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襲取險隘

第401章 襲取險隘

隨着楊素包羞忍辱,堅守不出,以及楊廣計劃開闢第二戰場,對於崔澈來說,局勢急轉直下。

他不願立即退兵,也不肯坐以待斃,再與李靖商議過後,崔澈召集諸將,他指着輿圖,問衆人道:

“誰能爲孤守住高壁嶺?”

高壁嶺,是先前楊諒麾下七旬老將蕭摩訶鎮守,卻由楊素領軍突破的一處險要,位於臨汾盆地通往太原盆地的必經之處。

崔澈此時問將,誰能守住高壁嶺,意圖也很明確,便是派遣大將領軍南下,襲取高壁嶺,阻斷楊素大軍的補給通道。

此事有三處難點,第一自然是要悄無聲息地通過西河縣等地。

其二便是怎樣奪取高壁嶺。

而第三點,便是如何在隋軍的猛攻下,守住高壁嶺。

雖然是李靖與崔澈一同制定了這一冒險的作戰計劃,但他並不是合適人選。

要堅守高壁嶺,非得是在軍中威望深重,且能夠身先士卒的勇將。

李靖屬於新降之人,尚未在燕軍之中樹立自己的威信,不能激勵將士隨他死戰。

當崔澈將目光落在麥鐵杖的身上,衆人都心知肚明,麥鐵杖纔是燕王心中的不二人選。

雖說秦瓊棄官來投之後,與麾下衆將陸續交手,有了第一勇將的名頭,但此次追隨崔澈馳援晉陽的將一衆領,在軍中威信最高的,卻是自平定五教之亂以來,就一直跟隨崔澈南征北戰的麥鐵杖。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看向了麥鐵杖,麥鐵杖並沒有退縮,他大步邁出,朗聲答道:

“啓稟大王,末將願往!”

南下高壁嶺,固然危險重重,但相較於燕王對自己多年來的恩情,縱使赴湯蹈火,麥鐵杖也絕不會皺眉。

崔澈神情肅然,並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的喜色,他鄭重頷首道:

“河東歸屬,便取決於麥將軍了。”

當天,麥鐵杖從自己統御的銀鞍契丹直一萬騎卒之中,精選三千勇士,只帶十五日的口糧,隨他趁夜出營,繞開了隋軍營寨,朝高壁嶺行去。

而此時,楊素正在大營之中穩坐釣魚臺,根本就不知道,危機正在悄然臨近。

晉陽距離高壁嶺,不過三百三十餘里,若是換了往常,騎兵一天一夜,即可奔襲。

但麥鐵杖爲了隱蔽行蹤,只得晝伏夜行,好在沿途並不缺乏山林,能讓軍隊在白天躲藏。

經過三天的夜間急行軍,麥鐵杖繞過了楊義臣所駐守的西河縣,以及長達數十里的狹窄通道,雀鼠谷,來到高壁嶺下。

隨軍同行的李靖進言道:

“楊素沿途分兵圍困城池,又要與大王在晉陽對峙,必然不會留下太多將士守衛高壁嶺。

“還請麥將軍分李某一千人馬,李某領兵翻過霍山(今山西太嶽山),繞至高壁嶺南面。

“明日麥公在北面大作聲勢,吸引嶺上之敵的注意,李某再趁敵不備,領兵由南面發動進攻,敵軍來不及反應,兩面夾擊之下,定能奪取高壁嶺!”

這並不是麥鐵杖與李靖第一次搭檔。

當年高句麗聯合契丹,出兵劫掠遼西,崔澈行圍魏救趙之策,出兵劫掠契丹部落。

在班師之際,曾留下李靖輔佐麥鐵杖伏擊回援的契丹追兵。

對於李靖的請求,麥鐵杖並沒有猶豫,他徑直答應下來,從麾下分出一千契丹騎卒,隨李靖翻越霍山,沿着陡峭的崖壁行軍,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

這條小路偷渡還行,但要用作運輸糧草,卻是千難萬難,糧車根本就走不過去。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本是一個值得歡慶的節日,但留守高壁嶺的一千隋軍卻突然發現嶺北出現一支燕軍騎卒。

‘莫非是元帥敗了?’

疑問出現在了隋軍守將錢傑的心頭。

楊素過往從無敗績,但考慮到此戰的對手是名聲還要壓他一頭的崔澈,似乎失敗,也並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但錢傑隨即又將這一荒唐想法拋卻腦後,哪怕是一場大敗,又怎麼會沒有潰兵逃回來,這分明是燕軍在偷襲高壁嶺。

嶺北的燕軍騎卒已經下馬,充作步卒來攻山。

錢傑立即調集嶺上守軍,防禦北面來犯之敵,他麾下駐紮有一千守軍,別說此時嶺下只有燕軍兩千人馬,就是兩萬人,他也有信心依託高壁嶺險要的地勢堅守。

然而正當嶺上守軍的注意力全被麥鐵杖吸引,與由北面來攻的燕軍士卒鏖戰的時候,南方卻忽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這讓錢傑臉色煞白。

他正要指揮軍隊回身抵禦,李靖已經領着一千將士殺上了高壁嶺,而麥鐵杖也趁勢加大了攻勢。

正如李靖所預料,隋軍猝不及防,在他與麥鐵杖的兩面夾擊之下,隋軍大潰,死者三百餘人,守將錢傑被麥鐵杖追斬,餘者盡數被俘,燕軍一舉奪取高壁嶺。

麥鐵杖趕緊分出部分人馬,將此前丟下的馬匹盡數牽來山上。

自下而上,攻打高地,騎兵不如步卒,比較沒有衝擊力的騎兵,便是笨重的活靶子。

而自上而下發動衝鋒,在一些坡度較緩的地方,卻能增加騎兵的衝擊力。

況且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還可以殺馬充飢。

麥鐵杖一面派人加緊搶修防禦工事,又親自去詢問李靖,這些隋軍俘虜該如何處置。

再過幾日,楊素收到消息,必然南下強攻高壁嶺,麥鐵杖不可能分出人手來看管這些俘虜,又得防着他們作亂。

李靖沉吟道:

“左右也不過是七百降卒,若是殺降,恐傷及大王的威名,不如盡數驅往南面,將他們放走。”

麥鐵杖當即依照李靖的建議行事,他將俘虜的七百隋軍盡數放走。

至於其中是否會有人繞過霍山,向楊素報信,麥鐵杖也管不了。

麥鐵杖與李靖做着鏖戰高壁嶺的準備,他們不僅修繕北面工事,爲了預防隋軍從南面同時發動進攻,也沒有鬆懈對南面的防禦。

實際上,隋軍降卒被釋放後,便一股腦的逃去了關中,是運糧的車隊發現高壁嶺被燕軍奪取,無法通行,這纔派人經小路往西河縣報信。

還有

(本章完)

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95章 天子賜婚第72章 誇大成果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56章 太后楊氏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27章 胭脂鋪子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3章 辭親遠行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95章 天子賜婚第18章 崔家兒拳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75章 雕版印刷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38章 大戰將起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0章 抵達長安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6章 夜不能寐第63章 楊堅建隋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29章 孝子阿贇第24章 爲報君恩第97章 結髮夫妻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17章 初至聞喜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9章 巡視田宅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42章 行差踏錯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43章 尉遲身死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25章 竇府家宴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60章 孝子賢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