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猶疑不定

【聽說起點都是週三定推薦~~~】

武昌,湖北巡撫衙門。

看到吳和卿臨死前發來的奏摺,湖廣總督定長很爲震動。有些傷感吳和卿的死,可更多的還是爲陳家軍的猖獗和武昌守備營的臨陣怯敵惱怒。“鄖陽府城一失,鄖陽之地必危,賊兵若長驅直入……這可如何是好啊!”他在簽押房裡邁着小步走來走去,不時頓腳嘆息。

定長的身子確實很不好,臉色灰青,一看就不是正常顏色。

“皆是永瑞無用,損兵折將,深負朝廷厚恩!”定長在心裡說道,把一肚子的怨氣都推到了永瑞身上,卻忘了自己做的也一樣一塌糊塗,把僅有的兵力分頭部署在襄陽和鄖陽,屁用也沒有起到……

現在永瑞已經被押送北京了,湖南綠營還在召集之中,現下根本到不了湖北來,他手中真的沒人來賭住東面的出口了,除非他願意冒險,用襄陽人馬西去谷城、光化。

定長很想再找出一個名將來,或者說能將、干將來,否則就襄陽城裡的荊州左副都統石亮【瓜爾佳氏】的能耐,定長實在信不過他的本事。

湖北綠營在之前一陣敗得太慘太慘了,定長思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適當的人來。最初開始,他想‘提拔’自己的督標副將保祿,以爲虎父無犬子,保祿是瓜爾佳·富德的二子。後者是乾隆朝平新疆的功臣,以功累封一等靖遠成勇侯,授御前大臣、理藩院尚書,兩次犯大罪下獄,都被乾隆赦免,可以說簡在帝心。

但是爛泥糊不上牆,保祿在被定長詢問去頂替石亮督戰襄陽的時候,圓胖胖的大臉刷一下白的跟紙一樣,坐在椅子上起不來,倆腿都軟了。定長就真的找不出哪個可比石亮的了。宜昌鎮總兵薛士儼參與過當年平大小金川之役【第一次】,在定長心中的信賴值是超過石亮這個紈絝的。可是宜昌鎮也在整兵北上,薛士儼遠水解不了近渴。除非他想讓薛士儼空降襄陽。

定長心中是沒一個適合的人選。

嘆了口氣他坐回椅子上,在眼前的這張文案上,他已批閱了整整四個年頭的文書奏報,數以千百計的文書發下,無數道政令寫下。在這裡他能夠感受到權利的滋味,所以他即使病重,也奢望着儘快好起來,而不是向北京寫這支乞骸骨。現在,這張代表着湖廣最高權力的文案依舊屬於他。卻讓他恨不得甩自己一巴掌,夏天時候病重的檔口直接上摺子走人多好,最多養好了身子繼續爲朝廷效力麼。

打前明開始,這朝廷上的頂級大員,起起落落不都很正常的麼。誰家沒有一個爹孃呢?爹孃死了要披麻戴孝二十七個月,丁憂,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如果運氣好的能攤上一個直系祖輩,就還要再來一回。定長自己也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暫時性回家養病有啥子不可以啊,他現在很爲當初自己的決定後悔。

而眼下禍事臨頭,他想退也已經晚了。

湖南和湖北西邊的宜昌、施南等地,綠營兵的籌集速度很慢,大清兵馬圍剿的敗訊已經傳遍了湖廣,民間以訛詐訛,一些消息傳得很離譜,直接影響到了綠營士卒的士氣和隊伍集結速度。並且在綠營籌集過程中,一些綠營兵軍紀渙散,惹了不少民怨,讓他十分惱火。也讓他的這張文案上每天都堆起打各地而來的各種奏報,還有綠營埋怨地方官府不配合的塘報,就像小山一樣。尤其是信陽那邊和襄陽府、鄖陽府的文書【河南巡撫空缺,信陽有被湖北殘兵佔據着】,這些個地方的文書,不是報告民生激憤嚴重,搜刮過重、勞役過重,就是報告陳逆和地方賊匪的騷亂,兵禍慘然;或是逆匪如何如入無人之境、縱橫往來間又破了什麼州縣鎮集,焚掠得如何慘重,擄去了多少丁壯車馬和物資,以及某些地方官員望風而逃或是城破殉難。諸如此類的文書,上面滿是觸目驚心的字眼,看得他都恨不得一腳把文案踢翻。

現在吳和卿死了,鄖陽府同知、教諭都死了,只有落腳竹山的通判還沒掛,定長的心思特別沉重,沒有馬上查閱翻看奏摺,低頭望着左手小几上的香爐出神。

怎麼說,吳和卿也是一個知府啊!

一個婢女雙手捧着一個牡丹瓣式銀胎堆漆剔紅的托盤,輕輕地走進書房。托盤上邊放着一個盛着燕窩湯的青花蓋碗和一把銀匙。另一個婢女上前從托盤上取下來蓋碗和銀匙,放在定長左手邊,然後把蓋子揭開,一股淡香氣飄出來。定長從出神狀態中醒來,神色略有些疲憊,看了那碗燕窩湯一眼,隨即端起碗拿起銀匙,慢慢地喝了幾口。

似乎是被燕窩湯滋補了一下有了精神,定長又拿過了一道襄陽送來的急報,吳和卿死了,整個鄖陽府搞得一塌糊塗,不少地方都有亂賊崛起,並且一支支亂賊匯到了陳逆的手下,石亮來報說陳逆的主力已經超過萬人了。石亮在問怎麼辦?

北京傳來的旨意,皇上是要確保鄖陽無礙的,可現在鄖陽府已經被陳家軍攻略的七七八八,按理說他們是要封堵住鄖陽東返的道路的,但襄陽就他們這七千綠營、民勇,能堵得住實力大漲的陳逆嗎?

關於此事,石亮還提出了要信陽殘兵迅速南返,如果真的要襄陽出兵,那就讓信陽兵與襄陽兵匯合在一處,合力與陳逆一戰。還有漢陽協的水師營,然後就是撫標、督標剩餘的部分,有多少就都向着襄陽增援來吧。

定長反而無法下定決心了。漢陽協的水師營是湖北境內唯有的水師,他的督標還有巡撫範時綬的撫標都還有一個營頭,以及武昌城守營的中營,這是武昌漢陽地區僅剩的三營官兵,如果全砸到襄陽了,石亮再給打個打敗仗,那陳家軍一路直下武昌,他除了一死之外都什麼也做不了。

定長拿起急報又看了一遍,還是不能做出決定。這石亮在文書上也根本沒有寫他打算怎麼抵擋陳家軍,這讓定長如何放心?

石亮要的可是鄂北豫南全部的人馬。

定長思索着,半天放下了手中的筆。不能草率行事,這事需要他跟範時綬商議了才行。

範時綬,湖北巡撫,范文程的孫子。

第五百七十七章 重獲新生!第五百六十章 舉國轟動第八十二章 戰爭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九百八十二章 拿破崙是聰明人!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八章 陳鳴被套路第七十三章 一刀砍頭,碗大一個疤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陳皇帝第二百八十五章 八旗健兒,保我大清!第一百八十八章 妻兒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命所歸第九百四十八章 日本什麼都能‘賣’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老綠教,照狠裡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站籠中的官吏後記2、俄羅斯的代總統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風雲第八百五十章 中國的美好時代 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西班牙的落幕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志氣,表跪舔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五百零四章 落子北海道第九百八十七章 沒有仁義,沒有道德第九百九十一章 ‘畫餅’第十五章 陳崗將歸第789章 對中國感恩戴德第三百零六章 拉攏民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純美的遐想第三十六章 新任知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劃了一條線……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頁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第一百六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國的好‘前輩’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鮮要內附第四百六十九章 快報太子殿下第六十九章 敢逃跑的,一律皆斬!第三百六十九章 投降與亮劍!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殺我,速殺我……第九百二十四章 戰前的準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萬遠征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違背認知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臣朱渥,立第四百九十七章 晉商第九百一十一章 中國人這是要幹什麼?第四百五十一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懵逼!東方的智慧……第五百一十二章 對日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兵營的訴苦大會第八百一十章 陳鳴想剝皮!第七百零九章 中俄商貿區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戰而‘逃’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珅第二百三十四章 復漢軍的支持者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打,嚇唬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派,右派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第四百七十七章 中國本世紀以來最最偉大的文明成果第一百三十二章 陝西綠營第二百九十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五十四章 定下基調第六百六十八章 萬民表率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真大啊第六百零七章 貝加爾湖間諜基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俄羅斯的態度!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切實際的妄想!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六章 小說進入倒計時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英雄第一千一百零七十章 這麻煩大了第四百八十章 首戰,拉開序幕第九百零四章 肢解俄羅斯帝國第二百五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李琨自斬!第一千章 撒花祝賀第四百九十六章 彈幕鼻祖是乾隆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頭炮第五百六十二章 俄羅斯人的命根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世界主角,勝者爲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五十章 ‘世道’變了第一千一百零三十八章 解放亞洲,一撮炮灰第七百三十九章 宗室紈絝第三十四章 陳家撐不了五年!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五章 水師中的‘明日之星’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俄羅斯的大危機!第六百零一章 墨鵠第四百二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戰爭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靈魂衝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七章 分瓣梅花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雨中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間的‘交易’第六百四十一章 東方帝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陝西綠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此敗非戰之罪!第四百九十七章 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