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喜一憂

第71章 一喜一憂

太原王氏的影響力無需贅述,北魏時期就是漢族四姓之一,資歷比博陵崔氏可老多了。

這也是楊廣、崔澈選擇威脅的手段,與他們做交易的原因。

說到底,還是底氣不足,腰桿不硬。

若楊廣有其父的權勢,自然會少了許多顧慮。

但他終究只是藩王,而且還是有意奪嫡的藩王,尤其是面對太原王氏,顧慮也就更多,至少手段就不能太野蠻。

當然,無論如何,事情總算是辦成了。

宴飲後的第二日,幷州刺史府的戶曹官吏們紛紛入駐王氏各處莊園,清楚田畝、隱戶。

隨着太原王氏的低頭,不只是幷州,山西其餘各地的清查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這塊地界不同於河北,在河北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需要與四家周旋,但山西之地僅僅需要搞定了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究竟受了什麼脅迫,幷州總管府下轄二十四州士族無從知曉,但沒有了酒渣鼻們挑頭,哪怕是河東三族也只有乖乖配合的份。

自酒宴以後,崔澈忙得連軸轉,一面主持將侵佔田畝充公,一面又要分心過問刺史府的僚佐們給隱戶造冊,將他們歸爲稅戶。

但最緊要的還是主持爲貧苦之人分配田地。

總不能讓這些人納稅,又不給他們收入來源吧。

崔澈對分田看得最重,也是心中一份愧疚作祟,說穿了,他的手段並不光彩,是拿幷州百姓過往受到的欺壓做了交易。

只是澈哥兒也不後悔,清查得來的土地終究還是會分配給民衆,讓他們受益。

按照楊堅在長安草擬的授田方案,成年男丁每人受露田80畝,種植五穀,再受永業田20畝;

婦人每人受露田40畝,不給永業田;

奴婢受田同如常人,永業田不須歸還,露田在耕田者死後要歸還國家。

一夫一妻即有田140畝,其中20畝可以傳給後世子孫。

但實際操作起來,部分人口密集區域難以如數授田。

只是山西之地暫時還沒有這份顧慮。

幷州即周邊地區長期以來,是北周與北齊交鋒的第一線,兵荒馬亂的,多有百姓流散。

十七年前,北周與突厥聯軍進犯幷州,北齊三傑之一的段韶領軍擊潰北周大軍,但對於驚慌而走的突厥人,卻無力追擊。

十萬突厥騎卒退兵之際,不忘大掠,由晉陽往北七百里,人畜無遺。

北周與北齊的軍事衝突當然不止這一樁,處在這麼一個周齊密切交流的地界,又怎會如關中一般人口稠密。

幷州被北周奪取,不過六年時間,在沒有大舉遷移人口的情況下,哪那麼容易恢復元氣。

開皇十二年時,之所以說山西之地人口滋生,田畝不足分配,那是承平日久。

北周六年,隋朝十二年,相加正好十八年,而隋朝恰恰是民衆十八歲即可申請官府授予公田。

故而,如今的幷州及周邊部分地區,還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界,大部分地區,尤其是晉陽以北,是可以足數分配140畝田地給赤貧家庭的一夫一妻。

當然,田畝有土壤肥沃的良田,也就有需要重新開荒的荒田。

崔澈爲保證公平,授意將幷州各處田畝劃分,讓當地民衆抓鬮,並派下信得過的人手全程監督,若不這般做,只怕不止是良田盡歸士族奴僕,荒田、下田盡歸窮苦。

就在澈哥兒爲建設大隋勞心勞力的時候,長安城裡頒發兩條詔令。

雖說對於崔澈是一喜一憂,但澈哥兒還是怒不可遏,沒少在心裡叱罵普六茹堅。

北周的九命制早就被廢除,第一條政令便是楊堅重定官品。

若按原先的標準,崔澈這個親王總管府長史只能是正五品上,但換了新制,崔澈與司馬楊玄感都成了從四品官員,就連裴秀也從正八品上,升到七品官。

沒有職務調動,卻坐着把官品升了,這無疑是一件喜事,按照北周時的官員俸祿換算,崔澈年俸直接從2000石慄米增長爲4000石,收入直接翻倍。

但崔澈之所以怒火中燒,恰恰就是這俸祿。

楊堅重定官品之餘,把俸祿也更改了,不再按品級發放,而是根據職務來發放俸祿。

而具體做法,則是擡高最低收入標準,打壓高收入人羣。

例如最低的九品官在北周,年俸僅125石,而在新的俸祿制度下,大致在360石。

北周俸祿是在四品官以前,逐級翻倍,但楊堅可就摳門多了。

七品、八品大致在都在600石,五品、六品也在840石左右浮動,而崔澈的四品長史,根據具體職務,便是授予年俸960石。

三品1440石、二品2160石、一品官也才4200石。

就比如你原本官拜五品,俸祿2000石,得知自己升上了四品,以爲能有4000石的俸祿,吃着火鍋唱着歌,突然就讓楊堅給劫了。

別說4000石了,收入直接給砍成了960石,縮水四倍,這誰受得了。

以後也感覺沒了奔頭,以前一品官在北周俸祿萬石,現在只給你4200石。

沒錯,官員收入不只是俸祿,你還可以貪污腐敗,但他普六茹堅打擊貪腐可一點也不手軟。

“要不就讓妾身在晉陽城裡盤下一間鋪面,繼續經營胭脂生意?”

穆邪利看崔澈爲收入發愁,開始記錄家裡每一筆支出,似乎打定主意要省吃儉用,於是主動提議道。

尉遲熾繁與妙容也隨之附和,要爲崔澈分擔壓力。

“無妨,今上不慕奢侈,960石的年俸,節儉些用,也足夠養家餬口。”

崔澈逞強道。

他的處境在隋朝官員羣體中,只能算是個例。

一般來說,家裡有這麼多奴僕、婢女要養,多少都有點產業,畢竟都是累世爲官,祖上多有積蓄,不至於真的要去貪污才能過日子。

但崔澈不同,他招募三千部曲,幾乎散盡家中浮財,博陵莊園產出又得供給這支私兵,便只能以俸祿爲生。

留在長安城裡的奴僕、婢女哪怕沒有跟來晉陽,澈哥兒不還是得養着他們。

我先去睡一會。

(本章完)

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95章 天子賜婚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63章 楊堅建隋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53章 記事參軍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29章 孝子阿贇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89章 有子名樂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321章 契丹親衛新章節被屏蔽了第24章 爲報君恩新章節被屏蔽了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29章 孝子阿贇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14章 聯姻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