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陳相投誠,名單到手

元和二年冬月辛未日,早朝一如往常,太皇太后壓根沒感覺任何異狀。

直到虞渢與旖景入宮。

慈安宮一片死寂,如姑姑與衛昭噤若寒蟬,“譁”的一聲,長案上鋪開紙卷,密密一片人名,虞渢詳細解釋近時準備,分析勝負,太皇太后顯然已經聽顯王提過,可終於等到這一天,神色自然不會輕鬆。

“天子若行逼宮,爲免宮中向各部京衛告援,勢必下令封閉城門,當衛國公領兵出征,調離部分京衛,黃陶身爲同知,有權重新安排守城衛部。”虞渢手指輕輕劃過另一張長案上,京都城防與圖濃墨重染的九處:“他這三年努力,多數耗廢在眼下九門城防。”

當然,這其中也有秦氏黨羽的鼎力支持。

虞渢重病之前,就對黃陶的行動有所掌握,並一早安排了親信迷惑黃陶騙取信任,眼下守西城者,正是其耳目,再有他不省人事之時,旖景也沒閒着,對於秦氏姻親的系列摸底排察,區分出當中易於挑撥者,後來/經由衛國公、蘇荇努力,已經將數人“策反”,今日進宮之前,虞渢已經主動與這部分人取得聯絡,他們雖沒得準訊,但都被安排在城內守防,看來是要隨黃陶發起逼宮。

相比太皇太后,大長公主更能明淅軍事作戰,聽虞渢條理分明的剖析,這時十分篤定:“天子眼下若只憑手中兵力,不可能突破皇城禁衛。”

虞渢頷首:“所以,要擔心的是城外駐軍,倘若不能說服,而由天子佔得先機,即使黃陶勢敗,也能及時補給兵力,若大部京衛受其蠱惑,皇城難保。”

這纔是決勝關鍵。

“各部衛指使不可能都聽命黃陶,但聖上到底是君帝。”

這也是難點,京衛原本受控於衛國公,但更屬天子號令,眼下因爲邊疆戰事,兵符在外,天子又把其家眷扣爲人質,這些人究竟聽命於誰,實不能篤定。

“衛指使雖然重要,但各千戶、百戶追奉於誰也不容疏忽,這些人事臣雖先有摸察,但不能知天子手中人質詳細,就怕針對時有所疏漏。”虞渢沉聲說道:“倘若能知人質詳細名單,臣可保證必勝。”

“那麼就憑眼下,勝算能有幾成?”太皇太后忍不住問道。

“八成。”虞渢毫不謙遜。

“八成?”太皇太后似乎鬆了口氣。

“娘娘,恕臣直言,兩成也是危怠。”

太皇太后再又蹙緊了眉。

“倘若臣手裡有天子所扣人質具體名單,就能斷定天子全盤計劃,補漏捨遺,纔有十全把握。”虞渢又道。

這各部武職彼此相關錯綜複雜,唯有摸清天子意向針對,才能藉着這些微時機籌謀在前,力爭毫無遺漏,杜絕意外。

可要察清天子全盤計劃,確是最大難點。

“倘若無法究明,只好僅針對近郊駐防,稍遠防軍雖不足重慮,可仍有萬一,再者,宮中禁衛長官雖爲娘娘親重,難保其中權重者之家眷不被天子扣押。”虞渢又加一句。

這就是難以確定的兩成。

比如虞榴,壽太妃的次孫,眼下雖爲宮衛之長,絕對忠實於慈安宮,可倘若他的部下有家眷被天子扣押,逼宮時擋於陣前,也會引起軍心動搖。

如果能知人質仔細,起碼能在對峙之前,將這些人質在扣的領隊撤換。

有時兩軍對壘,往往只是其中兩、三領隊產生猶疑,就會導致大片人心渙散。

但宮衛家眷何其之衆,慈安宮即使心生防備,也不可能下令在前徹底杜絕。

說到底,對手是天子,不是普通人,這纔是最大的變數。

虞渢深深認爲太皇太后還是心慈手軟,沒有堅定決心杜絕政變,可他作爲宗室親王,該做的已經到位,關於太皇太后的決斷,也只有無奈等待。

八成勝算不足以讓人心安,有時往往是勝算較弱者反能掌握先機。

一旦涉及政變,其實比例都是五五對半,生死兩條而已。

慈安宮正在膠着之時,卻有詹公公急稟——陳相求見!

幾乎是出自所有人意料,陳相這回呈上的大禮,竟然就是虞渢“憾而無方”的人質詳細名單!

自私自利與陰隘無情的本性,最終成爲天子之斷頸之刃。

而斷送天子兩成希望奠定敗局的不是別人。

此時此刻,正在湯泉宮花苑觀賞紅葉,卻被一衆親兵持戈逼前因而大驚失色的一衆外命婦,注目之處,只有太后似笑非笑的陰冷神色,所有人都是膽顫心驚!

而太后沒有留意的是,身邊的“最心腹”——她的侄女,當今貴妃,暗暗垂眸。

今日朝早,陳貴妃才聽太后提說天子將行逼宮之事,因爲皇后雖說隨駕來了湯泉宮,不過是天子爲安撫秦氏而已,關於核心計劃,皇后無權參與,反而是陳貴妃,因爲身份殊重,才得太后坦誠布公。

但她卻感到小腹一陣抽痛。

似乎也是第一回,明確感應腹中胎兒“拳打腳踢”。

耳聞目睹,太后志得意滿胸有成竹地說起天子這番計劃,竟是一副夙願得償的神情,陳貴妃只覺一陣噁心難以摁捺,直衝咽喉。

太后把陳家看作什麼?從始至終,家族存亡毫不重要,唯有她的兒子,纔是重中之重!就像自己的父親,活該爲了天子去死,讓自己入宮爲妃,在太后眼裡就是父親“死得其所”!

政變,如此重大之事,太后與天子竟然隱瞞得滴水不漏!

這時才坦言不公,爲的是什麼?

秦右丞已被慈安宮下令長假侍疾,天子必須要一個位重者回朝主持大局。

那就是她的祖父。

可天子一旦事敗,整個陳家都會因而淪亡。

關係生殺榮辱,卻僅僅在事成定局時才告知一聲,是根本不給陳家任何退路。

太后竟然還如此志得意滿,這對母子,果然一般冷血。

真如太后所說,這回必定一擊而中?!

笑話!

陳貴妃冷笑,當初皇后生辰,楚心積慮安排陰謀要陷楚王妃於萬劫不復,結果卻被人輕而易舉脫身,天子竟還天真的以爲這是偶然?分明楚王府已對他緊防密備,難道就不曾料得天子目的何在,以爲太皇太后出面力保蘇、楚兩府就能安保無慮?

歸化事變,衛國公帶兵出征,便是她一介女流都能洞悉其中並不簡單。

楚王虞渢,可是有算無遺策之稱,當年金榕中策劃政變,虞渢遠在幷州,都能防備在前!

天子之能,甚至不如金榕中,不過就是佔着正統的名義。

陳貴妃看着太后胸有成竹自以爲勝券在握的笑容,擔憂地把手掌放在自己的小腹。

必須要爲孩子着想,天子萬一獲勝,也會容她生下腹中胎兒,有太后在,有陳家在,皇兒至少能平安長大,可倘若……不,她不能眼看陳家覆滅,不能期望微之又微的勝算,她一定要保住孩子性命。

安好纔是最重。

相比太后與天子,陳貴妃發現自己眼下竟然更相信的是太皇太后。

康王當時險些得儲,但太皇太后也留了康王性命,並且如今委以信重。

而太后母子,早已被權勢矇蔽了良心。

所以,當陳相聽完天子囑咐,讓他返朝穩定百官心態,待大功告成,出面主持將輿論導向太皇太后安排刺客弒君奪權,甚至質疑所謂監政筆詔都是慈安宮僞造,先帝病重,太皇太后收買先帝親信詹公公盜取兵符,爲的就是篡權奪位。

衛國公府是爲虎作倀,用意是在推舉外孫虞堃登上帝位,虞堃稚齡,勢必成爲傀儡,太皇太后與嚴、蘇兩府便能把控朝政。

再看楚王態度,倘若執迷不悟,一併將其一系劃爲叛黨。

衛國公蘇軼藉着這回與北原開戰,威脅北原將領構陷,欲將歸化失守嫁禍天子與秦家。

陳相原本就不夠果決,聽了天子這番話後,冷汗直冒。

他已經被顧於問與嫡長子攜手洗腦,認爲太皇太后到底是天子嫡親祖母,痛恨的只是秦氏黨羽,無論如何也不會危害君帝,實在對天子決心與慈安宮你死我活大感震懼。

這萬一要是事敗……可真就如臨深淵。

猶豫不決的陳相來見太后,自然是領受了一番教誨,陳相頓覺自己沒了後路,眼下天子箭在弦上,不可能收手,就算他不插手,一旦事敗,慈安宮能放得過陳家?

是以陳相只好領命。

貴妃主動提出要送祖父一程。

太后甚爲贊同,她也知道自家父親的缺點,頗信貴妃聰慧,有她再叮囑一番,陳相行事纔會更加果決,確保朝中不會產生不利天子之言,而讓慈安宮罪名昭著。

可貴妃的一番話,卻是讓祖父將她暗中謄寫的一張名單交給慈安宮,並對太皇太后直言稟報,天子受秦氏蠱惑,欲行大逆不道之舉,讓慈安宮小心警慎。

陳相大吃一驚,腦子裡徹底成了一窩亂麻。

“祖父切記,此事不可交給大伯,而必須由您轉交,才能確保陳家不被牽涉。”陳貴妃苦心勸道:“我知道祖父在想什麼,倘若天子大告功成,陳家便即權傾朝野,或許還篤信,倘若我誕下龍子,將來必爲儲君,怎能背後拆臺,陷天子於不利?可是祖父有沒想過,萬一聖上事敗,陳家將會如何?”

滿門抄斬、家破人亡!

“倘若太皇太后並無防備,眼下就算知道此事,也於事無補,可倘若太皇太后已有防範,有蘇、楚兩府鼎力相助,聖上勝算極微。”陳貴妃長話短說:“陳家必須留條退路,祖父這時對慈安宮示誠,無論誰勝誰負,陳家都可自保。”

陳家不涉兵權,並沒有參與逼宮,至於輿論,無非是勝者纔有望掌控,倘若天子真能如願奪權,陳家也可造勢,讓嚴、蘇入罪,就算太皇太后供出陳相曾有“背叛”之行,天子爲了制衡秦家,也不會打擊陳家,並且陳貴妃以爲,陳家對慈安宮仁志義盡,太皇太后大勢已去,未必會陷陳家於不利而讓秦家獨大。

反過來,倘若慈安宮成爲最終勝者,天子別說帝位,性命但且難保,可陳家因爲及時遞訊,便是與政變劃清界限,才能受到寬赦。

只有這樣,她腹中胎兒的性命纔算安穩無憂。

恰恰,陳相將天子書信親手交給黃陶時,正聞有人稟報楚王夫婦與老王妃竟然入宮,黃陶蹙眉思量,懷疑楚王已經有所防範,察覺今日會有事變。

陳相越發膽顫心驚,更無猶豫,當一入宮,就立即求見太皇太后。

而手裡握着那張雖不能稱爲決一勝負關鍵,卻實在也算至關重要的名單,虞渢更是胸有成竹。

“娘娘,天子爲了掩人耳目,只好讓太后出面詔見諸多女眷,而我們,眼下卻能將這些人家的子侄男丁堂而皇之聚集起來……保護。”

太皇太后重重拍案——就這麼辦!

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愛,時日無多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禍心漸起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兩百六十六章 各自出子,正式開局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漸次浮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歸府,曉曉“報仇”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六百九十章 張氏利氏,連袂出場第兩百二十八章 天災難避,人禍可防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三百一十九章 深思熟慮,兩全之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三百三十三章 劍傷小五,言及謀劃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盡在籌謀,世子心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隨,永不分離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萬壽大慶,終臨抉擇第三百五十二章 寬慰親懷,江薇辭行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五百七十四章 勸逼指證,虞棟獲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裡,已有暗涌第一百零四章 心計較量,更勝一籌第四百五十二章 攬事上身,旖辰登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勢,險惡難避第兩百一十章 長卷之上,共畫來年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賞菊,鬱集黃氏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訓妾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兩百三十章 愚昧之計,哭笑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歸府,曉曉“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