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重回幽州

第575章 重回幽州

崔澈東巡,並未選擇他當初從河北出兵河東的路線,即井陘道。

而是選擇大軍向北,出太原盆地,過代州、朔州,入太行八陘之一的軍都陘,直抵幽州。

此舉一來是往朔州視察朔州宮以及周邊的鐵勒部落,其次則是順道巡視北疆。

等回程時,再由幽州南下,沿途經過河北各州,走滏口陘返回。

車駕行至朔州,已經是暮春三月。

大青山下,草長鶯飛,崔祐之第一次望見邊塞風光。

成羣的牛羊,遼闊的草原,修建在巍峨高山上的朔州宮,深深的震撼了五歲孩童的內心。

“皇祖父!跑快些!跑快些!”

奔馳的駿馬上,崔祐之被綁在了崔澈的胸前,興奮的呼喊着。

崔澈在視察過接近完工的朔州宮,以及深入鐵勒部民之間,彰顯過存在感之後,並沒有急着離開,而是在大青山下多逗留了幾日。

崔祐之想要崔澈帶着騎馬,崔澈擔心他坐不穩。

東魏權臣高澄也是在五歲時,跟隨其父高歡逃命,後有追兵,因爲屢次在牛背上滑下來,險些被高歡一箭射死。

崔澈自然不會因爲孫兒從馬背上掉落,就要射死他。

但在高速之下,真要掉下來,崔祐之只怕也將一命嗚呼。

故而崔澈將崔祐之緊緊綁在自己胸前,聽着孫兒的歡笑聲,崔澈卻並沒有繼續提速,因爲遠方的楊麗華正提心吊膽的看着爺孫倆跑馬,一個勁地吶喊,讓崔澈停下來。

策馬來到楊麗華的身前,崔澈解開繩索,讓親隨將意猶未盡的崔祐之抱下去,崔澈自行翻身下馬。

後怕不已的楊麗華厲聲斥責崔祐之,崔澈看見崔祐之被訓得低下了頭,笑着爲他辯解道:

“獾兒在晉陽時課業重,如今好不容易出來走走,就莫要再拘束他作爲孩子的天性。”

哪知道崔澈雖然當了天子,楊麗華可一點也不慣着自己的丈夫,她瞪了崔澈一眼,訓道:

“獾兒年少,不知道危險,陛下是萬金之軀,更應該惜身才對,哪能與獾兒一起胡鬧。

“夫爲妻綱,父爲子綱,做丈夫的要爲妻子做好表率,做父親的要爲兒子做好表率,如今陛下置安危於不顧,莫非就是這樣教導的獾兒?”

崔澈對此不以爲意,他覺得自己行伍多年,騎術精湛,不過是跑馬而已,有什麼危險可言。

當然,崔澈也不會爲此與楊麗華爭辯,他苦笑道:

“皇后言之有理,朕受教了。”

楊麗華白他一眼,這才牽着崔祐之離開,但心底還是暖洋洋的。

她固然是因爲擔心他們祖孫二人的安危,情急之下,才失態冒犯了崔澈這位大燕天子。

但崔澈的態度卻讓楊麗華知道,哪怕當上了皇帝,自己的丈夫還跟過去一樣,尊重自己。

並沒有因爲自己年老色衰,以及身份地位的變化,而棄若敝屣。

一如自己的父親楊堅與母親獨孤伽羅。

崔祐之苦着臉,一邊走,一邊回頭戀戀不捨的看向身後的祖父,與他身旁的駿馬。

在崔祐之心裡,能夠放下身段,陪他玩耍的祖父,可要比嚴厲的祖母親近多了。

崔澈在楊麗華離開後,興致不減,又騎上了馬,命人送來弓箭,在草原上射鳥獵兔。

崔文君與觀音婢這對年紀相仿的小姐妹,在雍儀夫人高氏的陪同下,來到了這片曠野。

“父皇!”

崔文君高聲吶喊。

崔澈聽見聲音,收起了弓箭,朝她們所在的方向揮揮手,策馬趕了過來。

“你們怎麼來了?”

崔澈問道。

崔文君笑道:

“女兒看見獾兒回去了,但沒有望見父皇,聽說父皇在射獵,就想來看看。”

說着,崔文君又道:

“父皇能否帶女兒騎馬?”

一旁的觀音婢眼神中也透露着渴望。

但崔澈卻笑着搖頭道:

“你們都已經長大了,應該要避嫌,若是想要騎馬,我讓人給你們挑兩匹溫順的小母馬,找會騎馬的宮中女官教導你們。”

崔文君高興得直拍手,觀音婢也很開心,只不過眼中閃過一抹失落。

正當兩人歡呼雀躍地時候,崔澈坐在馬背上,朝她們身後的高氏伸出了手:

“上來,我帶你四處走走。”

在觀音婢羨慕的眼光中,高氏紅着臉握住了崔澈的右手,被他拉上馬背。

二人共馬,在草原上盡情奔騰。

崔文君認真的對觀音婢說道:

“將來我若是學會了騎馬,也一定要向父皇一樣,來到草原上策馬揚鞭。”

觀音婢笑着點頭道:

“你一定可以的。”

但她並不嚮往崔文君所說的自己在草原上策馬,而是更願意與人共乘,就像如今,坐在馬背上,背靠繼父胸膛的母親一般。

崔澈的車駕並沒有在大青山逗留太久,數日過後,崔澈帶着家眷在將士們的護衛下再度啓程。

隊伍沿着於延水東出,抵達燕州懷戎縣(今河北張家口懷來縣)。

於延水即後世的洋河,是永定河上游的支流。

崔澈在懷來縣休息一晚後,車駕駛入軍都陘,行至關溝。

此地北側爲燕山山脈,南側爲太行山脈,層巒疊嶂,形勢雄偉,懸崖夾峙,巨澗中流,奇險天開,古稱要隘。

也是出燕入晉,向北去往漠南草原的咽喉之路。

雄關攔道,古稱軍都關,北齊時又稱納款關,一直沿用至今。

崔澈途經此關,親自題字‘薊門關’,以此爲名。

他雖然戎馬多年,但少年時在徐文遠門下學習的功底還沒有扔下,寫出來的字,還是能夠拿出手的。

車駕駛過薊門關,便是關溝,沿途走得很慢,崔澈帶着家眷沿途欣賞關溝美景,倒也能從後世關溝七十二景中找到許多的對應之處。

但關溝僅四十里長,再是緩慢,也只走了三天的時間,便來到了夏口關。

此地在北魏時被稱作下口,北齊時則爲夏口,元時改稱南口,並一直沿用至今,與薊門關一北一南,把持着關溝的出入口。

崔澈這一次倒沒有再改名,他越過夏口關,終於回到了自己的龍興之地,幽州。

(本章完)

第10章 少年出遊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275章 荊州總管請假一天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65章 屠戮宇文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2章 時來運轉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130章 總管外巡請假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324章 書信往來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36章 天元駕崩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60章 孝子賢孫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章 封家六子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288章 仙娥河畔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73章 如魚得水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9章 巡視田宅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99章 放浪形骸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34章 剖明心跡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15章 闔家再聚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51章 崔府夜話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66章 深夜來客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29章 孝子阿贇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81章 皇家尼寺第84章 涼亭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