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荊州總管

第275章 荊州總管

像高熲這樣的人,你讓他治國可以,但真要搞內鬥,可就不夠看了。

誠然,他也曾經隨大流抨擊過李德林,但相比楊素,倒也能算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了。

然而內鬥這活,就是要不擇手段。

例如北宋新舊黨爭,就是從最初的人身攻擊,發展到後來,哪怕是已死的人,那也得毀其墓碑,掘其墳冢、奪其諡號,殃及其妻兒。

要不是宋哲宗攔着,只怕司馬光、呂公著這些人還真的會被章惇開棺鞭屍。

這也是當年崔澈初入相府,爲何要拒絕高熲的拉攏,堅定與楊廣爲伍的原因。

一方步步緊逼,另一方卻能相忍爲國,皇位上坐的又是楊堅這樣的雄主,鎮得住場子,這大隋的朝堂着實亂不起來。

直到兩個月後,也就是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十月,楊堅升荊州總管府爲大總管府。

自此,隋朝共有四大總管府,分別爲幷州、揚州、益州、荊州。

楊堅育有五子,除去太子楊勇以外,大總管的職位,按理說,應該是四個兒子一人一個坑。

分封時,楊廣爲幷州總管,便是晉王,如今鎮守揚州。

楊俊爲秦州總管,因此封爲秦王,如今改鎮幷州。

楊秀爲益州總管,便是蜀王,在兩年前益州總管府長史元巖去世後,也隨即卸任內史令,重返蜀地。

幼子楊諒爲漢王,這荊州總管一職,無疑便是留給的楊諒。

但父母疼愛幺兒,楊廣、楊俊、楊秀如今都在外地,若是真的將楊諒打發走了,身邊就只留下一個看不順眼的楊勇。

於是在楊諒臨行前,楊堅夫婦又改變了主意,將他又留在了大興。

作爲新晉的四大總管府之一,荊州總管不能沒人出任。

況且旨意也已經頒行全國,總不能前腳剛升,後腳又把荊州總管府給降了等級。

朝令夕改,這不成了王莽麼。

因此,該以誰出任荊州總管,便成了一個難題。

荊州總管府與幷州、益州等同,都督二十四州諸軍事,僅次於都督四十四州諸軍事的揚州總管府。

爲此,晉王黨與太子黨爭的不可開交,就連崔澈也有想法,打算謀求荊州總管一職。

然而事事不可能稱心如意,有道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荊州總管一職落在了時任吏部尚書韋世康的身上。

韋世康出自京兆韋氏,是韋孝寬的侄兒,也是前些時日剛剛過世的崔澈好友,營州總管韋藝之兄。

他雖然娶了宇文泰的女兒,是前朝駙馬,但他德才兼備,爲人處世又謹小慎微,深得楊堅的喜愛。

這項任命,屬實是出人意表,因爲韋世康此前一直請求楊堅能讓他辭官歸鄉。

韋世康十歲出仕,被闢爲州主薄,如今六十五歲了,仕宦五十五載。

由於滿門顯貴,於是總想着求退,以期明哲保身。

但或許就是他這樣不戀官位的態度,才使得楊堅做出了決定。

這一點,崔澈着實學不了,他在楊堅面前的事功人設着實太深刻了,若是突然效仿年邁的韋世康,又怎能使人信服。

楊堅不是沒有考慮過崔澈,畢竟四大總管,三個是親兒子,剩下一個交給最看重的女婿,也是個法子,就連獨孤伽羅也有替崔澈美言。

但深思熟慮後,楊堅不願意再繼續刺激太子一黨,他要慢刀子割肉,這纔將捨棄了崔澈,而選擇韋世康。

韋世康並非太子一黨,也與晉王楊廣並不親近,這個人選,雙方都能接受。

而接替病逝的韋藝任職營州總管的,便是前南寧州(治味縣,今雲南曲靖)總管,韋世康、韋藝之弟,韋衝。

如今北疆正在醞釀叛亂,但無論是西部突厥、還是西突厥、東突厥、高句麗,他們之間相隔甚遠。

期間互通一次消息,長則一年半載,短則數月。

而隋朝強大,與之爲敵必須得仔細謀劃,因此北方的叛亂始終引而不發。

但西南邊陲這些年卻鬧騰的厲害,此事也跟韋衝有關。

韋衝此前受任南寧州總管,在任內招降納叛,撫慰夷人,西南邊陲得以安寧,自己也深受楊堅的讚譽。

但在三年前,南寧州卻爆發了一樁大案。

韋衝上任時,將侄兒韋伯仁也帶去了味縣。

朝廷只是不允許官員攜帶父母、子嗣,但侄兒卻不在此列,故而經常有官員鑽空子,兄弟之間,互相攜帶對方子嗣上任,悉心教養。

韋衝、韋伯仁便是這樣的案例。

子嗣韋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韋伯仁這個大侄子居然給了他一個驚喜。

韋衝在前院撫慰夷人頭目,韋伯仁便在後院奪人妻子。

此時佔據雲貴高原的爨(cuàn)人,也就是後世的彝族不堪受辱,紛紛反抗隋朝統治,致使西南這些年裡屢生叛亂。

楊堅知曉此事後,命益州總管府長史元巖查辦,韋衝因此被免官。

其弟時任太子洗馬的韋世約因爲向楊勇詆譭元巖,也被除名。

如今楊堅再次啓用韋衝,任其爲營州總管,防備高句麗,自然也是知道南寧州之事,並非是韋衝的問題。

只是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許他帶着家中晚輩上任,免得再次壞事。

與此同時,楊堅也打算徹底剿滅西南叛亂,畢竟他也不知道漠北即將發生大變。

至於領兵的人選,楊堅屬意派遣史萬歲出征。

隨着韓擒虎病逝,賀若弼被免職爲名,曾經的五大名將,如今只剩了楊素、崔澈以及史萬歲。

楊素爲尚書右僕射,崔澈官拜民部尚書,二人都有文職在身。

史萬歲便成了不二人選。

爨人叛亂難以清剿,最主要的根源在於地形複雜,並且無法威脅腹地,只是癬疥之疾而已。

況且此前五教之亂,史萬歲只率兩千精兵,卻轉戰千里,歷經七百戰,最終平定汪文進。

楊堅認爲,在朝廷難以大舉向西南用兵的情況下,史萬歲也比楊素、崔澈更加合適。

只是還不曾將此事定下來,北疆的變故陡然而生。

凌晨還有,會很晚。

(本章完)

第89章 有子名樂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46章 鋃鐺入獄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4章 初入崔府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43章 尉遲身死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27章 胭脂鋪子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65章 屠戮宇文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6章 天元駕崩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5章 徵辟裴矩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85章 相士納賄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94章 突厥分裂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55章 徵辟裴矩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325章 欲求連任老書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