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

“伯爾木在得知鐵門關城內打出水來以後,頓時疑神疑鬼起來,懷疑是真的有佛教的邪神保佑他們。他又聯想到前兩天下雨的事情:即使傷口迅速潰爛是因爲中毒,不過下雨顯然不可能是被他們控制的,但卻在那麼巧合的時候發生,心裡不由得有些害怕。”

“他馬上下令停止攻城,不過仍然截斷孔雀河,還讓隨軍的毛拉整日祈禱。但是他害怕自己手下的毛拉沒有那麼高的法力,所以派人請求大汗派出大毛拉去援助他。”耶斯布說道。

“哈哈,伯爾木害怕了。不過也不怪他,駐守鐵門關城的明軍運氣太好了,竟然能夠連續遇到兩件這麼奇異的事情。不過派出大毛拉去他的軍中就不必了。”帖木兒說道。

其實帖木兒對於竟然連續兩次發生這麼巧合的事情也有些疑惑,不過能當到一國統治者的人,對宗教的信仰也就那麼回事,太虔誠的人是當不了老大的,尤其是帖木兒這種從中層爬上來的。再加上絕對不能動搖軍心的考慮,做出了以上決定。

“可是。”耶斯布當然也知道帖木兒的處置是對的,但不派出大毛拉過去,恐怕伯爾木帶領的這支軍隊很長時間都恢復不了士氣。

“過幾日不是有從國內徵召來的十萬民伕要過來?就以爲他們祈禱的名義派大毛拉去烏魯木齊。”帖木兒說道。

耶斯布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答應一聲“是”,又問道:“派何人護送大毛拉回去?”

“就派阿布別爾克吧。他在軍中只會搗亂,讓他回後方待着。”帖木兒說道。阿布別爾克是他的另外一個孫子,手下也有幾千兵馬。這人脾氣暴虐,對東方的契丹人和色目人都很歧視,搞了不少事情讓帖木兒很不高興。這次正好將他踢回去。

涉及帖木兒的家事,耶斯布也不好說話,轉換話題道:“說起來,要不是東察合臺汗國的人不戰而逃,牛羊又沒有馬跑得快被拋棄了很多,咱們現在恐怕就得節約士兵們的口糧了,更不必提從國內再徵召牧民。”

“蒙古人嘛!打仗靠的不就是跑得快?既然打仗時候跑得快,逃跑的時候跑的也快不稀奇。”帖木兒笑道。

埋汰了幾句蒙古人,耶斯布忽然又想到什麼,說道:“對了,大汗,那支軍隊也被帶來了。”

“那支軍隊?哪支軍隊?”帖木兒疑惑地問了一句,隨即反應過來,笑道:“當初因爲擔心肉不夠吃沒把它們帶來,這次帶過來也好。不過他們嚇明軍一次沒問題,打仗的用處不大。”

“能嚇明軍一次也是好的。”

“說的也是。”

又聊了幾句,他見帖木兒的心情好些了,認真地問道:“大汗,接下來怎麼辦?”

“接下來。”帖木兒聽到耶斯布的話也停止笑,走出帳篷用千里眼看了看仍在舉行葬禮的明軍,又派人將沙哈魯等人叫過來,問他們道:“你們覺得,我軍現在應該怎麼辦?”

“大汗,現在明軍的援兵已經到來,雖然總兵力仍然比我們少,但少的也不多,而且後面還有援兵會前來。依照我的想法,咱們應該馬上退兵,退回古爾班通古特盆地,之後積極聯絡東方的蒙古人,留下一些士兵防守烏魯木齊,主力軍隊東進進入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與契丹人的地盤的交界線太長了,明軍即使真的如同他們所說的那樣有兩百多萬軍隊,也不足以在這條長長的交界線上的每一個點都部署足夠的士兵。我軍完全可以在收編了蒙古人以後派出少數偏師襲擾,吸引明軍主力的注意,隨後大軍在明國北方比較富饒的地方,比如說河北省或山西省的北面攻破他們的長城,進入契丹人的內地。之後就是執行大汗之前定下的方略。”沙哈魯說道。

帖木兒聽了並未點評,而是又問:“你們還有沒有其它見解?”

“大汗,要防止蒙古人和明國聯合起來對付我國。”薩爾哈說道:“雖然草原上的蒙古人與明國人有仇,仇恨還很深,但明國人難以真正消滅他們,可咱們是可能真正消滅他們的。所以現在不是進入蒙古草原的好時機。”

“那如何防範他們與契丹人聯合起來?”帖木兒笑道。

薩爾哈見到帖木兒露出了笑容,精神一震。這說明他說的話中有帖木兒比較贊同的內容。“大汗,要防止蒙古人與契丹人聯合起來,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認爲明國不是我國的對手。蒙古人一向是跟隨最強者,只要讓他們認爲我們是最強者,就能杜絕他們和契丹人聯手。”

“要讓他們認爲我國是最強者,就必須打敗明國,在這裡打敗明國。所以我認爲,咱們必須留在這裡,與明國人正面交戰,即使不能將他們全殲也得擊退他們。”薩爾哈最後說道。

他完全不贊同沙哈魯的話,但沙哈魯是帖木兒的孫子,他不便直接反駁,所以繞了個大圈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沙哈魯聽完他說話馬上反駁:“那麼就不收編蒙古人。我軍進入蒙古草原後不招惹他們,他們肯定也不會主動和我軍作對。等我們打進了契丹人本土,草原上的蒙古人一定會動心的,不用咱們逼迫他們自己就會南下加入搶劫契丹人的行列。”

“可是這樣一來,沙哈魯,一開始的戰爭投入的就全部都是咱們自己的士兵了。蒙古人是不可以信任的,若是我軍在同契丹人的戰爭中損失過大,蒙古人隨時可能倒戈重新投靠明國。”薩爾哈不得不直接說道。

沙哈魯還要再說,就聽帖木兒說道:“沙哈魯,薩爾哈說得對,草原上的蒙古人不能信任,而明國軍隊的戰鬥力,即使在正式開戰前還有所輕視,但這段時間的戰爭足以證明是一支勁旅。與其到時候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不如現在就在這裡擊敗明軍。”

“而且,”帖木兒最後豪氣沖天的說道:“放任明軍主力在此,而我軍卻去往蒙古草原,豈不是怕了他們!”

帖木兒這話一出,大家頓時就不再勸說。而且這也不僅是顏面問題。大軍放過明軍主力去蒙古草原,有可能會被士兵們認爲是怕了明軍,到時候士兵們的士氣降低,仗就更不好打了。

但耶斯布臉上卻露出擔憂的神情。如果說在出發前他對不能打贏的擔心可以算作杞人憂天的話,那麼通過這段時間的戰鬥足以證明他的擔憂。並且明軍最後出動的總兵力不會少於他們,即使因爲河中之地與這裡的氣候差不多,他們更加適應而明軍不太適應略佔優勢,也不太可能借此就擊敗明軍。戰爭一旦拖下去,因爲帖木兒的年齡問題,對他們絕對不是好事。

但此時退兵也不是好主意。如果還沒有出發,那沒什麼;可出發之後遇到明軍主力卻撤兵,傳回去就會變成帖木兒怕了明國,那些只不過攝於帖木兒的赫赫威名而臣服的部族就有可能重新叛變,國內也可能烽火遍地。

‘只盼望能夠在這裡擊敗明軍,控制整個東察合臺汗國,之後大汗腦子清醒過來,將東察合臺汗國封給某一位王子後就撤兵。’耶斯布只能這樣想着。

“但是我軍不能駐紮在距離哈密城這麼近的地方。敵軍有城而我軍沒有城,防守不利。我記得在哈密以西還有一座衛所城並未受到太過嚴重的破壞。傳我命令,明日全軍去那個衛所城附近駐紮。”帖木兒說道。

“納約薩,準備作戰用得着的器械。”他又吩咐。

“是,大汗。”納約薩趕忙答應。

帖木兒又吩咐幾句,最後對他們說道:“待你們部下的軍隊重新整理完畢,軍械也恢復原來的數量後,咱們就與明軍大戰,在野戰中擊敗他們。”

“是,大汗。”

……

……

“屬下見過徐將軍,見過藍將軍。屬下所屬的五個衛的將士已經全部趕到伊吾城。”一個長相頗爲俊朗的人,面對着徐暉祖和藍珍躬身說道。

“起來吧,都是同僚,不必這麼多禮。”“是啊楊峰,你一路緊趕慢趕的趕過來,現在很累吧,站起來說話就好。”徐暉祖與藍珍先後說道。

這人自然就是被選爲長公主駙馬都尉、現在身上的正式官職只是通事舍人、差遣爲參將的楊峰了。他率領的五個上直衛出發的本來就晚,而且攜帶的輜重太多,軌道上跑的馬車也不是無限的,所以被排除出緊急救援伊吾城的衛所,直到今日才趕到伊吾城。

楊峰去年回京後被普遍認爲要發達了,即使是藍珍也刻意結交,所以他剛纔說話比與楊峰沒有多少交集的徐暉祖要隨便得多。

楊峰也不免有些膨脹,但擡頭見到徐暉祖馬上冷靜下來,又行了一禮站在一旁。

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76章 走進科學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947章 買首飾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208章 用方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213章 發福利第292章 過年了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1405章 友情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1763章 現代科學體系的建立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1355章 漢洲攻略(十六)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336章 南洋風雨——左相前來第17章 重陽節——提議軍校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90章 除夕宴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124章 傅安(一)第195章 新位置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306章 元宵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27章 景隆之謀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938章 黎澄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22章 重陽節——齊泰夫妻第589章 湘王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48章 卡廷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1479章 囑咐第844章 治傷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766章 發現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528章 高燧婚禮第399章 朱榑異變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1346章 南洋風雨——三寶壟守城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269章 驚動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1170章 調查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612章 滁州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