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清需要時間

養心殿,東暖閣。

乾隆皇帝高坐上端,底下是八貝勒永璇,十一貝勒永瑆和十二貝勒永璂,乾隆帝三個算是成年的兒子,加上幾個王公貝勒和一干軍機大臣、六部滿漢尚書,在京的宗室要人和一二品大員是悉數到場。

二三十人匯聚在東暖閣裡,氣息很壓抑。

爲什麼如此?當然是因爲福州陷落的消息傳到京城了。

福建有四五千旗丁【總數】,三千裝備了自來火槍的練軍,還有明福、鄂寧的督標,再加三四萬人的綠營民勇。這些人頂住了天地會逆賊的狂攻猛打,不久前更傳來了捷報,陳杰以弱勝強大敗福建土寇,陣斬了土寇賊酋之一的趙明德。北京城接到明福的報捷摺子後還欣喜了好幾天。而這纔多長時間啊?福州就完蛋了?

縱覽整場福州之戰,從連江打進了將軍府,復漢軍滿打滿算就用了三天時間。整個清廷的上層都要不好了!

在座的人等都很清楚福州的地勢的。那麼險要,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整個天下也難找出幾個比福州地勢更好的地方來了。即使吳必達辜負了聖恩,帶着福建水師反了水,讓閩江門戶大開,那也不至於三天的時間就丟了城池,數萬兵丁全軍覆沒啊?

這比《清世祖實錄》上記載的清兵前後連破賊兵二十餘陣,降其總兵二十員,副將四十一員,參遊七十二員,馬步兵六萬八千五百餘名,福建悉平,還要誇張。

即使現如今滿天下都曉得綠營不堪打了,復漢軍打仗‘勢若破竹’是在情理之中,那也不該敗得這麼快。簡直把大清經制之兵的最後一條褲衩都扒下來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黃仕簡投降了。

大清的一等公投降了!這可是聞所未聞之事。

之前的段秀林,眼下的吳必達雖然皆是提督,但他們與黃仕簡的份量完全不同。後者可是大清的海澄公,一等公也投降了,漢員還能信嗎?一片烏雲徹底籠罩了北京城。

福州將軍明福、福建巡撫鄂寧等多位大員闔家殉死,獨福建水6軍中的兩個麪人物投降,先是吳必達,後是黃仕簡,且都是漢員,這福州之敗似乎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可影響力已經在滿清統治的心臟——北京城裡酵了。在座的人中,無論滿漢,一個個都對吳黃恨之入骨!

雖然那個什麼還都停留在嘴頭上,可誰敢保證未來它不會真正的變成現實呢?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不會認爲那是好事,滿蒙對漢人的猜忌之心一旦暴漏在明面上,大清也就完了。但偏偏這猜忌之心是最難消除的。

再說這福州清軍,數千經歷戰陣磨礪的八旗子弟,明福、鄂寧的督標,福州的練軍,這些都是清廷仗之穩定福州的根底力量。那旗兵、督標、練軍所用的武器很多還是北京直接走海路運抵福州的。雖然沒把他們‘想象’的跟八旗新軍一樣厲害,但也認爲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是要遠勝綠營民勇的。

結果這些面對着天地會義軍相當給力的隊伍,面對復漢軍的時候,只三天的時間偌大的城池就完了。福州城內的八旗大員悉數遇難……

這消息傳到北京,清廷中樞的這些頭頭腦腦,尤其是旗人身份的頭頭腦腦,都有種心靈破碎的感覺。

因爲福建情況的特殊性,因爲福州清軍連續的作戰,因爲福建清軍對付本省天地會義軍的一連串戰績,給了這些人很大的信心。或許他們也不認爲福建的清軍能夠真真的抵擋住復漢軍的狂攻猛打,可好歹能多拖延一些時間,多給滿清爭取一些時間……

誰想到,竟是如此。

幾個大員都殉國了,這從一方面證明福州的抵抗是竭盡全力,是頑強的。可這樣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也依舊不能抵擋復漢軍如潮攻勢,這就更突出了復漢軍戰鬥力上的絕對優勢了。

在召集王公大臣之前,乾隆看完奏報後手都是顫抖着的,他問傅恆,“這會不會是假的?”

傅恆回說:“奴才以爲是真的。粘杆處在這等大事上還是值得相信的。而且逆匪氣勢洶洶,一副鯨吞南國之像,此文即便有一二虛誇,亦應以實待之。”

……

整個大會不會只在東暖閣裡悲春傷秋,滿清現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鼓舞起自己人的士氣。

“廣西提督許成麟已經親自率邊軍二十四營進至廣州,貴州提督拜凌阿也甩黔兵萬人進抵廣西境內,還有云南哈國興也糾集近萬兵馬,其部楚姚鎮馬彪已經揮師進入南寧……”

“四川總督阿爾泰來奏,董天弼率軍自寧羌州【漢中】已向南鄭【漢中府城】逼近……”

“甘肅提督路峩與漢中陳逆軍激戰於鳳縣……”

“西安副都統那延部進抵陝寧廳……”

一大摞子奏摺嘩啦啦的報了上來。看似哪一方也沒有什麼可喜的進展,但是這麼嘩啦啦一大串的內容一稟,整個東暖閣的氣氛立刻活絡了很多。

西南官兵和西北官兵還都是很賣力的麼。沒有幹拿銀子划水,朝廷讓四川和廣東往廣西雲貴三省解了幾百萬兩銀子,還准許交戰地方疆臣自行加設厘金關卡,大權放下,一夜之間朝廷似乎又回到了剛入中原的時候,但總算沒白費力氣,西南的官軍還是忠誠的。

今天這東暖閣的滿漢重臣,全都經歷過復漢軍起義前後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是相當突出的。

福州爲福建城,丟了是十分令人震驚和悸動。但只要西南官軍不出啥幺蛾子,所有人的心裡就都有底兒了。因爲復漢軍要大舉北上就要徹底料理了大西南的軍情,而西南之地地理複雜,怎麼着也能拌着復漢軍幾年時間。北京城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有了時間他們可以編練新軍,有了時間他們可以鑄造槍炮,有了時間他們可以大批的回遷旗人至關東,經營關外,可以把目光盯向朝鮮,挖朝鮮的牆來補大青果的缺。這一切都要時間!

以至於接下去給明福、鄂寧商定諡號,東暖閣裡衆臣就都不見了最初時的彷徨和驚懼了。

十月底,清廷以海蘭察爲盛京副都統,率五千八旗新軍,五千直隸練軍,護送三萬餘各旗抽調出的一批老實人,北上關外。這是陳鳴下常州以來,北京城裡派出去的第一支人馬。

可看樣子卻是給返回東北的八旗子弟們當保鏢的。而絕不是南下——

……

福州城裡,抄沒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就跟當初的南京、杭州一樣,福州也一樣的金山銀海。

復漢軍清掃整個福州城,只那些官員和與之勾結的商賈,就吐出了大批的錢糧物質。

復漢軍拿錢拿的還甚是有理有據,他們只取官員所在的股份金額,並不是一撅頭挖斷根兒。當然,奸商惡商,欺行霸市者,還是要抄的乾乾淨淨的。可除此之外,真的很文明很文明。甚至對於一些無明顯惡跡聲譽良好的商家,要是一時半會兒的湊不夠手,只要簽下協議書,敲定下利息,也可以暫緩時間的。

短短十天裡頭,復漢軍的收益就過了百萬兩銀子。

而只要銀子到手,復漢軍管他們這些跟滿清官員勾結的商賈要幹什麼呢,銀子拿到手以後,復漢軍對他們就再無限制。他們這個,家中的老小,可以自由出入福州。

話說開戰前後,不少福州人從城裡逃到了鄉下,現在都是6續迴歸,才幾天時間市井已經有了一分熱鬧氣……

……

漢中寧羌州,這是整個漢中府最西南角的一個縣,嘉陵江在其西部穿過,直入四川。現任四川提督董天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啃下這一處落腳地。

打寧羌州挺進漢中府城很容易的,一路官道,多處驛站,和平時很順着路先往北,在青羊驛轉東,先是沔縣,再就是漢中的府城了。

青羊驛前頭還有個大安驛,大安驛前頭還有個五丁山,五丁山橫着向西就是陽平關。

如果沒有戰爭,把以上所述的地點全都跑過來一遍,只靠雙腳11車,也用不了幾日。

但現在是戰爭時期,那就麻煩大了。

復漢軍把僅有的道路一卡,清軍就只能一步步硬啃。或者冒巨大危險,拋棄全部的重武器,抄山路繞襲。可這麼幹要是不能成功,那就全完蛋了。

董天弼已經攻取了柏林驛,前頭就是五丁山,邊上就是陽平關,復漢軍都佈置有重兵。

董天弼再打就必須兩者兼顧,否則奪取了五丁山,沒拿下陽平關,他還如何繼續向前?而董天弼手下的川兵若是能奪得陽平關,他甚至還能順着嘉陵江進到鳳縣,跟北路的兵馬匯合。至少彼此間的交通是打通了。

別的全都不說。只說四川的糧食如果能夠通過嘉陵江運到北方——漢中略陽的白水江鎮,那對滿清來說就是大大的一劑強心針。

雖然白水江鎮到鳳縣嘉陵江源頭的河段,水淺灘多,江道曲折,無法通航。但到了白水江,清軍完全可以把四川糧米輸送到甘肅去啊。

並不一定要運到陝西來,解決了甘肅的問題,那就是幫了清軍的大忙了。

在陳鳴的上輩子,海辭裡說:廣元以下可通航。很容就易被人理解爲,廣元以上不可。事實上楚漢相爭時候,蕭何留守巴蜀,就已經用嘉陵江蜀中糧米以供軍需。漢唐時候也多有通航的記錄,到了滿清三藩起兵的時候,略陽白水江鎮以下河段也是清軍的糧食命脈。多次因爲糧船被吳軍焚燒,軍中缺糧而攻勢大頹。

所以這誘惑對於董天弼來說是絕對大的。

董天弼還不知道福州已經被複漢軍攻下的消息,他此刻正舉着望遠鏡正在打量着對面的復漢軍陣地。自從去年陳啓帶着教導師攻取了漢中以後,他已經跟復漢軍交手多次。說真的,他不認爲自己打過一次勝仗了。那幾次所謂的‘勝仗’,他手下川兵的死傷卻要比復漢軍還多。

在董天弼的身邊簇擁着大小十幾員軍官。這些人都是董天弼的老部下。董天弼自從中了武進士授官,人就在四川提標營裡打滾,到現在已經一二十年了。前任四川提督馬銘勳戰歿後,董天弼坐上了四川提督的位置,那叫一個沒人不服。

跟董天弼有相同遭遇的人,現下的川軍中還大有人在。因爲四川地近湖北,滿清多次從中抽調綠營,提督、總兵、副將、參將……,一個接一個的倒在了復漢軍的倒下。舊人去了,新人就上來了。川軍無論士兵還是軍官,這兩年更新換代都是疾快。

阿爾泰對董天弼都信任有加。因爲董天弼是順天大興縣人,也就是北京城的。家小親族都在北京城,董天弼絕對不敢反的啊?

“轟轟轟……”

山頭上的復漢軍炮兵向董天弼處開炮了。董天弼狠狠地罵了一句‘龜兒子的’,帶人退下了山頭。生活在四川一二十年,董天弼四川話說的地道無比。

時間走到午後,劇烈的爆炸聲在戰場上響起。震耳欲聾,鋪天蓋地,掩住了地面上的任何聲息。火光和硝煙在復漢軍山腳下的一線陣地上不斷騰起。

“他孃的,嘭了老子一口土。”蔣魁連着‘呸呸’了兩口,閉着眼睛,好半響才睜開來。

他現在已經是教導旅的副營官了。這個山頭的陣地就由他們來守備,蔣魁親自趕到了一線。作爲一名隨軍隨營學校出來的軍官,蔣魁也玩不轉步炮協同。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麼?他的眼界卻一點不差。

川軍的這陣炮擊,還有隨着炮擊起的步兵進攻,步炮配合糟糕得很!或者說根本沒有!

董天弼的步兵慢騰騰的就像烏龜在爬。

炮擊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看到復漢軍陣地上騰起不少煙柱的時候,對面的川軍炮兵滿意地收手了,前沿的步兵一看炮聲歇息了,倒是漲了膽子,響起了‘哇呀呀’的一陣鬼叫聲,一羣羣步兵整齊地放着排槍向復漢軍軍陣地動衝擊。明晃晃的刺刀將望遠鏡後頭的蔣魁倆眼睛幾乎都晃花。

董天弼直接投進去了一千兵力,分作前後兩撥,意圖一舉擊垮復漢軍的陣地。而一千人在排列成橫隊後,再起衝擊,那爆出來的氣勢是相當駭人的。誰讓教導師當前陣地配置的大炮不多呢!

陳漢的大炮就是再不值錢,也不能給單單一個教導師配上上千門大炮、臼炮吧?讓他們隨隨便便一個防禦陣地、狙擊陣地,都能聚集起幾十門大炮來?

至於飛雷炮,那威力巨大是巨大,但川軍裂開的空隙也大。

但蔣魁看着遠處的川軍士兵只有冷冷的笑。川軍這麼打,這一仗根本用不着半山腰和山頂的主力部隊操心了,更用不着請求援兵。只一線的這一個隊,就能輕輕鬆鬆的收拾了他們。

“火箭炮準備!”蔣魁看着清軍叫着。再說(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氣呵成第五百七十一章 潯陽樓外說書客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狗’的養成第二十二章 陳家的火器作坊第一千零四十章 陰暗中的‘殺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屬村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約和肥羊第九百八十四章 做官貴在‘做’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子牌’唐僧肉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人的人!第一千零七章 惡魔第七八百十一章 全盤漢化第五百一十八章 ‘政協’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一章 倫敦華埠……第七百八十四章 先生,你要發財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混在江南第三十四章 陳家撐不了五年!第八百四十三章 進擊的哥薩克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猥瑣而又強大的中國小偷!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前轉進賣隊友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得其所,死得值!第五百三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軍校的路上番外 清穿女 二第一百四十章 捷報傳來第八十九章 隊伍的壯大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猶疑不定第五百七十一章 潯陽樓外說書客第五百九十二章 撕逼大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一百零三章 說書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點在西邊!第八百零八章 壞我大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走出‘低谷’的俄羅斯……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與舊第七十八章 我們不是造反誰是造反?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鼎的進擊——第二百一十七章 雖死而不敢辭第九百三十四章 中國小民第八百三十九章 向着勝利邁進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災第七百九十九章 國王陛下萬歲——第二百零四章 冬去春來一年新第七十九章 工人階級的先進性!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飛雷炮第八百九十八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第六十六章 綠營兵到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都是不爭氣的奴才第七百三十章 陳漢的皿煮第五百七十章 天不亡我第九百五十九章 中國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炮兵第八百六十一章 戰火中成長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暗料理國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鮮要內附番外 清穿女 了結第三百五十六章 打碎清兵的信心!第三百四十章 狠狠地鎮壓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與舊第十二章 娶妻娶賢,納妾納色!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頁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掃蕩南陽第五十九章 要表現得像個豬第六百七十九章 財政赤字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法海戰第四章 逼格很高的骨瓷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兵煊赫,天數已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閱兵第九百四十一章 別學晚清韃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對不住你第三百五十七章 包圍常州城!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第二百四十章 ‘陷害’士林第六百零七章 貝加爾湖間諜基地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國之戰第二十七章 陳關之別第九百二十六章 藩國不容易啊!第三百九十四章 改變世界,改變海洋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亞歷山大一世如果真的有魄力……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八章 上帝啊,上帝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對日第二百一十九章 劍指江南第一千一百零一十四章 時代的大進步第五百九十六章 操縱輿論第二百五十九章 羨慕嫉妒恨第七百八十四章 先生,你要發財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頁第一千零二章 陳漢霸業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國人這是在嚇唬我們!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陽王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