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梟雄之死

“這太好了。”帖木兒笑道:“周圍的國家不可能滅掉我國、攻陷撒馬爾罕城的。這下子,我可以徹底放心了。”

允熥聽到這句話,剛要說什麼,忽然帖木兒站立不穩,倒在地上。

允熥大吃一驚,馬上命令侍者將他扶起來,又讓太醫上前診脈。

太醫把了很長時間的脈,隨即站起來對允熥說道:“陛下,帖木兒大汗的身體已經病入膏肓,臣救治不得。”

“什麼?他已經病成了這個樣子?”允熥十分驚訝的問道:“適才我看他還好好的,況且之前他一直在指揮撒馬爾罕國的將士打仗,若是身體病的這樣重,如何能指揮打仗?”

“陛下,”太醫小心翼翼的說道:“臣不知帖木兒爲何之前尚可用兵打仗,但現在其人確實已經病入沉痾,臣無能爲力,至多開幾副藥材,使其能夠多拖延幾日,但最多也不過五日。”

“允熥陛下,你的醫生在說什麼?”帖木兒問道。漢話他只懂幾個詞,所以不知道剛纔這個醫生說了什麼。

“帖木兒大汗,他剛纔說,你的病已經很嚴重了,他無法玩完全治好,只能讓你多活幾天。”允熥說道。

“我的病已經這麼重了嗎?我竟然完全不知道,我竟然只是吐過幾次血,還能神智清醒的指揮打仗。按照我從大馬士革等地帶回來的書籍,我早就該神智不清了。”帖木兒卻並未很在意自己死的時間比預料的還要早的事實,而是嘀咕起了其它。

“這是可能的,現在的研究還遠未能將人身體內的奧秘全部揭示出來。”允熥說道。他前世還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講二戰時期一個日本航空部隊的地面人員,在被米軍飛機掃射受傷後,仍然堅持在崗位上,一直到返航的飛機全部降落後才忽然倒在地上。一旁的人忙帶着他去醫院,可半路上他就死了。後來醫生經過研究,認爲以他當時的出血量,早就該神智不清了,但卻一直清醒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允熥不知道這個故事是不是日本人編出來吹牛逼的,但如果是真的,就能證明意志力或者說精神是能夠反作用於身體的。

不過科學探討現在並不重要,允熥馬上說道:“帖木兒大汗,我馬上讓醫生給你開藥,讓你多活幾日。”他隨即又用漢話對太醫說了一遍。

允熥現在很不願意帖木兒就此去世。雖然他們只聊了幾個時辰,也說不上相談甚歡,但他是允熥這輩子遇到的第一個可以完全平等交流的人,他很想能夠多與他說幾天話。

太醫聽到允熥的話馬上拿出紙筆寫下了自己的藥方,他的徒弟馬上就要去開藥。

可此時帖木兒忽然說道:“允熥陛下,不要讓醫生給我開藥了。我既然已經要死了,這就是真主的意思讓我現在去世,使用藥物多活幾日就是違背真主的意思,不用了。”

“這怎麼會是真主的意思?真主有這麼多信徒,還能一一定下每一位信徒的死期?他也太,忙碌了,不可能。”允熥本想說他也太閒着沒事幹了,但話到嘴邊還是換成了這句話。

“一般的信徒或許不會,但我不同。”帖木兒說道:“我是現在天方教徒最強大國家的國君,之前又奉真主的旨意發動聖戰,但是卻失敗了,真主肯定對我不滿,所以要讓我以前回歸主的懷抱。”

說完這番話,他咳嗽了幾聲,隨即又道:“即使你派人將藥拿過來,我也不會吃的。你或許還可以將藥從我的嘴裡硬灌進去。我現在身體虛弱,也阻攔不了。但是我之後必定自殺,也不會再與你說話。所以你讓強行讓我活着毫無用處,就讓我這樣死了吧。”

“但是,罷了,我就不干涉你的生死了。”允熥隨即又用漢話對太醫說道:“讓你的徒弟回來吧,不必煎藥了。”

“是,陛下。”太醫也聽不懂蒙古話,不知道允熥這是爲什麼。但他也不需要知道爲什麼,聽令就好。

“你退下吧。”允熥隨即又他讓他退下。

“允熥陛下,我忽然能夠感覺到我要死了。就好像真主在召喚我一般,我能夠感覺到我要死了。”

帖木兒反常的笑了起來:“原來臨死之前是這種感受。也不知道這僅是像我這樣死在病牀上的人是這種感受,還是所有死去的人臨死前都是這種感受。”

“不過我馬上就會知道了。所有死去的真主的信徒應當都會去同一個地方,今天在這裡死了這麼多人,一定會在天堂或者地獄重逢,只要問一問就能知道。”

他又轉過頭看向允熥:“如果我正常的死在撒馬爾罕城,現在估計圍在我病牀前的人是皮爾馬哈麻等人,我會做的,應該是囑咐他們許多當一國之君需要注意的事情;但是我帶兵東征失敗,還被你俘虜,這些都做不到了。”

“不過,你們漢人有句古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哀也鳴,我又幾句話要與你說,你願不願意聽?”

允熥點頭。這可是一代梟雄臨終前最後的話,他在怎麼可能不聽。

“允熥陛下,我就託大叫你一聲允熥。你嚴禁天方教在國內流傳的命令不太妥當。當然,我和你說這句話有自己的私心,但也是真知灼見。”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想要發展,必須要與外界進行交流。大食學者曾經研究過許多國家的歷史,那些內部矛盾還沒沒有大到使國家分裂地步,但卻被外國一再欺負甚至滅亡的,全部都是與外界交流很少的國家。他們因爲與外界缺少交流,無論哪個方面都漸漸的落後了,等到外敵打上門的時候,想要變革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大食人還是最早沿着非洲海岸線南下的人。他們越過索馬里,來到更南的地方,發現那裡的人儘管人種與北邊的阿比西尼亞人差不多,但文明程度要差的遠!阿比西尼亞擁有很先進的制度,對醫學等也有很深的研究。但就在他們南邊的黑人還處於原始社會,不僅沒有自己的文字,甚至連語言的詞彙都非常少,因爲他們的文明很低,用不到太多詞彙。”

“他們之所以落後,就是因爲與外界的交流太少,所以交流非常必要。”

“既然是交流,就不能是強制將對方同化,那不叫交流。所以應當允許與國內的百姓完全不同的人進入自己的國家,也允許各種各樣的思想在國內傳播,這樣纔算是交流,才能促進文明的發展。”

“當然,如果思想太過於混亂當然也不好,所以要進行一些限制,比如我在撒馬爾罕城就是不許他們褻瀆真主,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同時對異教徒徵收人頭稅,抑制其它宗教的傳播。但絕不能全部禁絕。”

“當今世上,信奉佛教或者道教的人並不佔多數,你如果一直禁止天方教和十字教在國內傳播,就等於將全世界大多數人拒之門外,無法同他們進行交流,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樣下去你的國家一定會逐漸落後的。”

“所以你還是放鬆在這方面的控制吧。”

“我會認真思考的。”允熥說道。

帖木兒此時雙眼已經有些渙散,看不清允熥的表情,也不知他是不是聽進去了,喘了口氣又說道:“除此之外,我還有件事情要求你。”

“如果,如果我的某一位子孫走投無路,不得不向東來到大明,希望陛下善待他,即使陛下不願放鬆在宗教上的禁令也請善待他,不要強迫他改信其它宗教。當然,如果他違背了大明的法律,陛下可以按照法律處置他。”

“好,我答應你!”允熥說道。這件事他還是可以拍胸脯答應的。

“多謝你了。”帖木兒強撐着說完這句話,忽然雙眼圓睜,用允熥聽不懂的語言開始亂喊。允熥忙派人將翻譯叫進來。

翻譯很快走進來,並且翻譯帖木兒的話:“……,你們想怨恨我就怨恨我吧,這場戰爭雖然是正確的,是爲了真主發動聖戰,但是我打敗了,辜負了真主的期望,應當受到怨恨。”

“耶斯布,你不怨恨我?太好了,還有……,你們幾個也不怨恨我。那咱們如果能夠見到真主,一起向主請求原諒咱們的過錯。”

“主,您最忠誠的僕人前來見你了。”帖木兒之後又大聲喊了幾句,翻譯沒有聽清,他就變得悄無聲息起來。薩馬奇馬上衝上去,站在一旁大哭起來。允熥的一名侍者走上前探了探鼻息,對允熥說道:“陛下,帖木兒已經過世了。”

第828章 多邦城——調兵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289章 生擒第1535章 重見陽光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206章 目的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289章 生擒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481章 改任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1722章 文坻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1512章 供詞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1545章 印度之戰——援兵第65章 充分準備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1234章 足球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28章 茹瑺評論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1170章 調查第148章 卡廷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372章 燕周浙第868章 反應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938章 黎澄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268章 生第1151章 會見前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558章 從松江到杭州第819章 戰安南——登陸第415章 降與死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322章 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