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重瞳快腿

第215章 重瞳快腿

‘來自博陵安平的怪物從大興啓程。’

‘不可明說的吃人魔王在新野登船。’

‘卑鄙無恥的人妻大盜於漢口統御江陵府兵。’

‘崔澈統率大軍進入長江,順流而下。’

‘燕國公一日千里,越發接近揚州。’

‘抗擊突厥的英雄將於今日抵達他從未踏足過的廣陵。’

揚州百姓們密切關注着崔澈的行程。

在江南皆反的情況下,一江之隔的廣陵城中,人心惶惶。

在秦王楊俊不能安定人心的情況下,甚至還有不少人計劃響應江南叛亂,但這一切最終隨着崔澈抵達,而煙消雲散。

前來迎接崔澈的秦王楊俊臉色晦暗,如喪考妣。

崔澈、崔弘度相繼與他見禮,來到揚州總管府,沒有了外人,崔澈正色道:

“大王能及時奏報朝廷,未有隱瞞,聖人很高興。

“但大王監察失職,處置失當,致使江南生亂,聖人不喜歡。”

楊俊一臉誠惶誠恐,連忙告罪,心裡卻無奈得很,這個黑鍋,他算是背上了。

這次叛亂分明是逼迫民衆背誦《五教》,致使江南各階層對朝廷心生怨恨,故而造反。

《五教》雖然是蘇威所著,但卻是出自楊堅的授意,也是楊堅下旨,讓江南官員們強制灌輸。

話雖如此,可大隋聖人又怎麼會有錯,必須是時任揚州總管,都督四十四州的秦王楊俊處置失當,才逼反了江南百姓。

畢竟楊俊也不能說是全無過錯,沒有及時發現民衆對誦讀《五教》的厭惡,至少一個失察是躲不掉的。

但楊俊卻覺得冤枉,這年頭,誰又會在意泥腿子們的想法。

好在楊堅也認爲楊俊無辜,只是命令崔澈告誡一句,讓楊俊擔上了罪名,卻沒有實質處罰。

替楊堅訓斥了兒子,崔澈又詢問起了如今江南究竟是個什麼局面,楊俊卻一問三不知。

瞧他那一頭霧水的模樣,就連崔弘度這位大舅子,都在心裡連連嘆氣,恨鐵不成鋼。

見楊俊是真的對江南的情況兩眼一抹黑,崔澈便也沒有再與他耽擱時間,當即提出告辭。

在來揚州的路上,尉遲熾繁已經有了孕吐現象,如今被崔澈安置在廣陵城中的臨時住所,由隨行的婢女照料。

崔澈去往住所看望過尉遲熾繁,便匆忙去了城外大營。

帥帳早已經搭設完畢,崔澈升帳,聚集麾下諸將。

在崔澈抵達之前,已經有不少將領先於崔澈到達。

之所以沒有在城門處迎接,自然是崔澈知會他們看顧好軍隊,無需迎候。

帥帳之中,重要將領除了江陵總管崔弘度外,還有位列正四品的開府儀同三司魚俱羅。

史萬歲與來護兒等人,還在趕來廣陵的途中。

崔澈仔細打量着魚俱羅,不由對他的嘖嘖稱奇。

魚俱羅身高八尺,目有重瞳,在《興唐傳》中,他是宇文成都的師父,爲徒報仇,在潼關以拖刀計斬殺李元霸,卻被二鳳偷襲,給一箭射死。

當然,這只是小說演義,魚俱羅真正的死因,還是落在那一雙重瞳上。

重瞳便是指一個眼睛裡,出現兩個瞳孔,在現代醫學上被認爲是早期白內障的表現。

但在古代,卻是聖人的象徵,被認爲是帝王之相。

雖然斬殺李元霸是小說杜撰,但魚俱羅確實膂力過人,就連方纔向崔澈見禮,那也是聲音洪亮,有如鐘鳴。

魚俱羅對於崔澈的驚奇,倒是見怪不怪,過往近三十年的人生之中,但凡初見之人,總會如此表現。

起初魚俱羅還會爲此憂心,沒有帝王之命,卻生了帝王之相,擱誰都得寢食難安,尤其是當今聖人又是雄猜之主。

但這些年來,也安然無事,這才放下了擔心。

“魚將軍真是少有的人傑相貌。”

崔澈感嘆道。

魚俱羅拱手道:

“承蒙燕公誇讚。”

崔澈也沒有繼續在意魚俱羅目中雙瞳,而是詢問道:

“魚將軍先我而至,可知江南實情?”

“未得燕公將令,俱羅不敢擅自過江。”

也許是特殊的相貌,使得魚俱羅在對待上司之時,存了一份小心謹慎。

凡事不敢擅做主張,唯恐被人告發有僭越之心。

正是這份小心,才讓他在楊堅一朝,並未因相貌而被冤殺。

崔澈又看向帳內衆人,問道:

“我欲使人渡江,前往三吳,探查詳情,誰可爲我擔此重任?”

衆將面面相覷,都不敢應聲。

深入敵後,危險重重,消息也難以傳回,就算不是他們親往,只是派遣麾下士卒,一旦徒勞無功,白白耗費了崔澈的時間,這罪責不還是落在自己頭上。

正當帳內寂靜無聲的時候,一名小校出列應道:

“末將願爲燕公分憂,親往三吳,查探敵情!”

崔澈卻沒有立即答應,實在是這小校生得過於高大威武。

衆所周知,搞地下工作,最好還是相貌普通一些要好。

讓這名小校渡江,只怕纔到了三吳,就得被人捉了俘虜。

只是好不容易有人肯主動請纓,也不能打消了對方的熱情,崔澈詢問其姓名官職,小校答道:

“卑職麥鐵杖,始興(廣東韶關)人,暫任鄉團校尉一職。”

聽他自報家門,崔澈算是記起了這號人物,看了一眼麥鐵杖的大長腿,心道:原來他就是健步如飛,能夠日行五百里的麥鐵杖。

麥鐵杖早年間在嶺南爲盜,被官府捕捉,罰爲奴僕。

後來因爲身材高大,相貌威武被派去給前夫哥陳叔寶撐傘。

據說他常常在陳叔寶退朝以後,步行百餘里從建康往京口爲賊,翻越城牆,打家劫舍,隨即又步行返回建康,於次日繼續爲陳叔寶撐傘。

由於太過聳人聽聞,哪怕麥鐵杖被十餘名失主指認,但卻沒人相信,真有人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往返建康與京口之間,官員們都認爲他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據,因此屢屢逃脫罪責。

後來南陳吏部尚書蔡徵想出一個辦法,以百金懸賞,招募可以將詔書送給南徐州刺史的人,麥鐵杖不知是個圈套,居然真的應募,而且在期限內往返,終於真相大白。

只是蔡徵憐惜他勇猛迅捷,這纔沒有治罪。

(本章完)

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3章 尉遲身死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83章 太子設宴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26章 希望落空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73章 如魚得水第59章 爲友尚義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14章 妙容訪親第33章 暗中投效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2章 時來運轉第49章 婚姻之言第60章 孝子賢孫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26章 希望落空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193章 再往長安老書完結了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17章 初至聞喜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66章 深夜來客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231章 突破浙江請假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46章 鋃鐺入獄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82章 勿慮婚姻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577章 收取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