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復仇

閹割了思想,扭曲了聖賢們的教導,什麼狗屁以德報怨,都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我欺負了你,打了你爹,殺了你媽,幹掉了你朋友,你還得以德報怨。這是什麼道理?!

這沒有道理。

至於寄期望於法律...

大夏帝國發展到現在,新的階層形成,新的利益網絡交織。民間有錢有勢的,與官員聯繫漸漸緊密。官員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但他們有。於是他們會從方方面面推動,以期消除這種能夠威脅到他們生命的東西。

家財萬貫,抵不住人家一刀,不敢肆無忌憚,這有什麼意思?

當然要消滅掉。

但嬴翌決然是不允許的。

官員有人道榜監察,一個月梳理一次,可以保持長久的清澈。但民間的豪強卻沒有人道榜實時監測,所以他們有動機、有能力、有機會肆意妄爲。所以嬴翌也給他們一個最直接的枷鎖——復仇。

鑽人道榜監察的漏洞,欺壓百姓、肆意妄爲,那就給百姓一把刀,讓你膽敢欺壓,便要把腦袋掛在要帶上。

配合律法,必定會對帝國的中間階層形成強大的束縛力。如果只是律法,有錢有勢的人是有機會逃脫制裁的。

王夫之未必不知道這個道理,只可惜,作爲新舊交替時候的文人,他還有着舊時代的一些觀念,有其本身的侷限性。

好在帝國的第二個十年即將過去,新生代、在新思想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即將步入中樞。

還有四年。

嬴翌是這個帝國的主宰者,文明的指引着,乾綱獨斷,一言九鼎。他有心要推行某個政策,無人可擋。

...

慕缺等人與好些大商人見面,達成了諸多口頭或書面的契約,心中放鬆,便離開宿處,打算到處走走。

他們在第二界的揚南州,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但在帝丘,卻什麼都不是。這裡就算是一個普通百姓,其精神面貌、氣質,都令人側目。

帝丘作爲帝國的中心,這裡有最大的官,有最富有的商人,有最驕傲的百姓。

一天遊覽下來,見聞驚歎。一回到宿處,正逢着帝國頒發的‘共天台’相關政策。

人道卡上一目瞭然。

這一看,看的幾人默然無語。

良久慕缺道:“如此一來,爲官者有人道榜監察,爲富者有共天台爲威懾,不知多少人該戰戰兢兢,生怕平素言行過頭嘍。”

心裡終歸有些不舒服。

作爲第二界固有的統治階層,他們擁有隨意處置百姓的權力和能力。如今歸了帝國,雖然知道不能肆意妄爲,但畢竟有種物傷其類的感受。

但在國家和文明層面而言,這卻是一件好事。能夠長久的,保持各個階層的清澈,敦促其不能肆意妄爲。這是一個文明帝國長治久安、綿綿延續的重要保障。

在共天台設立的第一個月,整個帝國各域各州府,便有上千起復仇約鬥事件。

在共天台上,有數百個惡霸、豪強丟掉性命。剩下的無不是缺腿缺胳膊。

“惡霸、爲富不仁者須得謹防。但民亦有刁民。”嬴翌如是對張鳴道:“你看這一番約鬥,竟有翌此訛詐的。不出錢就以莫名其妙的理由約鬥復仇,真個是令人地笑皆非。”

是的,正如‘碰瓷’一樣,百姓並非全都是好的。有道德底線低劣的,藉此機會訛詐。不過他們失算了。

爲保證共天台的公正性和威懾性,中樞元靈一直死死的盯着。

那些‘碰瓷’的一個個全都被抓起來丟到奴工營深造去了。

復仇要有正當的理由,共天台不是給人訛詐賺取利益的工具,這是一個引導思想的保證、民間泄洪的出口。

要規範中間階層的德行,同樣也要規範百姓的德行水準。不偏不倚,有理有據,纔是道理。

“通過這樣的手段,動用百姓的力量,將害羣之馬率先找出來。”嬴翌笑道:“真正的惡劣者,共天台上必定活不了。”

就算被複仇者很強大,但只要他的確惡劣無比,嬴翌敢保證,他上了共天台絕對走不下去。

實際上如果不是大夏帝國有自身的獨到之處,共天台早晚也會廢棄。

怎麼說呢,民間被複仇者,比如有錢有勢的惡霸豪紳,他們可以動用的資源遠超百姓。百姓可以通過修行武經來強大自身,他們也可以。而且他們有錢,可以用更好更多的丹丸藥材,比百姓修煉的更強大。上了共天台,就是包贏的局面。

但共天台控制在嬴翌手中,這纔是根本原因。上了共天台,嬴翌讓他死,他就得死,再強也活不了。

再則民間百姓也未必不強大——說不得這家百姓子女從軍的,人家戰場上下來的,強大無比,上了共天台,誰欺負誰?

慕缺三人此時就在帝丘的共天台下,正有一場復仇約鬥即將進行。

帝丘的共天台自然是最早建成的,只用了一天而已。不過丈餘高、方圓三十丈的石臺而已,壘土然後埋入一座老舊型號的八方塔,用凝土成泥的元器碾一遍,再銘刻一組元符陣列即可。

復仇約鬥即將開始的時候,共天台周邊升起一堵半人高的牆。同時,立在共天台下的告示板上,會有中樞元靈宣示雙方約斗的理由和身份來歷。

這一場復仇約鬥,乃是爲母復仇。

卻是一個老太太被欺辱,並受傷,其子爲其報仇。經查,理由充分。被複仇者是一個富商之子,其縱馬撞傷了老婦人,並言語辱罵,極盡惡毒。

隨後雙方上場殺鬥。

結果很快出來——富商之子被斬下頭顱,爲母復仇者乃是軍中將士,只用了一招就殺了他。

電光火石,事情就完了。富商老淚橫流,抱着其子屍首痛苦,卻還受到中樞元靈的警告——此間事畢,恩怨一筆勾銷。若敢肆意妄爲,必嚴懲之。

像這樣的事,從此以後在共天台上比比皆是。也許有瑕疵,但總的來說畢竟是好的。

良善者有發泄怨恨之處。作惡者有前車之鑑。

浪蕩的混子再不敢隨意辱人,有錢的富商加強了對子女的教育,平素行爲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十九章 千瘡百孔疏且漏三十五章 事畢五十一章 本源炁變換莫測十二章 餘化之請二五二章 奪關三十二章 降伏七十六章 南鬥七殺血玉臺 同門七人至倫敦十七章 五行陰陽八卦陣五十一章 最囂狂是老魔頭 肆意縱橫不忌憚一三四章 妾室三十七章 卸下尊位一身輕五十六章 移花接木解劫數十九章 魔火幽幽煉元一七十一章 太一召喚仙家齊聚六十六章 透支潛力是外物 懲處憎惡爲前車二十五章 哈利拜師 丹藥迫切二一九章 以攻代守第六章 半途之中清風起五十三章 不好喘氣鬆一鬆五十一章 只道機緣心難靜八十章 天道聖器非等閒四十六章 太極圖一三七章 孫傳庭六十九章 萬仙陣破滅世間五十八章 死傷慘重六十三章 先天尊神齊入彀中二十四章 熟思慮網開一面 入山腹地下之城五十七章 火器一五一章 驚怒五十九章 趕盡殺絕是道理二四零章 水師八十八章 丁啓睿十三章 大道之路圖氣運 夏國革新在眼前十一章 宇宙紀元從此來七十五章 天一真君意彼方四十一章 靈虛劍尊心忐忑四十一章 天子七十二章 原來是來打醬油四零七章 新年計劃一八七章 法靈三十八章 莫非是惡客臨門三七章 紅塵十三章 老不要臉一八二章 降臨三三七章 閃擊二十二章 尋答案再見城隍三十八章 十六年八十一章 盤古真身第三境五十三章 矛盾第三章 初下山欲往錦州七十六章 道祖歸來太一宮一四七章 物種第九章 善惡非因果十二章 駭人聽聞自不信第二章 十餘年二十七章 生生死死皆是道三十八章 畏威而不懷德三十一章 太一聖人道緣由七十五章 混沌鍾壓超越第九章 太一寶印 宗門洞天六十六章 命運石板去處 太一道人心動三十六章 時移世易心變化 各有算計暗流涌五十二章 宴會一一七章 混元二五三章 日落西山第四章 神聖附體 施以緊箍九十三章 欲取必予算梅林 魔尊將欲證化神四十七章 殺生劍十九章 袁崇煥之後二十二章 深謀遠慮再算計 恐嚇無血無人色四八章 紅塵四十四章 傳訊十四章 直言如刀殺心肺第九章 突發奇想第十章 羣仙蜂擁渡寰宇四十六章 山不在高仙則靈一三二章 股掌之間一一八章 監軍六十三章 方案第三章 驅山趕嶽造寶地 顯氣象二十章 死有餘辜六十三章 永恆道人鬥玄都八十章 天道尊位非無責六十七章 量劫演化先後天 簡繁繁簡復歸一一百二十八章 太一道人道更高 滅霸現身爲魔方七十二章 執掌天數服神通一百一十五章 遇納摩羅根脫險 爲海族納摩入坑四十三章 師父引進門八十八章 丁啓睿第八章 氣運氣數 乾坤符籙一三五章 田宏遇四十一章 鬥法六十四章 太鴻道人陷囹圄 石破天驚有提議六十一章 藤衣四十四章 心疑惑天機混沌十六章 似是而非十九章 羅仙門十四章 心性變化 力量之由三十五章 三四個人 兩三點光三六九章 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