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決戰——槍斃

楊峰從懷裡拿出一個信封,放到鼻子邊聞了聞。這封信已經在他身上放了幾個月,原本的味道早已散盡,但彷彿信封上畫着的那朵丁香花是活的一般,他似乎感覺到了若有若無的清香。

他隨即打開信封,從中拿出那封信,只見上面寫道: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落款題爲:朱昀蘭。

這就是他與允熥一起離京,坐船離開碼頭時允熥遞給他的信。

當時楊峰大吃一驚,瞠目結舌的說道:“陛下,這是,這是,這是,……”

“你猜的沒錯。”允熥平靜的說道,聲音不高不低。

“這。”楊峰實在太驚訝了,他從來沒有想過,昀蘭會給他寫這樣的詩。

“楊峰,你之前在我身旁爲侍衛,朕的妹妹就已經,只是你那時已經成婚,此事也只能埋在心底。一直到前不久,你的妻子過世,她才吐露心事,所以我以你爲中山駙馬都尉。”允熥說道。

允熥本不想和楊峰說此事,但昀蘭執意要送信送給楊峰,並且和他說:“皇兄,妹妹已經做過一次望門寡,絕不做第二次。”當時允熥看着昀蘭堅定的神情,禁不住就答應了她的請求。既然這封信要交給楊峰,他就決定將實情告訴楊峰。絕不能讓他以爲昀蘭是水性楊花之人。

楊峰此時看着這封信,回想起當時允熥與他說的話,表情變得和緩許多,自言自語道:“殿下,我一定立下大功並且活着回去,讓自己配得上你!”

過了一會兒,楊峰將信件重新放回信封中,小心翼翼的裝進一個羊皮紙袋,又將羊皮紙袋裝進一個牛皮紙袋,放進懷裡。但即使眼前已經沒有了這封信件,他仍然出神的想着什麼。

他正想着,忽然從耳邊傳來聲音:“楊參將,帖木兒的中軍大營動了,正向我軍而來。現在我軍與敵軍之間的距離不足二里,依照現下的行軍速度,很快就會接近。”常繼宗對楊峰彙報道。

永明左衛出動阻攔薩爾哈部,在見到曹行帶領騎兵衝上來後,馬上下令全軍撤回營地,以免被府軍左右衛的騎兵不分敵我幹掉。這當然被西虜發覺,有一部分人試圖衝進去奪取營地,秦森帶兵好不容易纔撤回去。

天亮後西虜全部撤出大明的中軍大營,常繼宗趁機回到自己的府軍衛。此時又指揮這個衛跟隨楊峰去打西虜。

“傳令所有將士,不得懈怠,準備應對與西虜的作戰。”楊峰迴過神來,大聲吩咐道。

“參將大人,這些西虜從來沒有見過咱們這幾個衛所打仗,而這些天咱們都看到了帖木兒手下的主力軍隊如何打仗,此戰我軍是知己知彼,帖木兒卻是不知彼,我軍必勝!”他身旁的一個參謀此時說道。

“不可如此輕視敵人。陛下曾說過一句話: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不論西虜到底是牛還是雞,都要拿出對付牛的手段來!”楊峰雖然認同參謀的話,但還是板起面孔說道。

“何況此戰既要勝,也要勝的穩妥。”楊峰又道:“上直衛是大明打仗最爲厲害的衛所,在保證勝利的前提下,儘量少損兵。”

“是,參將!”在他身前的幾人躬身應諾,常繼宗隨後退下指揮自己的衛去了。

楊峰又定了定神,徹底將心思放在眼前的西虜身上,準備着雙方的第一次交戰。

……

……

“明軍用的這個陣勢好奇怪。四個角是火槍兵,中間是長矛兵,我還從未見過這樣的陣勢。”

“他們的衣服也好稀奇,與其它的明軍除了顏色一樣,樣式區別卻不小,看起來倒像是佛郎機人(大食人對歐洲人的稱呼)的裝束,只是鎧甲也太少了。火槍兵只有頭上戴着鋼盔,身上竟然不穿鎧甲;長槍兵的鎧甲也很短。按理說,明國比我國還要富庶,不至於連禁衛軍都裝備不起全身鎧甲。”

“明國的皇帝爲什麼會組建一支這樣的軍隊?這支軍隊到底戰鬥力怎麼樣?”帖木兒十分不解。

“大汗,東方人一向沒有打仗穿厚重鎧甲的傳統,重步兵一向很少。他們更爲看重軍隊的機動性,一支軍隊中役使馬往往比騎乘馬還要多。”一名參謀說道。

“這我當然知道。但皇帝的近衛軍最重要的是戰鬥力,在開闊的戰場上重騎兵未必能夠消滅輕騎兵,但重步兵一定能夠打敗幾倍的輕步兵。至於機動性,不打仗的時候他們完全可以將所有沉重的東西裝在車上運輸,禁衛軍不可能缺馬。”帖木兒說道。

“大汗,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明國人認爲這樣特殊的輕步兵比重步兵的戰鬥力要強。”另一位參謀說道。

“只有這個解釋合理。鐵勒臺,你帶領所部三千步兵,上前與明軍交戰。”帖木兒說道。眼前的明軍以兩千多人爲一個小陣,五個小陣爲一箇中陣,五個中陣爲大陣。他從來沒見過這支軍隊出手,因此小心翼翼的派人試探。

“是,大汗。”鐵勒臺答應一聲,下去領兵。很快,一支三千人的步兵脫離大陣,嚮明軍走過來。

此時在明軍陣勢最前的是金吾後衛的兩個千戶。指揮這兩個千戶的指揮僉事黎澄看着西虜向自己的衛所前來,竟然臉上一閃而過喜色,隨即咳嗽一聲表情恢復正常,對將士們說道:“將士們,這是我們金吾後衛首次征戰,務必讓西虜見識到我軍的厲害!”

“驅逐韃虜!”衆人大聲迴應。不少人臉上也露出興奮的神情。

很快,兩軍靠近到一百二十步的距離。西虜後隊張弓搭箭,將弓箭向斜上方射去,射向明軍。

一時間,只聽“叮噹”的聲音作響,許多箭矢落到頭盔上或長矛兵的鎧甲上被彈開,但也有一些箭矢射到了身上沒有甲冑保護的地方,頓時有數十人身子一個踉蹌或者倒在地上。

與此同時,西虜的大炮也開火了。數百發實心彈嚮明軍飛來,將遇到的第一個人撞成肉餅,隨即一路碾壓過去,但凡被碰到一點就是人亡的下場。鐵勒臺甚至看到了血肉肢體橫飛的場面,這炮彈的威力豈是血肉之軀能抵擋的?

但整個陣勢的士兵仍然排着整齊的隊列向前走着,身旁倒下的同僚彷彿不存在一般,沒有任何人因此停下來,被箭矢射死的人的位置很快被後排自動補上,被實心炮彈撞出來的‘通道’也在實心彈穿過整個小陣後被迅速而毫無混亂的彌補。

“這幫契丹人怎麼會這麼厲害?”鐵勒臺眉頭皺了起來。這些明軍士兵的紀律性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整個撒馬爾罕國除了大汗的親衛隊,其它主力軍隊都達不到這麼高戰場紀律。但是大汗的親衛隊只有兩千人,而面前的明國皇帝的禁衛軍卻足有五萬多人,據說還有三個步兵衛留在京城沒有參戰。

他更加謹慎,下令士兵放緩了腳步,後排的弓兵幾乎完全停下來,從箭壺中拿出箭矢再次射向明軍。在兩軍之間的距離只剩下三十步之前,又射出了三輪箭矢。但令他詫異的是,這過程中明軍雖然又有上百人戰死,但完全沒有人開槍,所有人唯一的動作就是維持着整齊的隊列,伴隨着不斷響起的鼓點前行。

“明軍不會是傻了吧?”一個百夫長自言自語。

但就在這時,明軍的指揮官大喊了一聲,鼓點發生變化,明軍士兵停住腳步,前方的火槍兵排成比剛纔還要更加密集的隊形,舉起手裡的長槍,對準西虜。

鐵勒臺頓時絕感覺不妙,正要呼喊,就聽整齊劃一的槍聲響起來,大約200支長槍同時打響,火光閃動連成一片,將站在最前一手拿刀一手持盾正準備上前肉搏的西虜淹沒在一片白煙當中。

這些射擊完畢的將士馬上向後退卻,從第二排將士的空隙中鑽過去,到後面去裝填彈藥;原本排在第二排將士上前幾步,將中間的縫隙全部去掉,也排成密集的隊列,同樣舉起手裡的長槍對準他們打響。隨即第三排的火槍兵衝上來重複這一動作。

鐵勒臺所部頓時被打蒙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對手。手裡的盾牌和身上的鎧甲似乎是紙糊的,一點作用沒起,排在最前方的五百士兵幾乎人人身上的鎧甲都能清楚的看到一個被彈丸打出來的小孔,有些人甚至背後的鎧甲也被穿出了一個孔。

這五百人幾乎全軍覆沒,只有三十幾個人沒被彈丸擊中或者只是擦破點皮。但這三十多人也驚叫着絲毫不顧軍令向後逃去。其它的士兵也被嚇住了。

可面前的明軍似乎完全沒有看到這一切一般,安靜的裝填彈藥,隨後又是先後三輪射擊射向西虜,又有三四百人倒了下去。

這次倖存的士兵有人嚎叫着衝向火槍兵,但此時在鼓點的指揮下長矛兵已經來到火槍兵身旁,將這些失去理智的西虜全部殺死。

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471章 打臉第937章 其它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135章 宣府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183章 準備第46章 再至麪館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421章 浮現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01章 玻璃第15章 賜名朝鮮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480章 懈怠彈劾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678章 親人,好久不見啦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384章 秦與浙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01章 玻璃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638章 三地的糧食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52章 ……陰謀——搏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231章 比武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552章 人選和人員到齊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645章 鐵紀鐵第601章 競買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56章 ……陰謀——重點第590章 薛救齊第1722章 文坻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1178章 安排第26章 內宮之患第486章 惦記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答覆本章說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297章 命婦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1545章 印度之戰——援兵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16章 首抄詩詞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138章 陳立傑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