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夜探敵營

第216章 夜探敵營

這麥鐵杖雖然高大威猛,但步履矯健,跑得比馬還快,又可翻越城牆,即使被人發現了也能逃脫,也許還真是一個合適人選。

崔澈知道了他的能耐,也不再糾結其相貌身材是否引人注意,當場拍板,由麥鐵杖渡江,爲自己查探敵情。

由於此前鎮守建康以北石頭城的王韶,早已在年初被調回大興,如今江南幾乎盡陷,隋朝剩不下多少據點。

麥鐵杖只得在夜裡頭頂草帽,泅水渡江。

他不只是在陸地上健步如飛,水性同樣極佳,能日行五百里的體力,又怎會遊不過區區一條長江。

昏暗的月光下,麥鐵杖悄悄摸上了岸。

春天的長江南岸,草木生長,麥鐵杖隱在其中,尋到一處農家,翻牆偷了一身乾淨衣裳,也沒敢久留,唯恐被人發覺。

他倒不是沒有殺人滅口的膽子,只是偷一套衣裳,與犯下兩條命案,引來的追捕不可同日而語。

麥鐵杖換了衣服,快步穿梭於叢林之間,往京口而去。

京口這地方他可太熟了,當年他經常光顧的南徐州,便是治於京口,算得上是常客了。

別看京口城牆高聳,麥鐵杖有的是辦法翻越過去。

不過今日不是來重操舊業,而是要探查敵情,他沒有選擇夜入京口城,而是抹黑接近燃燒篝火的城外軍營。

連城牆都攔不住麥鐵杖,更別說是軍營的籬笆。

他輕易混入營內,一支新建組建的農夫部隊,又能有多麼嚴明的紀律。

也不知道麥鐵杖又從哪裡偷了一套軍服,佝僂着身子,盡力掩飾自己的魁梧,倒也在叛軍營中順通無阻。

麥鐵杖瞧見一名落單的叛軍士卒,他率先疑惑道:

“兄弟可是個生面孔。”

那名年輕士卒下意識解釋道:

“我也是最近纔來投奔朱刺史。”

麥鐵杖雖然是嶺南始興人,但他在建康也待了許多年,旁人遇了他,也無法從口音上發覺異樣。

年輕士卒就是聽了麥鐵杖的建康口音,這纔沒有絲毫懷疑。

麥鐵杖笑道:

“那可巧了,我也是剛來不久。”

說罷,又嘆息道:

“唉!咱哥倆都沒趕上好時候,才入夥,北方的胡虜就派了大軍前來。”

年輕士卒見他意志消沉,爲他打氣道:

“朱刺史麾下有兩三萬人,足以支撐一段時日,等天子攻陷了吳縣,自會揮師北上,率領我等共抗北虜。”

年輕士卒所謂的天子正在進攻蘇州州治吳縣,麥鐵杖猜測應該是妄稱天子的蘇州人沈玄𢙓,也讓他精神一振,至少蘇州州治還未淪陷。

至於那位朱刺史麾下兩三萬人,麥鐵杖也是信的,方纔他已經數過帳篷,確實能容下三萬人的規模。

但他還是疑惑這名年輕士卒怎麼能夠清楚蘇州的戰事。

麥鐵杖一面詢問,一面也準備好了一旦年輕士卒察覺異樣,他便要暴起殺人。

不過這名士卒卻沒有起疑,他嘿嘿一笑,說道:

“我就是蘇州人,原本逃避兵禍,來了京口,可耐不住飢餓,這才加入了義軍,投奔朱刺史的麾下。”

麥鐵杖也放鬆下來,他與年輕士卒抱怨《五教》,引起對方的共鳴,兩人因此也拉近了關係,麥鐵杖突然感慨道:

“朱刺史能統領兩三萬人,沿江抵禦北虜,足以見得天子的信任。”

“可不是麼,那朱莫問”

年輕士卒下意識附和,道出了朱刺史的真名,又連忙改口:

“朱刺史在起事之前就跟隨在天子左右,天子聚義,設置百官,便封了他做南徐州刺史,許他在當地募兵。”

說着,他懊悔道:

“當初我怎麼就沒有這份眼力,不然如今說不定也能撈一個刺史噹噹。”

年輕士卒也是蘇州人,故而對妄稱天子的沈玄𢙓、以及所謂南徐州刺史朱莫問的底細頗爲知曉。

當天夜裡,麥鐵杖從健談的年輕士卒嘴裡套出許多情報,幾乎把沈玄𢙓勢力給摸了個清楚。

擔心引起警覺,麥鐵杖並未殺人滅口,他渺無聲息地翻過籬笆,沿着原路退回到江岸,把自己脫得精光,再次橫渡長江。

江北早已經有哨騎接應,爲麥鐵杖遞上乾淨的衣裳,還特意準備了一匹馬,讓他騎馬而行。

但南方不比北方,精於騎術的人終究只是少數,麥鐵杖擺擺手道:

“我跑回大營便是,不比騎馬要慢。”

哨騎便也隨了麥鐵杖的心意,但心底還是覺得麥鐵杖是在吹噓。

只是哨騎也不敢一路策馬疾馳,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人可不比戰馬精貴。

若是平時累壞了它們,真要遇上了危險,馬力不濟,丟的可是自己的性命。

當哨騎跨着戰馬,一路小跑來到大營外,回頭一望,麥鐵杖果然緊緊跟在不遠處。

只是人力終有盡時,今夜來往於廣陵與京口,兩次橫渡大江,就算是麥鐵杖,也是氣喘吁吁。

此時夜色已深,是執掌軍中文書的孔穎達接見了他。

由於崔澈夜宿廣陵城,孔穎達給了麥鐵杖紙筆,讓他寫下今夜所得。

但麥鐵杖出身貧苦,自小就沒讀過書,目不識丁,他抓着毛筆好半晌,愣是一個字也沒寫出來。

孔穎達從他手中接過紙筆,無奈道:

“既然你不識字,就改爲口述,由我記錄。”

麥鐵杖卻不願意,他聲稱:

“我受燕公之命渡江,自然得面呈燕公。”

孔穎達心中暗笑:莫非我還能貪墨了你的功勞。

可麥鐵柱堅持要見崔澈,孔穎達無奈,只好派人將麥鐵杖送往廣陵城中。

麥鐵杖來到崔澈的臨時住所,卻進不得門,門子還得問過了崔澈的親隨趙文,等他來定奪,是否打擾崔澈歇息。

趙文聽說是過江的探子回來通報軍情,不敢怠慢,連忙跑去崔澈臥室,敲響了房門。

屋內窸窸窣窣的聲音驟然而止。

躺在榻上的崔澈示意尉遲熾繁穿好衣服,他坐起身不滿道:

“有何事非得深夜來報!”

趙文在門外答道:

“有人自稱麥鐵杖,有軍情相告。”

崔澈一聲長嘆,伸手爲尉遲熾繁擦乾淨了嘴角流下的口水,朝屋外說道:

“將麥鐵杖帶去正廳,再喚人打些涼水過來。”

說罷,又對尉遲熾繁叮囑道:

“等會漱了口,你自己早些休息,不用等我。”

(本章完)

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12章 少年詠鵝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65章 屠戮宇文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85章 渡河北上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57章 楊廣相求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12章 少年詠鵝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72章 誇大成果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85章 相士納賄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58章 失意之人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13章 辭親遠行第64章 再別長安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1章 邊疆牧童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254章 生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