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離京坐船

允熥一時間愣住了。過了一會兒才緩緩點頭:“我知道了,會將這封信轉交給楊峰的。”

“謝皇兄。”昀蘭又行了一禮,轉身離開。允熥站在原地,也不知想了些什麼,才繼續去往延禧宮。

第二日一早差不多整個京城都是在雞飛狗跳中度過的。允熥提前好幾天出行,宮裡倒還罷了,但是衙門要預備的東西太多,昨日尚未完全預備完畢,只能天一亮繼續準備。

許多百姓原本還在睡覺,就聽門外傳來聲音,偷偷通過門縫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差役正在打掃街道,還有人將水灑在道路兩旁,以防揚起塵土。百姓們暗罵一句:‘該乾的時候不幹不該乾的時候瞎幹!’,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回去接着睡覺。

允熥上過早朝,回來拜別熙瑤等人,吩咐侍衛護送妙錦、昀芷先上船,自己則前往城門口,舉行皇帝出巡的儀式。

舉行儀式的時候,允熥看着下面官員一張張面無表情的臉,又望向圍擋外看熱鬧的百姓,心裡忽然想到什麼。

待儀式結束,允熥又說了幾句話轉身上船,站在船頭看着碼頭仍在歡送他的文武百官與看熱鬧的京城百姓,忽然喊道:“楊峰。”

“陛下。”楊峰忙答應。

“你說這些官員和百姓,有多少明白這次出征的意義?”允熥問道。

“這,臣不好說。”楊峰思量一下,覺得難以衡量。

“依朕看,官員不會有幾個,至於百姓,倒是還可能多些。”允熥又望了望旁邊船上裝載的那數萬京城衛所的將士。

“官員們都認爲現下大明如此強盛,絕不會輸給西邊的一個蠻夷之國,雖然像模像樣的籌備兵馬錢糧,但不論文武官員都略有些輕視,覺得帖木兒數千裡勞師遠征就是來送死的。”

“他們就不想想,當年宋代初立的時候兩次北伐均敗給了契丹人,隋煬帝、唐太宗二人在位時均是其國十分強盛的時候,但都沒有打敗高句麗人,大明過往不敗,既有將士用命也有得天之幸,如何能夠輕慢一個在西方十分強大的國家?”

“反倒是百姓,因爲當年蒙古滅宋故事,又有些戲曲誇大了帖木兒的戰績,所以憂心忡忡。”

“他們也未必想過,若是此戰戰敗、中原沉淪,他們會比蒙元之時更加無出頭之地。”

“陛下說的是。”楊峰道。他雖然對於允熥最後這句話不太明白,但對於之前的幾句話還是很贊同的。

“不過陛下,即使帖木兒在西方戰無不勝,但臣也查看過了有關撒馬爾罕國之事,知曉他在西方打過的那些國家國力都遠遠比不上大明,此戰大明必勝。”楊峰又趕忙道。

“若是時間不提前,朕不覺得帖木兒能取勝,但時日提前這麼多,若是真的被他攻陷了伊吾,可怎麼好。”雖然他現在還沒有收到尚炳決定堅守城池的文書,但他與尚炳自小相處,知道絕不可能撤走,一旦城破要麼殉國要麼被俘。這兩個結果他都不能接受。這也成了他最擔心的事情。

“秦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陛下不必太過擔心。”楊峰只能安慰道。

“但願吧。”允熥也只能這樣說。

說過此事,允熥將擔心尚炳被俘的心放下,又和楊峰談起了他的職責。“楊峰,你指揮的是上直衛,但心裡也不要有顧慮。更不必擔心損失太大致使朕對你有所不滿。軍隊是用來做什麼的,不就是用來打仗的!尤其是上直衛這般精銳之師,更是用在最爲關鍵時候的軍隊。”

“所以上直衛打的仗不一定都是硬仗,但硬仗一定都是上直衛打的!既然是硬仗,那損失就不會小。你不要擔心損失,擔心損失就沒法打仗了!若都這樣想,最後上直衛久疏戰陣會變得不能打仗。一支不能打仗,只能當做儀仗隊的軍隊對朕有多少用處?”

“你也不必擔心戰力下降。這次對撒馬爾罕國之戰打完,之後幾年都不會有大仗,朕可以慢慢讓將領重新訓練他們。”

“所以你此次帶兵出征,不要想着在避免損兵太多的情形下打勝!面對帖木兒如此強敵,絕不能想着先勝而後戰,而要先戰而後勝!”

楊峰無非是擔心損失過大不好交代,允熥豈能不知?即使一開始沒想到,今日集合後看到他的表情也能猜出來,所以此時主動出言說道。

楊峰聽了這話表面上振奮起來,但心下仍舊愁眉不展。他可也是出身上直衛,雖然這次他出身的衛所沒有出動,但其它衛所熟悉的人也不少,真要是死了誰,他仍舊不好辦。

允熥卻不知他的心思,認爲自己這一番話能夠解開他的擔憂。又與他議論起西北的戰局來。

但沒說幾句,忽然江面上的風大起來,浪頭也高了許多,看天上的雲層好像還有要下雨的意思。王喜忙走過來勸道:“官家,楊大人,船一直開到揚州纔會停下,先進船艙避避吧。”

“請陛下返回船艙避雨。”楊峰也說道。

“那朕就回船艙避雨。”允熥答應一句,與衆人一起離開甲板,走進船艙。

他們剛走進來,外面就風雨聲大作,雨點噼裡啪啦的滴在甲板上,有幾滴就落在船艙口附近,濺在允熥身上。

“還多虧你了王喜,不然朕就要被雨淋了。”允熥摸了摸手上的雨水,笑道。

“這是官家吉人自有天相,豈是奴才的功勞。”王喜也笑着回答。

說笑幾句,楊峰行禮道:“陛下,臣略有些暈船,還請陛下准許臣回船艙歇息。”

允熥當然不會不準,笑道:“既然楊卿暈船,就回去休息吧。不過楊卿以後可要好好適應,以後坐船的時候還多着呢。”

楊峰心裡掂量一下這句話,隨即就要行禮告退。可允熥好像忽然又想到什麼似的,對他說道:“朕有封信給你。”一邊說着從腰間拿出一封信遞給他。

Wωω ▲тt kǎn ▲¢ ○

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981章 本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648章 糧食第634章 橫濱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231章 比武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495章 殿試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353章 徐南青第1383章 事情第139章 戰——血戰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765章 做夢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469章 攤牌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166章 新一年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954章 續婚姻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626章 好馬第965章 工業第1495章 蘇州驚變——莫名其妙的尋找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313章 準備第28章 茹瑺評論第304章 水師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868章 反應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912章 對戰程朱理學(一)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1464章 光榮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1469章 攤牌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417章 前世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212章 在人市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1405章 友情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486章 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