉上再次露出高深莫測的表情,又與他說了幾句話,繼續與下一個人說話。

吳傑此戰沒立下多少功勞,又因爲之前的那件事讓允熥十分厭惡,允熥也就只是淡淡的和他說了幾句,就又與下一人說話。

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670章 攻緬——殺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56章 ……陰謀——重點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53章 慶功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366章 收攏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429章 甄選舍人第178章 祭祖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第601章 競買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317章 內宮貪腐案(一)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155章 出征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249章 烏龍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1341章 漢洲攻略(九)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1418章 蕭卓說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716章 新錢第412章 合圍第1174章 插入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596章 瞭解第1146章 供奉格魯派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5章 賜名朝鮮第531章 帶誰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1209章 賢才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25章 立儲之兆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1244章 真正的學校——學生會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138章 陳立傑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396章 濟、青第761章 三元宮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297章 命婦第559章 入城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384章 秦與浙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