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民主權利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黨能否獲得人民羣衆的廣泛認同,能否長久執政,能否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政黨內部民主的發展水平。要保持黨內政治生活積極健康發展,就必須正確把握黨內民主的重要意義。面對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強調“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是黨內政治生活積極健康的重要基礎”,並就新形勢下如何堅持黨內民主制度提出具體要求。
一、堅持和發揚黨內民主的重要意義
堅持和發揚黨內民主,是保證黨的鞏固和發展、完成黨的各項任務及其歷史使命的重要條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什麼時候黨內民主生活是正常的,黨的路線就正確,也能順利推進,黨的事業就能順利推進,黨就能興旺發達;相反,什麼時候黨內民主生活不正常,黨的肌體就會受到損傷,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因爲黨內民主被壓制造成黨的事業遭受嚴重挫折的教訓數不勝數。比如,土地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爲代表的共產黨成功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新型革命道路,經過長期奮戰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在以毛澤東爲代表的共產黨人的正確思想的指導下,先後粉碎了敵人的多次“圍剿”,但是隨着“左”的思想的蔓延,以毛澤東爲代表的正確主張在黨內被孤立,乃至毛澤東被剝奪了領導權,最終帶來的
是反“圍剿”的失敗和二萬五千裡的漫漫征途,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危害。新中國成立後, 1957年反右擴大化以及隨後展開的“反右傾”運動,使黨內民主生活遭受了挫折。“**”更是嚴重破壞了黨內的民主生活,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正是在此認識基礎上,鄧小平等人重申黨的原則,提出了健全黨內民主生活的規範,強調既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同時又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
由此看來,黨內民主的發展關係黨的建設全局,堅持和發展黨內民主對於保持黨的團結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黨的建設本質來看,黨的建設的根本是要鞏固黨的團結統一,以確保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保持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同時,解決黨內矛盾依賴於黨內民主,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解決黨內矛盾最有效的方法,而批評和自我批評只有在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一種方法,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沒有真正實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實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這種方法”。他還指出,黨要有力量,依靠實行民主集中制發動全黨的積極性,用發揮全黨的積極性鍛煉出一批幹部,嚴肅宗派觀念的參與,營造黨內和諧的環境。而積極性的發揮,有賴於黨內生活的民主化,“黨內缺乏民主生活,發揮積極性的目標就不能達到,大批能幹人才的創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
。此外,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有利於形成黨內生動活潑的和諧政治局面,有利於化解黨內存在的矛盾和分歧,確保黨內製度建設科學化。簡單而言,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是形成“六有”政治局面的重要基礎。
新形勢下,堅持和發揚黨內民主,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在黨內決策、執行、監督等工作中必須執行黨章黨規確定的民主原則和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壓制黨內民主、破壞黨內民主。尤其是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和黨的各級委員會作出重大決策部署,都必須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凝聚智慧和力量,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在堅持和發揚黨內民主的過程中,有兩點至關重要:一是要允許黨員發表不同意見,反對“一言堂”、搞專斷。所謂發揚黨內民主,就是要允許黨員發表不同的意見,對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要不是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就堅決不能實行抓辮子、扣帽子、打棍子。二是要注意正確對待少數人的不同意見。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有時候少數人的意見倒是真理,是正確的。這就要求,雖然在組織上應當按照集體作出的決定統一行動,但是要注意少數人的意見,不應壓制,不應簡單否定。不過針對黨內的不同意見,只能在黨內爭論,不能搞到黨外去,這是我們黨的紀律,是保持黨的集中統一所必需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