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收取敦煌

第577章 收取敦煌

君無戲言,崔澈並非是在與崔祐之說笑,如果可能的話,他甚至希望將崔祐之多留在北疆一段時間,深切感受民間疾苦。

而身處薊縣的楊麗華也被矇在鼓裡,但凡知情之人,都不敢承受着崔澈的憤怒,向楊麗華通風報信。

畢竟不會真的有開國皇帝懼內。

崔祐之的牧童生活由此展開,而崔澈的車駕也駛向了邊境,接受阿會魯蘇與大賀摩會的朝見。

阿會魯蘇此前大病過一場,好在養了兩年時間,身體已經康復,如今的他,已經是位兩鬢斑白的老者。

而四十歲的崔澈依舊是滿頭青絲。

一朝天子,一朝臣,阿會魯蘇、大賀摩會重新受了崔澈的冊封,並且向天盟誓,永爲大燕藩籬。

崔澈自然是不會信他們這番話的,若是不能保證自身的強大,過去的忠犬,也會變成反咬主人的惡狼。

他特意將麾下的三萬精騎帶來,目的就是要震懾二人。

與此同時,遙遠的河西走廊,麥鐵杖領兵西進,即將抵達沙州。

東晉年間,前涼以敦煌、晉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護、戊己校尉、玉門大護軍三營設置爲沙州,治於敦煌。

自隋朝開國以來,沙州淪陷胡塵近三十年,百姓飽受吐谷渾的奴役,當燕軍自張掖而來的消息傳揚開來,民衆無不喜極而泣,奔走相告。

更有甚者,則在暗地裡秘密串聯,準備驅逐吐谷渾的沙州鎮將。

沙州鎮將對此毫無辦法,在崔澈與吐谷渾可汗會盟之時,就着重提到過要收復敦煌。

之所以遷延至今,不過是李淵兵敗張掖,又讓吐谷渾統治了敦煌一段時間。

如今燕軍殺來,吐谷渾國內並不會派出軍隊抵擋,沙州鎮將孤立無援,甚至無需民衆驅逐,他自己也在收拾多來搜刮的財物,提前逃之夭夭。

沙州豪族紛紛出面維持秩序,在麥鐵杖趕到敦煌城時,沙州百姓簞食壺漿,慰勞遠道而來的將士。

燕軍也在麥鐵杖的約束下,保持了王師的風範,並沒有就地劫掠。

當天,玉門關守將派人前來請降,麥鐵杖派兵前去接管,自此,時隔近三十年,再度打通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聯繫。

麥鐵杖一面派人向朝廷報捷,一面又組織使團前往西域,出使各國,順道打探消息。

然而燕國的使團尚未出發,卻先有西突厥的使者前來敦煌拜會。

此時的西域並不安寧,正捲入西突厥與西部突厥的內戰之中。

隋朝仁壽年間,西部突厥達頭可汗被楊素擊敗,部衆潰散,隻身逃入吐谷渾不知所蹤。

如今統御西部突厥的則是達頭可汗之孫,號爲射匱可汗。

而西突厥泥利可汗死後,由其子即爲,號爲處羅可汗。

處羅可汗曾想在達頭可汗兵敗後,趁機吞併西部突厥,卻遭到了射匱可汗的頑強抵抗,二人爲此展開了長期的戰爭。

這也是崔澈在統一北方期間,北疆能夠安然無事的原因之一:

突厥分爲四部,捉對廝殺,沒有能力干涉中原內戰。

在西突厥與西部突厥的戰爭中,西突厥起初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畢竟達頭可汗在被楊素擊敗後,十餘個原本歸屬於西部突厥的鐵勒部落轉投隋朝,被隋文帝楊堅送給了東突厥啓民可汗,其中一部分又被崔澈擄掠南下。

西部突厥實力遭受嚴重削弱,難以與西突厥抗衡。

但西突厥處羅可汗生性殘暴,曾經一次坑殺鐵勒諸部首領數百人,激得各部反抗,紛紛倒向西部突厥,形勢逆轉,如今已經退至時羅漫山(今新疆哈密北天山),在西域的統治也是岌岌可危。

西突厥使者來此,自然是希望能夠得到大燕的援助。

但是否介入西部突厥與西突厥之間的戰事,並不是麥鐵杖所能決定的,他只能派人護送使團入朝,同時派遣信使快馬向崔澈報信。

燕軍此次西征,止步於玉門關,麥鐵杖親自鎮守敦煌,等待崔澈的旨意。

他在重新組織起沙州府兵體系後,便將隴右各州府兵遣散。

沙州顧名思義,境內多是沙漠,脆弱的生態環境,實在難以長期供養麥鐵杖帶來的數萬大軍。

當各州府兵陸續返回的時候,崔澈也結束了與阿會魯蘇、大賀摩會之間的會面。

二人各歸部落,時隔近第一個月的時間,崔澈也回到了小城。

被留在小城牧羊的崔祐之黑了,也瘦了,一見到崔澈便放聲大哭,心裡有數不盡的委屈。

“牧羊的生活很苦吧?”

崔澈明知故問道。

崔祐之哽咽着點頭,抱怨道:

“辛苦不說,每天還只有兩個饅頭,根本填不飽肚子。”

由於崔澈離開前,曾下令,誰也不許私自給崔祐之餵食。

哪怕是跟隨他一起體驗生活的張渙,也不敢將自己的饅頭讓給他。

崔澈認真道:

“我小的時候,與裴秀兩個人,每天也只有四個饅頭,當時裴秀正在長身體,食量大,往往都是他吃三個,我只吃一個。

“到了大雪天,寒風徹骨,衣裳破破爛爛,夜裡兩人共睡一牀薄被來禦寒。

“與我那時的生活相比,你現在還算苦嗎?”

崔祐之想了想,連連搖頭。

崔澈又問道:

“在這裡生活了這麼長時間,可有什麼體會?”

一旦崔祐之的回答不能讓崔澈滿意,他必然是要讓孫兒繼續在小城待上一段時間。

崔祐之回憶着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不禁淚如雨下,他委屈道:

“孫兒很認真的在放羊,也沒有一頭羊走失,我真的很努力。

“但每天只有兩個饅頭,孫兒食不果腹,夜裡餓得徹夜難眠,最是煎熬。”

崔澈聞言,正色道:

“沒錯,你的付出,本應該獲得更多,但我的‘苛捐雜稅’,使你每天只能吃上兩個饅頭。

“伱會覺得委屈,心生不滿,獾兒,你要記住這一刻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來要做一個寬仁愛民的好皇帝。”

崔祐之若有所悟,說道:

“皇祖父,阿爺也來這裡放過羊嗎?”

崔澈展顏笑道:

“等回晉陽了,也讓他過來牧羊。”

(本章完)

第13章 辭親遠行第579章 天竺夫人番外發不出來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32章 天子禪位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82章 勿慮婚姻第365章 夫妻同心請假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10章 少年出遊第73章 如魚得水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93章 三線告捷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77章 南陳奪嫡請假一天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52章 相府同僚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73章 如魚得水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17章 初至聞喜第59章 爲友尚義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74章 懲治罪惡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13章 辭親遠行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17章 初至聞喜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3章 鄴城來人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273章 民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