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念“餘”),戰國鄒國人(今山東鄒城),儒家人物。

最近怎麼心慌慌的。

剛纔出去纔到門口,一坨鳥糞就砸在腦門上。難道是雞偷多了?還是雞吃多了?其實我也就一天偷一隻而已。反正隔壁養雞場的雞多,發現少了,也以爲是黃鼠狼叼的。呸呸,我怎麼和畜生相提並論!

還是不行,得去問問算命的孟半仙。

孟半仙眼皮一擡:“你額頭有黑塊,身上有騷臭,大難要臨頭。”

小偷一驚:“大師真乃神人也,連我剛纔被鳥糞砸到都算出來了——哦,不好意思,剛剛沒擦乾淨。”

孟半仙問:“你每天偷的雞都自己吃?”

小偷說:“對呀,所以最近有點不自在,早上起來總想吼兩聲。”

孟半仙說:“你先把錢付了。好了,我給你指條明路。沿着這街走到頭,再向東拐五十米,有座門口兩獅子的大房子,那裡有人會幫你。”

小偷說:“多謝大師指點——咦,那不是衙門嗎?”

孟半仙說:“是呀。跟你身後的官差聊聊吧。”

(畫外音:小偷說:我終於踏實了!)

選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下•攘雞》。這個故事是說一個小偷天天偷鄰居的雞,有個人勸他不要這樣做,不道德。他就說,那好吧,我就不天天偷了,我改成每個月偷一隻,這樣總行吧!

這則故事還引出了一首據說是宋代的詩: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其實是嘲笑孟子的。因爲好玩,連寫武俠小說的金庸老先生都忍不住引用了一下。

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和母親兩人相依爲命。這與孔子相似,也屬單親家庭。

不過孟子好歹還有個母親,而且據說他母親很嚴格,爲了讓他學好,搬了三次家。從原來的陵墓附近,搬到市場邊,再搬到殺豬場隔壁(!),最後搬到學校旁邊,這才定居下來。

這和現在的很多家長很像。爲了子女能進好的學校,有個好的學習環境,負債累累也要在學校附近買房子或租房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呀!就是讓學校周邊的包租公包租婆們樂開了花。

年輕時,孟子曾經跟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學習儒學(有點繞)。學有所成之後,他就一直呆在老家教書、收弟子。

直到43歲時,他開始學孔子,也去出遊各國,推行自己“仁政無敵”的主張。不過沒什麼人理他,所以他只到過齊國和宋國,因得不到重用,四年後就回來了。

這裡說下先秦的諸侯國。

西周開國國君周武王,在滅商建周後,對一些宗室王族成員和功臣進行分封,賜予他們土地和百姓,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於是就產生了諸侯國。

這些諸侯國,以國君被封的爵位的高低,分爲五個等級,就是五等諸侯。當時的爵位,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即五等爵。而封國的面積,則按爵位的高低而大小不同。

在周武王時,共分封了七十多個諸侯國,之後在周武王兒子周成王時,又大封了一次,使諸侯國達到了近百個。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齊、魯、宋、衛、晉、楚等。

不過還有些國家,卻是後世才被封的。如鄭國是西周末期被封的,秦國更是東周初才建立的,而魏、趙、韓則是戰國時纔出現的。

這近百個諸侯國,在西周至春秋時,倒安逸平定了好長一段時間。不過從春秋起,它們就不再安生了,很多弱小的國家慢慢被侵佔吞噬,亡的亡,滅的滅,到戰國時,就只剩戰國七雄及其它不多的一些中、小國家了。

周朝這種分封諸侯的制度,在後代如漢、晉等朝代時,也被沿襲過,不過其分封的諸侯國的規模和勢力,都大大弱化了。

另外,周朝的分封制,不僅是“封建”一詞的由來,還產生了中國很多姓氏。後來的不少姓氏,都是以當時所封國的國名來命名的。

在回家後的第二年,不甘心,孟子又帶領弟子第二次出遊。這次他先到滕國,和農家的許行的弟子進行了一場“農儒論”的大爭辯,好像辯贏了。然後他去了魏國。

當時魏國正被秦國打得鼻青臉腫的。時任國君的魏惠王向孟子請教反抗辦法,孟子跟他大談仁義道德,把魏惠王嗆得直翻白眼,之後就不搭理他了。

當然,不是說仁政不好,而是不適合當時彼此攻打、戰爭頻繁的年代。老子讓人打得半死,你還跟我說要對人仁慈,要和爲貴,面帶微笑;我咬人的心都有了。

沒辦法,兩年後孟子只好又去了齊國。據說在臨走時,他把新任的、不尊重他的、魏惠王的兒子魏襄王破口大罵了一番,這才離開。

到了齊國,這次他倒被齊宣王封爲上大夫,並在齊國的稷下學宮講學。不過齊宣王只是把他當做自己愛慕賢士的招牌掛着,並沒打算重用他。幾年後,孟子失望地離開了齊國,之後又去了宋國和魯國,但一樣沒被人重視。

大約62歲時,他回到了老家,開始編寫《孟子》,直至終老。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以德治國的思想。其政治上倡導實行以仁政爲內容的王道,經濟上提出重農而不抑商的理論,價值觀方面強調“捨身取義”,人性上則主張“性善論”,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等思想,發展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等。

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思想。雖然這個理念最早是雜家的屍子提出的,但是孟子將它發揚並完善。不管後來帝王怎麼咬牙切齒,怎麼虛假標榜,但其思想的光芒是耀眼的。

另外,孟子提出的“性善論”,原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是後來朱熹給亂改的。不過孟子的原意,也是認爲人性還是本善的。好吧,當我沒說。

孟子還把道德修養概括爲四種,即仁、義、禮、智。後來的董仲舒又加了一個“信”,稱“五常”(是三綱五常的五常,不是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五常,也不是我吃不起的五常大米的五常,更不是那黑白無常鬼的無常)。其中仁就是寬厚,義就是正直,禮就是謙讓,智就是才智,信就是誠信。

聽起來好像不錯,但怎麼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過孟子的思想和孔子一樣,治理國家不咋地,但做爲個人的品德修養,是可取的。

孟子的名句很多,像“魚我所欲也”、“男女授受不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摔個跟頭都要大喊一句“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等等。

其實,孟子的歷史地位在唐宋以前並不高,這纔出現了上面諷刺他的那首詩。在唐代時,韓愈把他列爲孔子思想的唯一繼承人,孟子這纔開始露臉,但出鏡率還不高。直到南宋時,朱熹(又是他)把《孟子》定爲“四書五經”之一,孟子才成爲一線演員。而到了元朝,他更是被加封爲“亞聖公”,地位僅次於孔子,所以後人稱他爲“儒家亞聖”。這稱號一直流傳至今。

孟子著有《孟子》一書,原11篇,現存7篇。

說說春秋戰國的分法。

顧名思義,春秋戰國分爲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春秋,是因孔子編著的《春秋》而得名,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從周朝東遷稱東周起,到越王勾踐敗吳稱霸爲止。

戰國,取名於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從春秋之後一直到秦國統一中國。

要注意的是,它們並不全部屬於東周時期,因爲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就被秦國滅掉了。

其它還有幾種分法,是關於戰國起始時間的不同。一種是公元前453年,當時魏、韓、趙三家滅掉智氏全面掌控晉國;一種是公元前403年,這三家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爲諸侯。另外還有公元前477年、公元前468年等的分法。

不過現在一般採用第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