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

“這是爲何?”

馬超側手而立,高眉深目皺至一處,走近兩步問道:“燕氏子最爲狡猾,他可是在試探父親?”

唉!

馬騰長長地嘆了口氣,面容分明帶着幾分發苦,緩緩搖頭道:“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爲的,若是試探,倒是好了!”

其實馬騰更樂於燕北是單純地在試探他,可是……坐在案几後愁眉苦臉的馬騰對憤憤不平的長子問道:“孟起,若你是趙王,會因區區試探之事,便從黎陽趕回來,尋爲父?”

馬超歪着眼睛愣了片刻,偃旗息鼓地緩緩坐下。正是這個道理啊,要是單單爲了試探,就依照燕北那心狠手辣的性子,還需要專程自前線趕回來見馬騰?

不要說過去沒什麼糾葛的西涼馬氏,就是他們曾經一同奮戰,曾當着皇駕的面在大河之上戰船上以彎刀斬取段煨首級成爲皇叔的左賢王劉豹,還未做出什麼危害他燕氏的事情,僅僅因爲鄴都城外三千匈奴兵反叛,還是虛無縹緲的懷疑,便不明不白地被一場大火燒死。

便是以錦馬超的驕傲,也不禁捫心自問,在趙王北心裡,他們西涼馬氏又有何特殊,何德何能讓他從前線專程趕回來試探?

“難不成,他說這話是真心,真認爲可擋韓遂者唯有我馬氏?”坐於榻上的馬超呢喃一句,儘管眉頭緊鎖,但對燕北心思無常的猜測轉眼便拋之腦後,撫掌笑道:“嘿,算他孃的燕氏子有眼光!阿父爲何如此沉默,這是好事!”

重歸自由,如何不是好事!

“好事?我看未必啊。”馬騰長嘆,看着馬超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只覺更加疲憊,道:“伯瞻在扶風有萬餘精兵,若依據榆中尚能抵住韓遂,可在一馬平川的三輔,如何能擋住文約十萬之衆?”

“我當何事令阿父憂慮,這有何難?”馬超似乎對戰爭有天生的嗅覺,轉眼便收起對萬事滿不在乎的輕鬆態度,豎起一指道:“韓文約雖有大軍十萬之衆,部下羌騎互不同屬,在金城尚能統一號令,下三輔必各自爲戰,我等可各自擊破,他雖有十萬大軍,在孩兒看來卻也不過如一萬烏合而已;我馬氏軍士驍銳,雖無精鍛兵甲,卻有槍矛戰陣、馬氏宗族勇冠天下,雖僅有精銳萬餘,卻可當十萬之衆,如此以來,韓叔父之兵只是待死而已。”

馬超說着擺動手臂,似乎是要將這十萬比一萬,一萬比十萬的比喻拋諸腦後,對馬騰正色道:“韓遂麾下所倚重者,唯樑興、張橫等羌氐首領、漢地大豪,今張橫死於趙雲之手,樑興將兵圍困高平,皆不在三輔,區區韓遂本部,更是不在話下。只要父親與其對陣時孩兒領一部精騎直突本陣,其軍勢必敗無疑。何況漢陽有趙雲可截斷其後路,司隸校尉沮授若能派出些許援軍以壯聲勢,就算不能立擒其性命,也可使他退回金城。”

沒有比馬超的說法再簡單的戰鬥了,馬騰對此不置可否,儘管他知道馬超所說的戰法成功的機率極高,但這也是兵行險着,不值得推崇,何況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馬騰沒有理馬超的戰法,只是埋頭在案几上翻動着書簡,引馬超問道:“父親在找什麼?”

“找欒布。”

“欒布?”馬超楞了一下,指着堆積如山的書簡中一側問道:“《史記》中爲欒布的列傳,父親找它做什麼?”

“趙王說欲使馬氏阻文約時,提到欒布曾與高皇帝的對話,當時馬某沒有聽懂,他還說什麼他不會用高皇帝對彭王的做法對待馬氏。”

其實說起來馬騰識字的情況和燕北有幾分相似,在他小時候家道中落而貧窮,經常要進彰山砍柴來謀生,當時哪怕守着家中傳書亦沒有辦法,後來年齡增長,到爲郡吏時纔有識字的機會,所看的也爲時局所迫爲一些兵書戰冊,像是漢書史記這類書籍很少去看,故而反倒在史籍經典上的熟知即不如燕北也不如馬超。

“高皇帝與彭王?彭王立下汗馬功勳,後來還是被殺了。”馬超話語間帶着對燕北的嗤笑,不知是嗤笑燕北不配拿劉邦自比,還是彭越不配被比作馬氏,又或是隻是嘲諷劉邦殺彭越這件事。說着剝開一瓣橘放入口中,問道:“欒布和高皇帝說了什麼?”

馬騰找到了燕北話語中比喻的出處,對着書簡說道:“趙王說,現在馬氏對他而言,就像漢楚相爭時彭王之於高皇帝。燕氏在北而羣雄在南,馬氏滿門皆爲生龍活虎,這時依照權謀他不應讓馬氏重回西涼,因爲現在正是他的危難困局,韓文約若不能東進,是因爲馬氏與趙軍相合而給文約爲難的緣故,若馬氏調頭與韓遂聯合,則趙國便不復存在;若馬氏與趙軍聯合,則黃河就是曹袁的垓下,天下在旦夕之間便能平定。”

合上書簡,馬騰快而短地吐出一口濁氣,對馬超慎重道:“幷州,趙王許諾若涼州平定擊敗韓遂,爲父將任幷州牧,超兒你也能重複祖先的榮耀,以伏波將軍之職領兵東進中原,從攻曹孟德……如果爲父願意,趙王會在邯鄲留三日。”

“他覺得馬氏攻打韓文約一定比他攻曹袁要快?可爲何是幷州不是涼州,我等辛苦打下的涼州,難道就此給他人做嫁衣?”馬超還未站起來便已經坐下,緩緩點頭道:“這倒也不錯,馬氏親手打下的涼州給他,他親手打下的幷州給馬氏。阿父那還等什麼?出兵容易,武庫裡的二丈長矛、樂浪檀弓,還有鮮卑種的大馬,給馬氏軍隊配置起來!”

“有了這些,覆滅韓文約不過旦夕之間!將韓遂擊敗,孩兒可要與趙子龍好好較量一場,他可不要太早死在隴縣纔好!”

馬騰瞪了庶出的長子一眼,若非其餘兒子皆不在身邊,這種事他真不願意和馬超討論。不過說實在的燕北的許諾也說到他心坎上,若能擋住韓遂,對他來說也的的確確是一件好事,心下里便決定出兵。當然必不可少地便是對長子的奚落,“別整日想着趙子龍,那是同袍了。你要思量韓文約身旁那閻行,若碰上了可不要大意,上次有多狼狽難道你忘了?”

“哼,那只是個靠偷襲還未能取勝的豎子!若比鬥再見趙子龍,孩兒作爲兄長自當讓他一柄劍,倘若沙場再見閆彥明?”提起閻行,馬超便氣不打一處來,怒道:“我馬孟起讓他一匹馬!”

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奪鹿侯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十章 鼓瑟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