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火爆的招商

“參見父皇、陛下!”李愔沒想到李世民會來,急忙躬身施禮,李義府雖沒見過李世民,但他反應極快,跟着李愔也一起施禮。

“呵呵,都起來吧!”李世民大步走到廳中坐下笑道,“愔兒,沒想到你的動作這麼快,那個‘水泥工業協會’馬上就要開始招人了?”

“是的父皇,告示我剛纔已經讓人貼出去了,估計今天下午就會有人來諮詢。”李愔十分自信的說道,他不光讓人貼了告示,而且還向一些相熟之人的府上送了信,詳細解說了一下水泥的前景,在如此大的利益誘惑下,李愔不怕他們不動心。

“陛下,那個水泥工業協會是怎麼回事,老臣聽的實在是一頭霧水?”房玄齡一臉疑惑的開口問題,他身爲大唐丞相,卻聽不懂李世民父子在說些什麼,所以才忍不住發問。

“噢,這個還是由六郎來說吧,上次他也只是向我大概講了一下,至於如何運行,其實我也是一知半解。”李世民聽完一笑,指着李愔說道。

李愔卻是一笑,取過桌子上編寫好的章程交給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道:“父皇和各位大人請看,這是我編寫的水泥工業協會的運行章程,大家一看便知。”這些章程當然已經讓文兒謄寫了幾遍,要不然還真沒人能看懂李愔寫的是什麼。

“咦~,這……這水泥竟然還能如此運營?”房玄齡越看臉上越是震驚,看到最後忍不住說道。大唐對於工匠還是比較重視的,有些工匠憑着精湛的技藝還能做官,在這種開明的態度下,大唐政府內的工匠也不時有新發明涌現,這些新發明一般都是由工部組織工匠生產,然後再推行天下,卻從來沒有人像李愔這樣,用一種全新的模式進行推廣。

李靖和程咬金也就罷了,他們是武將,對於政事上不怎麼在意,所以只是看了看卻沒啥反應。不過長孫無忌就不同了,如果論才幹的話,他並不在房玄齡之下,可惜外戚的身份卻限制了他的權力,不過他的眼光卻很是毒辣,一眼就看出李愔這個水泥工業協會的好處,相比由工部費錢費力效果緩慢的推廣,李愔的這個辦法不但見效快,而且花費極少,以後還能帶來不少的收益,孰好孰壞自然不言而喻。

不過李愔的辦法越好,長孫無忌心中就越是陰沉,他和李世民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李世民心中所想他最清楚不過,現在李愔表現的越來越出衆,而李世民也對這個兒子越加看重,這對於他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好辦法,不花一文讓別人替我們生產水泥,然後再擇優選擇,那些廠商爲了爭取修路的訂單,肯定會想盡辦法改進工藝,用來降低成本,六郎你們只要做好監管不讓他們以次充好就行了,果然是一舉數得的好辦法!”李世民將章程詳細的看了一遍,雖然之前已經瞭解了一些大概情況,卻仍然忍不住讚歎道。

“咦,不過這個‘噸’是什麼,好像是計算水泥產量的?”李世民忽然眉頭一皺,指着章程上計算水泥產量的噸問道,剛纔他在門外就聽到了這個噸字,心中就有了疑問,現在才問了出來。

“啓稟父皇,水泥產量太大,以石來算實在有些不方便,所以兒臣就擅自發明瞭一個新單位,以2000斤爲一噸,這樣數額會小一下,計算起來也不容易出錯。”李愔答道,大唐計算重量一般都是以石來計,一石才一百二十斤,也就是六十公斤,單位實在是太小了,所以李愔就把後世的噸借用過來,雖然現在的斤和後世的斤有些差別,但李愔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都是人爲規定的,以後一噸就是兩千斤。

李世民聽後連連點頭,能夠不循舊理,敢於打破常規,自己是越來越欣賞這個兒子了。

“殿下,這水泥協會雖然優點很多,但卻也不是沒有缺點。”房玄齡思維縝密,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缺點,“如果以水泥的製作方法吸引商人出資辦作坊,那麼水泥的製作方法就不可避免的傳播出去,這樣一來,誰還會參加水泥協會?畢竟沒有人願意多繳納一份專利費。”

在李愔看來,房玄齡之所以這麼問,還是沒有明白什麼叫‘專利’,於是笑着解釋道:“房相有所不知,所謂專利,其實就是指獨佔權利,水泥督造院掌管着水泥相關的一切事宜,只有經過們督造院的授權允許,商家纔有生產水泥的資格,如果有人私自生產水泥,那麼我督造院就有權利對其進行處罰,一般是沒收工坊和非法所得,並罰以重金,而且還鼓勵他人舉報,如果舉報屬實,那麼會把沒收非法所得的一半獎勵給舉報人。”

聽着李愔笑眯眯的回答,房玄齡等人卻是感覺有些冷意,李愔對於私自生產水泥者的處罰倒也罷了,可那個舉報制度卻是陰狠之極,將沒收非法所得的一半獎勵給舉報人,那不是說規模越大被舉報的可能越大。與其冒着那麼大的風險私自生產水泥,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把專利費交上,畢竟生產一百斤才收一文錢,與水泥銷售的利潤相比,實在不算什麼。

“好辦法,水泥畢竟是朝廷所有,拿出來讓別人生產得利,已經是朕的仁慈了,豈能白白便宜了那些想不勞而獲的人。”李世民也當場表示支持,同時心中也是有些遺憾,以前朝廷推廣的新發明由工部生產一段時間後,開始倒是獲利極大,但後來生產方法就會不可避免的泄露出去,然後各地商家爭相效仿,工部組織的工坊根本爭不過這些商家,最後只能靠着朝廷的那點訂單勉強過活,有些甚至直接關門倒閉。

李愔的這個專利之法就好的多了,並不直接參與生產,而是提供技術收取專利費,雖然獲利沒有獨家經營大,卻十分穩定,而且還可以對參與生產的商家進行統一管理。如果這次水泥工業協會運營成功的話,那麼以後朝廷推廣新發明,倒可以全都按這個模式來。

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李愔心中最後的那點擔心也放了下來,本想再詳細的爲他們講解一下水泥工業協會的運營流程,不過李世民看着李愔兩眼紅通通的樣子有些心痛,叮囑他要好好休息,別太勞累了,然後帶着房玄齡等人就離開了。

看到連李世民也支持水泥工業協會的成立,李義府這個見風使舵的傢伙立刻拍着胸脯保證,一定不負李愔的期望,將水泥工業協會的事情辦理的妥妥當當。

中午在督造院草草的吃了點飯,一連幾天晚上沒有好好休息,李愔實在是累的不輕,反正有李義府盯着,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大事,所以李愔回到休息的地方打算好好睡一覺,可惜偏偏有不長眼的來攪局。

“六郎,大白天的你睡什麼覺啊?我拉着兄弟們給你來助威了!”李愔迷迷糊糊正要睡着的時候,忽然外面一個熟悉之極的聲音喊道,緊接着房門被人一腳踢開,‘呼啦’一下進了一羣人。

李愔嚇的直接從牀上跳起來,腦子一下子清醒過來,等看清了來人,當下氣的是咬牙切齒道:“九弟,你們來的可真是時候!”來的正是李永、李景恆、燕飛等十幾個狐朋狗友,看來這個覺是睡不成了。

“咦,六郎,你做官還真是賣力啊,幾天不見你怎麼連黑眼圈都累出來了。”李景恆人雖胖,眼睛卻很尖,一下子就看出李愔的精神不佳。

“嗯~”李愔大大的伸了個懶腰,這纔開口說道,“不做官不知做官的辛苦,這幾天可真把我累壞了,倒是景恆兄你幾天不見,好像又胖了一圈,小心叔父逼你減肥啊!”江夏王是軍伍出身,最看不得兒子胖的像條青蟲似的,已經不止一次要求李景恆節食減肥了,可惜卻是越減越肥。

聽到李愔調侃李景恆,燕北等人也是轟然大笑。李愔知道他們這些人是爲何而來,等衆人笑過之後,又開口說道:“想必衆位兄弟都收到小弟的信了,今天肯定都是爲了水泥而來吧?”

“嘿嘿,六郎你真夠兄弟,有好事也不忘給兄弟們分點,這不大家都來找你這個水泥督造使來了,想盡快把你說的那個水泥廠給建起來。”燕飛十分騷包的搖着扇子說道。

“這事還不好辦?前廳不是有專門負責的人嗎,你們去領份合同,然後簽了不就行了,到時我給大家安排在前面,肯定比一般人要提前建好。”李愔有些不滿的說道,這點小事根本用不着現在就來打攪他嗎。

“我們要是能擠進去就不來找你了?”李永抓過牀頭的茶壺灌了幾口說道,李愔這才發現,這小子竟然滿腦袋都是汗。

“擠進去?外面人很多嗎?”李愔眨了眨眼睛,告示可是今天上午才貼出去,到現在纔不過兩個時辰,難道消息傳播的這麼快了。

“我暈,你還不知道啊,現在督造院的前面都快讓人給擠爆了,你竟然還能在這裡安睡?哥哥我可真是佩服你!”李景恆一臉敬佩的對李愔一伸大拇指道。

“這……這也太快了吧!”李愔一臉的震驚,“不行,我得去前面看看,別再出什麼事了。”李愔急忙跳下牀,穿上鞋子就往外跑,這水泥督造院可是他的地盤,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他無論如何也要去看看。

李永他們一個不察,結果讓李愔一下子跑了出來,可他們的事情還沒辦呢。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還是燕飛叫了一嗓子:“大家還愣着幹什麼,快追啊,今天一定讓六郎把咱們的事情先辦了。”

這一下把衆人都叫醒了,立刻亂轟轟的全跑了出去,不過李愔卻早就跑沒影了。等他們好不容易跑到前廳時,卻發現衣衫不整的李愔已經被人給圍上了,那些人他們也認識,正是程懷亮、李敬業等老熟人。

“兄弟們給我衝,千萬別讓姓程的搶了先!”李景恆一看這種情形,胖手一揮第一個就衝了上去,身後的其它人也一臉兇悍的緊緊跟隨。雖然和程懷亮他們已經和解了,但明裡暗裡的競爭卻還是少不了,大家都是在長安城裡混的,誰能第一個把水泥廠建起來,那就意味着在起跑線上贏了別人一頭,就有更大的機會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在這種時候別說是朋友,就算是親兄弟也要爭一爭。

位於漩渦中心的李愔卻是暗暗叫苦,他跑到前廳一看,只見這裡人山人海擠成一團,他設立的有十個辦事處,全都被人給擠的水泄不通,擠在最前面的都是一些家僕或夥計打扮的下人,他們的主家則在後面一臉焦急的盯着,不時還喊上兩句爲自己的家僕和夥計助威。辦事處後面的小吏也是忙的不可開交,回答完這個回答那個,不時還要把人從桌子上推下去,免得有人被擠到他們那一邊。

還沒等李愔找到李義府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結果迎頭又撞上程懷亮這幫人,他們也都收到過李愔的信,和李永他們來的目地一樣,都想搶先一步把水泥廠建起來。所以一看到李愔,立刻上前把他給圍了起來。還沒等李愔掙扎幾下,李景恆他們又衝了進來,一幫人擁擠在一起吵吵嚷嚷,李愔的耳朵都快讓他們給吵聾了。

最後李愔實在受不了了,拼命扯着嗓子大聲叫喊:“靜一靜!都給我靜一靜!”

還好,這幫人總算給兄弟點面子,一個個都老實下來,睜着熱切的雙眼盯着場中的李愔,那場面恨不得把他給生吞活剝了。李愔激凌凌打了個冷顫,有些尷尬的說道:“大家都是兄弟,有什麼好爭的,有我在好處還能少了大家的嗎?咱們有話好好說,這裡人太多,大家到後面再談。”

衆人也知道他們這麼吵也不是辦法,於是都跟着李愔到了後院。這裡都是平時休息的地方,也沒有客廳,李愔也顧不得這些,隨便找了個亭子就坐了下來,程懷亮等人也全都擠了進來,或坐或站不一而足。

“誰能給我解釋一下,招商的榜文才不過貼出去兩個時辰,爲什麼會來這麼多的人?”李愔顧不上整理凌亂的衣冠,十分急切的問道。

第635章 滅族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114章 王傅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143章 軍紀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12章 鬥詩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241章 二堂叔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33章 採訪(下)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132章 採訪(上)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46章 大唐備戰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14章 賺錢大計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2章 獻壽禮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635章 滅族第464章 寒災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91章 暴打李佑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366章 風議郎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61章 人人逐利第218章 度量衡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200章 八百斤!第109章 太原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