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條例

匯聚到揚州城的地方鹽商,被安排進了幾處專門收拾出來的宅院。

何宗祥、何繼忠父子在荊州也算是一號人物,家中宅院別院也是請過名匠收拾過的,可到了揚州,看着自己入住的院落,生出來就沒吃過苦的何宗祥父子竟然有些眼花繚亂,不能自持了。

何宗祥立刻找人一打聽這處宅院的主人,然後感慨良多:“江廣達,原來是江廣達!”這是滿清兩淮鹽業總商的宅院,“一夜堆鹽造白塔,徽菜接駕乾隆帝”的江春江廣達的宅子,怪不得這般富貴精細呢。人家可是以布衣結交天子的天下最牛徽商+鹽商。

何宗祥從沒把眼光關注到揚州鹽商的身上,距離太遠,差距也太遠,把眼睛擡高他直接留神漢清大局了。

“江春?早跑了。”院落裡的侍從說起江春來毫無一絲敬意。復漢軍第一次打進江南的時候,揚州鹽商就紛紛逃走了,那江春先是跑到淮安,然後就一路跑到北京城了。

這揚州城現在空出了不知道多少富貴華麗的宅院,城外的別院還有被戰火毀掉的,被搶掠一空的,城中卻保留的很好,都讓復漢軍登記在冊,還加以維護,陳鳴挑的幾座留下來備用,其他的就都準備變賣了換銀子。

此次鹽商大會,還是已經掛牌成立的鹽業總公司的第一次登臺亮相。大戲當然要唱好。

鹽業總公司是陳鳴提出來的,滿清這個時候的鹽業太過不堪,之前陳家沒起兵的時候一斤鹽的價格普遍接近或是超過二十錢,戰事起後,鹽價更飆升突進,河南、陝西一些地方都要坐四望五了,而其成本又有多少呢?復漢軍再度攻取蘇北沿江地區後,就招攬竈戶,曬鹽煮鹽,每斤鹽生產成本——柴火加鐵鍋損耗,滿打滿算也只是一文錢。

陳家販賣私鹽多年,上下都很清楚鹽引法的惡壞之處。從康麻子後期開始,一直到乾隆朝的中葉,官鹽的價格是不斷的擡高,原因不是竈戶生產出的鹽不夠吃的,不是食鹽本身產量不足,而是於鹽業專賣制度下鹽價格受到繁複的運輸銷售流程的影響,以及鹽商強大的自主權,擡高了官鹽的市價。因此乾隆年間清廷多次擡高每引食鹽的重量的法子,效果也是不名顯。現在陳家人自己當家做主了,那當然就不會再去用厭惡了多年的鹽引法了。

陳鳴提出來官督商銷,把食鹽的產、運、銷、稅、緝各項權力於一身,簡化私鹽的運輸過程和渠道,設立鹽業總公司統一鹽務事權。其中所謂的‘銷’,就是食鹽第一線賣給百姓的權利,‘銷’是銷售給鹽商的,取消他們的行鹽地界,可以“越界競爭”了。只要他們有那份本事!

鹽業總公司在各省設立分公司,在各府建立鹽庫,地方鹽商在省分公司拿錢買票,拿票去納稅,於鹽庫示票領鹽。不論資本多寡,皆可量力運行,去來自便。

再做了一些規定,嚴格控制鹽庫官丁舉止,鹽票出示後三日內必須見到食鹽,旦有敢拖延推脫鹽庫無鹽以索取賄賂的,鹽商可直接舉報。

陳惠覺得食鹽這方面做好了可以大大的邀買人心,他要求保證鹽價,10文一斤爲限,不準再越過了。未來年頭裡還要逐漸降低,因爲曬鹽的鹽田如果換成是水泥地,那會比現在的泥灘要好很多很多,造價更便宜,且食鹽質量也更有保證。

陳漢規定下的官鹽,也絕對不能像往日的官鹽那樣色澤發黃,裡頭沙土石子皆有。

如有發現,一經查實,上下皆嚴懲不貸。

這一改制當然是割掉了鹽商們很多的肉,往日的滿清時候可沒有最高限價這麼一說的。

現在復漢軍從四川走私來的私鹽,成本價格都在每斤20錢以上了。

如此規則如果一聲招呼不打,就行施下去,必會引得混亂來。

何家父子抵到揚州已經五天了,他們還專門到了大虹園【瘦西湖】參觀遊覽了一翻。這可是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南巡至揚州,揚州鹽商花幾十萬兩白銀爲他修建行宮,又修葺大虹園,供其玩賞的。

幾天的時間何宗祥跟不少‘老朋友’見了面,政府也出面組織了兩次晚宴,那更是大聚會的好時候了,也多少打聽出了一些消息。

陳漢的這法子直接扒掉了鹽商太多的利潤,可是……,何家能進入這場大會本就是上頭看在與何家的‘舊日情誼’上,能來參加本身就給何家鍍上一層金色了,可不敢邀想的太多。

“現在是什麼時候?能平平安安就是福。兒子可不敢想望江廣達這等的富貴。”何繼忠道。

這富貴壓得江廣達連跳船的機會都沒有,是死死地給綁在滿清那艘破船上了。何繼忠想起來心裡就要嘆上三嘆,當年的江春是何等的榮耀富貴啊,現在跑去北京不知道過的是什麼日子呢。

“是啊。知足者常樂。咱們家又不是隻這一門生意。”何家的根本還是在糧食上,何宗祥現在都覺得自家等人被安排進揚州鹽商的宅第,都是有特殊意義的了。

所以,放了也就放了吧。那上海、寧波開港的消息都傳遍天下了,何家要是能在這上頭分一杯羹,纔是真正攀着了富貴了呢。

何宗祥如此的想着,來到這裡的鹽商們,又有多少人打的跟他一樣的主意呢?

……

夜色中的上海,一處不怎麼大的小院,外表看起來很平凡,內中卻雕樑畫棟,移步換景,搞得別有洞天。

吹拉彈唱的歌女舞女全退下了,先前酒桌上伺候的美人也全都不見了,鄭文俊跟韓騰對面而坐,敞開着窗戶,一絲絲夜風總算帶了三分清涼。

兩人老交情,也真正的做下來好好地說一說話了。

“文俊兄,你若是真想在上海安置下來,我就奉勸你一句,現在啊,別往吳淞口那一塊扎,也別往上海縣城裡扎,那裡頭早被人盯下了,沒有幾分背景可是扎不進去的。”鄭文俊爲什麼邀請韓騰呢?就是因爲他現在在上海過的不如意,幾次看好的地皮都被人搶了去。鄭家的牌子在上海是真不好用啊。

韓騰不會給鄭老三撐腰當靠山,他就跟鄭文俊把話挑明瞭,吳淞口和上海縣的好地方,不先緊着那些巨頭吃飽了,外面的人就甭想張嘴的。

“就是要求韓兄指點一二,指點一二。”連連撞壁,鄭文俊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是爲什麼了。大戶纔剛剛入場,自己這些小戶,在後面等着吧。

“買地,川沙的土地可多着呢。趁着現在地價還沒有起來,趕快囤些地皮在手中。越靠近黃浦江越好。”韓騰現在乾的是越來越有味道了,工商署的權利大的驚人,因爲陳漢很重視商業和工業。後者是一個很新鮮的詞彙,但韓騰很能明白和理解。當初他家興旺的時候,他爹就給他明明白白的說過——韓家的財富不是那些金銀,而是一口口的鹽井,一口口的燒鍋。

這就跟那些地主鄉紳常常掛在嘴邊的田地一樣,金銀、糧食、衣服、什物都是浮財,田地纔是一個鄉紳真正的根。

韓家的鹽井、燒鍋,地主鄉紳的田地,纔是真正的財富。因爲它們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食鹽糧棉,源源不斷地生產出財富來。韓騰若有所悟。

漢王魯公對於商業、工業越發重視,工商署的前景就越光明廣大。

越瞭解就越覺得漢王當初給他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先是工商局,再是工商署,他還只是綜合司的副司長,這要是能混上司長,再混上副署長……,那前景真的太美妙了。“這上海的前景遠比你想的要大得多。”

再多的話韓騰就不能往外倒了。魯公殿下對上海極其看好,私下裡說過這裡將會是中國第一大港。既然魯公如此認爲,未來之上海,那就必然是個流淌着無盡財富的金窩銀窩。現在囤地,低價買入,未來就是幾倍甚至十倍的利潤。

就吳淞口的那些土地,還有上海縣城城內城外的地皮,韓騰很知道價格,對比上海開港的消息傳出之前的時價,那可不就是十倍、幾十倍的的暴增嗎?

河南的漢王殿下都親自過問過上海地皮的收益了,韓騰還知道上海賣地的銀子除了來修葺上海和吳淞口,絕大部分都要被拿來成立一個商業銀行,主要對象就是外貿放貸和存儲,還有貨幣兌換。

陳漢的新規定,白銀、黃金和一應外來貨幣,都不準在本國市場內流通,2%的兌換手續費。這是一個赤果果的搶劫政策。那些洋人往年拉着一船船的銀錠、鷹洋就能交易買賣,現在全要換成銀元才能做了。不然的話跟他們交易後的中國商人,自己跟外頭交易買賣的時候,還要再去銀行裡過手一遭,他們自己可不就是虧了。

雖然那兌換的手續費似乎很低,只有2%。比之十多年前滿清政府徵收的‘繳送’要低得多了,那最高時候可是能徵收到10%的。

中國在對外貿易中一直居於出超地位。外國商貿船隻經常攜帶大批現銀,以備購貨之需。繳送--這一項附加,就是由對進口現銀課稅而來。但‘繳送’也已經有十幾年沒有徵收,復漢軍的這種‘手續費’可不就是‘繳送’?

新瓶裝舊酒麼!

今天上午韓騰作爲中方代表先期跟羅伯特、佩裡埃他們開個碰頭會,首先確定了上海、寧波還有未來的福州、廈門等地開港的確切決意,再一個就是彼此相互間的一些貿易規則和人員行爲的一些限定。英法爲首的西方國家倒是沒有自找麻煩的提出‘領事裁判權’啥的,洋人要是在中國地界犯了罪,那肯定是依照中國的法律制裁。但是中方也會邀請涉事方國家人員列席旁聽。這在羅伯特、佩裡埃等人看來,已經比滿清的制度要開明的太多太多了。哪怕列席的涉事者國家人員一丁點的權利都沒有。

就算是裡貝羅也對於陳漢羅列的很多條件喜形於色,如果沒有澳門問題的困擾,那該是多麼美妙的‘旅行’啊。跟現在的事情相比,布蘭科等人就是多添的零頭。

歐洲商人和水手抵達中國口岸之初,頭半個月必須老老實實的待在港口區劃定,這是爲了防止病疫傳染,大海上航行衛生條件惡劣,難免會有疾病產生,這是爲了防患於未然,半個月後纔可以在口岸城市自由的活動。但還不能出口岸城市的限界。陳漢給出承諾,待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們會徹底的對他們開放內陸經商、旅遊等等。

歐洲人可以在港口設立辦事處和商館,時機成熟的時候,陳漢還會真誠的跟西方國家達成國家層面上的外交交流。爲此陳漢準備專門開辦一個專門的通譯學院,熱情歡迎各國精通漢語言的學者前來擔任老師。

在住宿方面,每一個歐洲人在第一天抵達口岸的時候,都要在港口海關的管理處辦理一份暫居證,上面標明開始時間和截止日期,時間截止之前歐洲人要麼返回自己的國家,要麼就再度回到海關辦理一份新的暫居證。如果要在口岸城市長久居住,就要辦理居住證。每個外國人抵到中國都要在海關辦理一份身份證書,上面會羅列着他們的每一條犯罪記錄。多的話,或是犯罪嚴重的話,陳漢方面有權驅逐、拒絕此人入境……

一連串的規定都是21世紀很平常很正常的規定,陳鳴能記得也是不多,可就是這樣的一份條例文書落在羅伯特、佩裡埃等人眼中卻是非一般的驚奇!

——《出入境管理條例》!

這個條例實施起來能夠很好的管理那些在本國國土上的外國人,一定程度上還能明瞭他們的行蹤,甚至能有限度的防備間諜。【這個時代沒有照相機】

但這也只限於東西兩邊的交流了。如果是朝鮮人,或是日本人,只要穿着漢服,說着一口不捲舌的漢話,有幾個人能認得出他們不是中國人?

同樣的道理放到歐洲,誰有能認得出誰來呢?

管理條例真的很不錯,有一定的價值,但也不能全盤的接受。

“而且中國人正在搞一種身份證制度。”

不能說身份證制度不好,可在眼下這個時代,不能掃描,不能聯網,連查證都難,身份證這東西似乎更多從國家安全和限制方面考慮的。陳鳴也確確實實是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才向陳惠提議的。何況這玩意在中國也不是什麼開天闢地頭一遭。

身份證配合着詳盡的居民登記,眼下時代所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羅伯特回到了住處,沒過多久,他的一個隨從敲門走了進來。

“大衛,吃過了嗎?”

“是的,吃過了。那一道拔絲土豆,味道很不錯。”

“哈哈,那麼多菜餚,難道你只吃了拔絲土豆嗎?”

“菜餚很豐盛,但味道很古怪。”大衛聳了聳肩,然後把話題迅速轉入正題“羅伯特,我今天一整天都在關注那些士兵。”

“他們的火槍似乎並不比我們差,刺刀全部都是卡槽式的。雖然他們都穿戴着可笑的鎧甲,但這些士兵的作訓程度很強。今天的天氣,大廳外面的衛兵,他們就站在外面,太陽照射着他們,整整兩個小時,動也不動。”

“在換崗的時候,他們每一步的幅度都是完全一致,就像用尺子量過一樣,所有的動作整潔有力。”

“這支軍隊並不是爲了應付我們而特意挑選的士兵。他們的動作完全一致。如果是匆忙中挑選出來的士兵,那中國人就太可怕了。”

“我不知道叛軍的士兵是不是都是這樣訓練有素。可只看眼前的衛兵,這支叛軍是完全不同於廣州的韃靼軍隊的。”

“一旦這支軍隊開到廣州城外,我個人認爲,廣州的韃靼軍隊將無有一絲勝算。”

“南中國真的會是他們的。”

大衛·奧斯曼特,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高級職員——陸軍中校!(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三章 邪教不能容忍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蘇州第六百八十章 權貴子弟第八百八十章 給八世達瀨的優待第五百一十七章 內鬥傾軋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麼滴?第788章 可以依靠的只有中國人第七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智慧大毅力第二十七章 陳關之別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鳴的鐵粉第一千零九十章 斷頭的雙頭鷹……第三章 陳氏根基第二十八章 關家後記 1、共濟會的破滅第一百四十五章 許州的八里橋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八章 攤牌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走狗”間的戰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純美的遐想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英帝國向來夠朋友!第二百七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八十三章 爲皇帝解憂第四百二十七章 乾隆爺的奴才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三章 勇士與懦夫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津不遠了,北京還會遠嗎?第四百七十六章人型‘財富資源’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陳鳴的‘意志’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五章 傭兵之國第614章 被嚇着的波將金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說爹能不打仗嗎?第四百九十五章 八旗要振作第六百零一章 墨鵠第八百零四章 萬古一帝,出大事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九百八十七章 沒有仁義,沒有道德第二百五十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八十章 中日風雲動第九百六十四章 內閣大臣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獨眼和秘密組織第三百四十八章 把湖南的帽子交給湖南人戴第二百八十四章 狂轟濫炸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九百九十六章 開國之君的霸氣第五十五章 原來是暴民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皇上啊……第三百零七章 黃陂第四百二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九百八十五章大魚吃小魚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點在西邊!第二百零四章 冬去春來一年新第九百一十六章 乞丐軍團第四百八十六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矛盾的陳皇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北震動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愛’第一百三十七章 慌神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此敗非戰之罪!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頭第三百五十二章 水戰太平洲第八百一十八章 北巡第九百六十章 馬島到手,插足大西洋第四十章 羊肉和騷氣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盤大棋第七百九十五章 嘎巴拉碗,人頭器……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五百五十一章 靈魂衝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權利第六百三十六章 ‘錢’第二百六十章 乾隆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機妙算第八百八十一章 爭龍奪嫡岳陽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治國之道第一千一百零三十章 身上的軍裝!第八十六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後記3 尼古拉二世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懼的嘉慶第七百一十三章 天堂和罪惡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陳鳴的‘意志’第八百零二章 陳鼎婚事第八百九十章 醜陋的英國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劫掠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要給忽悠瘸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安置黑人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七章 分瓣梅花 下第一千零三章 黑非洲的黑王國第八十二章 戰爭第一百零一章 贖城之費第一百五十四章 星空下第二百六十章 乾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氾濫中的陳漢影響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麼滴?第二百五十一章 銀子,背叛第九百七十五章 安置黑人第八百零六章 大皇子妃第五百十四章 未來的藩國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八章 上帝啊,上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