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機關算盡亦徒然

良玉聽到孫傳廷說張獻忠的輜重全部爲石頭,第一個T傳廷和田羽在合起來騙自己,因此看了孫傳廷一眼,然後仰天長笑說:“孫督師,你以爲左某是三歲孩童吧。”

孫傳廷見左良玉如此說話,臉上騰出一絲怒色,厲聲說:“左大人,你的意思是本督再騙你了?”左良玉沒有再說話,不過臉上的神氣明顯告訴孫傳廷自己就是這麼認爲的。

孫傳廷冷冷的說:“既然左大人不信,本督也沒有辦法。”

左良玉看到孫傳廷已經發火,但是根本也沒有懼意,脖子一梗,大聲說:“孫督師,我們左鎮騎兵被山東鎮殺了二千多人,這筆賬怎麼算。”

孫傳廷冷哼了一聲說:“左大人,雙方的衝突現在還沒有弄清楚,你提兵到此是爲何意?”

左良玉也不跟孫傳廷兜圈子,聲音如同金石之音:“如果孫督師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左某隻好自己向山東鎮討回公道來了。”

孫傳廷喝道:“左良玉,你目中還有沒有我這個督師,還有沒有當今聖上。”

左良玉朝着北方一抱拳,然後說:“皇上對左某來說,雷霆皆雨露。左家世受皇恩,左某當然會學嶽武穆精忠報國。”左良玉口中說着皇上,根本就沒有提孫傳廷一句,言下之意根本就沒有將孫傳廷放在眼中。

孫傳廷早就料到左良玉不會把自己放在眼中,聞言笑了一下,然後諷刺的說:“左將軍如果有這種想法,恐怕張獻忠早就潰滅於蜀地,楊嗣昌楊大人也不會因此而死了吧。”

左良玉看到孫傳廷當面揭了自己的短,一股殺氣涌上心頭,他坐下的馬匹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殺氣,躁動不安。左良玉一帶繮繩,穩住戰馬,然後盯着孫傳廷說:“這麼說來,孫督師是不準備爲左鎮做主了?”

孫傳廷看到左良玉緊緊相逼,心頭也不由火氣上衝,不過他作爲督師,本着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想法,因此愣是將火氣壓了下去,用現在的話說山東鎮和左鎮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因此緩緩的說:“貴鎮和山東鎮的衝突本督自會秉公處理,但是現在你這麼做可知罪否。”

左良玉哼了一聲。大咧咧地說:“我這是正常調動。有什麼罪名?”

孫傳廷看到左良玉如此。氣得火冒三丈。冷哼了一聲說:“正常調動。你左鎮本來在李家店。與山東鎮對流寇形成夾擊之勢。現在沒有命令擅自離開原來地駐地。放走了流寇我唯你是問。”

左良玉將頭一仰。笑了一聲。然後朝着孫傳廷說:“孫督師。你不用王顧左右而言他。說說山東鎮殺我二千多兵士地事情吧。”

孫傳廷瞧了一眼田羽。然後將王六所說詳細地說了一遍。冷冷地朝着左良玉說:“這次衝突緣起你們左鎮那個副將。讓他出來。咱們當面覈實。”

左良玉出兵地時候。國英還沒有回營。而且左良玉派出去地親兵遍尋周圍幾裡都沒有尋找到國英地下落。左良玉現在心中懷疑山東鎮做了手腳。因此大聲朝着孫傳廷說:“孫督師。你不說我還忘記了。現在國英副將自今沒有回營。我還要向你們要人呢。”

田羽聞聽對方地主將沒有回營。心中靈光一閃。剛纔地一件件事情像過電影般在田羽腦海中閃過。張獻忠輜重都是石頭。國英不顧殺頭地大罪首先攻擊山東鎮。而且據王六說當時國英就如同瘋了一般。自己留出空擋他根本不逃。反而死力進攻。這不像一個大明副將能做出來地事情。現在國英又沒有了下落。這幾件事情竄連起來一看。馬上意識到國英絕對有問題。田羽已經猜到國英八成被張獻忠收買。不然事情不可能這麼巧。現在國英不知道下落。很明顯是畏罪潛逃。田羽想到這裡朝着左良玉說:“左大人。你朝我們山東鎮要人。可笑。我們山東鎮纔是受害者。現在國英我看是畏罪潛逃了。”

左良玉當然也不是傻子,剛纔孫傳廷說張獻忠的輜重全部都是石頭,開頭他並不相信,還以爲孫傳廷和田羽合起來騙他,後來他看到孫傳廷的表情非常激憤就知道恐怕這件事情可疑,加上國英遲遲不露面,因此他已經有所警醒,他將整件事情想了一遍,覺得國英大有問題。不過他平時對國英信任有加,可以說整個左鎮國英部是最受左良玉重視的部隊,而左良玉也將國英視爲自己的心腹,不然劫掠張獻忠輜重之事他不會派國英過去。現在左良玉不相信國英會叛變投奔流寇,當然他也不願意相信國英會這麼做。如果這件事情真如田羽所說,那麼左鎮這次興兵問罪,可就一點理也沒有了,而且左良玉駐紮在李家店,已經堵死張獻忠和曹操往湖廣的道路,如果國英投奔流寇,恐怕現在流寇早就會利用這個機會逃走。到時候自己營中副將叛變,又走了流寇,自己卻無理取鬧,擅自調兵圍困山東鎮和督師大人,孫傳廷完全可以憑着這件事情在崇禎面前告上自己一狀。憑着現在自己的聖眷,恐怕只有西市送命的道路可走。因此左良玉打定主意,要一口咬定國英是被山東鎮擒拿或者殺害,不然自己就處於完全被動的境地。因此仍強詞奪理的說:“國英將軍世受國恩,豈能委身於賊。恐怕國英將軍現在早就成了你們山東鎮階下囚。”

田羽看到左良玉雖然嘴上強硬,但是額頭上已經冒出了一層細細的汗珠,就明白了左良玉的想法,他本來就不願將自己和左良玉的關係搞僵,因此用一種緩和的語氣說:“既然國英將軍下落不明,貴部還有那麼多軍士,尋來幾個一問便知。左總兵不會連自己手下的兵士也不信任吧。”

左良玉聞言猶豫了一下,他現在雖然心中不願意相信國英投奔流寇,但是事實表明國英極有可能已經投奔流寇,故意帶領自己的騎兵與山東鎮發生火併。因此聽到田羽提出來找兵士對質的想法後,更加大急,一旦兵士說的和孫傳廷描述的一樣

自己就成了騎虎之勢難以下臺了。因此哼了一聲說T昧,懂得了什麼。你們山東鎮趕緊放了國英將軍,一切就會水落石出。”

田羽搖了搖頭,左良玉到了這個境地還兀自遮掩,看來和左良玉說理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此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朝着左良玉說:“本將軍從來不打誑語,貴部的國營將軍已經隨着大隊突圍,這是你們左鎮親眼所見。貴軍兵士愚昧,不過連自己的將軍也認不得吧。”

本來左良玉是想着用國英這個人當擋箭牌,不想現在被田羽緊緊相逼落入瞭如此被動的境地,他已經難以自圓其說。田羽現在問得尖銳,左良玉一時難以回答,不由尷尬的低下頭,不過他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靈光一閃,冷笑着說:“我們國英將軍突圍出來了,但是他爲了早一步彙報山東鎮搶輜重殺人一事,離開大隊,被你們山東鎮拿了。”

田羽看到左良玉這麼一說,下意識的冷笑了一聲,逼問說:“你口口聲聲說國英將軍落在了我們山東鎮的手上,可有證據。”

左良玉本來就是猜測,他哪有什麼證據,而且來之前也沒有想到田羽會藉着這個問題發難,因此毫無準備,這個時候左良玉已經沒有絲毫辦法,只好硬着頭皮說:“方圓十里之內我們都找過了,根本就沒有國英將軍的下落,不是落在了你們山東鎮的手上,還能有其他人?”

田羽聞言不由仰天長笑,用一雙眸子緊緊的盯着左良玉,慢慢的說:“這麼說來你們左鎮的人不見了就落入了我們山東鎮的手中了?你現在這個說法與秦檜的莫須有罪名何其的相似,左大人你醒醒吧,你落入了手下的陷阱兀自不知,你再一意孤行下去,恐怕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處。再說恐怕你這個說法難以服衆吧。當今聖上明鑑萬里,恐怕不會被你矇蔽,你等着聽參吧。”

左良玉這時候已經是冷汗滿頭,他心中現在對國英已經沒有了一點信心。心中一直在嘀咕,如果國英真的這麼做了,自己怎麼辦?現在箭已經在弦上,不得不發啊。他連忙又將另外一個問題扯了過來:“你們山東鎮不止殺了我們國英將軍的部下,我軍的糧草也被你們奪了去,還割了我部遊擊劉十一的耳朵。從這裡就看出你們山東鎮根本就沒有把我們軍放在眼裡,還我的輜重來。”

田羽還不知道這件事情,聞言看了左良玉一眼,左良玉臉上滿是激動之色,猜左良玉沒有說謊,因此朝着身後的王躍鵬說:“躍鵬,回營問問衆將,看誰割了左鎮遊擊劉十一的耳朵。”王躍鵬答應一聲,縱馬而去,不一會王守信隨着王躍鵬趕到。

田羽看了王守信一眼,問道:“守信,是你們部割了左鎮遊擊劉十一的耳朵,還搶了對方的糧草。”

王守信點了點頭,田羽心中不由一急,左良玉是想着用這個問題避開國英之事,現在王守信承認此事,不就給了左良玉反擊自己的機會嗎,因此臉上現出一絲怒色,大聲說:“爲什麼要搶左鎮的糧草,回來爲什麼不報告給我。”

王守信忙解釋說:“大人,我軍回營的時候你已經來了這裡,因此沒有來得及和你彙報。不過大人割了劉十一的耳朵是事出有因。”

田羽不解的看了王守信一眼,然後問道:“割了對方的耳朵,搶了糧草,還事出有因?”

王守信大聲說:“大人,我們根本就不是搶了左鎮的糧草,而是左鎮兵士四處劫掠百姓,被我們發現,我們勸阻他們,他們根本不聽。看到百姓的慘狀,咱們的兵士非常氣憤,都罵左鎮連流寇都不如,我生氣之下就帶兵把劉十一抓了起來,割了他的耳朵爲了告誡他下次不得再這麼劫掠百姓。至於左鎮的糧草不過是剛剛從百姓手中搶奪來的一些雜糧,我已經把這些雜糧都發還給附近被搶的百姓。”

田羽聽完之後,心中信了個百分百,因爲左鎮的軍紀田羽像來有所耳聞,而且前些日子也有不少百姓前來孫傳廷那裡告狀,田羽對左鎮這個做法大爲不滿,他作爲平賊將軍,剿寇武官官職最大的將領,本來有權過問左鎮的事情,不過他知道左良玉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中,自己過問這件事情也沒有什麼用處,甚至還會引起左良玉的更大不滿,因此就把此事放了下來。

山東鎮衆將都是貧苦出身,而且山東鎮軍紀森嚴,沒有人膽敢劫掠百姓,因此衆將非常看不慣左鎮的做法,這次王守信帶兵將左鎮搶奪來的糧食搶回發還百姓有情可原。田羽將目光再次瞧向了左良玉,左良玉在田羽如電的目光下,有些膽顫,本來讓他大發雷霆的兩件事情一說起來都是左鎮的錯,現在如何是好。

正在這時,一個山東鎮探馬急匆匆的趕到田羽身邊,翻身下馬跪在田羽面前說:“大人,張獻忠和曹操兩營已經從李家店方向朝着湖廣方向逃跑。請大人早做定奪。”

田羽聽到流寇逃跑,也顧不得上和左良玉再說,朝着孫傳廷施禮說:“孫大人,軍情緊急,我率兵先追擊流寇,回來再說這兩件事情。”

孫傳廷這時也發覺左良玉是無理取鬧,聽到流寇逃跑,心中也是非常着急,田羽說去追擊,忙點頭說:“田將軍,一切都拜託你了,一定不能讓張獻忠和曹操再逃入湖廣,一定在信陽附近殲滅張獻忠和曹操兩人。”

田羽點了點頭說:“大人放心,流寇騎兵不多,絕對能夠追上。”說完帶着王躍鵬和二十名親兵回營。不一會,山東鎮營中三聲炮響,涌出來近二萬騎兵,這些騎兵有一多半都是穿着歌德甲,迎着烈日,發出耀眼的光芒,而剩下的雖然穿着不過各式的甲冑,有棉甲,鎖甲,鱗甲,但是一個個精神百倍,聲威不下那些身着歌德甲的騎兵。二萬多騎兵猶如一個整體,井井有條,近二萬人沒有一個人說話,都一臉嚴肅的策馬趕路,整個大軍只能聽到馬蹄聲。

左良玉看到山東鎮騎兵隊伍,心中一驚

就聽說過山東鎮兵強馬壯,但是沒有想到山東鎮的軍大,不要說和山東鎮對戰,就是現在看到山東鎮出兵的樣子,都有些心馳神搖,不能自已。

騎兵剛剛疾馳而去,山東鎮步兵開始出發,首先出來的便是王守信的“信”字營,王守信遠遠的看了看左良玉,嘴角露出一絲不屑,他朝着大軍喝道:“停。所有火槍手朝空中齊射三槍。預備,放。”王守信的話音一落,“信”字營五千燧發槍槍手紛紛扳動扳機,開槍示威。五千燧發槍齊射,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加上張家集四處環山,槍聲在大山中產生迴音,久久不散,讓人心悸不已。

左良玉部也有火銃手,不過左良玉部使用的都是大明制式的鳥槍、三眼鐃,這些槍不但發射速度慢,威力和射程也不如山東鎮的燧發槍,而且由於工部的官員上下竄通,大吃回扣,而作坊也偷工減料,使得火器的質量根本就沒有保證,時常炸膛誤傷兵士,因此左良玉根本就不重視火器營的建設。但是山東鎮五千火槍手卻給左良玉太大的震撼,如果自己的左鎮真的和山東鎮打起來,恐怕連半天時間都堅持不了,左良玉來之前那一腔豪氣在山東鎮威武的軍威之下完全消耗殆盡。

孫傳廷看到左良玉難堪的臉色,心中冷哼了一聲,心說:“左良玉你真的太狂了,估計你還以爲你們左鎮是大明最強大的軍鎮。和山東鎮一比,你們左鎮根本不值一提。要是真的打起來,你們左鎮八成會全軍覆沒。”想到這裡,孫傳廷冷冷的朝着左良玉說:“左將軍,你等着聽參吧。”說完帶着親兵朝着山東鎮離去的方向追去。

張獻忠和曹操看到大計告成便急忙回到營中,忐忑不安的等着左鎮的動靜,左良玉果然不出徐以顯所料,盡起大軍朝着山東鎮駐紮的張家集方向而去。張獻忠和曹操不由擊掌相慶,不論山東鎮和左鎮誰勝誰負,對張獻忠和曹操來說都是值得慶祝的事情。左鎮一離開李家店,張獻忠和曹操便得到了逃跑的機會。不過張獻忠和曹操兩營中騎兵爲數不多,大多數都是步兵,因此行軍速度非常緩慢,而且田羽就怕張獻忠和曹操逃走,因此派出來大量的偵騎,嚴密監視張獻忠和曹操兩營的動作,因此張獻忠和曹操剛剛起營逃跑,山東鎮的偵騎便知曉了,偵騎首領孟彥安一面帶着人緊緊的跟隨張獻忠和曹操兩營,一面派人給田羽送信。

田羽得到消息後首先帶着“義”、“禮”兩營騎兵追了出來,因爲李家店處在豫南進入湖廣的要衝,因此張獻忠和曹操想帶着大軍進入湖廣,必走李家店。因此田羽也不怕錯了方向,帶着大軍風馳電掣一般趕到了李家店。

田羽帶着騎兵趕到李家店的時候,張獻忠和曹操兩營已經過去了足足一個時辰,偵騎首領孟彥安早就留下偵騎給田羽的大軍指路,田羽率領騎兵在偵騎的指引下朝着張獻忠和曹操兩營逃跑的方向而去。

田羽的騎兵足足追了半天時間才趕上張獻忠和曹操逃跑的大軍,張獻忠和曹操看到山東鎮的騎兵趕到,懊喪不已。本來以爲左鎮能夠拖延田羽一段時間,沒有想到田羽這麼快就追了上來,曹操是個惜命的人物,看到山東鎮騎兵軍容以後,甚至打起了帶着騎兵標營跑路的打算。張獻忠則比曹操光棍許多,看到已經無法擺脫田羽的騎兵,便收攏士卒,尋找了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紮營。

流寇裝備極差,大營沒有準備鹿角、蒺藜等物,現在挖掘壕溝對付山東鎮的騎兵已經沒有了機會,可以說這麼紮營根本就沒有什麼防禦能力,幸好流寇選擇的紮營處有塊樹林,張獻忠只好派兵伐了許多樹木,做成簡易的拒馬樁和鹿角圍在大營的四周。曹操雖然心中非常懼怕,但是看到張獻忠打算死戰,也不好意思獨自逃命,挨着大西營也紮下了營盤。

現在田羽只有一萬多騎兵雖然完全可以擊敗對方,但是覺得一萬多騎兵擊潰對方容易,要是完全殲滅對方,無異天方夜譚,山東鎮步兵和火槍手還遠在幾十裡之外,騎兵經過剛纔的追擊,馬力已經下降許多,因此看到對方紮營也不苦苦相逼,將“義”、“禮”兩營分開,一左一右,對大西營和曹營形成夾擊之勢。

曹操扎完大營連忙帶着玄珪趕到張獻忠處,張獻忠早就已經召集了衆將商量如何才能擺脫山東鎮的追擊,不過面對近兩萬騎兵,張獻忠和衆將也沒有什麼辦法。氣氛不免有些沉悶,張獻忠聽到曹操來了,連忙將曹操讓了進來。

曹操掃了一眼大西營的衆將,看到這些人都是一臉的沉重,心中也不由一沉。張獻忠輕咳了一聲,然後朝着曹操說:“曹帥,你看咱們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曹操這時候心亂如麻,哪裡有什麼好辦法。現在他們駐紮的地方還不如原來的大營,原來的大營經過他們的經營,防禦體系已經完善,阻擋騎兵衝擊的壕溝,連綿數裡的拒馬樁,還有鹿角等等一應俱全,爲了逃命,張獻忠和曹操只好輕裝前進,這些東西都被拋棄,現在臨時紮營防禦如何能與原來相比,曹操心中已經有些懊喪,要知道如此,當初何必放棄原來的大營逃命。曹操慘然的笑了一下:“我現在還有什麼辦法,看來只好和山東鎮死戰了。”

張獻忠聞言嘆息了一聲,然後瞧着潘獨鰲、徐以顯說:“徐軍師,潘先生,你們可有什麼良策?”潘獨鰲看了徐以顯一眼,然後緩緩的搖了搖頭。徐以顯本來還以爲自己的計策成功,沒有想到機關算盡亦徒然,還是被田羽的山東鎮追了上來。現在只有山東鎮一鎮追來,原來想着左鎮和山東鎮火併的計策已經失敗,而且現在山東鎮已經形成夾擊之勢,還有什麼計策可言,現在一切陰謀都會成爲陽謀。現在就是憑着實力說話的時刻了。

第292章 青山埋忠魂第184章 艱難的選擇第279章 沉浮宦海如鷗鳥第130章 出兵椴島第156章 世事浮雲第51章 太極宗師陳王庭第208章 皇太極的雄心第235章 命運要把握在自己手中第49章 困境第128章 明代的“勞斯萊斯”第158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182章 勢如破竹亦枉然(下)第223章 再見祖大壽第153章 臨大節達生委命第25章 追擊第32章 岳家槍法第203章 高地第129章 崇禎的抉擇第299章 避重就輕第39章 破軍第161章 貧無達士將金贈第24章 敗走商洛第166章 黃粱夢破嘆雲浮第276章 將相本無種第85章 山東總兵第113章 逼上梁山第314章 遼陽血戰第316章 馬踏連營第283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24章 敗走商洛第267章 爭名奪位多莠臣第197章 筆架山血戰第28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31章 致命的疏漏第240章 燎原之勢第271章 虎豹騎第50章 清風寨第174章 兄弟蕭牆仇者快第50章 清風寨第174章 兄弟蕭牆仇者快第44章 貝勒折箭第59章 方正化第220章 風捲殘雲第314章 遼陽血戰第275章 馬革裹屍贏敬意第52章 火併劉黑虎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輩第36章 滿目瘡痍第107章 撈到寶了第289章 敵襲!虎豹營之強悍第208章 皇太極的雄心第156章 世事浮雲第297章 潼關鏖戰第4章 風雨老營第187章 心中悟生殺之機第28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9章 聖姑紅娘子第318章 王師百戰鑄軍神第164章 血戰贏得空餘恨第214章 憑空出現第288章 男兒當立不事之功第123章 柔情第174章 兄弟蕭牆仇者快第301章 神出鬼沒第120章 目標,日本第287章 一行而墮終身之名第72章 收穫第240章 燎原之勢第183章 鬆錦大戰第224章 翻雲覆雨第291章 “義”往無前第257章 血肉身軀歸泡影第251章 定計第211章 熱血沸騰第278章 大變革第86章 濟南!濟南!第281章 殺神降世第172章 雷霆手段話改編第37章 孫子終歸是孫子第240章 燎原之勢第258章 神秘的屍體第293章 牛刀?第45章 宦官奸人第275章 馬革裹屍贏敬意第196章 關門捉賊第7章 又升官了第83章 與蠻子鬥智其樂無窮第58章 父代子死第7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1章 熱血沸騰第35章 瘋狂過後的收穫第72章 收穫第92章 新年第1章 初遇闖王第294章 兵不血刃入南京第283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85章 山東總兵第234章 天恩難測冷人心第54章 混世魔王第291章 “義”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