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唯德與力,可居重寶

劉辯以及孫堅等人聽得禹天來這番話,盡都驚愕無比地瞪大眼睛呆望着他。一時間感覺禹天來那絕世高手的風範蕩然無存,搖身變作一個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

禹天來看衆人神情有異,灑然笑道:“諸位不要忘了貧道雖修了武道,卻與‘大賢良師’張角一樣是南華子門下弟子,耳濡目染之下,也,懂得些先天神數之類的法門。”

劉辯聞言登時想起一件事來,當初在陳留招攬的典韋之後,便發生了曹操發矯詔號召天下英雄共討董卓的事情。而自己這位老師似乎早已預知會有此事發生,竟早早地令三千精兵化整爲零潛入中原,便潛伏在陳留附近。得知諸侯起兵響應曹操並於酸棗會盟的消息後,老師立即召集了這三千精兵護送自己前往謀取了盟主之位。由此看來,老師說不定還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禹天來看到劉辯似已信服而孫堅等人還是用看江湖騙子的目光看自己,當即笑道:“諸位不必懷疑,隨貧道通往那處一觀,便知貧道所言非虛。”

孫堅將信將疑地命那軍士引路,衆人依次在後相隨。

到了太廟之後,劉辯看到自己宗廟果然已經化作一片處處焦黑的廢墟,心中不免又大罵了一回董卓。

衆人來隨那軍士來到殿址之南,果然看到一口砌着漢白玉圍欄的水井,孫堅手下的百十名軍士遠遠地看着井口,卻沒有一敢靠得太近。

孫堅卻不信邪,推開想要先去觀看的程普、黃蓋二人,大步走到井邊探頭向下望去,好半晌也未看出有什麼異樣,當即回頭向那報信的軍士喝道:“便是這口井麼?哪有什麼五色毫光!”

那軍士忙道:“將軍明見,方纔這井口確實放光,非獨是小人,周圍的這些兄弟都親眼所見。”

禹天來在一旁笑道:“公臺將軍不必多疑,此事要驗證也容易得很。只要派人到井下一探,必然會有所發現。”

孫堅略一猶豫,而後還是同意了禹天來的建議,點了兩名軍士下經探看。

雖然那兩名軍士心中打鼓,但自家將軍將令已下,便沒有退卻的餘地,只能點了兩個火把各自執在手中,腰間都捆了一條繩子,被同伴一點點送到井下。

片刻之後,兩根繩子同時劇烈搖晃,上面拉着繩子的軍士們一起發力,霎時便將下井的兩人拉了上來,卻驚愕萬分地發現上來的竟變成了三個人。

多出來的已不能說是人,而是一具女屍。那女屍身着宮裝,雖然遍體水淋淋地,卻不見半點浮腫腐爛,面色依然紅潤俏麗有如生時。

劉辯帶着些好奇湊過來看,藉着火把的光亮看清那女子的容貌,登時變色驚叫道:“這不是綠娥嗎?她怎會……”

孫堅愕然問道:“大王認得此女?”

劉辯神色黯然:“此女名爲綠娥,是母后最信任的女官。當日十常侍作亂,殺害孤舅父何進,隨後袁紹等人又發難殺入宮中誅殺十常侍。大亂之中,母后將傳國玉璽交給綠娥,要她妥善收藏起來。後來孤被十常侍劫持出宮,又被董卓所救回宮,卻再也不見綠娥的蹤影。原來她竟已……此女定是爲了保護傳國玉璽不失才投井而死。”

劉辯只顧感嘆綠娥的忠烈,孫堅及他手下的衆將都已變了臉色,目光都落在那女屍項下用絲絛繫着的一個繡金錦囊之上。

孫堅忽地搶步上前,探手將那錦囊抓過。打開看時,見裡面是一個描金硃紅小匣,匣蓋以金鎖鎖閉。他用兩根手指捏住金鎖輕輕一擰,便將裝飾意義大於實際用途的鎖頭擰斷。掀開匣蓋再看,卻見裡面果然是一方印璽。此璽四寸見方,上方雕琢成五龍交紐,底部殘缺一角,以黃金鑲嵌補綴。拿起印璽反轉來看,底面刻有八字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一旁湊來一起觀看的程普面上現出狂喜之色,用帶着些顫抖的聲音道:“將軍,這果然是傳國玉璽,果然是傳國玉璽!”

黃蓋等衆將亦湊過來眼巴巴地看着孫堅掌心的那一方似乎散發着某種神秘光彩的印璽,臉上同樣是喜不自勝。

禹天來冷眼旁觀了一陣,忽地向劉辯悠然笑道:“看來貧道所料不差,果然是上天欲酬答大王之仁德,故此在冥冥之中將漢室遺失重寶送還給大王!”

此言一出,孫堅及其手下衆將同時變色。其中那韓當怒喝道:“禹天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這玉璽明明是……”

“咚!”禹天來背後斜背的劍匣忽地自動彈起,在空中一個反轉之後落在禹天來面前,與地面撞擊之時發出一聲沉雷般的大響,打斷了韓當要說的話。

所有人都清晰地感覺到,腳下的地面隨着這一聲大響發出一陣劇烈的震顫。有幾個軍士甚至立足不穩,一跤跌倒在地上。

禹天來仍是滿面笑容,右手五指彎曲,突出的中指指尖在劍匣頂端一下又一下地叩擊,淡然道:“來此之前,貧道便已經將此事說得很清楚了,事實也證明貧道所言非虛。難道諸位對此事還有什麼異議嗎?”

他叩擊的聲音本不甚大,卻如一聲接一聲的驚雷在孫堅及其手下衆將的耳邊炸響,震得他們心旌搖盪,幾乎不能自持。最古怪的是劉辯與那些的普通軍士也聽到這聲音,卻都未曾感覺到什麼異樣。

當叩擊之聲響到第十下時,衆人當中功力最低的韓當嘴角已經淌下一條血線。

“你……”孫堅手下衆將個個臉上都升起濃重的殺意,手掌都握向腰間的劍柄。

孫堅的臉上則是一陣急劇的陰晴變幻,忽地長嘆一聲,搶在衆人拔劍之前走了出來,雙手捧着玉璽拜倒在劉辯面前,大聲道:“大王洪福,蒼天庇佑,此重寶失而復得,此亦見得大王方爲仁德之君、天命之主!”

看到孫堅如此做法,禹天來才停止叩擊劍匣,一言不發地看着劉辯來處理此事。

劉辯已將方纔的一幕看在眼中,臉上亦現出複雜神色,最終卻恢復溫和的笑容,先用雙手攙扶起孫堅,然後才若不在意地接過玉璽,又道:“玉璽重見天日,孤必牢記孫將軍之功。”

第九十九章 寶藏,寶甲第二百三十五章 清場,南北第三百四十一章 八卦難伏魔第八十二章 “新”龍門客棧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朽道韻,不滅魔種第二百七十二章 拜師,傳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起,謀發第十七章 夜探,定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破局,捕影第二百八十五章 欲轉乾坤正,南海訪慈航第二百二十三章 潛淵一載,鱗爪始揚第八十六章 悟道,無厚有間劍;傳法,九轉玄陰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雷動九霄,千軍辟易第三百二十六章 水火之威第三百四十五章 王母重開蟠桃宴,石生妙演鈞天舞第七十三章 擒鰲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寶術演七神通第二百九十章 仇王宅裡鬼夜啼第二十五章 清虛真人馮道德第一百三十一章 伏魔劍,補天志第六十章 鰲拜兇猛,如神如魔第一百七十一章 五載師徒,一朝而別第七十五章 定乾坤第六十二章 禪林飛血第二百四十八章 妖狐第一百二十五章 儒耶?丐耶?僧耶?逍遙世外仙第二十五章 清虛真人馮道德第三十六章 後天九重法,先天無上功第三百二十五章 青蛇,白蛇第二百五十三章 堪憐父母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儒耶?丐耶?僧耶?逍遙世外仙第四十三章 志同第二百零九章 亂戰,又至第七十四章 殺龍第二百六十三章 嬌娜第八十六章 悟道,無厚有間劍;傳法,九轉玄陰功第一百二十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第二百四十四章 雙姝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冥紫血,雙劍爭鋒第二百一十五章 溫酒奉老將,未冷割頭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簸卻滄溟水,扶搖去如仙第二十三章 遲遲登場的男主第二百零四章 劍與氣,法與武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得快人如典君,盡誅世間不平人第一章 人猿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劍爭雄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有算計,算深者勝第二百三十二章 左慈,求戰第一〇二章 送上門來的便宜第二百八十四章 棄刀,得刀第二百九十六章 法力無邊,海裂山崩第一百零五章 龍王計安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彼聲東擊西,我將計就計第五十九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曲迷神引,欲墮仙佛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論劍天下,唯君敵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神仙索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海之濱,圓月當空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玉九轉,練氣成罡第三百三十三章 誦經禮佛仍悟空第一百零六章 入甕第九十三章 燃血而遁第三百一十七章 魔影現,天下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十數載功名紅塵亂,幾千裡北疆鋒鏑鳴第二百二十二章 盟散約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顯神通八仙渡東海第二十九章 革命豈兒戲?第一百三十一章 伏魔劍,補天志第一百九十七章 劍蕩八荒,萬夫莫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隱娘第二百三十七章 如來神掌,截天一式第二百四十八章 妖狐第一百章 刀姬第二百七十三章 獨佔青山紅塵外,造化樓臺白雲間第二百零八章 劍神王越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崇佛迎慈航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玄座下,一門英雌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有算計,算深者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刺之約第五十九章 人心易變第八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一章 師徒話別第三十九章 殲惡第一百六十六章 劍雨飛花,如詩如夢第三百二十章 都天煞氣,太初殺氣第二百五十四章 開門收徒,上門論理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玄問志,許仙拜師第三百二十章 都天煞氣,太初殺氣第二十八章 “關乎天下蒼生的大秘密”第三百五十一章 摻沙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下傳道,山中參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後第三百三十二章 蟠桃會第一百零八章 梟雄末路,刀劍爭輝第九十四章 莫言第一章 人猿第三百一十五章 鹿鼎之宴第一百九十九章 欲傳火種待燎原第三百五十三章 風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