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炮兵

那是挺厚的一本書,上面記載的全部是葡萄牙軍隊的見聞和炮位炮隊的圖解,全部是有關於大炮和火藥上的相關事宜——步操只有寥寥涉獵,爲此暗營可是花費上了一大筆銀子的。

葡萄牙人的火藥當然是顆粒化的,提純、粉碎、拌和、壓制、烘乾……,一套流程上與復漢軍的製作過程幾乎相同。但對比復漢軍還在摸索之中的槍炮發射、藥配方,葡萄牙那裡則有着很完整的一套。因爲這東西在歐洲是人盡皆知的事兒。歐洲人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就是中國也有這方面的記載,可復漢軍根據記載搞出來的東西,效果明顯的不好。

陳鳴的腦子不是電子計算機,他可以記着怎麼顆粒化火藥,還有黑火藥最優化的配方,但槍用發射火藥和炮用發射火藥他就是隻聽說過了,也看到過比例配方,卻沒記住。就像他知道這個時期的河南有個叫龐振坤的怪才,“智若北疆阿凡提,雅同南國徐文長”,他小時候還看過《怪才龐振坤》這部電視劇,記憶挺深刻的。可他不知道龐振坤到底是哪裡人啊,一直到復漢軍的勢力發展到鄧州【南陽府】的時候,才曉得龐振坤乃是鄧州人,但龐振坤現在在廣西當知縣,他乾隆十八年(1753年)拔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舉人,隨後就很出人意料的當上了知縣,雖然是在廣西那個窮地方。而且家無餘財,龐家在鄉梓中名聲也很好,陳鳴只特意叮囑不要禍禍了龐家。這就說明了他的‘先知’不是萬能的,他只知道發射、藥和爆炸藥的配方是比相差彷彿。但就是這個\'彷彿\',復漢軍用兩年的時間也沒徹底吃透。

拿到葡萄牙人的配方後,陳鳴也搞不懂爲什麼炮用的發射火藥的硝含量就要比槍用發射火藥的硝含量多上那麼一點,而碳和硫磺的比重就要下降一點……,這需要很精深的化學功底。

除了火藥方面外,葡萄牙人,或是說這個時代的歐洲軍隊,與中國更多的不同還是在大炮方面上,從大炮的質料、炮膛光潔度、炮身引門到瞄準裝置、炮架和炮彈,那個厚厚的本子上記載的東西幾乎籠蓋了火炮的所有方方面面,而不出意外的中國在這方面是完完全全的落後。

大炮質料沒什麼可比性,葡軍鑄炮的用鐵都是上好的鑄鐵,含碳低,或直接就是青銅、黃銅,而復漢軍這方面還好,鑄鐵炮鐵料質地不比歐洲人差,可清軍就不行了,他們的大炮所用多是生鐵,後者鑄成大炮後炮膛多是蜂窩澀體,這根鑄造技藝也有關係。復漢軍的要好很多,鐵模麼,速度很快,質量有一定保證,但用鐵炮的性能質量上比之青銅炮、黃銅炮還是有些差距的。

炮膛的光潔度:清軍大炮由於鐵質差,加上鑄法有問題(泥模),氣孔多、易炸裂,再加上工匠偷工減料、官員中飽私囊,使得質量是很差的。鑄成之後炮膛也不能光滑順溜,且內部難於鏟磨,往往是腹中生鏽,炮膛凸凹不平。本來按重量可以裝五斤炮藥的,實際上能裝個一兩斤就是好炮了。復漢軍的鐵模鑄炮法則很好地爲他們自己解決了不少同類問題,但不好的方面也很明顯。而且葡軍的火炮中有一部分已經是進入了另一個時代,他們採用整體鑄炮法,即先鑄成圓形金屬件,然後用鏜牀鏜成炮管,既省工時,又能保證炮膛的光滑圓勻,質量也絕對有保證。這樣的大炮在葡萄牙軍隊裡也不多,可這代表的是什麼,陳鳴很清楚。

18世紀的西方人在機械文明上只是剛剛邁出一小步,卻也是完爆中國。

大炮引門:葡軍的大炮引門皆在膛底,大小適度,並且葡萄牙人正在討論着爲一部分火炮安裝燧發機。而清軍的大炮之引門有的偏前,有的口大。引門偏前會致使大炮開炮時後坐力增大,或者連架跳起,或者偏左偏右,不能中的。引門口大則造成火藥燃料氣體外泄,影響炮彈射程。復漢軍這方面比之清軍要強,但給大炮安裝燧發機,陳鳴從沒提過。他覺得還沒走到那一步呢!於是可悲的事兒就顯出來了,復漢軍槍炮局裡那麼多人也一個沒有想過把燧發機安裝到大炮上。明明燧發槍復漢軍都製造那麼多了。

瞄準裝置:葡軍的大炮不僅裝有瞄準星斗,還配有炮規(六分儀,類似中國古代天文學上的象限儀、量天尺,就是精確瞄準、測距的東西,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需要一定週期的培訓)。而清軍大炮則只有星斗而極少炮規、銃尺。復漢軍炮隊裡也一樣沒有象限儀、量天尺,但復漢軍的炮兵更注重培育,不會出現清軍炮手那般連準頭的遠近、星斗的高低都茫然不知的情況,還多出了一個炮表。

炮架:18世紀的歐洲各**隊,已經普遍使用金屬炮架,甚爲堅固,能保證火炮上下左右靈活轉動。清軍大炮的炮架則是笨滯艱澀,旋轉不能如意,且系尋常雜木,木性鬆脆,一經炮發震動,榫縫開裂,既難取準,又不能再行施放。

另有一項,就是炮耳的位置。清軍大炮全是繼承明代衣鉢,一百多年毫無前進不說,還倒退了很多,這炮耳位置全都是依紅衣大炮爲例,佈置在炮身的中間,炮車一經發炮常常顛簸不已,因自身重心不穩,而被後坐力震得翻倒個個的事情時常發生。

葡軍的火炮,因爲歐洲近代科學的發展,如歐洲所有的軍隊一樣,在重心方面把握的十分到位,炮耳前移,炮架的改進,完全杜絕了一炮擊出炮車翻倒的事情。而且葡軍每一門大炮都配有一輛彈藥車跟隨,以供補給作用。這大炮炮架與彈藥車前後還可以相連,連在一塊之後那就是一輛簡單的四輪車,幾匹馬一拉轉移移動十分方便快捷。

復漢軍這方面的水準是處在清軍與葡萄牙人之間的水平,復漢軍的大炮也有彈藥車,且炮架也是金屬質地的剛性炮架,靈活上面是完爆清軍同類,但總體設計上到底不如葡萄牙人。

最後是炮彈:葡軍所用的炮彈是光潔圓滑,清軍的炮彈則是內有孔眼,外有縫線,彈體既不圓滑,彈徑又偏小,使得藥力很容易旁泄。且炮彈與炮腹相碰,澀而不滑,大大的影響了射程和命中精度。這點上覆漢軍倒是能與葡萄牙人一較高下,有了鐵模鑄炮法,模具可以一次次使用,大炮口徑一致,同樣以鐵模鑄造的炮彈,不僅外表光滑,彈徑也整齊如一。

剔除了復漢軍,只以清軍的大炮來對比葡萄牙人的,這個在歐洲只能算是三流小國的弱者,都能完滅清軍大炮沒有問題。這還只是眼下這個時節,要是時間再往後推遲個六七十年,到了一鴉的時候,歐洲軍隊的軍器製作只會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強大,也怪不得歷史上的清軍被打的那麼慘了。

至於21世紀網上n多給滿清大炮製造洗地的文章,胡扯就不去說了,陳鳴都很懷疑這些人編排這樣的文章,究竟是什麼用意?是爲了給滿清洗地麼?直接看法就是如此。可你把那個時代滿清大炮的性能寫的那麼強,這不就把滿清襯托的更爛了嗎?武器不弱於英國人,都被兵力那麼少的英軍打的滿頭是包,怎麼看滿清就是更爛了?陳鳴到現在也不解那些人的真正用意。

要是爲了給國人找\'自信\',那就更呵呵了。中國人的自信如果需要靠這種編排的東西來找,那中國也就完了。

加農炮、榴彈炮、臼炮……

火炮裝藥的重量爲炮彈重量的1╱3,火炮的重量爲炮彈重量的150倍或接近150倍,火炮的長度則爲口徑的16--18倍……

球型實心彈,分普通熟鐵彈和灼熱的實心彈兩種;霰彈,包括鏈式霰撣、葡萄彈和普通霰彈;開花彈,包括分內裝黑火藥的開花彈,裝有定時引線的榴霰彈和內裝縱火藥劑的燃燒彈……

爲了這個厚厚的小本子,暗營花出去了八百兩銀子,可這錢花的真不虧。

還有裝備了軸承和彈簧減震系統的四****馬車,這一項\'偷師\'讓復漢軍陸路上的運輸能力有了一個大飛躍,要知道歐洲人的四輪馬車可不是單單拉人的輕型馬車。四匹馬拉的四**型馬車、乘坐兩人的四輪箱型馬車、通常兩匹以上馬拉的四輪運貨馬車和大型的帶蓬四輪馬車。也就是復漢軍沒有那麼多的馬匹,不然復漢軍的運輸能力能完全向上邁進一個臺階。那一系列四輪馬車所用的彈簧、軸承和馬車的製作也完全是學向洋人。

……

一句話,復漢軍暗營在廣東的活動早就展開了,現在就等着陳亮去主持了。一如陳光活躍在黃淮直隸,陳亮的活動範圍就在長江以南。

……

廣東瓊州府,也就是後世的海南省,府城瓊山。

六月中的海南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府城北關,李家的書店隨着太陽的落山關閉上了大門。李家人趁着夜晚來臨前的最後一抹陽光,一家子圍坐在庭院裡的石桌上,一家六口人吃着並不豐盛但很溫馨的晚飯。

祖父、祖母、爹孃兒女,有父有母,有兒有女,六口之家,和睦美美的家。

最小的女兒纔剛滿週歲,正在牙牙學語,此刻抱在兒媳婦的懷裡,卻已經知道了滋味。祖父用筷子沾着菜湯抵到她嘴裡,小小嬰兒嘴脣一動一動的吮着,她能嚐出那個味道來,顯得很高興很高興,臉上給爺爺露出一個大大的笑臉。

這李家人的小日子過得很太平很安沃。在這個遠離中原,誰也不認識他們的地方。

如果幾千裡之外,地處中原的李小妹看到這一家人,立刻就會淚崩,眼淚會嘩嘩的流下來,止都止不住。因爲這家書店的李姓主人就是她一去而了無音訊的爹孃兄嫂,她讓陳鳴找了又找,陳鳴也確確實實給暗營下達了尋找李家人的命令,卻始終渺無音訊的李家。

自從發覺陳家人的勢頭有些不對味後,李老秀才就很有先見之明很有決斷的帶領全家人‘背井離鄉’了。爲了能及早離開,他賤賣田產,而實在來不及賤賣的,都直接捨棄。

他們一家人從魯山下汝寧,然後在襄陽停留了一陣,結果李家父子婆媳就被魯山傳出來的消息給嚇傻了,陳家真真夠彪的,自家那姑爺……,讓他們想不出什麼話來形容。

李家人覺得襄陽不安全了,這距離魯山太近了,保不準就碰到熟人了,那就繼續往南。從襄陽到武昌,從湖北到湖南。李家人在湖南嶽陽逗留了半年的時間,然後‘復漢將軍府’這五個大字又將他們嚇得屁滾尿流。陳家這是赤果果的造反啊,被抓到了,陳家肯定沒得好,誰也逃不了一刀。而李家作爲陳氏姻親,作爲陳鳴這個所謂賊酋的妻族,被抓到了也定要挨刀。

——繼續南逃。

李家人從湖南到嶺南,從大陸一直跑到了瓊州島。一路的奔逃,讓李家的金銀花去了不少,荷包扁了許多,可李家人不心疼。來到這個地方後他們總算安心了。

現在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安坐在一塊,他們跑到了天涯海角,爲的不就是現在的這一幕麼。

陳鳴的大舅哥現在早就不去奢望考中舉人考中進士了,李琨連兒子都不打算準備讓他露頭,要從走科舉之路,至少也要等到他孫子輩起。不然,那就是自己找死。

復漢軍鬧得聲勢太大了,就算在瓊州這海島之地,都不是的有消息傳到。陳鳴破南京,取揚州,下江南,攻蘇州,進浙江,真真的成了朝廷的頭號心腹大患。

李琨跟陳鳴的往來不是太多,在李琨的記憶裡,自己的妹夫那是一個很有自信,爲人處世很是老道的少年,可也僅僅如此。李琨根本就沒看出自己那妹夫還有當名將的資質,看看現在敗在他手裡的督撫大員,提督總鎮,李琨難以置信。(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九章 金質勳章第九百六十六章 中國內政之民生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三章 極樂天堂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發生的改變第九十九章 萬馬齊喑第四百五十九章 痛罵乾隆!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槍擊斃 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本土利益集團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智慧大毅力第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小插曲第七百三十七章 又到一年童子營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老綠教,照狠裡殺!第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絕對真理——人多力量大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約翰牛買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條例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七十三章 一刀砍頭,碗大一個疤第六章 陳惠請客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五章 傭兵之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這一章真不知道咋起名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鄖陽牌火藥桶第四百二十八章 哪裡有那多大青果的死忠啊第四百一十八章 插足南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八百三十章 陳鳴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第五百八十五章 陳鳴的自信第五百八十六章 陳鳴的槍第六百六十五章 紅果果的叛國第611章 7年戰爭·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俄羅斯的大危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最大的勇氣與最小的勝利!第三百六十章 大清,真的就要完了嗎?第三百零六章 拉攏民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動一靜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殺第一百八十章 蠢蠢欲動的鄖陽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法海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七章 陳氏子弟第三百六十三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八百七十五章 天底下最過癮的事第九百八十章 開普敦分艦隊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蘇州第二百六十章 乾隆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屬村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西方社會的思考……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的號角!第五百零三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一千一百零三十四章 一生再無遺憾第一百零七章 三大員第五百五十六章 刺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清軍要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絕對真理——人多力量大第一百四十四章 盧氏營的捷報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得其所,死得值!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似英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死的值了!第九百六十章 馬島到手,插足大西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緊急動員令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與舊第八百五十五章 陳皇帝偉大的愛國情操!第四百七十四章 皇族的尊嚴第六百八十章 權貴子弟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二章 八比八第五百六十一章 那個土爾扈特第六百五十六章 戰爭也阻擋不了的走私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四章 乾杯!我的朋友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告大明思宗烈皇帝!第八百三十三章 ‘影帝’渥巴錫第六百八十九章 看錯了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朝賀第九十九章 萬馬齊喑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二百六十二章 暗營特科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五百零八章 中文四六級第三百五十六章 打碎清兵的信心!第696章 必須要動手術第五百六十七章 秦淮河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扯後腿……後記 1、共濟會的破滅第788章 可以依靠的只有中國人第七十九章 工人階級的先進性!第六十六章 綠營兵到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十四章 遮掩陳家第九百八十八章 陛下要對燈塔國下手?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九章 大戰已經點燃!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一千零五章 雞皮疙瘩掉了一地!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第五十二章 砍人頭第二十八章 關家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三方的嘲笑第三百五十九章 撲火的飛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