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恢復爵位

第545章 恢復爵位

崔澈入主鳳縣,向晉陽朝廷報捷的同時,也爲魚俱羅請封。

魚俱羅當初跟隨崔澈平定五教叛亂,得授上開府、疊州(治疊川縣,今甘肅迭部縣境內)總管,封高唐縣公。

只是因爲見惡於楊廣,被以私自結交朝廷大臣爲由,除名爲民,罷免了官爵。

雖有高熲舉薦,被任爲河池郡太守,但爵位卻不曾恢復。

崔澈送給魚俱羅的禮物當然不僅僅是慷宇文述之慨,贈予兩名婦人,他向晉陽朝廷請旨,恢復魚俱羅的爵位。

一直以來,崔澈始終堅持但凡是楊廣賜予的爵位,概不承認的態度。

如今魚俱羅因爲楊廣的猜忌,被免除爵位,崔澈自然要爲他請旨恢復。

“大王恩情,末將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

魚俱羅激動不已,他跪地叩首道。

爵位可以流傳子孫,無疑便是這個時代的人最重視的。

高唐縣公,是魚俱羅前半生屢經沙場,用性命換來的,楊廣卻輕易免去,讓他半生努力付之東流。

由此可以相見,崔澈恢復他的爵位,魚俱羅會是怎樣的心潮澎湃。

雖說兒子們都在江南,凶多吉少,但他也才四十多歲的年紀,完全有能力在北方延續血脈。

崔澈一把將魚俱羅扶起,正色道:

“魚將軍又何必謝孤,你的爵位是高祖所授,楊廣弒父殺兄,他這樣的人免除你的爵位,又如何能夠作數。”

晉陽朝廷不承認楊廣這個皇帝,自然他免除魚俱羅的爵位,便是無效的,這也是崔澈爲何非要給魚俱羅恢復爵位。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還是要讓魚俱羅歸心。

如今看來,效果很不錯。

崔澈上奏朝廷,改河池郡爲鳳州,卻不以魚俱羅爲刺史。

以崔澈的話來說就是:

“將軍當爲軍中大將,怎可在後方做一州郡長官,楊廣既要用將軍,又要防將軍,此舉,孤絕不爲之。”

原時空,楊廣因爲麾下無人可用,於是讓魚俱羅以白衣身份權作將軍,平定各地叛亂。

如今有高熲的舉薦,卻也只是放置在鳳縣,而非關隴前線。

崔澈一番話讓魚俱羅深有感觸,他當即請求作爲先鋒,爲崔澈說降沿途各縣,打通往漢川郡的通道。

魚俱羅此前被宇文述繳了兵權,但在鎮守河池郡期間,還是與各縣的縣令有了交情,他也是勸降鳳州諸縣的不二人選。

崔澈隨即應允,派遣秦瓊統領銀鞍契丹直與博陵騎卒同行,以壯魚俱羅的聲勢。

程咬金在上次騎兵大整編之後,就已經被派調到了博陵騎卒之中爲將,故而此番秦瓊與魚俱羅南下,程咬金也在隨行之列。

只不過自始至終,程咬金都沒有出面要與魚俱羅較量,他爲人粗中有細,又怎會在魚俱羅已經歸附的情況下挑事。

畢竟不利於團結的事情不要做。

有魚俱羅這個過去的頂頭上司出面,鳳州其餘各縣也並沒有負隅頑抗,紛紛改旗易幟,舉城而降。

前方道路被打通,崔澈率領主力離開鳳州,向漢川而去。

與此同時,宇文述也得知了魚俱羅反叛一事,他忍不住對宇文士及憤恨道:

“我早該殺此重瞳賊!”

宇文述覺得自己當初還是心軟了,看在魚俱羅是高熲舉薦作保,且沒有表露出反意,便只是收繳了他的兵權。

如今不止丟了鳳州,自己的心腹部將也被魚俱羅所殺,又如何不讓宇文述追悔莫及。

宇文士及勸慰道:

“事已至此,悔之晚矣,阿爺還是想一想應該要如何禦敵。”

說着,又提醒道:

“齊王此前將孩兒喚去,言語間,隱有退往蜀地之意。”

宇文述聞言一聲長嘆,他當然明白楊暕的心理變化。

當初楊昭剛死,他身邊的二萬多人便盡數轉投楊暕。

楊暕被從揚州召回關中,宗室、百官,無不向楊暕爭相致禮,百官朝拜,以致阻塞道路,極大的滿足了楊暕的虛榮心。

如今江南傳來消息,楊廣新得一名庶子楊杲。

這讓楊暕更害怕置身險境,以免自己出現意外,將來這些榮光都轉交到了楊杲的頭上。

他纔不怕因爲臨陣退縮,而被楊廣不喜。

有嫡立嫡,嫡子的身份使得楊暕有恃無恐,畢竟其父親楊廣心中的嫡庶之別,一點也不弱於祖父楊堅。

宇文述無奈道:

“便由爲父親自去勸說齊王離開漢川。”

此舉也是賣楊暕一個人情,畢竟這是宇文述將他勸走,而不是楊暕恐懼,主動離開,使得楊暕對楊廣也能有個交代。

宇文士及在父親離開後,來到廂房中的輿圖前,看着被崔澈鯨吞的北方,不由對江南朝廷的未來感到擔憂。

他向來就是一個膽大包天之人。

原時空中,宇文士及於大唐武德二年歸順李淵,李淵就曾對裴寂等心腹道:

‘此人六七年前便與我談論天下大事,你們都還在他之後。’

而武德二年的六年之前,便是大業八年,楊廣東征高句麗遭遇慘敗。

那時的宇文士及,就有了爲自己謀後路的心思,而當時他的身份卻是楊廣的女婿。

如今眼見楊廣一方節節敗退,由於崔棄疾的存在,更沒有了翁婿之情,宇文士及改換門庭之心也日漸強烈。

再說宇文述,他匆忙趕到齊王府,向楊暕痛陳利害,希望他能先行退往蜀地。

而這也正是楊暕所希望的。

他前腳剛和宇文士及暗示要離開漢川,後腳宇文述便主動前來。

楊暕也清楚這是宇文述在向自己示好。

這何嘗又不是楊暕的再一次試探,能夠讓楊暕掛心的,如今便只有了儲君之位。

他緊握住宇文述的手,正色道:

“宇文公之心,孤已知之,若能如願立儲,此生,暕絕不負公。”

楊暕知道宇文述是如何受父親楊廣的重視,雖說此番丟了關隴,但儘可以甩鍋給高熲,畢竟許多策略都是高熲謀定的。

而明眼人都知道,其實關隴淪陷,怪不得宇文述與高熲。

回朝之後,楊廣爲遮悠悠之口,必然是要責罰宇文述,或許會是罷官免職,但要不了多久,又會官復原職。

如果得道宇文述的暗中支持,楊暕自覺儲位便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哪怕母后再誕下一子,也無濟於事。

今天鴿了,還是隻有三章

(本章完)

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570章 崔澈教孫新章在審覈新章節被屏蔽了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45章 賞功罰罪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54章 再見德彝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51章 崔府夜話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97章 結髮夫妻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98章 新婦奉茶第36章 天元駕崩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60章 孝子賢孫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568章 天子心意老書完結了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85章 相士納賄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107章 相互攻訐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328章 巧遇小陳今晚沒有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60章 孝子賢孫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523章 其人性情請假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91章 作戰計劃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144章 出塞劫掠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77章 南陳奪嫡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4章 初入崔府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402章 奪取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