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兵發南陽

第588章 兵發南陽

大燕皇帝率領着南征大軍遠去,直到再也望不見人影了,官員們各自散去。

回府的馬車裡,裴行儼低聲詢問其父裴元基道:

“崔澈此舉究竟是臨時起意,還是蓄謀已久?”

裴家父子二人獨處之時,常常直呼崔澈的性命,對大燕天子並不恭順。

裴仁基不假思索道:

“崔澈一向謹慎,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今日之事,只怕是蓄謀已久。”

裴行儼不解道:

“他究竟是何目的?”

裴仁基沉吟道:

“長平之戰,秦國臨陣換將,暗中以白起爲帥,出敵不意,趙括掉以輕心,以致大敗。

“如今江南君臣皆以爲是崔彥卿掛帥,而非崔澈親征。

“縱使有劉方、李靖輔佐,但二人的威名如何能與崔澈相提並論。”

裴行儼聞言,憂心忡忡,卻又一籌莫展。

父子二人雖說身在燕營,心向隋,但並非是內應。

畢竟崔澈對他們的提防,已經擺在了明面上。

父子二人以驍勇聞名於世,素有萬人敵的美譽,卻在崔澈立國之前,被趕出軍隊,轉爲文職。

崔澈此舉,也意味着父子二人是觀察司的重點監視對象。

即使裴家父子有心向江南傳遞消息,也不會有細作敢於接觸他們。

裴仁基見其子愁眉苦臉,開解道:

“崔澈是君不是臣,他若是銷聲匿跡一段時間,朝堂,乃至整個北方都將陷入混亂。

“因此,他註定不能如同白起一般,暗中去往前線,纔有今日當衆宣佈御駕親征之舉。

“這麼多雙眼睛看着,崔澈親征的消息不多時,就會傳遍洛陽。

“等南征大軍抵達徐州,細作早就將消息傳去了南方。

“事出突然,或許天子(楊廣)來不及調整在淮南的佈置。

“但淮南守將面對崔澈親征,想必也不會輕敵浪戰,重蹈趙括的覆轍。”

正如裴仁基所言,潛伏在洛陽的隋朝探子,極爲重視崔澈領軍親征的情報,立即派人快馬向南方傳訊。

而此時,南征大軍並沒有出現在東出的必經之路虎牢關。

崔澈領軍離開洛陽後,佯裝東出,卻在途中突然下令改道,南渡洛水,沿着伊水溯流行軍,兵臨伊闕關。

這裡兩山對立,伊水中流,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

崔澈夜宿伊闕關,將士們在關外紮營,直到此時,軍中將士才猛然醒悟,他們並非是要去徐州,而是另有目的地。

而崔澈也不再隱瞞,通過麾下的將校,告知了全軍此行將要收取荊州。

對於這些士兵們來說,荊州與徐州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無非是崔澈的令旗往哪指,他們就順從的往哪走。

崔澈在越過伊闕關後,沿着伊洛河谷翻越伏牛山,抵達南陽盆地。

魯州都督程咬金領了百騎出城迎接。

“微臣叩見陛下。”

程咬金匆匆行至車駕前,下馬拜道。 “平身。”

崔澈牽着崔祐之走下馬車,來不及向他詢問女兒崔文君的近況,而是打聽起了有關襄陽的情報。

程咬金着重提起了襄陽郡丞張須陀,他提醒道:

“此人雖然官居文職,卻能領軍,驍勇善戰,這幾年微臣與他戰過幾場,互有勝負。”

張須陀在這個時空聲名不顯,可身爲穿越者的崔澈,無論如何也不會將他忽略。

不過,面對程咬金的好意提醒,崔澈還是受用的點點頭,笑道:

“能與義貞戰個旗鼓相當,此人倒是一員良將。”

程咬金聞言臉紅不已,只不過面色黝黑,看不出來罷了。

說是互有勝負,但鎮守魯州的四年間,與張須陀交手,他負多勝少,明顯是處於下風的。

當然,他也沒有欺君,負多勝少,不也算是互有勝負麼。

經由程咬金領路,崔澈來到魯山縣城,將士們在城外紮營,而他便住進了程咬金的府中。

崔澈第四女崔文娟帶着崔澈的外孫,在家中恭候多時。

十餘萬大軍抵達魯山縣,這消息不可能瞞得住人,當潛伏在北方的細作拼死將情報送至襄陽,張須陀爲此焦頭爛額。

張須陀出自南陽張氏,先祖遷居弘農,曾作爲蜀王楊秀的部下跟隨史萬歲平定西南夷亂,又曾追隨楊素,大敗殺入關中的楊諒。

也正是有這些經歷,襄陽太守這纔將軍務託付於他,讓他以郡丞的身份領兵。

這幾年,張須陀在襄陽講武練兵,積極備戰,麾下將士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否則程咬金也不會在與他的邊境衝突中陷入下風。

但張須陀也就能欺負欺負程咬金手頭上的府兵,如今聽說崔澈御駕親征,魯山城外連營十餘里,又如何不讓張須陀犯愁。

當然,襄陽太守蕭瑒同樣爲此寢食難安。

蕭瑒是樑明帝蕭巋之子,楊廣皇后蕭氏的弟弟。

在西樑滅亡後,蕭瑒被遷往北方,自小由楊廣夫婦撫養。

如今的大燕皇后楊阿五,若不是蕭瑒爲父守喪,險些就嫁給了蕭瑒。

也正因此,蕭瑒對崔澈橫刀奪愛的行徑,一直以來都心懷怨恨。

如今崔澈舉兵來伐,換了別的太守,旁人或許會在驚恐之下,獻城請降。

但以蕭瑒與楊廣的親密關係,以及與崔澈的舊怨,他又怎會向崔澈低頭。

在派遣使者向周邊郡縣求援之後,蕭瑒找來張須陀,問道:

“如今燕賊犯境,朝廷卻在淮南佈置重兵,無力支援襄陽,張郡丞可有破賊之法。”

蕭瑒對張須陀抱有信心,他正是清楚對方的能力,纔會出於信任,託付軍務。

然而張須陀此時並沒有頭緒,只得說道:

“燕賊固然兵馬強盛,但水戰並非北人所長,襄陽北有漢水作爲屏障,水師縱橫,敵莫敢當,或能依漢水佈防。”

崔澈立國之後,曾經拆分徐州水師,將其中一部調來魯州。

名義上是拱衛京畿,防止隋軍渡過漢水,由南陽盆地北上,威脅洛陽。

而實際上是爲了熟悉漢水,同時在與襄陽水師的衝突中,以戰代練。

正因爲燕軍水師屢遭敗績,纔有張須陀豪言水師縱橫,敵莫敢當一說。

(本章完)

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83章 太子設宴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27章 胭脂鋪子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357章 咬金投軍大家不要等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31章 憾失姻緣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30章 貴人相邀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87章 姻緣已定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6章 德彝同行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8章 周主滅佛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595章 退守江陵老書完結了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55章 徵辟裴矩第28章 雄主崩殂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35章 避難關東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8章 失意之人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237章 崔澈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