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

聽到他最後的回答,允熥鬆了口氣。此事沒有一個有威望的佛教徒配合斷不能成,現在大明最有威望的佛教徒就是少林主持方正,得到他同意,此事就成了。

允熥咳嗽兩聲,就要再吩咐幾句話。可就在這時,忽然從帳外傳來聲音:“陛下,伊吾急報!嘉峪關急報!”

聽到‘急報’兩個字,允熥心生不妙,趕忙對方正說道:“雖然朕已經決定要證明大師乃是佛祖轉世,但此事不可草率,你先回去準備,等候朕的吩咐。”

方生答應一聲,躬身退下。

允熥喘了口氣,又喝了一杯茶水,吩咐道:“傳他們進來!”

很快,兩名身穿大明軍服的人走進來,跪下行禮。其中一人穿的是傳令兵的衣服,另外一人穿的是五品千戶的軍服。

允熥一邊將他們的奏報那過來看,一邊問道:“發生了何事?”

“陛下,”那千戶一邊磕頭一邊說道:“四月二十二日,亦力把裡汗王沙迷查幹不戰而逃,帶領數十萬部族南下,大部從烏魯木齊逃至鐵門關以南的庫爾勒、博斯騰湖附近。”

“四月二十七日,殿下返回伊吾城,下令動員全城百姓,要死守伊吾城。左相宋晟與右相高翔勸殿下暫避,可殿下決心與城共存,絕不離開伊吾城,只是派人將世子與諸位郡王郡主殿下送至嘉峪關。王妃娘娘也不離開,與殿下一道死守城池。”

“同日,烏魯木齊城被撒馬爾罕國之兵奪取。隨後第二日,其國前鋒名薩爾哈者,帶騎兵十五萬南下,五月初一抵達吐魯番城下,在吐魯番留下三萬人馬,帶領其餘十二萬人馬東進直奔伊吾城。”

“五月初八,薩爾哈帶兵抵達伊吾城,隨即將城池團團圍住。在圍城之前僅有陝西都司、陝西行都司所部七萬人馬入城,城中僅有兵馬九萬;而撒馬爾罕國此戰出兵五十萬,又收降了一些色目人與蒙古人,總兵力近五十五萬!”

“臣自伊吾城離開時,聽聞帖木兒其人已率領大部趕來伊吾。臣懇請陛下命各部將士加快步伐,趕快去解伊吾之圍,救出殿下與娘娘!”

“什麼!”允熥聽了這話大聲說道:“局勢已經到了如此地步!”

頓了頓,又道:“五月初八的事情還罷了,今日已是五月二十幾日,爲何之前的事情今日才奏報給朕!”

“陛下,西北沙州等地有留存的色目人,帖木兒派人來勾連他們,又勾結了一些西番人、蒙古人,於星星峽以南、嘉峪關以北截殺信使,殿下先後派出三批人馬,但絲毫沒有迴音,心覺不對,派出三百騎護送臣南下。過柳園時遇到五百餘匪徒欲截殺,臣等與其奮戰一番後方才殺出重圍趕到嘉峪關。”

“該死!朕就知道這些色目人不可信,但勸尚炳也不聽,這下好了!”允熥惱怒的說道。當初他將北方所有信奉天方教、十字教的色目人都流放到尚炳手上後,尚炳爲了利用效率最大化,將色目人派到各地去修建城池、道路。允熥當時就覺得不妥,勸過兩次,尚炳卻不聽勸,允熥也只能罷了,誰知今日發生這樣的事情。

“殿下也後悔,尤其聽從烏魯木齊逃回來的人說起烏魯木齊城也是從中原遷徙過來的色目人與帖木兒勾結致使城池陷落後。爲亡羊補牢,殿下已在五月初一下令將所有從中原遷徙而來的色目人處死。”

“將所有從中原遷徙而來的色目人處死?那亦力把裡原本的天方教徒呢?”允熥聽出了言外之意。

“啓稟陛下,天方教分爲數個教派,其中有一支名爲訓尼派,另有一支名爲時葉派。撒馬爾罕國之兵與中原的色目人多信訓尼派,亦力把裡的天方教徒多信時葉派。天方教有句話,叫做‘異教徒尚可活命,但異端必死無疑’。亦力把裡的天方教徒對於帖木兒來說就是異端,是以極其反對撒馬爾罕國之兵,在烏魯木齊的時葉派天方教徒就無人投降,全部戰死。爲使得實力強一分,殿下就留他們守城。”

“這也罷了。”允熥覺得此時此刻尚炳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但嘀咕道:“即使如此,等此戰打完,還是要全部除掉。”

“志堩他們呢?現在何處?”允熥想到了他的幾個侄子侄女。

“啓稟殿下,”從嘉峪關來的人說道:“秦王世子與郡王、郡主殿下均已於五月初十抵達嘉峪關,正在被護送前往甘州。”

“這就好。”允熥鬆了口氣。

ωωω◆ тTk án◆ c o

他之後又問了他們二人幾個問題,讓他們退下。

隨即允熥宣陳繼進來,對他說道:“擬旨。”

“下令此戰徵調的所有衛所拋卻大部輜重,急速趕往伊吾,沿有軌馬車行進每日路程不得少於百里,無有軌馬車每日路程不得少於六十里,落在最後的衛所指揮使以怠慢軍機之罪斬首,速度慢於朕所吩咐的待大戰過後以過抵功,若無功則罷官爲兵。”

“陛下,伊吾軍情危機?”陳繼聽到這話,一邊擬旨一邊問道。

“五月初八伊吾城已被包圍,雖然圍城的多是騎兵攻不破城池,但內外交通已經斷絕,何況帖木兒也正率領大軍趕來,伊吾危咦!”允熥簡單介紹了一下。

聽到這話,陳繼也知事態嚴重,以最快的速度擬好聖旨,待允熥看過後將其他幾個中書舍人也都叫來,謄抄數十份用印後送至各處。

之後允熥又將其他的心思全部拋下,馬車也不坐了,將妙錦和昀芷拋在後面,自己帶領一千人作爲護衛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甘州。

在趕往甘州的途中,允熥做了與尚炳類似的祈禱:“列祖列宗,若是在天有靈,就保佑此戰大明得勝。”

“滿天神佛,若是你們真的存在,也請保佑大明。尤其是諸位佛祖,只要大明此戰取勝,朕保證將佛教傳遍整個西域,奪回被天方教奪取的信衆。”

第365章 對陣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286章 酒爲媒介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1374章 日心說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32章 寶鈔戰爭——戶部準備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1212章 在人市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556章 獻女第170章 砸玻璃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948章 籠絡侍衛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1720章 退休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958章 拜祭第384章 秦與浙第28章 茹瑺評論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428章 下線遁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206章 目的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480章 懈怠彈劾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288章 追捕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137章 決心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951章 任官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662章 攻緬——那羅塔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473章 親子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第178章 祭祖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171章 上朝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76章 走進科學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263章 酒與子弟第452章 接見使者——南洋、西洋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401章 朱藍第1020章 救援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