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以詩明志

第586章 以詩明志

崔澈的出現,並沒有引得竇氏驚訝。

實際上,當天竺夫人藉口商議婚期,邀她入宮之時,竇氏就已經有所猜測,否則也不會特意沐浴更衣,帶着滿身的花香來到攬月樓。

而堂堂大燕天子,不惜放下尊貴身份,僞裝成宦官的模樣,居然只是爲了與自己私會,還是讓竇氏在哪感動之餘,忍俊不禁。

“陛下如今這身裝扮,可不像是三年前的正人君子。”

竇氏意有所指,三年前,李淵死於張掖城下,崔澈曾道貌岸繞的在私底下對竇氏表明心意,同時聲稱絕不會對她無禮。

然而時過境遷,他終究是佔據了少年時仰慕的女子。

崔澈一步步走近,站在竇氏的身前,將她的下巴勾起,帶着幾分戲謔道:

“既然衣裳不合適,不如就請夫人替朕寬衣。”

竇氏聞言,心跳加速,但她還是伸出了手,繞過崔澈的側腰

一場酣戰過後,雲銷雨霽。

天竺夫人與竇氏一左一右,癱軟在崔澈的兩側,臉上帶着疲憊與滿足。

竇氏枕着崔澈的右臂,輕聲提醒道:

“奴家不能時常入宮,否則定會遭人懷疑。”

崔澈對此深以爲然。

二人食髓知味,樂在其中,但也沒有被慾望衝昏頭腦。

這終究是件醜事,見不得光。

崔澈沉吟半晌,說道:

“朕此前在洛陽重建了瑤光寺,你與天竺夫人可往此處焚香禮佛,寺內有華光(陳月儀)、華勝(元樂尚)二位主持,自會爲你們安排禪房,不受外人打擾。”

另一側的天竺夫人骨氏疑惑道:

“我們二人去了瑤光寺,陛下又該如何出宮?”

崔澈不以爲意道:

“愛妃出行,呼奴喚婢,前擁後簇,人羣中多出一位宦官,也不會惹人疑心。”

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大燕天子居然會爲了與人私會,假扮成宦官。

同時,崔澈因爲裴秀的關係,一直以來都不曾蓄鬚,更方便了他的僞裝。

然而竇氏卻促狹道:

“奴家以爲,陛下若是塗脂抹粉,扮作宮婢,更能瞞天過海。”

天竺夫人聞言,雙目一亮,也跟着起鬨。

崔澈對此倒也並不反感,畢竟宦官都當了,也不在乎做個女裝大佬。

他半推半就的在二人起鬨下,任由她們爲自己試妝。

妝後,崔澈對鏡自顧,笑道:

“朕若爲女兒身,也是傾國之色。”

竇氏與天竺夫人對此深以爲然,崔澈年輕時候就是有名的俊美少年,否則楊麗華也不會爲他改節再嫁。

天竺夫人誇讚道:

“陛下貌柔心壯,身爲男子,便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身爲女子,姿容亦是人間翹楚。”

竇氏則惋惜道:

“只可惜我們二人的衣裳不合陛下的身。”

天竺夫人趕忙哪來量尺,道:

“妾身爲陛下裁製一身衣裙。”

自此以後,天竺夫人每月總要去一次瑤光寺,與她同行的還有篤信佛教的竇氏,以及某位女裝大佬。

三人在佛門清淨之所,行苟且之事,不爲外人所知。 荒唐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隆冬時節,各地田租稅銀陸續收繳,即將運往洛陽。

而崔澈也在爲明年春耕後的南征做着最後的準備。

開平三年(公元611年)十一月十七日,中書舍人薛收向崔澈獻策,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將沙石運往新建的兗州大倉,同時派遣重兵把守,將隋朝君臣的目光都吸引在兗州。

而真正的糧草,則被偷樑換柱,在夜間秘密運往魯州。

崔澈大喜,於是命薛收親自負責此事,爲他調派足夠的人手。

此舉落在楊廣眼中,無疑是崔澈即將入侵淮南最好的佐證,兗州大倉位於泗水上游,經由漕運,能夠將糧草直接送往徐州。

與此同時,淮河道大行臺尚書令,吳王崔彥卿在劉方、李靖的輔佐下,大肆操演兵戈,兩淮不寧,彷彿大戰一觸即發。

由於荊襄水網密佈,難以施展帳前效節軍、銀鞍契丹直以及博陵騎卒所擅長的長途奔襲,崔澈於是將他們派往徐州。

在三萬精騎陸續抵達徐州之後,楊廣迫於壓力,不得不繼續往淮南增派兵力,抵禦燕軍南下。

十二月初,崔澈又召吳王崔彥卿入朝述職,這在世人看來,必然是崔澈在給崔彥卿做出兵前的最後叮囑。

使者抵達徐州,崔彥卿不敢耽擱,將徐州軍務盡數交由左右僕射劉方、李靖,自己則快馬入朝,趕在除夕之前回到了洛陽。

崔澈在與崔彥卿密談後,不顧東宮僚屬的反對,又加吳王崔彥卿爲兵馬都討大元帥。

至此,別說是隋朝的君臣,就連大燕的文臣武將們,也對崔澈即將奪取淮南一事深信不疑。

開平四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一,元日。

朝會過後,崔澈攜太子崔棄疾、吳王崔彥卿、魏王崔祐之、安樂郡王崔祐銘等人往太廟祭祖祈福。

次日,崔澈在宮中再度擺下餞行宴,把酒賦詩,贈予吳王崔彥卿,詩曰:

‘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羣臣紛紛出言稱讚,崔澈以詩明志,毫不遮掩其統一天下的野心。

宴後,崔彥卿快馬趕赴徐州,而崔澈在宴席上所作之詩,也迅速傳唱開來。

在詩句流傳到南方之後,引發軒然大波。

大隋天子楊廣看着這首七言絕句,默然無語。

他回憶起了年少時,自己爲楊麗華向崔澈索要詩篇。

楊麗華的死訊早就傳到了江南,楊廣並沒有太多的傷感,他只是後悔。

後悔自己當初爲何要替崔澈與楊麗華牽線搭橋。

後悔自己爲何早沒有看穿崔澈的狼子野心,居然與虎謀皮。

當然,對於楊廣來說,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據參與餞行宴的內應傳回消息,燕朝太子崔棄疾全程黑着一張臉。

顯然是對崔彥卿大出風頭,而懷恨在心,不過是隱忍不發罷了。

楊廣冷笑道:

“還想提兵百萬西湖上?崔子澄,我只怕你早晚會有父子相攻的一天。”

中午才趕回來

(本章完)

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81章 皇家尼寺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46章 鋃鐺入獄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8章 周主滅佛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5章 封家六子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18章 崔家兒拳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15章 闔家再聚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78章 同姓聯結第75章 雕版印刷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94章 突厥分裂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5章 封家六子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21章 契丹親衛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512章 勸降忠臣還要晚一點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292章 破敵之計老書完結了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40章 孝寬之疾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80章 前線覓功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38章 大戰將起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52章 相府同僚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298章 震懾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