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臣等謹遵殿下令!

陳鳴在廣州的忙碌一直持續到十月下旬,才告一段落。然後陳鳴召開了文武座談大會。在離開廣州之前,他要開一個定下未來章程的大會。而今年過年的時候他是要回魯山的。

並且此行不走海路,他要打廣州北上韶州,入湖南,經湖北,最後抵到魯山!

臨行之前他召開這次文武座談會議,目的就是要今後的嶺南文武明晰思路,別跟九頭蛇一樣分不清主次。

陳漢首任嶺南留守由陳二寶擔當,副留守則是由江西調來的謝瑚充任。後者可謂是陳漢政壇閃爍的一顆新星,短短几年時間由安慶知府躍據江西監察御史,然後又從江西監察御史跳到副留守的寶座。陳漢治下可是沒有總督這麼一說的。以留守代替之。嶺南留守,就是兩廣總督,副留守也就是副總督。

早廣東之戰一個月開始的江西之戰,進展是很順利的。靠着水師之利,苗福偉聯手守備二師高靖輝帶領的第十三旅,外加安徽的高平山派來的兩個團,以及復漢軍的長江水師,一舉就攻取了南昌城。在鄱陽湖沿岸平原上,復漢軍的攻勢如火如荼,勢不可擋。而且謝瑚還親自出面策反了當初的好基友——現在依舊是參將位置的鄭文直,光招攬的降軍就有過萬人,要不是贛南多山地丘陵,江西的戰事早就結束了。

清軍一直跟復漢軍玩‘牛皮糖’戰術,頻頻利用山地來拖延復漢軍的進攻腳步,排小股部隊偷襲復漢軍的運輸線。要不是廣州被複漢軍拿下,南雄和韶州迅速色變,清軍四面被圍,徹底陷入了絕境,以至於軍心大散,士卒逃散大半,被抓到機會的苗福偉一舉蕩平,贛南這一塊地盤還有的纏繞。那個代替吳紹詩擔當江西巡撫的海成,似乎是對廣東的清軍太過自信了,沒有像陳杰那樣,早早帶兵由江西,殺奔到廣東,最後雖然丟掉了小半兵馬,卻還帶着殘兵在肇慶跟復漢軍再交了一戰,才退入廣西境內。江西巡撫海成卻是直接被剿滅在贛州那複雜曲折的大山之中。

陳漢所有的地盤至此連成一片,魯山已經在調整各地官員,準備任命省一級大員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陳漢下屬的地盤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早就不是小半截河南,一個湖廣這麼簡單了。而大半個南國成爲了他們的統治區,省級建制就勢在必行。

謝瑚如果不南調嶺南,陳漢第一任江西巡撫的寶座少不了要刻上他的名字。現在被調任嶺南副留守,雖從級別上看更上了一層樓,但一個是自己當家做主,另一個是頭頂壓着一座大山,且還要應對戰爭,很難說是賺了還是賠了!

江西巡撫由原九江知府鄭聞擔當,至於九江知府就有蕭樓替補了。

後者在彭澤知縣的位置上表現很突出。

對於剛不久陳漢下發的《官員財產申報公開》政令,毫無意義的表示了贊同,並第一個對鄭聞遞交了自己和近親們的財產彙總,而鄭聞在隨後的核查之中,竟然真的沒有查出一丁點隱匿的東東來!

鄭聞倒是不信蕭樓這傢伙真就是坦蕩蕩,無一絲兒隱瞞。他跟蕭樓上下級也有段日子了,對於蕭樓的本事且不提,對於蕭樓爲人的印象卻很清晰——油滑。

當然,蕭樓有本事把財產隱的知府查都查不出來,那也是本事。

能力不錯,政治高杆,積極性高,謝瑚來廣州都提到江西的地方官員,就特意在陳鳴面前推薦了蕭樓。然後纔有了他這一步大跳躍!

而至於新鮮出爐的廣東巡撫,不出意外的話就將落到連平顏氏顏希深頭上了。

顏希深,字若愚,號靜山,又號浚溪,連平縣元善鎮人,生於雍正七年,現今四十二歲。乾隆三十二年顏希深調任江西布政使,因母親去世回家丁憂守孝,三十四年復職,被授予廣東團練大臣,顏希深纔是第一任廣東團練大臣,只因爲他老爹旋即又去世了,這頭銜才轉到巡撫良卿的頭上的。

陳鳴對顏希深印象深刻。因爲廣東連平顏氏麼,在中清到晚清的百來年中,那可是:一門三世四節鉞(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

這幅對聯的意思是:這一家人,三代當中,出了四個做過巡撫、總督的封疆大吏。六部尚書裡連平顏氏一門分別有人在除吏部之外的禮部、戶部、工部、刑部和兵部等五個部擔任過要職。滿清把全國劃分爲十八個省、五個將軍轄區、兩個辦事大臣轄區和實行盟、旗制度的內外蒙古地區。而顏氏一門曾有人在十八個省中的十個省做過封疆大吏。

最後是“八花翎”。滿清時候用頒發花翎(也稱賞戴花翎)來嘉獎官員。花翎插在官帽邊緣,以示榮耀。花翎是用孔雀尾部的羽毛加工而成的。根據翎尾上似眼狀的彩色斑紋的多寡,花翎又分三眼花翎、雙眼花翎和花翎三種,沒有“眼”的稱爲藍翎。顏氏一門曾有八人得到過朝廷賞戴的花翎。

是所謂的大清二十八世家之一。

陳鳴也百度過這個嚴家,很牛逼掰掰。只是他實在找不出所謂的‘二十八世家’其外的二十七世家。也記不得顏家那些當官的人的具體姓名,只記得一個連平顏氏。而等到復漢軍暗營進入廣東後,稍作查探,那自然就把顏希深瞭解的詳盡通透了。

這人藉着自己老爹病逝果斷的棄了團練大臣的官職,跑回連平老家丁憂,在接下的一年多時間裡閉門謝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如此作爲給陳鳴的感覺就是——這種人絕對不是滿清的死忠。

果然清軍撤離西逃的時候,顏家人紋絲不動。等到復漢軍打到連平州的時候,顏希深作爲地方士紳代表,卻阻止當地的士紳富戶恭迎復漢軍的到來。雖然沒有親自出面,卻幫着復漢軍穩定了連平州乃至整個南雄府的態勢。

政務軍務上的事情吧啦吧啦的說了一通,陳鳴並不怎麼走心,他這次回河南雖然會帶走整個近衛旅,然後守備一師和幾個炮兵營的部隊也會從廣東撤離,當廣東的守備部隊建立起來之後,福建的陸軍第一師也將撤離。但僅僅第一師的兩個旅,就能對廣州大敗之後一路逃去廣西的清軍形成重大的威脅。軍事上不用他牽腸掛肚。

而政治方面,經貿,外貿由工商署分去一部分責任;民政他也不管,那是謝瑚和顏希深的任務;他也輕鬆的很。

陳鳴真正掛心的是接下來的建設任務,這纔是他真正關注的重點:“瓊州府昌化石碌鎮的金牛嶺山麓。”陳鳴拿着教鞭重重的敲在地圖上的瓊州府。

“這個地方大家可能都沒怎麼聽說過。”

“金牛嶺這裡有一個銅鐵礦。從前明時期起,這裡就產鐵產銅。只是沒有大規模開採過。”

“本督奪取廣州後,命地師百十人,四方探察廣東煤鐵礦,粵北的連陽、粵西的陽春地區,以及大寶山、尖山、利山、大頂、鐵山嶂等地果然儲量不菲。”雖然都是中小型鐵礦爲主,可廣東的鐵礦卻多是在中國很難得的富鐵礦,也怪不得佛山鎮的冶煉和鐵器製造業那麼發達了。“最可喜的則是則瓊州的金牛嶺,那裡不僅儲藏着一處銅礦,更有一處超大的鐵礦,鐵含量極高。”

“而除了這處鐵礦之外,還有就是這裡。”陳鳴的教鞭順着海南的位置向西一歪,打在了安南的位置上。後世的鴻基煤礦,那簡直是南中國發展鋼鐵業,發展工業,不能不把握到手中的寶地。

後世越南東北部廣寧省,那裡有着一個全世界範圍內都屈指可數的特大型煤田。不僅容易開採,成本低下,煤炭質量也尤其的高。

“這個地方也要拿下。這裡有鍊鐵用焦所需要的煤田,大煤田。咱們可以用‘經商’的名義拿下這裡。可以給那個鄭森一點錢麼。”反正陳鳴要求在座的南嶺文武,在不交兵爲前提的大因素下,最初明年年尾時候,把鴻基煤礦拿下。反正安南自身對於那處煤礦也不怎麼看重。

鄭森的名字跟鄭成功重名,但他不是鄭成功,而是現下的北越第十代鄭主。這鄭氏政權披的雖然還有一層後黎朝的皮,卻軍政大權包攬於手,也能被稱作“鄭朝”。鄭氏家族因二百年前參與後黎朝反莫的戰事有功於後黎朝,然後打握着軍權的第一任鄭主鄭檢起,鄭氏就擁有了凌駕於後黎朝皇帝之上的地位。

如果不理解,就把鄭氏當成稱王后的曹操,沒直接掀掉‘劉漢’的一張皮的曹魏;或乾脆就把把他們當成日本的幕府大將軍,這樣就好理解了。

現在的安南是南北對峙,北方的鄭氏,南方的阮氏。如果陳鳴沒有記錯的話,到了明年還是後年,越南還將崛起另一個阮氏——西山三阮。

這三兄弟可不是劉關張那樣的結拜兄弟,而是真正的親兄弟,起兵舉義,反抗南朝阮氏。

鄭主拿西山軍當槍用,想得很美好很美好,可現實卻異常的骨感。這把槍厲害的太過分了,不僅捅穿了南面阮氏,反過頭來還一槍扎死了鄭氏,順帶還捅了滿清一下,結束了安南幾百年的分裂。要不是他們自個作死,都已經流亡暹羅的阮福映根本就沒有翻盤的可能。

【清越之戰,清軍先勝後敗,卻依舊被乾隆恬不知恥的譽爲‘十全武功’之一,丟人。】

上輩子陳鳴就是度娘乾隆‘十全武功’的時候,知道的這一段歷史。現下復漢軍憑着席捲南國之氣勢,用‘錢’拿下鴻基,鄭主敢有不從嗎?這不要太輕鬆了。

“廣東富庶,錢糧不缺,鋼鐵再興,槍炮依次而生,即爲是我軍攻伐西南之根基。”

復漢軍在廣州滿城內設立了第十槍炮分局,集中了老人四百餘人,外加新近收攏到的聾啞、傷殘之輩六百餘人。此局將成爲復漢軍進攻西南過程中的軍需之源泉。

送別宴上,陳鳴舉杯對在場的文武要員們講道。然後再說:“望諸公精誠合作,謹記王命,竭力奮勉,掃蕩西南,解我軍後路之憂。建功立業,不負大好年華!”

“臣等謹遵殿下令。”那自然得到的是一片低首順服的應喝。

隨後宴罷,陳鳴又邀陳二寶、陳永生等諸將到前:“本督皆視諸公同手足,受任南征以來,不敢存有私見,而諸公亦是爭氣,從無觸犯軍規,招惹民怨之舉。此番回都城,我亦會向父王奏明。自有獎賞頒下。

但是休要就此鬆了心絃,本督人雖離了廣東,眼睛卻會始終盯在這裡。

慎之緊之,勿要辜負大好光景。”廣東的復漢軍打廣西清軍,這可是撈戰功打落水狗的大好機會。

此去河南,嶺南短時間裡陳鳴是不會再回來了。對於廣西的攻略,還有明年對西南的攻勢,就都要看陳二寶和陳永生的了。

他當然不會奢求只憑廣東復漢軍這一路人馬就徹底顛覆了大西南,湖南的兵馬在本進忠等清軍退回貴州、廣西之後,正在抓緊時間討平湘西羣匪,那個劉飛跟湖南軍配合默契,這一年來已經積功升任都司,在本進忠退入貴州之後,又加了參將銜,成爲了湘西一極。身邊匯聚了大小土匪十幾股,兵將六七千人。有這樣的巨匪做內應,只要湖南軍匯聚好了兵力,一舉解決湘西的土匪,大軍就可以陳氏對西南發起攻勢。

雖然時間怎麼着也要等到明年春夏交際之處。

湖南到西南可沒有通暢的大江水路,連大道都正在被清軍土匪瘋狂破壞着,這一切修整都需要時間。然後就是軍需物資的儲備,補給線+兵站糧臺的設立,能明年春夏交際之時完成準備工作,就是難能可貴了。

跟隨陳鳴一塊返回魯山的還有他堂叔陳亮,這可是陳漢的大功臣。他領導的南方暗營在復漢軍此次攻取江南、閩粵之時,可真的立下大功了。

還有鄭家的鄭連福、鄭連昌兄弟,東南水師的張球,以及潘振承等人。秦大成被陳鳴放回了江南,他將接替沈國貞的位置,坐上江南監察御史的寶座,而沈國貞則會成爲江蘇巡撫。

浙江巡撫則是由彭忠瑞來擔任。這人在去年年末被陳惠調到身邊做侍從,當初的‘氣節’似乎給幹部學校的困苦以及家人的嘮叨給給磨消的乾乾淨淨了,做侍從的期間表現得甚是順服。現在放來浙江當一把手,陳鳴也沒啥可說的。彭忠瑞除了腦筋轉不過來彎外,對於他個人的清廉和內政能力,陳鳴還是信得過的。

當然,以上的這些都還是待定,這些任命陳鳴那老爹肯定是要等他回到魯山後,再發出的。

除了張鄭等人外,羅伯特、佩裡埃還有羅東尼,前澳門的民政長官,也是此次歸化中國的土生葡人裡職位、聲望最高的人,陳鳴回魯山也特意把他帶上了。

隨同他們一塊進魯山的還有足足上百個葡萄牙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分別是二十二個家庭,裡面的男女多能說一口廣東官話——只會說粵語而不會說官話的土生葡人很少,因爲跟他們打交道的中國官員和商人也幾乎人人會說官話。雖然廣東官話聽起來也有那麼一些的彆扭。這二十二戶家庭的女人,陳鳴沒辦法用,但男人,至少可以用以籌備魯山的外語學院不是?

他們可不僅僅只會說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英語、法語,也多有人會說。其中一些人更做過水手或是商人,‘見多識廣’,會成爲帶領陳漢高層第一次放眼全球的引導者。

伴隨着這些人的還有不少書籍,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地理方面的,神學陳鳴一點都不感興趣,還有好幾個地球儀,全球地圖、帆船模型等等。

當然也少不了澳門耶穌會的人了。

復漢軍在南下攻打杭州、福州等地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抓獲了幾個傳教士。陳鳴沒怎麼爲難他們,但也很乾淨利索的將他們驅除到澳門了。

如今復漢軍的對外貿易政策比之韃靼王朝要開放很多,雖然稅收也重了不少,但是在耶穌會最最關心的傳教方面,卻半絲兒也沒有鬆口。他們很擔心影響力巨大的陳鳴本人會是一個‘禁教主義’者!

這些人爲了謀求陳鳴的好感,甚至要宣佈將他們在北京的教友們驅除出耶穌會。也是狠下決心和魄力了。

而事實是,這些功夫耶穌會都是白瞎搭。陳鳴對一神教很反感,雖然他明知道道教戰五渣,中國佛教的教義很不適合這個時代。而要讓他重建一個宗教來,他也沒那個本事。

就算是搞個邪教都要有一套說得通的教義啥的,還有七七八八的教規。陳鳴上輩子啥也不信,雖然穿越後他‘敬鬼神而遠之’,但對鬼神也是保持着懷疑態度的。鬼知道他的穿越是神佛顯聖呢,還是自然現象。或者他最崇拜穿越大神!

但對本土的兩教派再不滿意,陳鳴也不覺得一神教好玩。那東西傳播的就是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和文明,一神教在中國大盛了,中國的傳統價值觀,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會受到根本的衝擊。而且這些傳教士背後跟西方列強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即使要把二十二戶,上百個土生葡人拉去魯山,陳鳴也不打算讓一神教在魯山建教堂。

他麼的,前世陳鳴就過夠了情人節和聖誕節,尤其是他麼後者,純粹是約炮節了。費錢費腦子,耕費精力。只是對耶穌教說‘不’的權利,陳鳴還是覺得讓給他爹更好!

十月二十八日,陳鳴擺着儀仗,帶領大軍乘船從廣州出發,沿水路向韶關挺進。同時東南水師載着守備一師一部分和第一批兩個炮營先返回福建,然後再由福建去上海。

“又是一年啊。”座船上陳鳴,看着漸漸遠去的廣州。(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爲世界指明方向——第707章 大同夢,把陳崗送去第三百八十四章 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陳漢的未來之君第三百三十九章 激流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投降,就殺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槍擊斃 二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他也想當英雄!第三百一十八章 雨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狠打韃子的臉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帝在造謠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八章 陳鳴的忠臣第五百一十五章 二次改開第八百一十二章 放過小人一家老小!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一仗打的好爽!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守而必失第六百四十四章 好日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那還不快傳御醫?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火中的挺進第九百一十章 陳鳴的賭博第六百四十六章 當家的,錢和臉面哪個重要?第五十二章 砍人頭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派,右派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動一靜第二百八十八章 排槍擊斃 終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懼的嘉慶第613章 天使在行動第七十三章 一刀砍頭,碗大一個疤第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小插曲第四百七十七章 中國本世紀以來最最偉大的文明成果第二百三十二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三十八章 參軍,招工後記5 法國民衆的利益在那裡?第六百零四章 中國人太浪費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高級軍官與中低級軍官的不同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得其所,死得值!第九百零七章 中日民族大融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局面亂了,奧斯曼的求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誰阻擋了帝國的利益,誰就是帝國的敵人!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要告狀第五百八十三章 影響第二百九十一章 影響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九百八十七章 沒有仁義,沒有道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國夢第三百二十章 逆賊無二第七百零三章 小市民的生活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三章 最佳選擇——御駕親征!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勳第五百六十章 舉國轟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漢南朝第五十二章 砍人頭第五百六十七章 秦淮河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重要因素第二百九十一章 影響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二次改開第三百四十一章 長沙這不是沒有麼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愛’第七八百十一章 全盤漢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妻兒第二百三十四章 復漢軍的支持者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國人這是在嚇唬我們!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鼎的進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第五百零三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二百八十五章 八旗健兒,保我大清!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動第一百一十章 陣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戰前的準備!第八十三章 拼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心民意第一千零五章 雞皮疙瘩掉了一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強勢的中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比官兵還像官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皇帝第四百六十八章 好胃口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七百零三章 小市民的生活第六百九十七章 中醫外科,金基大不能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乾隆爺的奴才第二百五十七章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第七百二十三章 治國之道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遠也回不來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下三濫,下三濫……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南京第八百二十二章 沒種!第八十八章 破賊之大好時機!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爲世界指明方向——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明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局面亂了,奧斯曼的求援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可是一場戰爭!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黃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