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

臺灣府城裡,知府鄒應元這幾日的情緒很好。人逢喜事精神爽麼,這轉眼就又到臺灣收夏稅的時候了,鄒應元的‘喜事’可不已經近在眼前了?

滿清對臺灣府格外的優待,上百萬人口,數不清的田畝,每年的賦稅只那麼一點點。臺灣府二十年無報丈升科,也沒受到上面的怪罪斥責。全臺一年僅徵額銀四千七百四十六兩,又谷十萬八千五十七石。對於眼下的臺灣之物產,完全是九牛一毛。

而同樣的,臺灣地方上的士紳鄉紳大戶,爲了讓官府安靜的閉上嘴巴,每每到收稅的時候,就都會殷勤的來到衙門拜會各級官僚吏員,這個時間也就是臺灣官府油水到賬的時候。上到知府、總兵外加去年剛剛添置來的臺灣兵備道,下到衙門的小吏白役,每個人都會吃的滿嘴肥油。

眼下的臺灣兵備道是個山西人,孫孝瑜,今年五十有二,五月裡剛剛到任。所以今年的夏稅鄒應元還能吃一次大頭,等到秋糧或來年夏稅的時候,孫孝瑜如果不插手進來攪合攪合,呵呵,鄒應元能把自己的姓兒倒着寫。

所以啊,鄒應元幾日前的愁眉不解也重新舒展了。老家的產業敗壞了也就敗壞了,再怨恨也挽不回已經有的損失不是?可只要自己還坐在臺灣知府的位置上,再重新掙下一份家業還不是輕而易舉?老家就在江蘇無錫的鄒應元,老宅的家當被複漢軍一掃而光,要不是鄒家的田地即使復漢軍分出去,也不會有人敢拿,鄒家連最後的田產也保不住。

在乾隆十六年高中進士以後,至今十七年,鄒應元算不上官祿亨通,卻也不能說差勁。他這樣的官員在整個滿清官僚體系當中佔據到了主體位置,一輩子難以企望封疆之位,三品官對他們來說就是天花板了,可整個中國纔有多少封疆大吏六部尚書的位置呢?何況還有那麼多位置要給滿蒙八旗留着?如鄒應元者,已經屬於不錯了,是整個體系裡的中層,也是整個體系裡的支柱。對於這樣的官兒來說,只要人還在,重新掙出一分家業不算難事。

“老爺,老爺……”

鄒應元很喜歡喝茶,手中有一把印包方壺,相傳是前明紫砂壺能手時大彬所制,寶貝之極。鄒應元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泡上一壺好茶,一個人悠閒地翻看一本閒書,自得其間之樂。拿一分淡泊,那一分寧靜,鄒應元尤其享受。

結果這寧靜被他的貼身長隨給打破了。

“老爺,鳳山,鳳山縣有人反了……”長隨跑的上氣不接下去,卻半點沒有錯過鄒應元臉上浮現出的怒色,趕緊彙報。這可是天大的事兒,打接到這一消息起,他就跟被踩到了尾巴的兔子一樣,一路疾奔的跑來找享樂的鄒應元。偌大一個知府衙門,從前堂到後院,距離可不短呢。

鄒應元臉上剛浮現起的怒色一掃而光,他猛地站起身來,一臉不可思議的看着長隨,手中的書本跌落腳下都不知。

“老爺,真的是有人造反,真的。鳳山縣一個叫黃教的人,舉旗打下了岡山汛營,殺官兵五十餘人,現在聚亂民數百進攻鳳山縣城呢。”

鄒應元一陣昏眩,整個人晃了一晃,有些站立不穩,兩腿一軟,跌坐在了躺椅上,躺椅跟邊上的茶几相碰,那把鄒應元平日裡寶貝之極的把印包方壺嘩啦一下摔個粉碎。

但鄒應元也好,他的長隨也好,這個時候誰也沒去關心這個。

鄒應元潛意識裡要站起來,可他的腿依舊軟綿綿的,兩手扶着把手用力撐起身子,也沒能站起來。而這一下似乎用盡了他的力氣,微微合上了眼睛,頹廢的重新倒在了躺椅裡。

“老爺,老爺……”長隨急的直蹦。這個時候自家老爺可不能撐不起架啊。

“別叫了。”鄒應元被這長隨叫的心煩意亂。低吼一聲,臉上倒恢復了三分生氣。“傳人,備轎。我要去見孫憲臺。”所謂憲臺,清朝時候是尊稱知府以上,‘三大憲’以下官員的稱呼,準確的說就是稱呼道臺的。

孫孝瑜作爲臺灣兵備道,那就是臺灣最高長官,即使武官正二品的臺灣鎮總兵,也要對孫孝瑜俯首聽命。王巍這個人,陳鳴很想看看他的成色,而鄒應元作爲臺灣知府,跟王巍共事多日,卻曉得這傢伙是個老滑頭,指望他短日裡迅速撲滅亂軍,那是天方夜譚。

“總鎮不可持,臺灣境內,清源兄【鄒應元字】以爲誰人能堪一用?”

“澎湖水師副將葉相德,人尚能事。”

“豈有區區一兵憲空置一鎮總鎮而用一協臺者。待本官上表福州,由撫臺大人與將軍大人來定奪。”孫孝瑜纔不會冒險呢。他要上報福州,請福州的福建巡撫鄂寧、福州將軍明福來頂多,他們倆是眼下福建最有權勢的兩個人。因爲同駐福州的閩浙總督崔應階已經趕赴浙江了。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十五,岡山黃教舉旗反清,聚集貧苦農民五百餘人,直接向岡山官兵駐地汛營發動進攻,大敗清兵,繳獲武器軍械上百,然後圍攻鳳山縣城。周圍貧民踊躍參加義軍,等到臺灣鎮總兵王巍率兵趕到,黃教義軍已經壯大到兩三千人了。王巍膽戰心驚,“觀望數日,始帶兵前進,離賊剿數裡,輒行駐紮,施放空槍,**營帳。”

這般信報還沒有傳遞到乾隆老兒的手中時候,陳鳴已經收到了暗營轉交的密報。這王巍是個十足蠢材,更膽小怯戰。黃教義軍至今也不過兩三千人,還有一部分婦孺,王巍提兵五千餘,卻不敢進擊。

現在臺灣北路天地會的首領嚴煙已經要提前發動起義了,王巍的無能着實超出了意料,有這樣的總兵在,那是老天爺給的機會。不趁着這個大好時候發動起來,要等到清軍大兵殺回來了,黃教的腦袋被砍下了之後再起義嗎?

陳鳴拿到暗營抵到的消息後久久無語,臺灣要亂了,整個福建也要亂了,當八閩還剩下的駐軍紛紛調往臺灣鎮壓義軍的時候,福建本身的天地會就會接着爆發起義了,他們是陳鳴埋下的最大的一手伏筆。按照原計劃,福建天地會的起義會在八月十五爆發,這取意陳鳴認知中的那句古老傳說:‘八月十五殺韃子’,但事實是——那是杜撰的,乾隆中葉的時候從沒有這句話在民間流傳過。現在則才六月的十五。計劃真的趕不上變化。

六月二十日,臺灣彰化縣溪底阿密裡莊,一個十分偏僻的小村莊。這個村莊雖小,但依山傍溪,風景十分秀麗。今天,在村莊東邊的一個小院內,先後來了二十多位壯實的後生。緊隨着,後山小道上也走來一位中年人,這個壯年人看起來有四十來歲,鬍子滿臉,身材不高,但很粗壯有力。他身後跟着四個二十出頭的年輕漢子,一個個提着槍棒跨着腰刀,神情精悍勇猛。

要問這位中年人是誰,他就是臺灣北路各縣天地會的總首領——嚴煙。說起這人的名字,在臺灣北路一帶,包括整個閩南一帶,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於乾隆十七年由一位廣東人介紹加入天地會。

早十年前就是福建官府的通緝要犯。乾隆三十二年秋,魯山陳家起兵的消息傳到福建,嚴煙聽了之後很受振奮,加之當時福建官府追捕他甚是賣力,嚴煙就化名霍寅,渡海來到了臺灣,因爲他聲望高,資歷深厚,迅速的就成爲了臺灣天地會的北路總首領。

嚴煙到臺灣後,他首先在彰化縣城開了一間布店作爲掩護,公開身份是布店老闆,暗中卻聯絡漳州籍的鄉親。由於彰化地區大多是漳州人,所以嚴煙很快就熟悉了這裡的情況,並混的如魚得水,還把幾個他新結識的漳州人拉入了夥兒,其中有個後生叫林爽文,與嚴煙還是同縣老鄉,有一身不錯的拳腳功夫,很受嚴煙看中。林爽文也是貧窮人家,林家在漳州就是赤貧窮鬼,三十三年春,福建水陸官兵大批北調,福建所用錢糧陡增,地方官府藉着機會對百姓更加壓榨剝削,林家窮的肚子都吃不飽,哪裡還有錢繳稅?無奈之下只能渡海來臺。

林爽文爲人熱情,還有一手好拳腳,對滿清官府一肚子怨氣,很輕易的就被嚴煙拉入了夥,一同加入的還有陳昇、陳泮、王芬等等。

今天在臺灣地方史上是很重要的一天,嚴煙認爲時機已經成熟,臺灣鎮總兵王巍帶兵五千餘南下鳳山,臺灣北路營幾乎被拉光,臺北空虛,在嚴煙眼中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嚴煙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召開北路天地會骨幹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彰化縣的林爽文、楊振國、陳泮,後者是鹿港的漳州人大股首,諸羅縣的楊光勳、黃鍾、張烈,淡水廳的王作、林小文,以及當屬於南路鳳山縣的莊大田、莊錫舍。臺灣南路區域本就較北路要小很多,而且南路各地的天地會多各自爲政,找不出一個如嚴煙這般有威望和資歷的人來,鳳山縣來了莊大田、莊錫舍兩人,卻各自代表了南路天地會的漳州人和泉州人。

莊大田是漳州人,莊錫舍是泉州人。

漳州、泉州,於在臺灣的移民史上,漳泉械鬥,頻頻發生,官府根本不能止,且動則都是幾百上千人,兩邊有着化解不開的仇與恨。所以出身漳州的嚴煙可以輕易地坐上臺灣北路天地會總首領的位置,卻不能成爲臺灣南北天地會的總首領。臺灣的地域之分,神仙也頭疼。

六月二十日在後世的臺灣地方史上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一日天地會確立了提前起義的大方針,當嚴煙將臺灣天地會各縣帶頭人最終討論出的結果轉交陳亮的時候,陳亮也頗有唏噓。

他知道,自己離開漳浦的日子來到了。

天地會起義在即,自己來福建的使命也算完成了。臺灣一亂,硫磺斷源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如此他就再沒有繼續留在這裡的理由了。

他需要去廣州,在十三行身上下功夫,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身上下功夫。

陳鳴跟他說過:洋人重財重利而無信。只要拿的出白花花的銀子,直接把洋人的海船買下也不是不可能。就比如暗營之前打澳門的洋兵營裡搞出來的那一套洋人炮操。(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二章 今世英雄誕生記第三百五十五章 風雨會常州第五百零九章 斬人頭,祭明十三陵第六百二十六章 榮譽需要‘特權’來襯托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七章 分瓣梅花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盧氏營的捷報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一仗打的好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俄羅斯的態度!第八百五十章 中國的美好時代 續第八百七十六章 陳皇帝的牙根恨得發癢第九十六章 殺手鐗後記7 當代皇室第五百三十七章 從西南到東北第九百零一章 輪船和火車第四百五十三章 捻子反了,朝鮮崩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暖暖的靡紅第六百七十九章 財政赤字第五百九十二章 撕逼大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對新帝的擔憂!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天下是我們的第七百一十四章 牛頓的‘無知’第八百四十五章 迅如疾風一樣的逃跑第三十一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國夢後記10 穿越駙馬爺第七百九十二章 你就是個豬玀第八百零三章 封國在哪裡啊,封國在哪裡?第七百四十四章 二百萬,再加一份人情第七百零五章 南京來的精英第四百八十五章 毀滅第三百零一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間的‘交易’第七十二章 三個混賬的下場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國旗下的講話第八百六十三章 陳鳴的‘考覈’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災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是一個兵第九百六十六章 中國內政之民生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告大明思宗烈皇帝!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沒有宣戰的戰爭第三百七十一章 拉開一個偉大時代的序幕第四百六十九章 快報太子殿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府第六百六十五章 紅果果的叛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既然無力反抗,那就好好享受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可別犯傻——第六百八十四章 陳鳴的世界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四章 兩個日本,兩個國王第二百零六章 棘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九百二十八章 ‘碾壓’式戰爭第三十二章 完美無缺的丈夫第九百八十五章大魚吃小魚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條例第二百五十一章 銀子,背叛第七百七十六章 魔鬼的誘惑第九百零二章 揭陽王的奧斯曼之旅第六十章 李釗用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似英主!第三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狂熱中國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三章 大西洋上第二十八章 關家第九百二十二章 被陳鳴盯上的佛羅里達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軍團第八十章 內心的獨白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俄第七十八章 我們不是造反誰是造反?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生氣恃風雷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要遷都第六百七十五章 同年不同命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八章 陳鳴被套路第七十四章 逆賊竟然都着甲!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動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法海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心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五章 閣下,這是今天的報紙!第二十三章 老爹‘好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中法奧三國同盟第五百八十八章 收穫喜人後記4 《泰晤士報》頭條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央軍校第五百零一章 天命所歸第五百七十二章 帝國主義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倫敦八旗的日子……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縣城第一千一百零五十章 英國大使的美好願望……第五百三十四章 雙面間諜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八百二十八章 他們捍衛了俄羅斯!第二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炮兵第九十六章 殺手鐗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被自己蠢哭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拉開一個偉大時代的序幕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得其所,死得值!後記4 敞開懷抱到叉開雙腿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