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

淳于瓊沒能挺到返回南皮,儘管文丑拼死爲他們阻攔麴義與太史慈的追擊,卻都無法與燕氏大軍在冀州東部的天羅地網相抗衡。m.樂文移動網

弓高城外,淳于瓊一行被劫殺殆盡,唯一沒能力反抗的淳于瓊則被擒下。但因爲傷口感染高燒不退、連日奮戰與失血過多,送進弓高城內裡便已命不久矣……而且就算再多十幾天時間,高覽也並沒有全力救治淳于瓊的打算。

顏良是運氣好,輾轉着自己跳進虎口,被趙雲押送到鄴城;文丑也是運氣好,碰上了太史慈那種信義之人仁義之將,靠着輸掉射術保住一命。

要是他們落到高覽手上,一個也活不成。

火燒觀津西北營寨,兩千多軍卒死在混亂的夜戰裡,這賬高覽和誰算!

高覽、麴義、鮮于銀、鮮于輔四路大軍,會師南皮,將整座城池圍的水泄不通,就算是飛鳥都別想逃走。

動員幽冀二州的燕氏軍兵力並不巨大,四路兵馬分別自西向東、自北向南以橫掃之勢碾過渤海郡,袁氏留於黃河以北的兵力在接連雷霆打擊之下節節敗退,只能向南皮城收縮。最終便成爲如今這個局面,一座南皮城,屯着四千餘精兵和三千多渤海北部敗退而來的殘兵敗將。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現今仍舊留在南皮的兵將,也對袁氏有足夠的忠誠。

畢竟局勢明瞭清晰,袁氏接連折損三員大將、渤海郡數年韜光養晦一朝散盡。他們所能據守的只有這一座堅城,城外卻屯着三萬大軍,又如何是他們所能抵擋的。甚至於,燕氏軍能不費一兵一卒地將他們圍到明年這個季節!

他們是一座孤城。

“鄴城的守軍沒有絲毫士氣可言,我們現在就應當攻城。”

麴義領兵屬四路兵馬中抵達南皮最晚的一個,頭兩日他並未自作主張,待兩日後將鄴城觀察透徹,便尋到高覽與鮮于等人直截了當地道:“傳信至城中,三日不降待破城之日便屠至雞犬不留……麴某料定,至多強攻兩次,敵軍必定內亂!”

這種時候似乎南皮城不內亂才奇怪,麴義是當真不信整座城池裡都是忠貞之輩。再堅固的城池,只要其中有一面城牆有了豁口,其他三面就算再堅固又有何用?

不過他的建議並不爲高覽所採納。

“麴將軍,將軍是命我等取河北,若放言屠城,便攻下南皮又有何用?失盡民心,安撫百姓都把力氣耗光了!”高覽向來不是激進的人,就算是燕北的命令他也是完成即可,絕不貪功冒進,又如何會答應麴義這樣的建議。在他眼裡就算把南皮城圍上兩年都沒什麼關係,只要能取盡河北之地就行了。不過顯然性急而驕傲的麴義絕不會同意這樣毫無作爲的打打法,便說道:“依高某之見,倒不如用老方法,圍三闕一,給他們留出生路。”

“圍師必闕?哈哈哈,高將軍,你瘋了吧?”

麴義彷彿聽到多麼好笑的笑話般,不由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才發現高覽目光炯炯十分認真地看着他,輕聲問道:“麴將軍,高某說的很好笑?”

整個大堂,一干將領鴉雀無聲,甚至沒幾個人敢擡頭看左右上首的兩名將軍,任誰都知道,麴義這種絲毫不留情面的嘲笑一定會使高覽憤怒。

但高覽並沒有憤怒,仍然心平氣和地對麴義問道:“難道麴將軍覺得強攻南皮,我軍就一定能順暢拿下城池……這可不是紇升骨城。”

“麴某自然知曉此地不是高句麗,但是高將軍,南皮城裡有袁譚!”高覽沒有發怒,仍然就事論事,讓麴義覺得自己挺沒面子,壓着火氣也不與高覽爭論戰法,手扣着案几道:“你大可圍三缺一,難道袁譚不會跑嗎?就這麼放他跑去青州?”

“就算把南皮城屠了,只要能擒住袁譚也值得!袁譚可比南皮有意義的多!”袁譚是袁紹長子,在麴義看來只要能拿住袁譚,在後續經略青州中便能使袁紹投鼠忌器而讓他們佔據優勢,“至於民心,無可避免,自打諸位走出遼東郡,回頭看看那些郡縣,可有一郡民心穩固!”

麴義說的是實話,除了遼東郡,天底下再沒有那個地方對燕北有絕對忠誠,只要繪着宗彝章紋的大旗懸在那些土地上、只要佩戴宗彝章紋的武士跨馬揚刀在那些土地上,人們就忠誠。

什麼亂七八糟的陰謀詭計和利弊權衡,力量,只有力量才能決定勝負。

“民心不穩,非燕將軍之過,而在戰禍;待河北平定,民心自會歸附。”高覽不露痕跡地在心裡嘆了口氣,恐怕他是勸不住麴義了,因爲麴義說的有道理,擒住袁譚足可抵三城之功,高覽也想擒住袁譚。可袁譚是那麼好擒的嗎?他輕輕搖頭後對麴義道:“麴將軍可知,南皮守將不是袁譚,儘管袁譚確在城中,南皮守將卻是審配,冀州人。”

高覽一開始就沒麴義那麼好高騖遠,他不打算活捉袁譚,他要的就是達成燕北交給他們的使命,平定渤海,使燕氏盡收河北之地。

“審正南?”

先前坐在堂下靜如處子般看着高覽麴義兩個將軍打嘴仗的郭嘉聞言詫異出聲。經觀津一役,郭嘉帶傷謀劃扭轉戰局勝敗之後,誰也不服的麴義對這個燕北派給自己將軍部的年輕謀士很是推崇,聞言滿腹牢騷地問道:“管他什麼正南正西的,攻下南皮萬事皆休!怎麼,奉孝知道此人?”

“若南皮守將是此人,麴將軍,恐怕強攻會遭受很大折損。”絕對兵力優勢在這,何況城內敵軍士氣絕不會太高昂,郭嘉覺得就算用再爛的戰策也不會輸掉這場仗,也就是多些折損,因而出言也較爲輕鬆,道:“審正南是魏郡人,在下見過幾面,從前經常聽人說起他。這個人推崇古之德行,沒什麼大的本事,唯獨自年少時便忠烈慷慨,他一定不會投降!”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免費閱讀器!!

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