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

(醫家)

扁鵲

扁鵲,前407年—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戰國鄭國人(今河北任丘),醫家祖師爺。

秦武王有頭痛病,遇到颳風下雨、天氣突變時,腦袋就脹疼得要命,怎麼吃藥都沒用。這天,他又犯病了。

一個侍從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大王,我給你說點開心的事,說不定就會舒服點。”

秦武王點點頭。

“張儀那老小子已經離開秦國了。”

“哈哈,那老傢伙終於走了。每次看到他,我就沒來由地心煩頭疼,而且還從小看到大,估計我的頭痛病就是他害的。所以,我常告訴你們,做人一定要仁義,仁義。”

“嗯嗯。你看,蜀國和巴國的地盤現在都是我們的了。”

“不錯,不錯。很好,很好。”

“可是蜀地和巴地都是張儀和司馬錯他們打來的,還有那麼多魏地呀,楚地呀,也是他幫忙拿到的。如果不仁義,要不把這些地盤還回去?”

“——找抽是不是!是不是!那麼多廢話。”

“好吧。大王,你再看這幾張美人圖怎麼樣?”

“這不行。看了血液上衝,頭更痛。喂,說你呢,你怎麼倒看個不停的!拿走,拿走。”

“那個,大王,我聽說扁鵲又來秦國了,要不找他看看?這人醫術超高,據說能把死人看活了。”

“怎麼說話的!算了,把他叫來吧,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我好像也說錯什麼了。”

選自劉向《戰國策•秦策二》。

扁鵲小時候家裡也不富裕,不過他很懂事,很早就在縣城的一家小旅店做服務員。因爲勤勞肯幹,頭腦靈活,沒多久他就被升爲旅店經理。

這期間,據說有個醫術很好的叫長桑君的老頭,常常來這裡住店(有錢人呀)。扁鵲一直熱情周到地服侍他,十幾年如一日。最後長桑君被感動,就把醫術全部傳授給他。

在完全學會後,扁鵲就辭去店長職位,開始了自己的行醫生涯。

最初他在縣城附近看病,逐漸積累了大量的醫療經驗,並掌握了多種的治療方法,慢慢的名聲越來越大。

之後,他開始巡診各地,沿途爲百姓看病,並廣收弟子。因爲他的醫術好,醫德又高,收費還便宜,所以很受老百姓喜歡,人們就用上古神話中的神醫“扁鵲”來稱呼他。

其實,扁鵲原名秦越人,而“扁鵲”是古代名醫的一個通用詞。因爲醫生到處爲人治病,救人苦痛,帶來健康和快樂,就像帶來喜訊的喜鵲一樣,所以古人就把那些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醫生都稱作“扁鵲”。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東漢,就有很多好的醫生被人叫做“扁鵲”,有的也叫“良醫”。不過東漢之後,它就漸漸成了本篇秦越人的專名了。

它的供奉形象是一個人面鳥身的樣子。雖然不怎麼好看嚴肅,但卻世代深受百姓的尊敬。

47歲時,扁鵲來到趙國,當了幾年的婦科醫生。51歲時他又到了齊國,於是發生了中學課本里的《扁鵲見蔡桓公》。

這個蔡桓公是齊桓公田午,因他曾經遷都上蔡(今河南上蔡),所以又稱蔡桓公。像魏惠王也叫梁惠王。

不過田午比較倔,不聽扁鵲的勸告,死活不肯看病。扁鵲怕以後田午真沒治了,而治不好國君要被砍頭,就趕緊逃往秦國,而田午不久後也真的掛了。後來扁鵲又去了魏國,就一直在那兒爲人看病。

直到快90歲時,他帶領弟子途經東周洛陽,最後再次來到秦國。當時正是剛剛把張儀趕走的秦武王當政。在給秦武王看頭痛病期間,他的高超醫術遭到當時的秦太醫令(類似現在的衛生部部長)李醯(念“西”)的嫉妒,擔心被搶飯碗。於是李醯派人去刺殺他。

第一次沒成功,扁鵲他們趕緊逃離秦國。但是在逃到魏國的蕩陰(今河南湯陰)時,扁鵲最終還是被殺害了。老百姓悲痛不已,就將他埋葬在此地。

不過,因爲他到處行醫,深受百姓的愛戴,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都有他的墓冢。

扁鵲一生都在行醫,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他是最早採用按着患者手腕的脈搏、來診斷病情的切脈診斷法的人。這個方法沿用至今,看過中醫的都很熟悉。

同時,他總結出“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就是看氣色、聽聲音、問病情、按脈搏。並且他精通內外各科,擅長綜合治療;如在趙國看婦科,在東周看五官科,在秦國時又看兒科等。

說明一下。這裡的“聞”,是指聽聲音,不是嗅氣味。一到醫院,醫生就趴你身上嗅來嗅去的,任誰都受不了。你難受,醫生更難受;萬一今天你吃了大蒜、臭豆腐什麼的呢!

另外,扁鵲還有“六不治”。拽得要死的不治,貪財不要命的不治,暴飲暴食、冬天穿背心夏天穿棉襖的不治,已經沒得救的不治,死活拖着不肯看病、看完病又不吃藥的不治,信巫術不信醫生的不治。最後一點是扁鵲最爲忌諱的。

這裡簡單說下巫術。這可是騙人能從古至今、並騙到世界各地的職業。當然,現在不好混了。

巫術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是當時人們對自然現象的不瞭解,因而產生迷茫無助感,只好通過這種手段向老天爺求助。最初它主要是以跳舞的形式來表達,就是披頭散髮、狂扭身軀的那種。

後來它發展成爲占卜、預測、解夢、算命、驅鬼避邪以及醫卜等。在神農氏之後,醫術和巫術漸漸分離出來。不過當時的醫術仍帶有很強的迷信色彩,所以扁鵲堅決反對巫術看醫。

但即便在扁鵲之後,這種巫醫仍然流行於世,就是今天也還有。比如跳大神、畫符去病、吃灰治癌、喝尿養生等等(請勿嘗試,出人命自己負責)。

而且,現在還發展出隔空治療、能量治病等的新玩意,這些人還被冠以大師、祖爺之類的稱號。弄得很多真正有本事的人,一聽你叫他大師都跟你急。

扁鵲奠定了中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爲中國的醫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診斷、病理、臨牀治療等的大量經驗和技術方法,對我國的醫學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扁鵲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不過都已失傳。另外流傳有《難經》一書(是後人託他的名字所寫的,記載了他的一些言行和醫術等),又叫《八十一難》。

這裡的“難”,是問難或疑難的意思,不是刁難或災難。而“八十一難”,也不是《西遊記》裡的九九八十一難,而是指八十一個疑難問答。

這本書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對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進行探討和論述,內容包括脈診、經絡、穴位、針刺等許多方面,對後世中醫脈學有重要的影響。另外,它最先提出的“奇經八脈”,也是後來武俠小說裡常用的高深詞彙。

醫家,是指從事醫學、以中醫理論爲基礎、以行醫治病爲目的學派。

中國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固然有魯迅先生所說的糟粕,但更多的是古代醫學智慧的結晶。

它的診斷、治療、預防等的大量理論經驗和臨牀實踐,包括它的治療效果,都遠遠超過西方醫學。中國幾千年來,我們的祖祖輩輩都在用它救死扶傷,醫病治人,治好和拯救過無數人的生命。光是這一點,它就不該被詆譭和忽視。

尤其是它對中草藥的廣泛深入應用,更是古代中國醫學留給我們的巨大寶藏。這種以天然生物物品入藥、用綜合輔助相結合的用藥方法,是以化學合成爲藥品、成癮性大及毒副作用明顯的西藥,所不能比擬的。

它的價值現在還遠遠沒有被髮掘,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很不應該的。

當然,古代中醫的缺陷也很明顯。

由於加入了道家所謂的“陰陽調整、五行學說”之類的東西,使它生澀難懂又故弄玄虛,大大降低了它原有的價值和作用。這是它飽受詬病、以至近代幾乎被廢止的最主要原因。在今天,這些玄乎刁鑽古怪的玩意必須被剔除。

同時,中醫太難懂。光是中草藥名字,就多得讓人抓狂,更不用說文字內容了。所以,對中醫進行全面的白話文研究和解讀,既要通俗、簡練又要有嚴謹的科學性,讓普通人甚至是小朋友都能看得懂,是它當務之急的問題。

其中對中草藥的介紹,更是可以加入故事圖解,做爲小學生的課外書。這樣讓人從小就能瞭解中醫,使用中醫,也才能以此大力宣揚中醫的偉大。當然儘量選那些常見的、並對日常生活中的小病小痛有幫助的草藥,而且故事還要真實有依據,不要像儒家那樣胡編亂造。

另外,至今仍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如把脈、鍼灸、點穴等專業性極強的醫療方法,也是它一個不是缺點的缺點,也是常被人利用、用來糊弄人而敗壞中醫名聲的由頭。

不是說這些方法不好,或經驗不重要,而是現在應該要有相應的科學理論來解釋。這就要通過科學實驗、科學研究,加大中醫醫學科技、尤其是中草藥成分效用的研究力度,以科學的方法、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做基礎,來全面闡釋中醫的功能和功效。這是新一代醫療工作者的任務。

雖然工作量大,但卻是必須的。

還有,西醫中的組織學、微觀學、胚胎學以及其治療精確、針對性強等優點,也是我們必須要承認和虛心學習的。

所以最後,將中醫再與西醫相配合,做到真正的中西結合,中西互補,這纔是中國醫學發展和必將引領世界醫學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