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躍躍欲試

鞠躬感謝“啊濱”大大月票支持!

——————————

安金山打這個電話只是在陸政東那裡虛以委蛇一番,表示那樣的漏洞不過是下面的人不夠細心而已。

詹繼東仔細地看着陸政東讓人送來得文件,並沒有入安金山那般高興,反而是微微皺了下眉頭。

他知道這件事,之前安金山給他提過一嘴,不過對於這事他的情緒有些複雜。

這樣的作法是上不了桌面的,他畢竟是副部級官員而且還是掛了省委常委的副部級高官,對於他這樣層次的人而言,這樣的手段實際上是隻能算是下下之策,陽謀纔是上上之選。

何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他信不過那樣的公子哥,到了這種層面上,實際上相互之間就沒有真正的信任了,大家還是以交易爲主,要想得到好處,就得不停地將手裡的籌碼進行排列組合,直到開出能讓對方心動的條件。

但對方身後有老人撐腰,他在這方面他處於天然弱勢,而那幫人一向都是吃人不吐骨頭,有好處那都是往自己兜裡刨,有事情就往別人頭上推。

而他就是吃了虧也還不敢得罪那些人,因爲就算是他惹得起那些公子哥,可他惹不起他們家裡的老人,就算家裡的老人不出面,通過秘書之類的打個招呼,也就夠他喝一壺了,所以最後就算被打掉牙齒也只有往肚子裡吞不說,還得要對着人家賠笑臉。

所以他對待這羣人的策略一向都是若即若離,既不能太過親近。又不能不親近。

和那些人玩這個風險實在也不小不說。也太急於求成。

他在安新變成現在這樣的被動局面。還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的,太低估陸政東這是其一,其二是太過於急於求成,,後果是欲速則不達。

只是在安新,他實在是太過憋屈,太過被動,思慮再三。詹繼東最後還是可以一試,不過他也多了些心眼,這件事他自己不出面,讓安金山去張羅。

現在陸政東既然如此,他自然也不會阻止,於是也就在材料上圈閱了一下,不過批語看似對安金山提出了批評,實際上暗中的意思卻是有迴護之意。

既然是演戲,那就得演得像那麼回事。

其實大家都在演戲,陸政東爲了讓這齣戲更逼真一些。也還在演戲。

安新汽車廠的事情他也積極的聯繫了幾家企業,放出了些風聲。當然這在安金山、羅志林等人看來,不過是陪太子讀書,只是爲了讓年龔冉等人接手安新汽車廠的事情看着漂亮些的煙幕。

心直口快、有什麼都寫在臉上,心裡藏不住事情這樣的本色出演註定是會在這條路上碰得頭破血流的,註定是沒有好的結果,演戲是從政者必備的素質,該哭的場合你得哭,該笑得場合你就得笑,比如剛剛出席完某老同志的追掉會,接着又要接待上面的領導,從政者就得在這之間快速切換。

所以有人講一流的演員從政,二流的演員經商,三流的演員纔去拍戲。

官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攝影棚,而在其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員,人人都是演員,喜怒不形於色那是基本功,就算是心裡對領導恨得牙癢癢的,臉上也還得充滿敬重,就算是領導是個大草包,大飯桶,也還要頌揚一番領導是如何如何的高明。而這樣的事情如果演砸了,那絕對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兩方都在演戲,演戲演得太過逼真,以至於市裡有其他人都有想法了——市裡德高望重的民營企業家楊必忠的女兒楊思瑾都有些動心了。

“爸,既然貝萊汽車已經放棄收購安新汽車廠了,我們爲什麼不可以收購?我們現在要轉型,這也是一個好機會……”

楊思瑾看着一副老神坐在辦公桌前漫不經心的父親,有些發急了。

楊必忠看到女兒發急了才擡起頭,這已經是女兒第二次提及這個事情了。

楊必忠雖然年紀尚不是很大,但是身體不是太好,培養接班人的事情比起其他人就更早的提上了議事日程。

楊必忠還有兩個兒子,本來按照常理,今後企業應該由他們兩人來掌舵,但是做企業還是需要天分的,兩個兒子在這方面的才幹確實不行,沒有那份才能,卻讓他們幹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兩人自己也覺得不堪重負,讓他不得不忍痛放棄原來的打算,把目光放在這方面有些天賦的小女兒身上。

楊思璐大學畢業回到安新第二天,他就安排她做車間工,從最底層開始,熟悉公司的運行,楊必忠這麼做就是要讓女兒學會如何忍辱負重。從最初級工作開始的磨鍊,就是要她不要太順,減小她將來身處逆境茫然無措的風險。

一年之後,才讓她第一次接觸到公司的管理工作,兼職做質量認證工作。隨後她又擔任了多個崗位的工作,包括總經理助理、營銷部經理等。

女兒在商業上表現出來的能力在楊必忠看來應該是可圈可點的,也很有眼光,在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就像這一次,女兒的眼光也還是看得很準。

對於安新汽車廠,楊必忠也不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之所以一開始沒有動,主要就是想在壓壓價。

浦和不過是在哪裡虛張聲勢,貝萊汽車不過是想阻止安新汽車廠再次成爲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並不是真心實意,如果還有其他選擇,市裡肯定是不太願意交給貝萊汽車,但他也沒料到貝萊汽車到後面還真是想要把安新汽車給弄下來,而市裡似乎也改變了態度。

這讓他心裡很是納悶,後來一打聽才知道貝萊汽車傍上了所謂的“戰略投資者”。來頭極大。這纔是導致市裡態度轉變的真正原因。

不過。這事很快又峰迴路轉,在市裡不少人的反對下,貝萊汽車收購安新汽車廠的事情也變得渺茫起來。

機會重新又回來了,而且公司也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來進行這麼一場資本運做,而且企業也亟待轉型,這是一個轉型的良機。按理說,楊必忠沒有任何反對的理由。

可這畢竟是在國內,任何經濟行爲的背後。都有可能牽涉到政治層面的較量。

貝萊汽車應該不會這麼輕易的放棄這樣的機會,而這個時候出手,顯然會得罪貝萊汽車的身後人,這讓楊必忠很是忌憚。

楊必忠內心非常厭惡那樣的後臺--在他發展的歷史上,不少這樣的傢伙奪走了他看中的東西,雖然他現在在安新的地界上已經是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對於更高的上層,他什麼都不是。

而且更讓人棘手的是安新汽車讓他依稀看到了市裡的領導博弈的身影,在局勢沒明朗之前貿然淌進這趟渾水搞不好就得不償失。

楊必忠瞭解的東西有限,所以也只能做出這樣的判斷。但是薑是老的辣,楊必忠決定看看局勢的發展再說。

楊必忠想了一會才帶着考究的口吻問道:

“思瑾。你說說,我們的企業要轉型也好,要發展壯大也好,最重要的是什麼?”

“要有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多數大企業風險控制能力還比較低,屬於典型的速度經濟型企業,特別是我們這樣的私營企業更是如此,而核心競爭力不像勞動力、原材料可以買來,要找到核心技術,而且是不能模仿的。這最終決定了企業有沒有長久的競爭力……”

楊思瑾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楊必忠笑了笑道:

“你說的沒錯,但僅僅是在商言商,不全面。一個企業首要考慮的是生存,生存不是企業生命的自然延續,生存是在歷史淘汰過程中,靠不斷的作爲和進步,累積起來的。

有了生存,才談得上發展,發展不是那種坐等潮流眷顧,而是用持續的奮鬥和進取,與時代變化與社會發展共同進步,從而獲得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一點尤爲重要,就像動物一樣,每一次地球氣候的巨大變遷都會爲生物的進化帶來飛躍,不能進化的物種會滅絕,適應環境的物種將進入大規模繁衍的新生,誰能加快轉變企業發展方式,與國家共同進步,誰就能迎來新機遇,而不能適應者將會被淘汰……”

楊必忠看着若有所思的女兒,繼續說道

“所以如何適應大環境的變化纔是一個企業的根本,大到國際的變化,國內的變化,而落到我們家的企業,那就是安新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說到底都是由人決定的,而這些人就是黨政幹部。”

“權力這個東西,有時候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權力之爭,利益之爭是官場中永遠的主題,在這個充斥着野心家和投機者的地方,是典型的弱肉強食之地,理想主義者在官場中註定會碰得頭破血流,如果不進行改變,根本無法生存下去,這就是現實,不是哪個人或者哪些人能夠改變的。

經濟向來和政治息息相關,而經濟是爲政治服務的,特別是在處於變革時期的國內,不瞭解這個,那就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特別是我們這樣的私人企業,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們,誇張一點可以講決定我們的命運。”

楊必忠很嚴肅的說着:

“正因爲這樣,我們這樣的企業獲得政府撐腰是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我們這樣的人比普通企業家更容易遭到調查和逮捕,這個你肯定也是看到了很多,你知道爸爸這麼些年來爲什麼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企業發展得很快,卻在這方面無恙?”

楊思瑾沒說話,靜靜的等着父親繼續說着,她知道父親是藉着這個機會給她好好的上一課。

“我對這些人一向都是跟着國家的政策走,本着交好政府,而不是政府某一個領導,即便是要較好某一個領導,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的原則,當然盡最大的可能不去得罪那些當權者,所以才走到現在。

到了我們現在的規模,其實已經沒有必要非要去巴結某一個人了,把我們的發展和他們的政績掛鉤,就是不用那些危險的手段也照樣能夠得到支持,只不過支持的力度小一些罷了,但是這樣穩妥……

官場上的事情,說簡單也簡單,簡單到誰實力最大,誰就能翻手爲雲覆手爲雨,說複雜也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箇中微妙之處,非局外人所能體會。但作爲我們這樣搞企業的,至少要做半個官場人,瞭解他們,和他們處好關係,這樣企業也就消除了最大的麻煩了,懂得如何討好當權者,這是企業另一項基本生存技能,權力資源,那可是絕對稀缺的資源,要學會如何爲我所用……而現在市裡是兩大力量在鬥法,我們這個時候去火中取栗,搞不好慄沒取到,手反而被燒傷了,得不償失啊……”

楊思瑾凝思着,這些事情她不是沒想過,但從來沒有想得這麼深刻和具體,楊思瑾一邊思考着,不明白的地方父女倆交流着,最後楊思瑾問道:

“爸,你說市裡這樣的鬥法,誰將最後勝出?”

楊必忠看了女兒一眼,心裡頗有些欣慰,女兒的接受能力還真是夠強,馬上就想到了這一點,誰勝出就會決定未來一段時間安新的走向。

會是陸政東嗎?

自從那次座談會回來,楊必忠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那一次在座談會上的陸政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陸政東的整個講話的條理層次實在是太清楚,邏輯上一點問題都沒有,從經濟發展到政治穩定,包含面很廣,而且完全是脫稿談話,肚子裡沒有貨是絕對不會如此的。

而陸政東在安新這一年在經濟上的表現那更是隻能用精彩來形容,有一個會搞經濟的市長當家,對於搞企業的人來講是求之不得的,特別陸政東是支持大力發展私營經濟,這對他們來說更是福音。

但能搞經濟,並不意味着會搞政治,雖然目前陸政東在和詹繼東的鬥法中佔據上風,但這樣的事情卻是要笑到最後纔算真本事,暫時的勝利不足以說明什麼……(未完待續。。)

第8章 被輕視了三第65章 意難忘第142章 啞巴吃黃連(四)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4章 立威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156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二)第22章 新高度新境界第69章 龐雜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41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30章 峰迴路轉第43章 “瘋狂計劃”第116章 官場風暴第52章 幸福纔剛起步第60章 人輕言微?第31章 微服私訪第39章 多管齊下第39章 反客爲主第137章 定心丸第1章 赴任第42章 要團結第55章 打打預防針第15章 窮則思變第6章 明修棧道第60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73章 入京第142章 啞巴吃黃連(四)第152章 極度尷尬第56章 新氣象新動作第44章 道高一丈第33章 驚變第157章 背後蒼山眺滄海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169章 陰招第89章 厚積薄發第129章 初始第32章 東風欲來第49章 底氣第160章 取經第146章 震盪(二)第3章 大膽直陳第1章 再世爲人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69章 撥霧見日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83章 人生如棋第64章 浦江之行第101章 年前第31章 雪中送炭第139章 老屋一夜看好戲(二)第73章 突發情況(四)第49章 省城再相逢(二)第48章 強大的上任第23章 出手第219章 出人意料(二)第6章 明修棧道第132章 前瞻性第84章 迎東怒放第95章 方向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難第134章 敢伸手過來,就打手!第156章 三人行第83章 人生如棋第53章 人事總是最敏感(二)第20章 手腕第74章 突發情況(五)第7章 值得期待(二)第13章 找準位置第6章 暗流叵測第40章 大殺威第36章 小步快跑第157章 三人行(二)第51章 鶴蚌相爭第36章 泡嫂子?!第68章 興師問罪第87章 愛如潮水第126章 漸明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43章 早有準備第213章 波瀾(二)第40章 欲下重手(二)第11章 互利雙贏第20章 春雷即將響起第48章 對與錯第201章 重視第1章 京官上任第28章 都聽你的(三)第84章 迎東怒放第96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二)第76章 逼出來!第24章 代理省長第74章 層層推進第7章 黑金帝國第69章 歡喜冤家第16章 迎頭猛擊第81章 天大的喜訊(二)第199章 暗流第229章 暴風雪來得很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