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漢王來使

第351章 漢王來使

太子楊廣在三天的絕食期後,經由太子妃蕭氏、晉王楊昭等人的勸說,終於鬆口,願意每天進食稀粥。

但私底下,卻是百無禁忌,吃酒喝肉之餘,更是夜夜與妻妾歡愉。

而東宮的高牆之內,被禁錮了自由的廢太子楊勇聽說母親病故,心裡也是百感交集。

只不過眼看着愛妾雲昭訓爲獨孤伽羅之死而喜笑顏開的時候,楊勇並未出言喝斥。

雲昭訓當然憎惡那位婆婆,獨孤伽羅輕視她也就罷了,還非得說自己爲楊勇生下的庶子是豬狗崽子,哪個做母親的能夠忍受這種羞辱。

實際上,楊勇心中對母親的怨恨,相較於雲昭訓,也不遑多讓。

兄弟之間,因爲父母分家產時的偏心,尚且會埋怨父母。

如今楊勇從風光無限的一國儲君,淪爲階下囚,在他看來,也都是拜獨孤伽羅所賜,又怎麼會念及那位母親的好。

好在除去楊堅以外,還是有人爲了獨孤伽羅的離世,而痛徹心扉。

崔澈的兩位妻子,楊麗華、楊阿五整日以淚洗面。

楊麗華當年被宇文贇逼迫自殺,是獨孤伽羅入宮求情,磕得頭破血流,才使她免於一死。

獨孤伽羅同樣爲楊阿五的婚事,操碎了心。

平日裡,她們二人相較於其她三位姐妹,也是最受母親喜愛。

但楊麗華還是強忍悲痛,很快振作起來。

原因無他,滿朝文武,這麼多妃嬪、子女,就只有楊麗華一人能夠開解楊堅。

獨孤伽羅之死,讓楊堅悲痛欲絕他這幾年沉浸在二陳的溫柔固然不假,但二陳再怎麼受寵,在他心裡的地位,也只不過是娛樂消遣的玩物,又怎麼比得上結髮妻子。

楊堅將獨孤伽羅的喪事全部交由楊素料理,自己也不理政事,躲在後宮,陷入了回憶之中,過往四十八年的恩愛時光,點點滴滴涌上心頭,也讓楊堅更爲消沉。

八月十九日,獨孤伽羅病逝,十月二十八日,葬於太陵。

楊堅下詔,以楊素料理喪事盡心盡責爲由,另封楊素一子爲義康公,食邑一萬戶,賜給楊素田地三十頃,絹一萬段,米一萬石,以及大量的金珠綾綿。

但這一詔書傳至遼東,惹得跟隨崔澈經營遼東的將士們普遍不滿。

他們認爲楊堅賞罰不公,崔澈奪取遼東,括地千里,也不過是爲第二子崔彥宗加爵一等,爲縣公,贈羊兩千頭,絹兩千段。

而楊素舉辦葬禮,鋪張浪費,卻能得如此厚賞,也讓將士們對此忿忿不平:開疆擴土有什麼用,功勞甚至不及主持喪禮。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在獨孤伽羅的喪事之後,有楊麗華的開解,楊堅也終於從悲痛中走了出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楊素追究蜀王楊秀之罪。

開府儀同三司慶整勸諫:

“庶人楊勇被廢,秦王已死,陛下的兒子不多了,以蜀王的性情,若是被重責,只怕他也難以保全。”

這讓楊堅勃然大怒,下令割了慶整的舌頭。

太子楊廣明面上爲楊秀求情,私底下卻製做人偶,將人偶的手腳捆住,用銀針釘心,並給人偶套上枷鎖,在上面寫下:

‘請西嶽慈父聖母收去楊堅、楊諒的神魂,就保持這樣的形狀,不要讓他們散開。’

楊廣將人偶埋在華山,又使楊素掘出,誣陷是楊秀在行巫蠱之事。

楊堅震怒,十二月二十日,下詔將蜀王楊秀廢爲庶人,幽禁在內侍省,不許他與妻兒見面,只派遣兩名獠人女婢侍奉他,牽連獲罪之人,達百餘人。

楊秀有冤難伸,只得上表請罪,希望楊堅顧念親情,能讓他與其子楊瓜子相見。

楊堅雖然嘴上說:

‘我不知道楊堅、楊諒是你什麼親人。’

但剛剛經歷喪妻之痛的他,也擔心楊秀如慶整所言,會尋短見,還是開恩,讓楊秀與楊瓜子父子團聚。

回到關中奔喪的楊諒目睹了這一切,危機感油然而生。

楊堅老糊塗了,不代表他也犯蠢,真要是楊秀行巫蠱之事,怎麼會只寫楊堅、楊諒,而獨獨漏掉了楊廣。

這分明是楊廣自己想誣陷楊秀,卻又擔心這種事情真的靈驗,不敢寫上他自己的名字。

如今楊秀也被廢爲庶人,遭到圈禁,下一個又該輪到誰?

楊俊死了,楊勇、楊秀也不再構成威脅,兄弟五人,可不就只剩了他楊諒。

楊諒不願落得兄長們的同樣下場,回到幷州後,他就開始在暗地裡做些準備。

父親楊堅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本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又遭喪妻之痛,楊諒看着他憔悴的模樣,也知道楊堅庇護不了自己太久。

一旦楊廣即位,必然是要對自己下手的。

而楊諒想要謀逆,處在河北與關中之間,僅以河東,根本就不可能成事。

因此,楊諒也將目光放到了崔澈的身上,若能得崔澈爲奧援,足以成東魏、北齊之勢,可與楊廣抗衡。

心中打定了主意,楊諒雙管齊下,一面繼續派人往遼東交好崔澈。

一面派人入朝,伺機離間崔澈與楊廣的關係。

但實際上,他們二人老早就是貌合神離,哪還需要外人爲此勞心勞力。

楊諒的密使抵達遼東城的時候,時間已經是仁壽二年年末,崔澈正準備等開春後班師,返回幽州。

這大半年,有房玄齡的輔佐,崔澈已經在遼東建立了新的秩序,同時運用他拉攏人心的手段,也成功使得降卒們歸心。

至於高句麗王高元,崔澈沒有繼續東征,他就已經求之不得了,也沒再敢提出要收復失地。

遼東城,燕國府內,崔澈接見了楊諒的使者。

“尊使此來,所爲何事?”

崔澈問道。

使者躬身答道:

“奉漢王之命,特來看望燕公,略備薄禮,都是漢王的心意,還請燕公笑納。”

說着,使者指向他帶來的一箱箱財貨。

崔澈收回了目光,搖頭嘆息道:

“皇后薨逝,本該是崔某派人慰問漢王,怎勞尊使前來。”

(本章完)

第471章 援弱抗強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58章 失意之人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1章 邊疆牧童第65章 屠戮宇文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7章 胭脂鋪子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章 邊疆牧童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4章 初入崔府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314章 與敵僵持新章在審覈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55章 徵辟裴矩第79章 戰事再起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53章 記事參軍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6章 太后楊氏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11章 近春雅會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61章 恢復舊姓第87章 姻緣已定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55章 徵辟裴矩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48章 崔郎可友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41章 吃瓜羣衆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75章 雕版印刷第24章 爲報君恩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74章 懲治罪惡第357章 咬金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