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要打消郭家的顧慮

第四十三章 要打消郭家的顧慮

郭家的顧忌其實是香港人的普遍心結,而這些人中又以那些身家豐厚的人最爲在意。香港的豪門也並不是從天而降的,一部分是原本根在內地的家族在建國前集體搬遷到了香港,在這裡重新落地發展,而另一部分則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幾十年辛苦奮鬥博得這一份家業。比如說郭東誠,就是白手起家,用了數十年的時光,打造出了郭氏航運集團這個香港航運業的航母。

而這些人,同時又都對國內建國後的公私合營運動印象極其地深刻!

公私合營,按照華夏國內的書本或者說官方的說法,是華夏政府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所採取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大體上經過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兩個階段。也就是在當時的私營企業中增加公股,由國家派駐幹部也就是公方代表來負責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由此引起企業生產關係在多方面發生深刻變化,從而達到國進資退,最終成爲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目地。

五十年代中期,華夏全國範圍出現社會主義改造高潮,對原本的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由國家對民族資本家的私股進行的贖買改爲“定息制度”,統一規定年息五釐。生產資料由國家統一調配使用,資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資本家身份行使職權,並在勞動中逐步改造爲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定息年限期滿,公私合營企業最後轉變爲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這一運動,使華夏國內的民族資本家全軍覆滅,傳承斷絕,一些在國內已經經營了數百年的老字號企業,也不能倖免。

至於它的歷史意義到底是什麼樣,方明遠並不想去深究,也不想分出個對對錯錯來。

但是這一運動卻令面臨九七回歸的香港人爲之恐懼,他們擔憂,對於私人財產保護不力的國內,會在香港迴歸後,通過種種的手段來剝奪香港人的私有財產。尤其是那些香港的豪門們,對於這些人來說,家產就是他們的血汗,是他們數十年裡,經歷了風風雨雨一次次冒險得來的賣命錢。而這一家家企業,就是他們費盡心血養大的另一種意義的孩子,誰要是想貪圖他的財產,奪走他的“兒子”那就是他不共戴天的敵人!所以當九七逐漸臨近的時候,纔會有那麼多的香港人申請外國國籍,舉家移民國外。

而郭家雖然說一直以來,並沒有這方面的意圖表現出來,但是讓他們大規模投資國內,無疑還是有着極大的顧慮。尤其是像港口建設這種動輒投資金額數以億計,總工期長達數年甚至於十幾年的大工程,政策上的變化,對於他們的影響之大,是絕不可能給予忽視的。如果說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打消他們的疑慮,港資大舉進入華夏的腳步無疑還要再拖延幾年。

方明遠雖然知道在前世裡,對於國民私有財產的保護,雖然一直難盡人意,但是還算是在一步步地前進着,而對於港資,也許有貪沒港人財產的事情暗地裡發生,但是至少在表面上,政府對於港人財產的保護力度遠在內地國民的保護力度之上,香港人在內地的那些產業,並沒有哪家遭到這樣不公的待遇。況且像郭家這樣在香港有着莫大影響力的家族,就是中 央政府動手,也得考慮再三後果,如此可是不比建國初期,正在經濟上努力追趕世界各國的華夏絕對經不起因此而產生的經濟動盪。但是問題在於,他總不能以此來說服郭家吧?

方明遠撓撓腦袋,忽然笑了起來,既然無法說清楚那就索性不說,換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秋暇姐,國內的個人財產保護的確是存在着諸多不足之處,這我承認,但是做事要起早,如果說能事態徹底明朗了,再進入那可就晚了。韓國人和日本人可是在一旁虎視眈眈,巴不得能夠獨享這一塊的利益。這樣吧,咱們可以換個方式,咱們先派人考察威江,如果說條件能夠令人滿意,而老爺子屆時仍然不放心這一塊的話,建港的資金我來提供,然後再根據它的產值置換成郭氏航運集團的股份,這樣總可以了吧?”

於秋暇詫異地看着方明遠,這小子對華夏政府的政策就如此的有信心?這樣巨大的投資都敢參與?“你哪來的那麼多錢?你當建設個港口是過家家嗎?那可是要真金白銀地鉅額投資!”

“錢,很快就會有的。而且建設港口也要分成數期工程,總工期可能會有幾年或者說十幾年,我相信到時候完全支持地起!”方明遠自信地道。海灣戰爭、蘇聯解體、金融危機、股市狂潮……對於重生的人來說,最難的是第一桶金,而他一旦擁有了足夠的資本,那麼擁有他人所不具備的“前瞻性”的他就有着諸多迅猛發展壯大自己的機會,而方明遠現在就已經有半隻腳踩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於秋暇這纔想起來,方明遠前幾天還在瘋狂地聚攏資金,而且他居然有把握在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裡,令資產翻了一番,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成績。如果說這一筆計劃真的讓他做成了,那麼這建港的資金還真是有了着落。

“此事事關重大,我覺得你還是和老爺子談談比較好。”於秋暇知道自己說服不了方明遠,索性不去管他。

“其實秋暇姐完全不比這樣擔心,依我看,投資港口業的風險其實很有限。您想想,距離香港迴歸還有七年,中 央政府需要收回的是一個繁榮興旺的香港,而不是一個人心惶惶、社會動盪不安的爛攤子,那麼就絕不會對在內地的港資動手腳。而且改革開放政策執行到了現在,已經是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華夏正在和國際社會方方面面接軌,強行吞併港人財產,只會令中 央政府在世界上顏面盡失,同時令其他國家的投資人心生疑慮,這樣的話,對於發展華夏經濟極其不利,政府是不會做出這種殺雞取卵的蠢事的。”

“對了,秋暇姐有沒有想過,成立一家電影公司呢?”方明遠的話題一轉,突然提出了一個令於秋暇有些目瞪口呆的問題來。

第五百六十七章 日本需要你第七百六十一章 北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七十八章 給足了面子的邀請第二百七十六章 都是錢鬧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提前到來第九百零八章 我同意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當大家是傻子呢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要當真第七百九十二章 放心潼宜(求月票)第八百三十八章 穿制服的騙子第七百八十四章 反應第九章 鬥智第二百八十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欠我一個人情啊第一百五十六章 詭異空難第三百七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圈套第三章 探寶尋金第八百七十四章 如鯁在喉第十四章 孫嵐的保證第三百零四章 多事的一夜第五百一十八章 絕不放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宣佈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八百一十七章 旱情初顯第八章 幌子還是催化劑第二百零五章 國有資產管理局的獅子大開口第四百零八章 刺!第三十八章 動力分散模式第六百四十九章 各有利弊第四百四十九章 說和第七百五十三章 前所未有的輝煌(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得與失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驚第四十六章 飛行員自殺怎麼辦第六百五十二章 事情大條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改變由它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前往平川古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噩夢的一天第六百章 財帛動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一章 這就是現實第三百九十二章 官都沒有了,面子還有什麼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九十八章 風向居然轉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不看好第四百三十八章 合作第三百零四章 屠刀先舉一會兒五百零一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欲哭無淚的武威第六百九十三章 會面第四十章 那個島第七十九章 難以如意第五百零八章 一個也不原諒(上)第一百六十章 跟我們走一趟吧第一千六十六章 衝突(求月票)第一百一十章 公車管理中心成立第九十四章 探望林蓉第五章 爲難的松本正道第八百二十三章 方彬的未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巧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噩夢的一天(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郭老訓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危險重重的澳大利亞第四百八十二章 應當獨立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囑託第六百七十章 已是山窮水盡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服役的時候,你還在穿開襠褲第一百五十二章 刑警扣車第八百四十二章 要求(求月票)第三章 口角第一百三十八章 卡梅隆的壓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郭老爺子的喜與憂第一百零六章 米爾頓的驚詫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降橫福第八百二十八章 從天而降的大餡餅第一千二百章 看重第五十章 一個電話第八百二十一章 永遠的痛(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個要求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個犧牲品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秘密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爭取和麪子第一千九十八章 不和(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要做就要控股第四百八十八章 費爾班克斯急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疑惑(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契機與改變第七十四章 陳南山的提議第六百七十八章 怎麼上藥是個問題第二百九十九章 禮物第六百八十一章 我對它有信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接受和解第一百零六章 我就是威脅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