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然

(計然家〈輕重家〉)

計然

計然,即文子,生卒年不詳,大約與孔子同時代。辛氏,名研,字文子,號計然,又寫做計倪(念“泥”)、計研,也號稱漁父,春秋宋國人(今河南民權),計然家祖師爺。

風光旖旎(念“以你”)的山湖旁,計然和范蠡(念“理”)正坐着釣魚。

范蠡說:“師傅,老這麼釣多沒勁呀,半天都沒一條。我叫人放網來撈吧!”

“你懂啥!釣魚是種好生計呀,不僅陶冶情操,還能填飽肚子。”

計然邊說着,邊用樹幹蹭(念“層”,第四聲)了蹭後背:“你看這裡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讓人心靈安寧沉靜。而且餓了就地取材,生火烤魚,多好!我可不像那些道家人物,只懂得潛隱山林,卻常常餓得兩眼發綠。”

“師傅,你出來跟我做官,吃香喝辣的還怕沒有!”

“我生來隨性,不願多受牽絆。小子,我現在在背後幫你站臺,已經很給你面子了。更何況,你主子面相不好,長頸鳥喙(念‘匯’),就是脖子長嘴巴尖,不是個好共事的人。”

“那雞、鴨、企鵝還有長頸鹿不也脖子老長,嘴巴尖尖的?我覺得企鵝還很可愛呢。”

“這個,人和動物能比嗎——去,離我遠點!”

“師傅,別這樣嘛。面相我不太信,不過越王這人確實生性多疑,反覆無常,剛愎(念‘閉’)自用,刻薄寡恩。您老的話我記心裡了。”

。。。。。。

幾十裡外,勾踐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哪個混蛋一直在罵我!”

選自范蠡的《範子計然•計然傳》。好吧,當時還不知企鵝和長頸鹿這兩種動物。

計然祖上也不錯。其先祖原是晉國的一個公子,後來不知犯了什麼錯,逃亡到宋國,定居下來,他的子孫就世代在此繁衍。

春秋戰國時的公子,是各諸侯國除了太子、其他國君兒子的專稱,如韓非子就是韓國公子。它跟後來的公子小姐的公子不同(後來的這個稱呼是一種好的喻意),也不是現在公子哥的公子(這是罵人的!);當然,更不是那撩人心扉的《花花公子》的公子。

計然據說小時候看起來傻乎乎的,實際上卻非常聰明,也非常好學。他飽覽羣書,博纔多識,並能融會貫通,天文地理無所不知。

他曾拜老子爲師,年紀輕輕就參悟了高深晦澀玄乎的道家學說。這種智商的人,就是現在十一二歲就進清華北大、牛津劍橋的那種人,是我們這些傻矬呆蠢笨的人,永遠仰望加羨慕嫉妒恨的對象。

之後,可能因爲沒什麼可學的,於是被仰望加羨慕嫉妒恨的計然,開始到處遊蕩流竄。由於受道家影響,所以他熱愛大自然,喜歡深山老林,哪兒人少往哪兒鑽。

早期他曾到過楚國,幾年後,他又奔到了越國,遇見了據說後來拐跑了西施的范蠡。范蠡拜他爲師,並邀請他幫幫當時水深火熱的越國。

越國很牛叉的。它位於今天浙江的中北部,是大禹的子孫建立的,早在夏朝時就有了;當時春秋戰國的各諸侯國還不知在哪兒飛呢。因爲離中原很遠,所以它與其它國家沒什麼糾葛,直到約九百年後吳國成立,兩國之間才偶爾有些小摩擦。

而到了春秋後期,兩國開始大打出手,開始了吳越爭霸。之後,在勾踐剛即位時,這傻小子竟把吳王闔閭給打死了。闔閭兒子夫差擦乾眼淚,告訴自己不哭,開始籌劃復仇。三年後,他在孫武和伍子胥的幫助下,把勾踐打得落花流水,還迫使勾踐給他做奴隸當馬伕,這才舒服。

這裡插一下。其實早期勾踐是寫做“句踐”。這裡的“句”讀勾,是多音字,如朝鮮以前就叫高句(勾)麗。後來在清朝時,錯把句寫成勾,因爲好認好讀,所以就將錯就錯,一錯到現在。

不過,現在一些史書以及江浙一帶的祠堂碑像上,仍有把勾踐寫成句踐的,其實也沒錯。總之都對。

又三年後,因爲表現良好,勾踐被夫差放回越國。之後,勾踐開始臥薪嚐膽,勵精圖治,以報當馬伕掃馬糞的恥辱。計然就是這時奔到了越國。

架不住范蠡的懇請,計然最終答應了。不過他知道勾踐是個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的人,所以他沒有擔任官職,只是做了幕後參謀。後來范蠡也深受影響。

他教給范蠡“計然七策”,這是類似“獨孤九劍”一樣的絕頂的商業秘籍。據說范蠡只用了其中五策,就使越國富裕強盛,之後他又用這些秘籍,使自己成了超級大富翁。

幾年後,嚮往流浪的計然呆不住,又離開了越國,慢慢遊盪到齊國。當時很多的知名學士,都向他請教學習。據說後來流行齊國的黃老道學,就是他傳入的。

在齊國一些年頭後,計然又開始四處遊逛。最後他返回吳越,隱居在浙江吳興的禺(念“餘”)山,並終老於此。

計然的商業思想,主要來自范蠡編錄的《範子計然》一書裡。他主張國家應從宏觀上管理和調控經濟,依據生產規律來調節市場物價,根據社會供求來決定商品生產,控制糧食價格,做好生產預算,重視能源儲備,注重產品質量,加速商品和資金的週轉等。

這些理論即使放在今天,也不失其真知灼見,依然是我們發展經濟建設、進行經濟決策的重要借鑑。

計然也憑此被尊爲計然家的祖師爺,並以他的號爲該學派的名字。據說當時天下的商旅都把《範子計然》中的 《計然傳》,稱爲“絕世富經”,而名士則稱之爲“計然七策”。

計然寫有《文子》一書,共12篇。

計然家,是專門研究商業、鼓勵經商、把發展經濟做爲國策、主張通過商品經濟來富國強國的學派。它類似於現在的經濟學,和通俗的商家是不一樣概念的。

它也叫輕重家。所謂輕重,是指民衆有餘的東西叫“輕”,缺乏的東西叫“重”。它是由春秋時的管仲提出的,出自《管子•輕重》,該書還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著作。

所以,管仲也可說是計然家的一個祖師爺。

管仲和計然對經濟學的歷史貢獻是極其巨大的,只是因爲儒家所謂重義輕利,提倡小農市場經濟,所以才使中國古代經濟思想長期無人問津。

在今天,發展國家經濟、使百姓生活富裕,是一個國家的重要國策,也是國家國力強盛的主要體現。這是推行計然家(國家經濟學)的重要意義所在。

其實,今天西方經濟學中的很多思想,我們老早就有了。不過,它們又有着本質的不同。

中國古代經濟思想,是在重視農業、穩定個體經濟的基礎上,再通過經濟發展來富強國家。它是以民爲本、強調多方平衡、維持整體關係的一種經濟理論體系。

而西方的經濟學,則是一種掠奪性、寄生性的經濟學,它完全不在乎實物經濟與貨幣資本的平衡關係。它是以私有制理論爲基礎,以所謂市場經濟爲主流,以金融衍生工具爲手段,以掠奪它國財富爲目的的。這才造成了一次又一次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次貸危機,使衆多弱小國家成爲它們謀利的犧牲品。

這也是我們推出以合作互助、共贏共利的“一帶一路”建設,與之完全不同的意義。

當然,西方經濟學也有一些可取之處。如競爭機制、市場開放(這個必須要有所控制)、貿易流通手段、數量分析方法等,這些也是我們可以提取借鑑的。

這裡要說一下計然的道家思想。

其實在歷史中,他一直是以道家的人物出現的,以文子爲名,身份僅次於老子。他的《文子》也叫《通玄真經》,與《老子》、《列子》、《莊子》並列爲道教四大經典著作。

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同時也吸收其它學派的思想,加入了仁、義、禮等的內容,比原來的道家學說更進一步,併爲後來的黃老學派起到了很大的啓蒙作用。

只是因爲道家人物太多,太擠,所以就把他安排到這裡。不過,這個計然家的祖師爺位置,應該不會太委屈他吧。

計然也有很多名言名句,而且常被人引用。比較可惡的是,後人都不知道是他說的,都把它們掛在別人的頭上;不能便宜了那些人。

如“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被范蠡引用爲“蜚(念‘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上因天時,下盡地理,中用人力”,被孟子引用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混混之水濁,可以濯(念‘茁’)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纓乎”,被屈原引用爲“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非淡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被諸葛亮引用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另外,荀子的“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則一半引用屍子,一半引用計然的“山致其高而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龍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澤流焉”。

而著名的關於宇宙的概括,最早也是出自計然的“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後來被屍子引用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等等。

看來古人的抄襲現象也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