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是一個搞兼併的好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擡手接着淋淋而下的細雨,凌樑心中赫然顯出了一句趙明德活着時候常掛在嘴邊的詩句,當然這個‘常’字也只是最近一個月而已,他們兩軍合力齊攻福州府南路的永福縣,打算把打福州殺回興化府的陳杰與福州清軍分隔開,然後聯絡漳泉的義軍合力猛攻興化府,消滅陳杰這個大患。

趙明德出身富戶,跟凌樑這祖宗八輩都是貧民的貧民可不一樣,讀過書,下過場,還得中過童生,只是用功不到,沒能考中秀才。趙明德還常以‘趙宋子弟’自詡。可這句詞應在眼下的時節裡,“倒也是符景。”

臉上淡然一笑,凌樑向身側的一羣親衛命道:“傳我令,全軍止步,就地宿營。”

“是,將軍。”既是親衛又是傳令兵,這是凌樑一來的慣例。

微微斜風吹拂,點點細雨淋漓在臉上,透徹心扉的清涼瞬間沁入心神。放眼前望,煙雨霧萌山林;回首後看,一條細細的長蛇蜿蜒于山林之中,長長地後身湮沒於濛濛細雨之中。

這裡是戴雲山,在永春州境內。

凌樑的地盤卻是在永春州北面的延平府,半個延平。

永春州是趙明德的地盤,可是趙明德死在了永福,整個永春州可不就亂了。至於在永福一樣吃了個虧的凌樑爲什麼出現在戴雲山中,呵呵,呵呵!

閩中的天地會義軍可不是彼此秋毫無犯,同心協力的。他們就像明末的義軍,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彼此間的‘兼併’並不是稀奇事。

所以,凌樑……出兵了!一萬軍兵出尤溪,轉入戴雲山綿綿的山脈之中,艱苦是不需說的,但凌樑同樣相信,這就跟建寧那邊已經着手北運去溫州的武夷茶一樣,是一條絕對的豐收之路!

尤溪北部的深山中,一萬人的隊伍在山林中拉成了一條七八里長的長蛇,蜿蜒而行在崎嶇凸凹的山道中。

隨着凌樑一聲令下,數十名傳令兵邁着雙腿四散而去,不多時一聲聲同樣的喊叫聲就在山中梅雨間傳揚開來。

一萬大軍,或二三百人或五六百人,多多少少的分成了十幾段,每一段都有一名頭領親領。隨着凌樑的一聲令下,沒用多時,十多個相對獨立的宿營地就在山林中立起。

從尤溪到戴雲山,直線距離也就是五六十里,進到戴雲山再行到赤水市,那也是五六十里,不過是百十來裡的道路,卻因爲盡是三地,大軍已經在山林中行進了五日了,卻不過剛剛望到迎雪山的影子。迎雪山是戴雲山的主峰,從迎雪山北坡繞到南坡,就可以看到赤水市了。算行程還有不短地一段路要走,大後天能夠抵到赤水市就算不錯了。

五天的林中穿行讓下面的將士體力消耗極大,加上吃喝也不好,比如說現在。靡靡細雨下,便是山林中也無干柴,哪裡還生的起火,造的出飯?

也虧得凌樑的隊伍盡是福建本地人,要是江北的人馬,只這五天路程看看就要病倒多少人?

梅雨時節,大山中氣溫本就是不高,現在再加上下起了雨,打溼了戰衣寒氣就更甚了,尤其是夜間,不加以注意,發燒、感冒是很容易的。

然面對這些凌樑也沒什麼好辦法,大軍出發之時,爲了多攜帶一些口糧,雜物就很少帶了。士兵披着蓑衣能擋得一時半會兒雨水,時間長了,也沒啥作用。

至於宿營那也是簡單得很,輕便的油布帳一扯就是,也別管地下溼不溼,但總能好過一點。

“明天、後天、大後天,再有三天,這日子也就捱到頭了。”凌樑伸手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甩手就有一串水珠揮飛。

一夜無事,等到天亮凌樑又命人做了次統計,無力起身的病號已然增至了百人。一夜之間,就再倒下了三四十人。這日子拖得越久,病倒的士兵就會越多。

好在大軍行於山林中,目光所及盡是樹木,幾十副簡易的擔架很快便做了出來。然後全軍擡起百十副擔架,再次踏上了征途。

淋淋瀝瀝的小雨到了中午時下的越來越大,片刻的時間就穩在了中雨這個級別。原本山林間煙雨霧萌瀰漫的景色一去不返,凌樑嘴角的微笑變成了氣急敗壞的苦笑:這賊老天。就是在跟他做對。“自己這運氣實在是“背”啊!”心中一聲哀嘆,卻也只能下令催促——全軍速行。

三天後。

赤水市南二十餘里處的一個小山谷。

一個遮雨的幔帳下,呂國華帶着三個親隨,正緊緊地縮在幔帳下面。四個人靠在一起,可還是能感覺到陣陣襲來的涼意。

“孃的,這雨是越下越來勁了。”他望一眼帳外,山地間幾個不大的水坑表面,密如針線的雨點瀝瀝而下。“真是晦氣啊!”呂國華哀嘆一聲。

前幾天還一直細雨濛濛的,誰知道中間就下起了小雨來。兩日夜的小雨之後就是中雨,等到了今天更是變成了大雨。天氣似乎猛然間下降了很多,他現在縮在幔帳中都能感覺到一股涼意,那就更不用說冒雨行軍的凌樑部了。

“嗒嗒——啪——”一陣細微的踏水聲傳入呂國華耳朵,“姜七——,回來了?”呂國華想都沒想,直接叫了出來。這個時候能來這地方的只有他們六個人——還有一個在另外一個地點蹲守着。按照事前的分派,每人出去盯防一個時辰。現在算一算,也該是姜七轉回的時候了。

姜七,呂家隊伍裡的老人,絕對靠得住的一個。

“四爺,人到了——”事實上姜七並不明白自己領來的人是什麼身份,在三天前他和另外四名呂家親衛一起被呂國華領着進了赤水市西北的大山,六個人帶着吃食物件鑽到這裡蹲點。事情肯定是要緊的事兒,只是沒給他說透。

不過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該問的就不要問,有很多時候知道的太多未必是好事。

呂國華聽到後“噌”的一下站了起來,緊接着就竄出了帳外,兩眼緊盯向姜七身後的那人。頭上確實是紮了一條黃巾,除此之外布袍、下褲都是一色的青色,正是約定中接頭人的穿伴!

再看臉,呂國華頓時驚住了,“凌二將軍,竟然是你——”來人呂國華是很熟悉的,雖然在此之前兩人沒說過一句話,可他卻認得凌棟,這是凌樑的親兄弟。

“哈哈,國華兄久違了。”凌棟雙手一抱拳,嘴角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終於是到地方了。

一種受寵若驚的激動瞬間充斥着呂國華心房,凌棟是凌樑的兄弟,凌樑的實力比之呂家的老大趙明德還要強上三分,呂家在趙明德軍中只是一個小兵頭,只凌棟的身份都能讓呂國華他大哥呂國雲巴結了再巴結的,如今被凌棟稱呼一聲‘國華兄’可不就受寵若驚了。

“凌二將軍?”姜七幾人頓時鎮住了,老天,一個接頭的竟然被四爺稱做將軍,還是凌二將軍,那也太搞了吧?整個福建誰不知道凌將軍指的是誰啊。

“請,快請進。”呂國華恭敬的就像是一個孫子一般,敬請凌棟入內。他自己緊跟着凌棟,臨一步就要進入幔帳時,呂國華頓住了腳,回首向另一名叫做馮進的親衛使了個眼色,“去,把老吳叫回來。”

老吳,就是在另一個點上蹲守的親衛,現在凌棟已經到了,那吳勝自然也就不用再在那裡蹲着守人了。

馮進點了一下頭,接着扭頭就向不遠處的樹林跑去。呂國華這才和姜七等人進帳。

凌棟當仁不讓的坐在帳子正中央,“國華兄,不知令兄處事情都辦的怎樣了?”

“二將軍儘可放心,只要我這消息傳到,過不多時就能動手。”呂國華語氣斬釘截鐵。想想也是,自己大哥好歹也是赤水市的正牌守將,請鄭好由、丁宜兩個人吃頓酒,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赤水市這兒並不是前線,只是一處守寨,明清以來一致就是尤溪、大田、永春等地商賈來往的主要通道和商業要地。可除了呂家幾個人,誰知道凌樑這麼快就要來並了永春州啊。赤水市裡一點緊張的氣息都沒。

不多時的工夫,馮進、老吳就已經轉回了。同時凌棟帶來的幾十條壯漢也顯露了身影。

“二將軍,這——”呂國華叫了一句凌棟之後,眼睛掃了一下在場的五人,這是在請示,是不是可以辦正經事了。

凌棟見到了呂國華,心理面提着的心已經放回了肚裡,這時候好以整遐的打量了一遍在場的五名親衛,然後對着呂國華重重的一點頭。

可不就該辦正事了。先下了赤水市,再拿下德化縣城,然後直撲永春州。

他大哥凌樑一直都希望着能離海更近一些,拿下了永春州可不就挨着泉州了麼。泉州山腰可是福建最大的產鹽之處,雖然質量、產量都遠不能跟兩淮、浙江相比,價錢也高,可再高也高不過手中的茶絲吧?

凌家先前可以只都在用茶絲低價去換食鹽和糧食的。

福建這地方地狹人多,又因爲沿海商品經濟和手工業的繁榮,刺激的這裡的百姓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大多投入進經濟作物的種植。往年時候的糧食所需,就是打湖廣、臺灣和暹羅輸入。可現在戰事一起,別看僅僅兩三年,這裡遭受的影響就是難以想象的巨大。

民間已經不知道有多少田畝恢復成了農田!

崇山峻嶺中辛苦跋涉了多日的上萬大軍,此刻正悄悄地隱伏在了幾座相連的無名小山之間一塊相對平坦的林地中。

一顆高大的青松下,蔥翠的樹冠如一把大傘籠蓋在衆人頭頂。幾根長矛撐起一塊油幔帳子,搭成了一個簡易的棚帳,凌樑板着一張臉,自從老二凌棟出去後,他就一直端坐着。

“大哥——”凌棟的呼聲遠遠傳來,穿過列隊嚴正的親兵營,夾帶一身的雨水跑進了棚帳。拱手朗聲稟道:“我已經與找到了呂家來人,現在他已經返回赤水市送信去了。”說罷頭髮上的水珠又落了下,凌棟狠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隨手一把甩出。

凌樑嘴角當即翹起,找到了呂家的接頭人,這事兒就妥了一大半。

……

就在上萬凌樑軍向着東南方向急行軍的時候,呂國華也在盡全力的往赤水市趕去。連日的降雨讓山道頗是滑濘,行走中更是艱難。在一次下坡的時候,他就一個不注意腳下打嗤滑倒在地,整個人打橫着從坡地上滑下,直到撞到坡下的一顆樹幹上這才停的下來。

然而滿身的泥濘雨水並不能冷掉呂國華那顆充滿着火力的內心,盼望了半個月的事情,今日就要實現了,巨大的喜悅感無時無刻不在充斥着他的身心。

呂家在趙明德手中混的一般,赤水市雖然也算一塊不錯的肥肉,但根本不能與德化、永春相比,何況就是這塊肥肉也不是呂家一個人吃的。可託着這份大功勞送到了凌樑帳下,那就有的他們的出頭之日了。

翻身爬起,呂國華擦掉臉上的污泥,認準方向再次衝向了雨幕中——

一個時辰後,赤水鎮。

呂國雲所住宅院裡,滿身泥濘的呂國華正在用一條幹布巾擦拭着自己的臉面脖頸。然後將布巾往頭上一裹,就算是完事了。“大哥,凌樑的兵馬已經趕到了,距離赤水市只有二十里。”

“有多少人?”

“凌二說有兩萬。我看不準。凌樑真帶來兩萬兵,陳杰能把他的老巢都給端了。”

“甭管是多少,咱們都只能進不能退了。來人,去請鄭好由和丁宜來。爺要請他們喝酒。”呂國雲兩手交織揉搓在一起,嘴脣緊繃,面上的肌肉不時的抽動着,既緊張又興奮,高漲的情緒讓他坐臥不寧。

……

就在陳鳴剛剛接到趙明德死訊的時候,福建暗營又飛鴿發來急報,剛剛死了頭首的趙家被凌樑給兼併了。這人估計是剛敗退回來,就立刻整兵南下,又早就聯繫好了內應做準備,赤水市和德化都兵不血刃的給拿了下,永春州也是兩日即克。“好傢伙,倒是一個搞兼併的好手!”

如今的福建,整個閩北只有建寧府【府城】還有少許的地盤被天地會義軍掌控着,其他的土地:大半個建寧府、邵武府和沿海的福寧、福州、興化,都在清軍的掌控之中。

陳鳴下令第一師和近衛旅南下溫州!

(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功田後記12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來的清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營第七百零四章 另類的因禍得福第一百零七章 三大員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陳皇帝屁股上扎釘後記6 輿論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戰第二十三章 老爹‘好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釣着日本的香餌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劃了一條線……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三百二十章 逆賊無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當今陛下是康王的親爹!第二百二十二章 必須叫南京第九百二十二章 被陳鳴盯上的佛羅里達第三百九十七章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環太平洋聯盟第一百六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一千一百章 ‘好人’拿破崙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國人不走了!第二百七十章 這才叫真知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關稅——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災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五章 日本……,這就是命啊第三百九十九章 歐洲人的蔑視第三十章 襄縣窩點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殺我,速殺我……第四百九十八章 江戶幕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不同的‘征服’,不同的結果第五百七十七章 重獲新生!第八百三十章 陳鳴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六百二十四章 陸戰隊登陸!第八百九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慌神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許,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鮮要內附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央軍校第十六章 風中凌亂第五十四章 定下基調第三百三十二章 固若金湯第三百一十章 對於主角西進戰略的解釋第八百四十五章 迅如疾風一樣的逃跑第九百零二章 揭陽王的奧斯曼之旅第五百零六章 哪那麼巧?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以中國爲師第九百二十四章 戰前的準備!第九百三十三章 中國的爆發第十章 改一改規矩第二百八十九章落下帷幕第七百七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六十七章 秦淮河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潮洶涌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髀肉復生第九百章 拿破崙有‘資格’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一十六章 平賊之事艱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劃了一條線……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收編第三百六十六章 歐洲人的小算盤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堂第四百三十三章 西方來的漢學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陳鳴的‘考覈’第九百五十六章 中西談判第九百九十六章 開國之君的霸氣第615章 水師到了第一千一十章 燈塔國的抗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進北京城,血祭崇禎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陽王的擔心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俄羅斯的態度!第六百二十一章 爲國籍努力的土著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貴返鄉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處,血滴子第七十九章 工人階級的先進性!第五百五十七章 謝恩表第七百二十三章 治國之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南路死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天下是我們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爲復漢軍做嫁衣裳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說爹能不打仗嗎?第二百七十八章 敢死營第三百六十九章 投降與亮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把戒尺,一次警告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野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六十三章 杯具第二百零七章 非國族也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朕之口,入你之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陳皇帝第三百四十二章 屠殺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一章 倫敦華埠……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氵朝降臨第三百零七章 黃陂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第九百七十九章 ‘果子’成熟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頁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第一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