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屁股決定腦袋

長崎,日本的廣州。在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之後,只有荷蘭與中國的商船能夠來到這裡貿易。唐飛鵬最初的落腳地就在這裡,他現在在這裡除了一座很上檔次的宅邸外,還有兩處隱藏很深的秘密據點。

此刻的一處據點裡,正襟危坐的唐飛鵬凝神聆聽着他下手三野平北的訴說。後者明面上的身份是長崎港口屈指可數大貨商,但三野平北是在唐飛鵬的幾次出手幫襯下才走到今天的位置的,唐飛鵬來到日本的第二年就將這人收入了囊中,且在明面上唐飛鵬一直與三野平北保持着全然沒有接觸的‘清白’。

那麼爲什麼唐飛鵬與三野平北的勾搭度如此之快?三野平北在沒有遇到唐飛鵬之前也是一戶富商,吃喝不愁,家有餘財,爲什麼選擇了唐飛鵬?後者到達日本的第二年,那時的唐飛鵬還遠遠沒有現在的聲勢和力量。

這不是因爲三野平北那一口帶着南京口音的中國話,也不是因爲三野平北本身就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而是因爲三野平北是中國之後裔。他拿出了自己傳承四百年的家譜,從明初跟着朱洪武做上了百戶的第一代祖先開始,至今整整二十二代人。

三野平北的漢姓是王,祖上爲大明百戶。八旗南下,南京城破後他祖上在沿海一帶堅持廝殺了十餘年,唐王、魯王政權都跟過,最後追隨張煌言。而一百一十年前,隨着永曆帝、監國魯王、鄭成功、李定國等人的相繼死去,張煌言見大勢已去,於南田的懸嶴島解散義軍,王平北的六世祖帶着他的高祖東渡日本。

至於改姓,“朱舜水的後人都改姓了,我們王家又算什麼?”

王平北對此一臉苦澀,對日本已經有一定了解的唐飛鵬對此也很看得開。因爲日本社會是有着很強的排外性的。雖然他們學着中國文化,很多的高層貴族乃至一般的中層武士,都會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熟讀四書五經,寫一筆流利的中國字。但他們還是隱約的排斥華人。那些在明末逃難日本的大明遺族,一代、兩代、三代後,都紛紛該換了日本姓氏。王家也不例外。但是在王家的族譜上,那還是用着漢姓的,這樣的情況在日本也很多。就那長崎的唐人坊來說,都是如此。從王家的族譜上看,唐飛鵬看到三野平北他的曾祖是平清,他的爺爺是平金,他的父親是平建,他的大兒子是平乾。

這是一個‘小人物’在歷史的宏達背景下一百多年的堅持,唐飛鵬對此是非常感動的。他毫無保留的幫助三野平北在展壯大中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而三野平北也沒有讓他看錯人。

時間轉回到昨天中午,長崎的三井兌換店。這裡展開的一番談話是今天三野平北來見唐飛鵬的重點。

三井兌換店是日本商業望族三井家族的支柱產業,三井家族的創始人來自日本三重伊勢鬆阪的三井高俊。他在王家移居日本的十年後來到江戶開辦吳服經銷店,也就是和服店,又過一個十年後開始兼營錢莊。隨後的日子裡三井錢莊的規模逐步擴大,最終在六十年前【康麻子晚期】展爲以經辦銀錢匯兌業務爲主的三井兌換店,並資助各地的大名,代徵貢米,受地方大名和德川幕府的支持和保護,成爲特權商人中的一員,從而快致富。

王平北以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面對着三井石,三井石將王平北的謹慎看做理所應當。三井家族無論是從總體實力,還是在官面上的根基,都遠遠比王平北深厚。三井石沒有試探不試探的,乾脆利落的把自己的意思合盤托出,說道:“三野君從事港口商貿多年,與中國上海的商貿銀行常年有業務往來。想必對於銀行經營不算陌生吧?”

“略知一二。”三野平北臉上謙遜中適時的流出一抹驕傲,因爲有資格拿到商貿銀行甲級信用評估的日本商人滿打滿算也不過一支手,三野平北就是其中的之一。

“中國的銀行業已經蓬勃展起來,從最初的中華銀行,到現在的私人銀行,中國人利用銀行賺取了大筆的利潤。不知道三野君有沒有興趣參與到日本銀行的創立中來了?”三井石真的很開門見山,直抒話題。

銀行這一金融機構的升級產業,在兩年前三井家族就注意到了,去年的時候,銀行的事情三井石正式籌辦了起來。不管是官方的‘意見’,還是自身實力與產業的整合,一年的時間,三井家族就在爲此而努力。

雖然三井家族做不到中國私人銀行1ooo萬的註冊資金,但只要得到幕府和地方大名的支持,配合着三井兌換店的口碑和影響力,他們就是半點本錢也沒有,也一樣可以做得起銀行來。眼看着就要真正揭開大幕了,三井家族也開始不惜代價的廣泛‘撒網’,蒐羅着每一個懂行的人才。

其實銀行還只是一方面,中國現在又開始炒熱了‘證券交易所’。完全可以預見的,這也是一個賺大錢的東西,從作用上看,有了這個交易所,就可以通過金融手段對手中的一批產業進行資本重組,最大限度地榨取利潤,將這些資產優化。所以三井家族需要聯絡更多地人,將更多地大商人、大名,拉上自己的戰車。三野平北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的日本,完全還沒有這種證券交易所這一產業出現,商人們交易手裡的股份、產業,基本上都是在酒屋,甚至是自己的家裡進行。三井家族最初的計劃只是銀行,但接觸到證券交易所之後,又從相識的荷蘭人那裡套取了一定的情報後,他們就抑制不住內心的野望,將證券交易所也寫到了自己的計劃書上。如果三井家族的構想真的成立了,他們手中就將握着日本經濟的命脈,當然三井一族不可能全部把握,但只要一部分,只要一部分,他們的地位就將得到徹底的改變。

雖然這只是一個構想,能不能實現還不能保證,整個三井家族卻準備着全力以赴。

縱然三井家族與中國的實力相比差的太遠太遠,同樣的做法,中國可以受益豐厚,三井家族卻有可能賠個底朝天。

三野平北聽到三井石關於組建銀行的建議後,沉吟良久,面上他不動聲色,心裡卻大吃一驚,接着又覺得這是一個搞日本的好機會。因爲他知道長崎的對岸,一千五百里外的上海,很快的中國就要行紙幣了,到時候三井家族的銀行如果也成立了,他們會不會也行紙幣呢?

三井家族的兌換所,經營京都和江戶等地的匯票交易,就像晉商的票號,是日本最早的有組織的金融機構。五六十年裡,幕府依靠三井將銀兩從長崎到大阪到江戶,大大縮短了時間,還降低了風險,三井家族也由此獲得了地方大名和幕府的信任。

所以三井家族如果成立了銀行,繼而行有保證金的銀行券,也不是不可以的。這銀行券與紙幣之間有着就是有着再大的不同之處,兩者之間也是有着相通之處的,紙幣就是由銀行券蛻化出來的。中間可是學問大大的有,而日本就現在的金銀比值,真的搞出了紙幣來,那場景就太美妙不過了。

當時的三野平北組織了一下言辭說道:“銀行不是說開就能開的,一是要資金雄厚;二是要有合格的經理人才;三是要信譽良好;四是要天下時局太平。”而這些東西對於三井和現在的日本似乎都不成問題,只要中國不對日本真正的動手。“如今看三井家是完全符合。既然貴族已經走通了幕府和各地方大名的路子,承蒙看的起三野,我三野平北願意看到一個屬於日本的銀行出現在長崎。”

“鄙人也在經營錢莊,閣下應該知道,最近兩年三野錢莊的資金二度有了巨大的難以令人置信的轉變,讓三野錢莊的展插上了一雙翅膀。剛剛涉及到錢莊業務的我並沒有太過傑出的經營,依靠的只是源源不斷地資金。而這些資金來源說起來也十分簡單,我所做的不過是以低息從中國上海的商貿銀行套款,然後以高息出貸,從中賺取差額利潤,我甚至都沒怎麼主持過錢莊的具體事務。”三野平北是全日本都屈指可數的商貿銀行的甲級信用商,從商貿銀行的貸款利率當然要比乙級、丙級、丁級的要低了,而中國銀行的利息對比日本又要低一截。只要他能夠保證按時償還貸款,當然可以用商貿銀行的錢來爲自己賺錢了。

“原來如此!”三井石恍然大悟。

三野平北的錢莊是近幾年裡日本展最快的錢莊,資金源泉充沛的令人難以置信,雖然跟三井家族的兌換所還有很遠很遠的差距,卻也在三井家族調差三野平北的時候受到了本家很多人的關注。而且三野平北的資金來源不明,這也是三井家族爲什麼把三野平北放在最後頭纔來找上門的一個原因。

他們可不是查到了三野家族是華裔的事情。

在德川幕府閉關鎖國的一百多年裡,作爲幕府好基友的日本佛教在整個日本社會從充當着很重要的角色。幕府培育佛教,把佛教當做整肅一神教的工具,幕府要求一神教徒必須改信佛教,稱爲宗門改。全國人民都必須作爲施主編入當地寺院類似戶籍的宗門人別改賬之中,稱爲檀家制度。而誰要出遠門的時候,則必須先由你所在佛寺開出某某不信一神教的證明書,被稱爲寺請制度。簡單說,德川幕府時期的佛教寺院,很大程度上就是派出所。或者說德川幕府其實並沒有培育佛教,他是在培養片警……

遷移到日本前的王家本身就是佛教徒,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靠着雙方不斷加深的‘友誼’,在長崎福濟寺的存檔中根本就瞧不出半絲兒他們是華裔的記錄。

當然了,王家能做到這一步實際上也跟福濟寺的來源有很大的關係。這座寺廟俗稱泉州寺或是漳州寺,是由福建的漳州、泉州僑胞起創建。寬永五戊辰年(公元1628年)中國僧人覺悔,在弟子瞭然、覺意的陪同下來到長崎,在巖原村主的土地上建一寺廟,奉祀天后聖母,這便是福濟寺建立之始。隨後的第二十個年頭,由原籍福建漳州府龍溪縣的唐通事潁川藤左(本姓陳)與同鄉人集議,延聘泉州府安平縣籍的僧侶蘊謙戒婉前來住持,擴大該寺,廣建廟堂,規模宏大華麗,一時成爲長崎港最壯觀的寺廟。之後的百多年裡,該寺都是從中國延聘漳州、泉州出身的高僧任住持之職,其中有不少是擅長書法繪畫的高僧。他們都留下了不少畫幅和墨跡,延寶九年【西曆1681年】,長崎生大饑荒,諸多的書畫墨跡被出售,每天煮粥賑濟饑民。

在中日矛盾還遠沒有走到明治維新之後的時代裡,在長崎的唐人坊還是當地日本人眼中富人別墅區的時代,王家要遮掩一下自己的身份太簡單了。自然,這裡面有三井家族實力還相當有限的原因。

王平北實際上就是一個金融掮客,乾的就是高利貸的經營,當然手段要高明,可風險也大,如果沒有一定膽量和手腕是沒有辦法從事這種投機生意的。

但這不僅沒讓三井石感到失望,反而讓王平北受到了三井石更真摯的召喚。因爲用人想來唯纔是舉,而不是單純看重血脈的三井家族,從來不怕自己的手下人或是合作對象精明高。

“三井家族的銀行在下個月就會正式成立,日本人開銀行,銀行券、支票是一定會行的,紙幣或許也過不了多久。”王平北不認爲有什麼人能抵擋的住三五被的利潤。

紙幣與保障金,再加上政府信用,一兩銀子行個三五兩銀子的紙幣,不要太輕鬆了。“現在上海的日本人應該已經見到中國紙幣的模樣了。”

“這消息如果傳回日本,三井家族即使能忍受得住,幕府也會忍不住的。”

“可以預見,德川幕府一定會插手進來。那些地方大名,尤其是債臺高築又有着武力基礎的外樣大名們,也一定會插手進來。”日本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度。

王平北現在完全不把自己當做一個日本人來看待。祖宗的影響還在,中國的實力也完全碾壓日本,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當一個日本人,而不做中國人。在他知道陳漢的太子殿下,現在的皇帝陛下要搞日本的時候,他就已經把日本放在自己的對立面了。

在日本生活了三十五年的王平北也從來沒覺得‘天皇’兩個字和‘九州島’這個地理名詞是那般的刺耳朵,現在的他卻是一想到小小的日本君王竟然敢自稱天皇,就氣不打一處來。且‘天皇’這個稱謂還是當初李治的名號,李治死了才十年,小日本就拿起來用了。

一想到這個民族一邊跪着對唐宋中國屈膝磕頭,喊着‘爸爸’,一邊卻帶着‘天皇’的帽子洋洋得意,自吹自擂,王平北就禁不住噁心。簡直是讓人嘔吐!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看看現在的王平北,這句話真的是再正確不過了。

“嘿嘿,日本人什麼時候搞紙幣我不知道,但要是把日本人搞紙幣的消息傳回國內,陛下一定會忍個三五年!”等到整個日本都開始用紙幣了,等到日本地方上的外樣大名也開銀行銀行券,甚至是行紙幣了,那再對日本動手,整個日本的經濟都會崩掉吧?

在日本這麼多年,唐飛鵬很清楚日本外樣大名與德川幕府的真實關係。那就像強盛時候的中原王朝與北疆遊牧民族,滅不了,只能羈縻。而當中原王朝沒落的時候,那些當初臣服在腳下的北疆異族就會再次向着中原張開滿嘴的利牙。

對於薩摩、長州這些百萬石的強藩來說,他們與德川幕府可沒什麼真正的忠誠。何況現在的外樣大名哪一個不是欠了一屁股的外債?他們會眼睜睜的看着德川幕府拿紙當錢用,而自己無動於衷嗎?

日本會有的樂子瞧得。(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真大啊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許,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在黑暗中堅守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劍指江南第六百八十章 權貴子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了活第八百八十二章 陳鼎在美洲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災第一百八十章 蠢蠢欲動的鄖陽第八百七十三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七百一十七章 資本力量的覺醒第二百章 陳鳴很小心的第五百一十章 孤王老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爭龍奪嫡岳陽王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國大業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皇死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國王陛下萬歲——第九百二十三章 美洲天空上的陰雲第三百一十八章 雨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以中國爲核心的武裝集團第二百五十章 八旗新軍第三百二十章 逆賊無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恥大辱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鮮要內附第八百零八章 壞我大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妻兒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軍第九百五十七章 怎麼才能管住皇帝?第三百八十八章 貳臣傳漢奸錄第六百零四章 中國人太浪費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溝通南北,橫貫東西第一百一十章 陣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利堅的力量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是夷族第二百零七章 非國族也第二百四十二章 爲復漢軍做嫁衣裳第五百二十四章 宗教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炮兵第七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五百一十四章 情願去死第八百九十章 醜陋的英國人第五百零一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說爹能不打仗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貳臣傳漢奸錄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后家的一舉一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潰第二百七十五章 豐升額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要告狀第八百五十七章 如今的“雞蛋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劃了一條線……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 一 後續不定第九百六十九章 滿足的笑容第九百五十六章 中西談判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堂第六百九十三章 誤期不到第四百六十章 乾隆死了第六十五章 聾子瞎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條被事實驗證的馬克思真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陳鳴擴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又到一年童子營第九百五十三章 天方農場第一千零三章 黑非洲的黑王國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爲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二次改開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軍團第九百二十一章 重新激活的間諜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皇上啊……第四十七章 你甘心嗎?第610章 國家之間沒朋友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殺第六百五十章 斬盡殺絕,零容忍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氣呵成第五百二十五章 歐羅巴通史第九百六十九章 滿足的笑容第五百八十二章 使臣之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改變世界,改變海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fuck,fuck,這是怎麼回事?第七百九十九章 國王陛下萬歲——第三百五十三章 陸戰丹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心民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九章 科林伍德的求援第三百五十五章 風雨會常州第九百四十三章 另一條運河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九章 纏着細線的巨人,被狗日了的拜倫第七十四章 逆賊竟然都着甲!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第七百九十六章 在黑暗中堅守第六百零四章 中國人太浪費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天方農場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南京第四百九十七章 晉商第八十二章 戰爭第六百三十九章 世界主角,勝者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