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上海改革

清晨的上海城還帶着一絲薄霧,海上的太陽也才露出一個禿頂,不過在上海城的街道上,卻已經是行人如織,上工的工人和談生意的商人來往不停,靠邊的吃食小攤更是賣力的吆喝,想要抓住這段黃金時間多拉攏幾個客人。

“全都給我老實點,再敢反抗者,斬!”

忽然間街道上一陣騷亂,路上的行人紛紛向兩邊躲,緊接着一隊吳王府的護衛從街上走來,而在這些護衛的身後,則是一排鼻青臉腫漢子,這些人大多面相兇惡,就算是被抓也是滿臉的不服,一看就知道平時都是些跋扈之徒。

看到這些被抓的漢子,路兩邊的行人全都露出興奮之色,甚至還有不少人高聲叫好,大呼吳王殿下英明等等。

行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應,主要是被抓之人都是上海城的潑皮無賴,這些人平日裡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好好一個上海被他們搞的是烏煙瘴氣,甚至有不少商人不堪他們的欺壓,不得不忍痛離開了上海。

可以說這些地痞流氓已經成爲上海最大的社會問題,若是再放任下去的話,很可能會對上海城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而之前李恪一心撲到對上海各種工程的建設方面,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社會問題,直到和李愔巧遇孫氏夫婦時,這才揭開了冰山一角。

當時面對酒樓中的上海百姓,李恪許下一個諾言。那就是還上海城一個朗朗晴空,再也不會發生潑皮勒索良民的事。不過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可真到要做的時候,卻是十分的麻煩,畢竟只靠抓一些潑皮是沒用的,最關鍵的是得有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否則今天抓了雄爺,明天指不定就又冒出一個狗爺來。

李愔雖然有英果之名,但若是真論起執政一方的經驗,卻實在不怎麼樣。比如他身爲蘇州刺史,卻一直呆在長安,蘇州一地的事全都交給別駕去做,自己根本沒管過事。相比之下,李愔雖然懶散,但至少將登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甚至還將一個並不起眼的登州發展成爲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大城。也正是因爲如此,李恪才向李愔求救。

上海是李愔謀劃中的關鍵一環,所以無論李恪求不求他幫忙,這裡的事他都要管一管,所以在回到李恪的吳王府後,兩人立刻將吳王府的謀士召集在一起。很快就拿出一個完整的改革方案。

上海城是座新城,城中的行政機構都是臨時搭建的,再加上這裡又是華亭縣境內,李恪對華亭縣的那位謝縣令也有幾分印象,所以就讓謝縣令把縣衙遷到了上海。主管一方的民政,只不過這位謝縣令雖然是個人才。但卻也被李恪催着管理工程建設方面的事,對民政上分不開身,所以這才導致了上海城中潑皮橫行的局面,甚至連衙門裡的公人也偶有不法之事發生。

雖然情有可原,不過治安畢竟是謝縣令的份內之事,所以這件事他也脫不了干係,結果被李恪訓斥了一頓,接着就讓謝縣令全力推行李愔搞來的改革方案。而謝縣令也存了戴罪立功的打算,所以從一開始就十分的配合。

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在城中搞出動靜來,而這個動靜就是發動人手查清了上海城各處的潑皮無賴,然後出去王府衛隊,將這些人一網打盡,無論這些潑皮無賴的身後有什麼樣的背景,哪怕是和吳王府有關也不行,所以纔出現了今天早上的情形。

對於李恪的這一舉動,城中百姓是無比支持,幾乎所有人都在高呼吳王英明,爲城中解決了一大禍害。如此一來,李恪在城中的威望立刻如火箭般上升,對此李愔卻有些不滿,明明這件事他也有份,可惜除了孫氏夫婦等少數人外,其它人並不知道,結果好處全都讓李恪得了。

而在藉助短時間暴漲起來的巨大聲望,李愔立刻打着李恪的名義,正式推出這次的改革方案,先是將城中所有的衙役全都朝廷整編考覈,考覈方面包括能力、品德、體力等各方面,凡是考覈不合格者,全都予以辭退,甚至以前若有作奸犯科者,還會依法制罪。如此一來,城中的衙役雖然少了許多,但是風氣卻大爲改善。

接下來再次由吳王府出面,招募了上千名良善之民爲衙役,這些衙役與原來的衙役合併在一起,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後,立刻開始在城中各地巡邏,而與此同時,李恪和李愔還將城中所有商戶召集在一起,經過數天的談判,終於敲定了收取‘治安費’的方案。

說起唐代的稅收,這可是個大問題,初唐時主要還是租庸調,以一夫一妻爲單位,每丁每年向國家輸粟2石,爲租;輸絹2丈、綿3兩(或布2丈4尺、麻3斤),爲調;服役20日,稱正役,不役者每日納絹3尺(或布3.6尺),爲庸。

租庸調這種稅收只要是個人都能看出問題來,因爲這種稅根本不管你每年的收入多少,職業如何,全都按這個標準來說,而這對於朝廷來說,除非國家人口大量增加,否則每年的收入都不會有太大的起伏。

當然了,這種稅收制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在初唐這種人少地多的情況下,租庸調無疑是一種輕稅,使得民衆的負擔很輕,也增加了百姓開墾荒地的熱情。本來若是沒有李愔這個變數的話,這種收制度還能用上一百多年,直到中唐時期人口增加,很多百姓分不到土地,這才導致租庸調的崩潰,而兩稅制開始興起。

不過隨着李愔的到來,大唐的商業極其繁榮,民間的財富增長極快,若是隻按照租庸調的方式收稅的話,那麼政府的財政根本沒有增長。不過正所謂因勢而變,許多地方都出現了許多變種的商稅,比如貨物過路時通過關卡,就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商戶想要自己的店鋪免除麻煩,也會給當地的官吏一定的錢財,這些錢財除了被這些官吏私分掉之外,也會上繳一部分到國庫,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收稅,甚至在全國各地都已經成爲一種潛規則。只可惜這種變相的收稅十分不正規,商戶上繳的多少全看當地官吏的心思。

而李恪和李愔在上海搞的這個治安費,其實就是將以前那種不正規的商稅變得正規起來,只要是上海的商戶,每月需要將自己收入的百分之三上繳,這就是治安費,而交過治費的商戶們則不必再向任何人繳納任何費用,每日都會有縣衙的衙役在街上巡邏,無論什麼樣的事都可以向他們求助,若是這些衙役敢不管,那麼商戶們可以直接向王府增設的投訴司投訴,只要一經查實,那麼當事的衙役可就慘了,輕則挨板子,重則可能還會坐牢。

對於這個新增的治安費,上海的商戶們一開始也都有些疑慮,倒不是說嫌收的錢多,百分之三的收入相對以前每月被勒索的錢財,根本就不算多,甚至連一半都不到,所以這個治安費倒不多,只不過商戶們卻有些擔心,怕衙門把錢收走了,卻不辦實事,接下來他們該怎麼交錢還得怎麼交。

幸好之前王府護衛四處抓捕潑皮無賴,讓李愔在上海擁有了巨大的聲望,所以這些商戶們雖然疑慮,但對這位吳王殿下還是有些信心的,再加上李愔也已經出面憑着他在商界的巨大的聲望,總算是打消了不少人的疑慮,使得收取治安費的方案總算通過了。

而經過了對潑皮無賴的大肆抓捕,再加上新招收的衙役四處巡邏,每片區域都有固定的衙役在負責,使得上海城的治安風氣爲之一清,少數漏網的潑皮們也不敢再勒索商戶,畢竟縣衙已經出了規定,只要發現敢於勒索商戶錢財者,一律抓起來做苦力,最短也要做滿一年,刑滿後若是發現再犯,那可就不是做苦力了,而是直接流放到臺灣的種植園裡,先和那些奴隸做三年的苦工再說,而且做完後還不能回來,一輩子都得呆在臺灣。

治安費應該算是坐稅的一種,主要是對固定的商戶收取的稅收,至於另外一種過稅,李愔和李恪也做出了一些改革,上海是一座港口城市,過稅主要是港口上的稅收,其實這種稅收已經十分完善了,對各種不同的船隻都有固定的稅收,所以兩人的改動不大。

另外隨着上海的發展,陸上週邊各處的貨物都向上海匯聚,所以陸上的過稅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李愔兩人主要就是對這種過稅進行改革。其實也很簡單,主要就是根據貨物的品種不同,收取不同的稅率,比如絲綢和糧食的稅率就完全不同,這種收稅的方式雖然在李愔看來十分簡單,但是在中國古代卻無疑是項巨大的改革,因爲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的過稅甚至是按貨物的體積來收稅的。

在將上海的這一系列改革推行下去後,李恪終於敢把蕭皇后、楊妃她們也接到了上海,畢竟在這座城市裡,他已經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做爲一個晚輩,做出點成績自然想向長輩們炫耀一番。

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68章 虎頭軍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712章 回長安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107章 角力第132章 採訪(上)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143章 軍紀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46章 大唐備戰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28章 飛來器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687章 搶人第742章 駕崩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121章 崔氏女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111章 工商論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72章 表兄張儉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335章 落花崖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234章 謝縣令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350章 試槍(上)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