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突破浙江

第231章 突破浙江

浙江北岸,諸將隨行,崔澈駐足江畔,舉目南望。

此時正值春汛,波濤洶涌,大浪淘沙。

崔澈暗自咋舌:春潮便如此駭人,八月的大潮又該是何等景象。

上一世,不曾有時間能在錢塘江觀潮,這一世,終於如願,但崔澈望着南岸舟船雲集,眉頭緊鎖,不見笑顏。

衆人沿着江岸走了一程,這纔回到餘杭縣的城外大營。

“諸位可有破敵良策?”

崔澈問計道。

李靖正要進言獻策,卻被一人搶了先。

只見來護兒出列道:

“吳人利於水戰,我軍難於爭鋒,當避其鋒芒。

“若敵軍來襲,燕公切勿與之交鋒,請借我奇兵數千,偷渡浙江,破其營壘。

“使敵退無所歸,進不得戰,賊軍必亂,此韓信破趙之策!”

崔澈聞言,暗自思量,雖然來護兒此計一旦得逞,能使敵軍進退失據,但也只能將高智慧驚走,卻不能殲敵。

不過當前最主要的便是突破浙江防線,避開與叛軍硬碰硬,偷襲其營壘,確實是一條良策。

他頷首道:

“來將軍此計甚妙。”

隨即看向李靖,此前就見他有意進言,只是不知爲何,李靖閉口不言。

崔澈也沒有催促,只是在軍議結束之後,他單獨留下李靖,問道:

“方纔我見藥師欲言又止,可是有了計策,卻不方便說?”

李靖這才道:

“如今潮水洶涌,饒是吳人,也難控舟楫,高賊只能與我軍對峙,等待江潮平息,再尋決戰的時機。

“靖以爲,燕公不如以精騎從上游偷渡,趁敵不備,夜襲其寨。”

崔澈心道:難怪此前李靖不願獻策,原來是與來護兒想到了一塊,都打算襲營。

只是一個是等決戰時,趁對方傾巢而出,再奪空營。

另一個是打算在雙方對峙時,渡江夜襲。

夜襲,那可是崔澈的老本行了,只是這一次崔澈卻搖頭道:

“若是往常,我必用藥師之謀,但此戰不比以往。”

李靖不明白崔澈爲何這麼說,他到底才二十一歲,也是第一次隨軍出征,兵法上能夠說得頭頭是道,但到底是缺少實踐。

好在崔澈也沒有打啞謎,他解釋道:

“朝廷處置失當,使得江南士民生怨,民心在賊,而不在我。

“江南不比塞外,人口稠密,精騎偷渡,難以掩人耳目。

“來將軍所謀,敵軍傾巢而出,我軍偷渡,縱使被人察覺,面對的也是一座空營,必能取之。”

李靖恍然大悟,仔細思量,也覺得崔澈所言頗有道理,連稱受教。

看着李靖離去的背影,崔澈無聲自語道:

“如今的李靖,果然還是青澀了些。”

卻忘了,他自己也只是年長了李靖一歲。

不過也正如李靖所言,接下來的數日,高智慧按兵不動,雙方隔着浙江對峙,靜待時機。

只是崔澈並未枯坐,他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諸葛亮爲何能借來東風。

是因爲他提前瞭解了當地水文與氣候特徵。

於是崔澈命人捉來大量江北漁民,未防止受人欺瞞,他命人逐一詢問氣候,以死畏之。

終於確認,此時的江潮一般在三月中旬停歇,偶有北風。

崔澈於是喚來衆將,與衆人商議,提前備下火攻之計,若當天江面起了北風,則以火攻之。

要是天不遂人意,則作罷。

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三月十三,浙江風浪平息。

當天,高智慧攜戰艦千艘,遮蓋江面,欲與隋軍在浙江水戰,一決勝負。

崔澈卻只是命人嚴守北岸,不許出擊。

叛軍再三挑釁,隋軍卻不爲所動,高智慧也察覺到了麾下士氣漸衰。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叛軍逼近隋軍水寨的同時,來護兒率領崔澈撥付的五千精兵,由上游乘輕舟數百艘,偷渡浙江。

光天化日之下,這一行動不可避免地被叛軍斥候發現。

登岸之後,來護兒顧不得整理隊形,領着五千精兵直奔叛軍營寨,當江面上的高智慧得知消息時,來護兒已經闖入了空營。

高智慧正要回身救援,南岸的營寨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黑煙升騰,飄向南方。

起風了。

叛軍本就氣勢衰竭,又見大營起火,不知南岸如今究竟是個什麼情況,衆人驚恐不已,一時間軍心大亂。

當叛軍調轉船頭之際,等待許久的隋軍終於有了動靜。

崔澈見來護兒奪營得手,叛軍要退,當即命令各部出擊,無數大小戰艦在七艘五牙大船的引領下,鼓譟而進,由正面突擊。

高智慧並沒有多麼出衆的軍事才能,值此關鍵時刻,他竟然不知道該回身迎戰隋軍,還是要救援南岸。

旗艦上的將領們都等着高智慧拿一個主意,但高智慧已經是頭腦一片空白。

等不到旗語,叛軍戰船進退失據,有的想戰,有的想逃,江面上整個亂做一團。

突然,隋軍五牙大船身後出現十餘艘漁船,它們衝到了最前沿,船上滿是事先準備的桐油乾柴。

漁船由精心挑選的熟識水性之人駕駛,其中就包括了曾夜泅長江的麥鐵杖。

原本崔澈是不想讓麥鐵杖冒險,但架不住他主動請纓,也只能同意。

叛軍當然也明白隋軍的意圖,箭雨不斷朝着向他們駛來的漁船傾瀉,陸續有將士中箭落水。

但卻不能阻擋載滿乾柴的漁船藉助風力,向他們駛來。

此時高智慧也終於在下屬的催促下清醒過來,他不敢再回南岸,只得下令,艦隊向東,駛往近海。

叛軍艦隊掉頭的間隙,漁船已經駛近,一直被箭雨壓得擡不起頭的麥鐵杖引燃了船隻,縱身躍入冰涼的江水之中。

落水聲此起彼伏,十餘艘漁船化作火龍,衝向來不及撤走的叛軍戰船。

風急火烈,剛一接觸,大火便迅速蔓延,一時烈焰飛騰,就連隋軍戰艦都不敢靠近。

無數火人慘叫着,躍入江中,稍作掙扎,就沒有了聲息。

高智慧已然倉惶而逃,麥鐵杖也已經被友軍撈上了戰船,大火把江面映成了紅色。

(本章完)

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章 鄴城來人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80章 前線覓功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90章 反擊突厥第99章 放浪形骸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63章 楊堅建隋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5章 封家六子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46章 鋃鐺入獄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93章 三線告捷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66章 深夜來客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88章 私兵國有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60章 孝子賢孫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88章 私兵國有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56章 太后楊氏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6章 夜不能寐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92章 休整與否請假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55章 徵辟裴矩第201章 初訪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