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九章 處置

無獨有偶,在遙遠東方有着殖民地的國家,包括葡萄牙、荷蘭、法蘭西和英吉利,在一段時間內,都得到了東方傳來的消息。

並且不約而同的打算在談判桌上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時代的歐羅巴並非兩百年後的歐羅巴,他們看似強大,實際上是因爲他們在殖民過程中遇到的敵人太過弱小的緣故。

就算是在原本歷史上的兩百年後,他們已經非常強大,但面對東方那個被夷狄統治並衰弱到無以復加的國度的時候,仍然不會輕易開戰。就算是開戰,也要糾集在一起。

實際上腓力四世的表現,只因怒極而已。歐羅巴諸國並非不知道東方有一個強大的國家。

漢人統治神州的每一個時代,都與外界有着廣泛的交流。無論是明的暗的。明的,比如鄭和下西洋。暗的,比如東方的商品出現在歐羅巴。

這時的歐羅巴,無論是貴族還是冒險者,都對東方有着巨大的嚮往。同時也對東方有着警惕。

他們知道,那是個不好對付的地方。

那裡有着精美的瓷器和華貴的絲綢,能出產這樣的商品的地方,一定不是野蠻的地方,那裡一定存在着強大的文明。

而實際上,歐羅巴諸國的殖民者在南洋,是吃過不少虧的。而這些虧大多數並非那個地方的正規軍隊給予他們的。

在神州而言,曾經亦盜亦商的鄭芝龍、劉香等人,間接宣揚了神州的強大。

在大夏立國、擊破鄭芝龍之前,南洋的海上貿易,至少有一半實際上都掌握在鄭芝龍這些人手上。

歐羅巴諸國的殖民者拿他們並沒有辦法,甚至還要時時刻刻的防備着。

西班牙這些國家在南洋開拓了近一百年,但一直侷限於南洋羣島,最多慢慢把觸手延伸到半島上。而對於神州本土,他們一百年中,沒有任何進展。

所以他們是敬畏的,是警惕的。

如此,自然不會輕易開戰。除非逼不得已。

對於遠在萬里之遙的歐羅巴,嬴翌如今不甚了了。一則實在太過遙遠,二則還沒到時候。

當前對大夏帝國而言,最重要的事,是對日倭國的處置。

戰爭已經結束了。

就是這麼快。

嬴翌給軍隊的期限是三個月,四月發兵,七月若平不了日倭,便有過無功。

實際上軍隊只用了一個半月。

日倭面積太小了,只抵得上大夏的一個州治。一個陸軍戰區、一個海軍戰區,參戰人數算上後勤,超過十萬人,若非目的是爲了佔領,恐怕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打個對穿。

面對大夏帝國的閃擊,日倭反應倉促,第一時間沒能集結起足夠數量的軍隊。直到大夏帝國南北兩面夾擊至即將在江戶會師的前夕,日倭的許多殘兵敗將才集結起來,然後一戰而歿。

“...俘獲二十萬,斬首三十萬,執日倭之王及幕府一應頭目三百餘人進獻陛階之前...”

閻爾梅讀完一封戰報,又拿起另一封,道:“陛下,這一封是朱炳琨和鄭武兩位大都督請示陛下如何處置日倭國的奏摺。”

嬴翌聞言微微頷首:“此前早有商議。擬詔,告訴朱炳琨和鄭武,當前以穩定嬴洲局勢爲主——反抗者殺無赦。”

“遵令。”

嬴翌又道:“具體處置辦法,明日正好是大朝會,便在朝會上作決議罷。”

“是,陛下。”

對嬴洲的戰爭,順利並未超出嬴翌的意料。當前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支軍隊,能擋得住大夏的兵鋒。

說來便是對東虜的決戰,嬴翌直接投入的兵力,也沒有這麼多。已經很重視了日倭了。

嬴洲的狹小注定了日倭國沒有轉圜的餘地,一旦戰敗,必破其國。

當前大夏帝國官方傳遞消息,從中樞至地方,有捷徑。便是通過人道榜傳遞簡單消息。但只能是單方面的,而且限於嬴翌一人。只這一瞬間,朱炳琨和鄭武已經接到了嬴翌的提示。

不過即便如此,在文書方面,也同樣要做好傳達。很多事,都是需要記錄的。

便是嬴翌平素的言行,內宮之外,都有史官隨時盯着。

塑造歷史,留下歷史,這是一種責任。

至於文書,那更加如此了。一切關於國家大事、小事,一應軍政規劃、官員升遷、功過等等,都要記錄在案。

雖然這很麻煩,但卻是必須的。

當然,嬴翌早就在爲此作準備——用更簡單的辦法,來解決此事,解放出更多的人力。

閻爾梅擬詔去了,詔書擬定之後,嬴翌過目一番,然後遞到易閣,由易閣輔臣們再過目一次,最後蓋上大印,頒詔。

紫禁城除非開大朝會的時候,否則平時還算安寧。至少比起歷來的朝代,大夏的皇宮,要清澈安靜的多。

嬴翌從天子閣出來,轉身去了御書房。

話說之前嬴翌辦公一直在御書房,不久將另外一座殿宇改爲天子閣,平素接見朝臣、處理軍政要務便換成了天子閣這兒。

至於御書房,已成爲禁區——不允許任何沒有得到嬴翌允許的人進入。

御書房外表還是原來的模樣,女官在前翩翩引路,到了御書房外而止。推開木製的雕鏤大門,裡面又出現一扇金元合金大門。

御書房被嬴翌改造過。

外表沒變,但內裡已經鑲入金元合金板。成爲一個封閉式的空間。

只有大門可以進出,而大門是一閃元器級的大門。銘刻有一組元符陣列。算是一種加密鎖,唯有嬴翌可以打開。

改造過後的御書房,除了梓娘進來過一次,其他沒有任何人見過。

嬴翌打開大門,走進去,大門瞬即又關閉的嚴絲合縫。

而御書房內部,分明完全不同以往。

四四方方的空間,四面皆是金元合金鑄的書架,皆有三層。第一層書架上擺滿了一部部玉石材質的玉書。第二層書架上則是一塊塊三寸長兩寸寬的玉板,第三層還空着。

而原本放置書案的中心位置,則被一個一丈高、三丈方圓的八面祭壇所取代。祭壇上承載着一尊大鼎,大鼎上一陣陣金色的光暈吞吐,光暈中,一顆三尺直徑的金屬球懸浮着。

二十一章 三元星生變二十章 兩童兒下山四十二章 復仇二十六章 贈神駿初爲先鋒五十章 煉丹合藥 時光飛逝十二章 取寶第五章 可勁忽悠 端坐靜待三十四章 天柱子證得金仙(昨天章節該是三十三,又搞錯了)三七一章 內宮三十一章 乾坤三法妙無窮第十章 萬軍之中縱橫急四十五章 萬象星河困魔主四十章 口袋陣兵圍河南三十九章 禁空禁第十章 一瓶精氣了因果一八二章 屠刀六十四章 太鴻道人陷囹圄 石破天驚有提議五十四章 陰陽五行 凡體九重四十九章 平淡二十三章 聖人降世寰宇清三十一章 都天神煞祭寶物一零五章 禁法 法禁六十一章 藤衣第二章 純陽子拜謁太元界第三章 天台大仙第七章 科技仙神 蜩與學鳩一三零章 八方塔十四章 雲炁滾滾魔音震第八章 同道中人四十八章 賊兵六十章 比照一七七章 處置七十七章 都天神煞先天戾三十二章 降伏第八章 多年下餌今朝收鉤第十章 變化生靈變微塵 偷入洞中聽言談三十一章 神光寶劍光耀耀 天魔金身戰正酣三十八章 血海魔教在彀中二十五章 胸有甲兵腹藏經史五六章 底氣二十六章 鏡子呢六十六章 殺場一七二章 改變主意六十二章 後天大道歸先天二五九章 血河一八八章 事成一百一十四章 德庫拉言道陣法 馬庫斯也有計較六十章 先天對立此與彼三二章 輪迴一二零章 許州四十二章 獸巢第十章 術數化九十章 雲霞域五十三章 越是詭詐越安心 三位道人細盤算四十一章 靈虛劍尊心忐忑六十二章 後天大道歸先天一百一十八章 邪神結盟說魔尊 各有算計心自明一一四章 求道第二章 十餘年一九五章 拿人第六章 天道聖器威煌煌一九六章 孽子五十九章 滅霸教主誅劍仙一六零章 寧我負人七十三章 便作道祖也考量三三九章 戰起九十八章 對比六十章 以一敵八三十三章 延緩一載又如何二十六章 託尼不在 噬靈魔功二十章 到來九十一章 聖主兇狠無人敵一六五章 囚籠第八章 藏經塔中擇功法 電視臺裡道緣由四十一章 天一真君奔玄牝三四五章 史可法六十章 白澤攔路問敖玉七十九章 便作棋子也安然一零四章 勸說六十章 應對二十八章 夜會三妖虎樹猴五十九章 不矯情四十八章 散發九十九章 魔尊彈指殺梅林 真神出手鎮寶劍十四章 江湖綠林稱英雄一百一十三章 欲堅持衆人爭執 逮捕令撕破臉皮第一章 奪運系統 終極任務七十七章 太一宮道祖話境界七十七章 太一宮道祖話境界三零八章 勢盡一一三章 五行旗八十七章 廢墟之中見鴻鈞第二章 龐大帝國三十一章 金鐘二十八章 順我者昌逆者亡四十五章 煉法修道需謹慎 時間神通有弊端第七章 科技仙神 蜩與學鳩十七章 五行陰陽八卦陣二四一章 勢如破竹四十八章 組合城池作法寶 太一道人臨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