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零章 御書房

皆是嬴翌親手一部部雕銘而來。

《周易》、《春秋》、《詩經》、《道德經》、《莊子》、《尚書》、《大學》、《中庸》...凡此種種。

玉書的書頁薄如紙張無疑,且有元符雲紋擁躉,精緻細膩,比藝術品還藝術品。

當前的時代,當前的地位,並不允許嬴翌有更多的休閒。而元炁方案以《周易》爲母,爲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一部《周易》嬴翌只要有時間就會翻來覆去的閱讀理解。

易爲百家之源,爲了更深刻的理解‘易’的道理,嬴翌的閱讀面隨之展開。無論是道家的還是儒家的,一應經典,在這些年裡,嬴翌都通讀無礙。

以他的神魂強度,所謂過目不忘輕而易舉。但不忘卻不代表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聖賢的微言大義,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同的理解。越理解,便越明白諸夏文明的深奧,便越能夠體會到元炁方案的博大精深。

讀書,記憶,理解,並在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的同時實踐書中的道理,使得嬴翌真正得到昇華——精神的昇華。

如今的嬴翌,可以自豪的說,自己是智慧的。

第一層書架上的每一部玉書,都是在嬴翌深刻的理解過後,一個字一個字親手雕銘的。他把它們放在這裡,隨時翻閱,隨時理解。

而第二層書架上的玉板,則是嬴翌已經領會到基本奧秘的五行元符。

在嬴翌看來,文字是文明的載體,而元符正如天地的文字,是天地間的道理的載體。

五行元符,共六千四百八十道子符,如今嬴翌領悟了基本道理的,已有一千五百餘道。

這一千五百餘道子符,皆被嬴翌一一銘刻在長三寸寬兩寸的玉板上——在南陽方城山,嬴翌就在做這件事了。

可以落實到書面的子符已有一千五百餘道,在御書房裡是最全的。元炁殿也有一套,不過只有八百餘道,卻也足夠元炁殿的供奉們去鑽研了。說到底,他們不是嬴翌,對元符的理解,遠遠不足。到如今,對元符理解最深刻,最多的張少師,也不及百道而已。

自然的,元符的簡化,主要還是集中在五行元符的前一百道子符當中。而且尚未進入教化體系——帝國建立已近三載,但教化體系還未有完全鋪展開來。當然,最早的,譬如河南和京畿地區,新式的學子也還未完成義學階段的學習,同樣沒有達到可以接觸簡化元符的層次。

眼下有資格接觸簡化元符的,皆是元炁殿的成員。修道士供奉,或者大匠師們。

另外,在太學中已儲藏有基礎的簡化元符典籍,朝中的官員有興趣有時間的,嬴翌也鼓勵他們去看看。

畢竟他們的基礎素質已經達到了相應的層次。無論是體魄還是神魂強度。

當然,書架上除了聖賢典籍和五興元符,還有《武經》、《元炁律》、《大夏律》、《大夏軍法》以及現有的元器製造方案等等。

不過御書房裡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典籍。典籍可以放在其他地方,未必放在這個被嬴翌嚴密封鎖之處。

這裡最要緊的,還是當中的那個祭壇上的東西。

這個祭壇,便是人道臺。早先人道臺在南陽,開國時被嬴翌轉移氣運至天壇。如今早已被他轉移到御書房中。

當然,天壇的人道臺仍然有用——仍可供奉蚩尤旗。但除此之外,別無他用了。

這裡,纔是人道臺的真正本體。

人道臺上的三足兩耳口方肚圓的大鼎便是國運所化的人道鼎,亦可稱之爲夏鼎。大夏帝國的人道國運嘛。

這座鼎並非如想象的那樣,全是人道國運所化。實際上是最新研究出的另一種合金——大地合金所鑄,用以承載人道國運。

人道國運顯化的夏鼎肉眼可見栩栩如生,但並非實質化的東西。

夏鼎中吞吐的金色氤氳,便是國運之氣,或者人道龍氣。國運的顯化,與人的認知息息相關。人道之下的人們若潛意識認爲國運如龍,把龍當作圖騰,那麼國運顯化便是龍。若認爲是鳳,那麼國運顯化自然是鳳。

而大夏的國運,是以嬴翌爲主的。嬴翌開國,並未明確將龍定爲圖騰。便是他平素穿着的服飾上,也少有龍紋,而多是元符雲紋。

嬴翌潛意識裡認爲鼎纔是國之重器,因此人道國運顯化爲鼎。但許多百姓仍有固有的前朝遺留的一些認知,所以夏鼎吞吐的國運之氣,仍一道道如小龍一般飛騰。

在這裡,對於圖騰呢,嬴翌有自己的認知。穿越來到這個時代之前,在嬴翌的少年階段,他也與很多人一樣,認爲諸夏爲龍。後來成年,逐漸瞭解到並非如此。

圖騰認知這種存在,歷朝歷代是變化的。譬如強秦,其圖騰便是玄鳥,而非龍。強漢也不是龍。或者說在漢代及以前,龍並非唯一的圖騰,而鳳凰凌駕於龍之上。

譬如大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又如宗周,叫做鳳鳴岐山。而更古老的記載當中,龍是被人豢養的一種存在,而鳳不是。鳳凰是天生的神靈,生而便有五德。

有豢龍氏,是爲當時的共主豢養龍的。御龍氏亦是。

所以更古老的時候,龍並不尊貴。

而鼎,自從大禹王治水鑄鼎以鎮九州的傳說開始以後,鼎便是國家的代名詞,是真正的重器。

因此嬴翌認知鼎爲國運顯化,而非龍或者其他。

高一丈、方圓三丈,八方八面的人道臺本來並不雄偉,但在人道國運的襯托之下,卻有着無比偉岸和神聖的氣象。

那座鼎,是大夏,而人道臺便如承載大夏的神州大地一樣,厚重、博大。

鼎高九尺二寸,肚大九尺二寸,一眼望去,彷彿有着無與倫比的力量,有着無法估量的沉重和穩固!

嬴翌緩步登上人道臺,國運爲之沸騰,龍蛇爲止擁躉。他站在夏鼎之前,擡頭望着那三尺直徑的玄黃色金屬球,緩緩伸出手,一縷縷如熾陽一般的血罡在他的指尖吞吐。

一八三章 餘孽三五七章 大一統四十四章 失算計裝不得糊塗 惱怒中皆化爲飛灰四十五章 踏破虛空照真我七十章 金仙一念二十五章 座下四人皆雄傑四十四章 議事一三三章 劍舞二五一章 前夕一六三章 義道第四章 仙童巡山七十八章 丹山三二八章 戰爭財三一二章 子時一百一十五章 遇納摩羅根脫險 爲海族納摩入坑二十章 兩童兒下山第八章 時急事急真無奈二十三章 大寶峰護持矮人 大師兄伏皇駕臨二十八章 匪類可能成事乎五十三章 暗流二七四章 宣府八十九章 病痛三十二章 借幡五十三章 釜底四零八章 首航八十二章 曲終人散劫將開七十四章 宇初之處乃寶地一百一十六章 太一趙昱證化神 法寶九品有奧妙八十五章 蒐羅七十一章 再開天地第二章 行事果決是人傑 膽魄非常好國主三十六章 月牙谷四十七章 前夕第十章 羣仙蜂擁渡寰宇二三章 滅星六十八章 算高一籌拿魔神二十三章 出世入世 渡人渡己一三二章 股掌之間九十二章 計較暗謀石中劍 築基乃成天賦現一九一章 登天五十七章 屍蜃第一章 宇宙格局無高下 世界等級憑本源五十八章 大鼎橫空撞將去六十章 入幻境一八六章 暗流二十三章 憑空冒出個朱慈昊一百一十八章 邪神結盟說魔尊 各有算計心自明七十八章 堂邑八十三章 常識四十三章 回濮陽三四五章 史可法四十六章 現身六十三章 濮陽仙境八十一章 無趣八十一章 顯神通開天闢地七十一章 一方宇宙財富耶十一章 天仙旨在混沌光八十一章 大收穫單章感謝六十三章 過去未來八十二章 曲終人散劫將開十七章 天圓地方六三章 召集二十一章 神盾評估 朝氣少年二十二章 邪氣第七章 勇猛精進如履薄冰一四四章 戰爭十一章 庸俗的捷徑一三一章 再殺真君七十二章 二超越根腳自神秘第四章 混元一起煉爐鼎 混元鼎下鎮地火九十六章 替代六十四章 太鴻道人陷囹圄 石破天驚有提議三十一章 乾坤三法妙無窮二十三章 扯起虎皮拉大旗六十八章 緣故三十四章 胸有成竹五十章 狠鬥四零三章 萬里飛鴻二十九章 肉身變化三十章 太史九十章 拉鋸七十章 重造乾坤號天一六十六章 殺場二十七章 生生死死皆是道三六八章 羅剎第十章 預言十四章 郝搖旗三二四章 腐朽十七章 一人一錐勢無雙三十章 千鈞懸在一發上第二章 春秋輪轉三十七章 穴竅萬八神三六三十二章 震動寰宇一八五章 觸景五十五章 頤指氣使心不虞八十七章 吸血鬼陣中灰灰 查爾斯率衆來援第九章 太一寶印 宗門洞天第三章 湖海三十七 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