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事後處置

第349章 事後處置

遼東城的風波,並沒有因爲灌奴雨生的死而落下帷幕。

崔澈先是派人張貼安民告示,隨即又開始了事後追責,總得有人爲今日的暴行買單。

曾經縱兵在候城屠戮的劊子手,如今卻在爲遼東城的百姓討一個公道。

遼東城原本有十四萬步卒防禦,經過一番慘烈的攻城戰,以及今日一場內鬥,足以稱得上是死傷慘重,所剩之人,盡數被驅趕到了城外。

崔澈將降卒分成了三類,一類是支持灌奴佳成負隅頑抗,在聯軍入城後,還剩有七千多人。

第二類是反抗灌奴佳成繼續戰爭,這一類,人數最多,有接近六萬人,畢竟這世上,愚忠之人只是少數。

第三類便是被受害者指認出,在聯軍入城前,曾對無辜民衆施暴者,也有四千多人。

隨着崔澈一聲令下,第一類抵抗隋軍的頑固分子被屠殺,第三類施暴於民的暴徒也被殺盡。

其中,第三類人之中,絕大部分曾經反對灌奴佳成伏擊崔澈,爲之浴血奮戰。

他們臨死前,或是乞求活命,高呼自己爲崔澈流過血,爲他賣過命;或是大聲喝罵、詛咒,認爲崔澈是在過河拆橋。

奈何崔澈聽不懂高句麗語,他也沒讓譯者爲自己轉述。

之所以要殺第三類人,那是因爲自己已經許諾過要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同時也是爲了安撫遼東人心。

也許是兔死狐悲,剩餘的六萬降卒之中生出了騷動,只不過他們手無寸鐵,面對披甲執銳的聯軍將士,不敢妄動。

“刀口不應該對着自己人,都將刀箭收起來。”

隨着崔澈一聲令下,在城外看管俘虜的聯軍將士盡數收刀入鞘,放下了箭矢,不再是劍拔弩張的局面。

降兵們見狀,也鬆了口氣。

他們不同於此前被殺之人,並沒有被反綁雙手,若崔澈真要害他們性命,就算聯軍的武器再怎麼鋒利,也是要拼死一搏,而非引頸就戮。

崔澈帶着原有的五千高句麗騎兵,來到降兵陣前,喊話道:

“在跟隨灌奴佳成繼續戰爭,還是信任我恪守諾言之間,選擇了相信我。

“爲此,你們不惜拿起武器,與那些追隨灌奴佳成,要將遼東城拖向深淵之人奮戰。

“我崔澈不會辜負你們的信任,你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將得到保護!”

隨着譯者轉述,五千高句麗騎兵爲之傳話,六萬降卒也如釋重負,雖然敢於拼死一搏,但都已經做了降兵,能夠活命,誰又願意在反抗灌奴佳成之後,繼續反抗崔澈。

在安撫過降卒之後,崔澈將他們交由高句麗騎兵看管,也能減少降兵們內心的不安。

魏徵已經提崔澈擬好了捷報,在過目以後,崔澈命人快馬送往大興報捷。

他此前誇口要在楊堅大壽之時,以遼東城作爲賀禮,如今是四月中旬,而楊堅的壽辰在六月十三,兩個月的時間,日夜兼程,定能將這份壽禮獻上。

與此同時,其餘三族的重要人物也盡數尋了過來。

先前,在入主遼東城以後,崔澈就已經下令封存府庫,沒有他的允許,誰也不許私自打開。

如今這些人一同前來謁見,自然也是爲了崔澈在戰前的許諾。

親兄弟還得明算賬,關係再好,也要把利益掰扯清楚。

崔澈並沒有食言的打算,只是對於他們向城內百姓、商戶搜刮財物的請求,卻是斷然拒絕。

好在都速六、阿會哥耶等人也沒有因此與崔澈反目,畢竟遼東城裡囤積了大量物資。

高元寄希望於使團能夠發揮作用,但往大興與遼東一來一回間,少說也得半年時間,畢竟使團不比信使,能夠途經一處驛站,就可以換人換馬,無需停頓。

遼東軍民要堅守如此長的時間,城內的物資又能少到哪裡去,足以支持十八萬步騎近一年的消耗。

好在此前的內鬥,只是侷限於城池的控制權,灌奴佳成在殺光妻妾以後,就只顧着等死,也沒有下令將物資焚燬。

面對這樣巨大的財富,哪怕攻堅戰時,損失了許多步卒,但這些僕從軍首領,也都心滿意足。

至於契丹八部的酋長,面對崔澈,更是恭謙,不過此戰大賀部在圍殲乙支文德、強攻遼東城時,表現得最爲突出,若無意外,崔澈所許諾的契丹之主,也將會是大賀摩會。

這一點,從此前崔澈讓大賀摩會跟隨崔棄疾、都速六、阿會哥耶等人一同領軍入城,控制局勢,就能看出端倪。

當然,崔澈此時也無心去理會契丹內部之事。

當他聽說乙支文德建議高元,派遣使團,往大隋國內散播讖言,說什麼‘燕地有王氣,崔氏爲天子’這樣的大實話,而且使團已經離開以後。

崔澈着實嚇出了一聲冷汗,他急忙派遣崔棄疾前往候城接替房玄齡,讓房玄齡來到遼東城與他共商對策。

使團離開都快一個月了,想追估計也追不上。

同時,崔澈也沒忘了派兵分取遼東各地。

房玄齡得知所謂讖言以後,匆匆南下,再見到崔澈時,崔澈已經沒有了先前的意氣風發。

崔澈頂着兩個黑眼圈,苦笑道:

“玄齡,這條讖言若是傳回了國內,我若不反,定然是活不成了。”

在房玄齡抵達之前,崔澈滿腦子都是楊廣在原時空的誇張演技。

一句李氏當興,居然讓楊廣對着構陷李穆一族的宇文述大哭:

‘我的宗廟社稷差一點就被李氏傾覆覆,全靠了你,才得以保全。’

昨天夜裡,崔澈甚至夢見楊廣向楊堅大哭:

‘崔澈不死,隋難未已。’

這讓他半夜從夢中驚醒,生出了一身冷汗。

房玄齡對這一天早有準備,因此並不驚慌,正當他爲崔澈籌劃,該以何種理由揭杆而起的時候,營州總管府長史董敬派人前來報信,使團如今正被扣留在柳城,詢問崔澈,究竟是要放行,還是驅逐。

這讓崔澈大喜過望,恨不得立即把董敬喚來,抱着他親上兩口。

(本章完)

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新章在審覈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31章 憾失姻緣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5章 封家六子第378章 攻佔魏州番外發不出來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264章 尚月尼庵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1章 邊疆牧童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7章 初至聞喜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6章 天元駕崩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60章 孝子賢孫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4章 再見德彝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38章 大戰將起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505章 渡河西進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219章 楊廣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