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

“大汗,”沙哈魯忽然上前一步問道:“您可是要採用薩爾哈的計策?”

“是,也不是。”帖木兒笑道:“即使讓這些猛犬奮力對付明軍的哨兵,只會讓明軍加強防備,想要偷襲他們,尤其是偷襲明軍的騎兵營地絕不會很容易。”

“但這仍然是個機會,尤其是在明國的皇帝來到這裡以後。我之前以爲明國的皇帝到達這裡帶來的都是對我軍不利的事情,但後來看了看契丹人的歷史,發覺也有對我軍有利的事情。”

帖木兒這話說的不清不楚,沙哈魯正要再問,帖木兒卻已經不再對他說話,而是擡起頭對所有將領吩咐道:“你們這幾日要加緊訓練自己的軍隊,等待我的命令。”

……

……

“陛下,臣等依據這段時間的觀察,和秦王殿下與從前蒙元朝廷的記錄,認爲之後幾日會連續下三五日的大雨。”思澄堂站在允熥面前,躬身說道。

“這個季節下雨?”允熥不解的問了一句。他倒不是懷疑思澄堂的話,只是在他的印象裡,西域這個地方夏天應該不會下雨纔對。

“陛下,臣翻看了蒙元朝廷從至順年間道至正年間三十多年的記錄,都有這個時節下雨的記載。”思澄堂以爲允熥懷疑他的話,忙說道。

“愛卿誤會朕了,朕並非是懷疑你的話。只是朕覺得西域之地這般熱,夏天應當不會下雨纔對。”允熥解釋一句,旋即又問道:“雨大概會下幾天?”

“陛下,此事憑藉天象很難判斷。不過依照往年的慣例,總得連續下三五日。有些日子雨大些,有些日子雨小一些。”思澄堂回答。

“朕知曉了。你下去吧。”允熥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思澄堂行禮退下。

“青書,你去吩咐徐暉祖等人,讓他們做好防雨防雷的準備。順便將少林寺方丈方正與他的師弟伊吾千佛寺主持方生叫來。”允熥擡起頭對侍衛宋青書說道。

“是,陛下。”宋青書躬身答應一聲,轉身退下。

不多時,方正與方生走進帳篷,躬身行禮:“貧僧方正(方生)見過陛下,陛下萬歲。”

“二位大師。”允熥笑道:“二位大師這幾日在軍營中可好?”允熥來到軍營中後,以爲陣亡的將士舉行法會爲由讓方正等和尚常住營中。徐暉祖不太願意,但普通士兵很願意自己死後能夠馬上被僧人舉行法會安葬,所以也沒有反對。

“感謝陛下掛念,並無人怠慢貧僧與師弟。只是舉行法會的許多物品都將近用完,所以貧僧正要派人回伊吾城去取。”方正說道。

“正好,朕有事要吩咐你,就一併辦了吧。方正大師,你親自返回伊吾城,找到工匠造一個鐵籠子,再做一個木杆子,要長一些。杆子頂部裝上鐵尖頭,再用一根細鐵鏈順着杆子引下來,與鐵籠子連在一起。”允熥說道。

“陛下,這鐵籠子的樣子如何?”方正當然很好奇造這麼一個鐵籠子要做什麼,但皇上吩咐下來的事情,他都是先答應下來,之後再問爲什麼。

“這個樣子。”允熥拿出一張上面畫着一個鐵籠子的紙給他看了看。

“陛下,這麼一個鐵籠子耗費的鐵不少,千佛寺內未必會有這麼多鐵。”方生看過後說道。

“盡力在伊吾城中搜羅。實在不行,你們找尚炳讓他撥給你們一些。”

方正忍不住問道:“陛下,貧僧冒昧請問,造這樣一個鐵籠子到底爲何?”

允熥笑了笑,說道:“自然有用。因爲這個用處太過不同尋常,所以朕不便出面,也不能指使朕的侍衛或下人出面,只能你們自己來做。你們也萬不可告訴別人是朕指使你們來做這樣一個鐵籠子的。即使你們最信任的弟子也不能告訴。”

方正與方生躬身領命。他們又問了幾個細節上的問題,就要退下。

可就在這時,方正忽然想起一事,擡起頭問道:“陛下,這個鐵籠子可與那件事有關?”

允熥瞬間懂了他說的是什麼,點點頭:“確實與那件事有關。”

方正的身子顫了顫:那可是要死人的。但自己也別無選擇,所以此時雖然臉色很不好看,但還是低頭行禮,與一臉好奇之色的師弟方生一起告退。

等出了帳篷,方生馬上問道:“師兄,到底是什麼事要準備這麼一個鐵籠子?”

方正附在他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方生馬上一臉駭然之色:“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頓了頓,又道:“師兄之前怎麼不和我說?讓師弟也好有個準備。”

“此事太過驚奇,我若是之前就說了,會有幾個人信?而且自從那一次皇上與我提起,之後不論路上還是在甘州未再說起過,我以爲皇上不過是一時興起隨意吩咐的,也不好提前告訴你。”方正說道。

其實方正以爲允熥當時腦袋出了問題,因爲之後沒有在和他說起過就放下了。沒想到允熥竟然不是一時腦袋有問題,而是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不過這番話當然是打死不能說出口的,他只能找別的藉口。

“但是,被雷劈,人豈能不死?皇上好像要至師兄於死地一般。但不論如何,皇上沒有這般處置師兄的緣故。”方生說道。

他此時和方正當時想的一樣:若說皇上對方正有什麼不滿要殺死他,可以找一萬種理由,沒有必要採用這麼離奇的手段。

“難道師兄你真的是佛祖轉世?”方生問。

“這我如何知曉?佛祖轉世之時也是沒有任何法力的,根本無法辨別。”方正說道。

“那若是師兄真的是佛祖轉世,皇上到底是如何辨認出來的?”方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他還正想着,方正低聲說道:“此地乃是軍營,有什麼疑問等回去再說。”隨即拉着方生離開了中軍大營。

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353章 徐南青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469章 攤牌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第188章 喪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264章 驚險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586章 五皇子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872章 繼續議事與南洋諸國的擔憂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977章 兩地第1275章 三人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55章 ……陰謀——誤事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1157章 追與逃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79章 下鄉進村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74章 拜訪常家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508章 幻彩閣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1148章 佛教爭端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75章 上滬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458章 求封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524章 收糧借地第12章 兩個爆點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