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冀州閒適的夏季結束,整個州域都進入農忙,燕氏如今對糧食的需求太大了。對比起其餘州域,冀州的繁榮程度無疑又回到黃巾之亂前的水平,甚至遠遠超過當時。畢竟在過去冀州得土地七成都被攥在世家大族手中,對人口的流動、聚集有很大影響。現在則變得不同,在冀州七成大族沒能撐過十幾年的混亂之後,在燕氏官吏丈量土地、分發田畝之後,當冀州百姓私田不得買賣而由官府分發之後——冀州這塊有非凡潛力的土地幾乎被完全開發。

冀州不像幽州那樣擁有大片高山、密林,冀州也不像幷州那樣土地貧瘠,冀州亦不像司州那樣比鄰前線,冀州就是冀州,一馬平川沃野千里。

遷徙的流民來到這裡定居、流通的商賈來到這裡開市,整個冀州匯聚着千萬生民,而這些百姓耕種着冀州幾乎所有能夠耕作的土地。

燕氏在兩三年前下令各地收集農具的付出到了收穫的時候,各地將作監將其中各方面最優秀的農具成批打造,其中價格低廉、製作容易的由各地派送至農戶家中;同時編戶齊民,推行驢耕、牛耕以及相應的耦犁,由新派至地方的太學諸生擔任的亭令管理,交付亭下百姓共同取用;在鄉里一級,有水渠的則由官府製作水車‘翻車’來提供灌溉,一些有天然水流的地方製作渴烏來翻山汲水。

這一切都由燕氏新的亭令、裡令、鄉令三級地方官吏來管理使用,意在惠及百姓的同時增加他們的權威。太學諸生都是天之驕子,但其中難免有學藝不精、濫竽充數者,爲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在初次選任吏員時所需考校的學業不在經義,而在練兵、農事、律法。

他們在亭裡鄉的首要事務也僅有三點,敦促百姓用更好的手段、更便捷的工具、更簡單更快速地耕好自家的土地;當百姓耕作的時間變短,便由他們來率領百姓教授技擊、隊列以及開蒙讀書;最後便是常規的政……鄉里之中能有屁的政事,無非宣講律法,決斷糾紛而已。

最後的律法其實算不上什麼事務,過去漢朝在這一方面的官職部署都爲了穩定,像亭長、求盜、薔夫這些人便可以將此事做的很好,而燕北所安排的兩點用簡單的話來說無非就是耕與戰。

用士子來教授百姓耕田、用士子來教授百姓技擊隊列,並制定下嚴格的操練時間與操練目的——農閒時每兩日根據所在裡的諸生裡令所掌握的才能習練劍術或槍矛半日,另外半日習練弓術,並在其中搜尋適合學習騎術、御術的農家子弟,每隔四日便挑其中一日爲鄉里舞象之年(15到20歲)以下的童子少年教授蒙學。

儘管如此,燕北與他的幕僚都知道這些農家子弟在將來未必會進入仕途,因而所教授的無非是開蒙與基礎的《九章算術》,讓他們將來即便不做什麼大事,也能以此謀生。

但若單靠這些,不論燕北還是田豐亦或沮授,都不認爲單靠制度就能保證百姓會聽命行事,尤其是燕北。

在親身經歷廟堂之高的制度性至江湖之遠後完全變形的經驗之後,燕北再治國治政上略有感觸,已不像過去那麼幼稚。在決定改變一項制度之前,燕北與趙王宮的幕僚無數次推算之後發生最壞的可能,並專程從國中招來各地三老、普通百姓來問詢此事……這着實有重大意義。

還真讓他們找到漏洞。

在平民黔首之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直接決定了他們吃多少。以定下諸生士子的操練強度,不說處慣了力氣的農人,單單那些開蒙學的童子、少年,普通的乾飯稀飯很難保證他們操練之餘還要受學的精力,這直接會導致這項制度崩潰。

燕北翻遍了今時史書,最終找出了一個被丟在灰塵裡很久的東西,如獲至寶。

先漢時孝武皇帝爲籌措軍費而使用的武功爵,總共十一級爵位,凡買到七級以上爵位的人可以任命官吏,其實就是開自朝廷的買官賣官。儘管這一政策令孝武皇帝很快籌集到足夠的軍費,但同樣也使仕官渠道變得複雜,秩序崩壞。

燕北是不會開買官賣官的先河的,何況實際上在他治下千金之家並不多,就算是賣爵位,也很難達到孝武皇帝時的成果,關鍵是他也不缺錢。燕氏是藉着北方接連混亂的東風才能良好地與幽州、冀州進行田制改革。因爲田策的根本目的就是消除土地兼併,這天然就站到擁有廣袤土地的士族、豪強、富戶對立面,又未必能與百姓站在一起的事。

這麼多年來不是沒有人像荀悅一樣抱着抑制兼併的想法,只是沒人像荀悅一樣抓住這麼好的機會從而實踐。

田策形成之後,便意味着燕氏治下基本不會出現擁田千頃的豪強。當田地所能獲取的利益擁有上限,人們便只能將目光轉向商市,從而帶動商市的繁榮。

但孝武皇帝的武功爵的的確確給燕北提供了極優的思路……開爵位。

單單讓百姓開蒙、學技擊戰陣,恐怕大多數百姓都會覺得不以爲然,就像過去漢朝在鄉中操練鄉勇一樣,成了遊俠兒惡少年纔會去做營生。因爲一無所獲,留下便肯定是那些遊手好閒之輩,尋常百姓恨不得有時間能在農閒時歇上一歇。但凡農閒就沒有好日子,不是炎炎烈日便是隆冬歲寒,誰願意去做這等毫無回報的事情。

但若能夠給認真操練、學習的百姓開上幾級民爵呢?

與衆不同的民爵,有示以榮耀的爵印、有稍好的地位、有減稅的作用。

難道百姓還能無動於衷?

九月,趙王宮傳信冀州諸生,在民爵之外開四級武爵,以技擊優者爲兵士、兵士優者學弓馬,弓馬優者爲御士、御士優者學戰陣,戰陣優者爲武士,武士入伍直任什長。

各級武爵,依次減免田租賦稅,直至武士減免家中一人賦稅。

法名武士爵,實則全王權下縣之法。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六章 真正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