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

修指蒼勁,剛剛扶上一垂錦簾,次間裡瓷盞墜地的一聲脆響,使得竹青袍據下的青黑錦靴倉促頓住。

五官甚顯堅毅而略失清秀的男子就這麼站定在垂簾外,眉梢處,是從雕花門扇斜刺入內的夕陽,晃躍不停。

簾子裡緊接着傳出女子略顯尖利急躁難捺的發泄:“拿走!我再不喝這藥,都給我滾出去!”

蔡振眉心一蹙,隨着這輕微的一個舉動,手臂一揮掀簾而入。

他的妻子蘇氏三娘旖蘿盤膝據炕,胸口起伏不停,一手成拳放在炕几上,正是餘怒未消的模樣。

丫鬟們跪了一地,被那一聲吼嚇得就要匍匐。

“都出去吧。”蔡振沉聲而言,他看向旖蘿,卻見她依然避着目光,似乎對他的歸來視之不見,手裡提着的漆盒便是一緊,可他卻寬鬆了眉目,甚至牽起一抹笑容,過去將漆盒放在炕几上:“知道你這段時間在服藥,滋味不好受,今兒下值得早,我特意給你買了合味坊的甜點,都是你一貫喜好……”

“我沒什麼喜好,只要別逼着我再吃這些庸醫藥方,用了兩年,也不能有孕,想必是沒了指望,何必折磨人,不就是傳宗接代,大不了多給你納兩房妾室,生了兒子記在名下以爲嫡子!”三娘不待蔡振把話說完,再是一揮手,漆盒砰地一聲被揮出老遠,裡頭好幾碟子精緻的甜點砸在地上。

轟響之後,屋子裡沉寂下來。

蔡振本是想挨着炕沿坐下,這下僵直了脊樑,他下巴收緊,眉心斂怒,一手緊緊捏成拳頭,顯然在竭力控制情緒。

好半響,脣角才微有緩和,只話一出口,依然帶着些沉肅:“真要我納妾?”

三娘驀地紅了眼眶,固執的別了臉,淚珠子在睫毛上顫顫抖抖,卻就是不肯落下。

蔡振的目光卻又溫和下來,嘆了一聲,伸手覆向妻子的拳頭,拇指輕輕摩梭着三娘青突的指節:“是不是母親又爲難你?”

三娘似乎深吸了口氣,竭力不讓哽咽出來:“她還不敢。”

“別這麼說話!”蔡振狠狠握了一下指掌,一枚青玉扳指硌得三娘指節微覺硬痛,不得已,鬆了一鬆拳頭。

蔡振感覺到這輕微的放鬆,才挨着人坐下:“我知道,因爲子嗣一事,母親多少有些介懷,讓你受屈……罷了,既吃厭了藥,歇上一時也無不可,只別讓母親曉得,若有爲難,對我直言不妨,母親面前,我始終是會替你轉寰,你別擔心,若我命中註定無子,將來大不了過繼,納妾之事,今後你可不能再提。”

三娘聽了這話,那淚珠子總算是落了下來,重重抽離手掌,倉促往臉上一拂,語氣到底是緩和下來,那目光卻始終執拗地遊離在窗外:“不是爲了這事。”

“那又是爲了什麼?”蔡振完全歇了怒火。

“皇后生辰宴,本來只請了世子夫人,今日又專程讓內侍多送一張邀帖給我,我不想去,母親卻說不能違令,若再託病,皇后就要讓宮裡御醫來診……”三娘冷哼一聲:“我那五妹妹與秦氏一族鬧得你死我活,秦相壽宴風波才過,皇后就要我入宮,勢必不懷好意,無非就是想要報復,只五妹妹與她不對付,與我何干?我不想去受皇后這趟怒火。”

“喊什麼世子夫人,那是咱們大嫂。”蔡振又再沉聲,神情卻頗顯無奈:“母親既說了那話,想必是爲你託病在先,卻被皇后的人堵了嘴,橫豎當日,福太妃與楚王妃也都會出席,有她們照應着,你也不會受屈。”

“沒這麼簡單。”三娘卻焦急起來,這才正眼看向蔡振:“我以前就是個庶女,並沒與秦氏幾個嫡女交道,皇后這回怎麼想起我來?你是次子,將來不襲爵位,我也不可能作得了武安候府的主,專程還補一張邀帖,所圖必不簡單,不定還有什麼陷井等着。”

蔡振也便慎重下來:“要不,你回一趟國公府先與楚王妃商議,我也去找找楚王。”

“別去。”三娘柳眉一豎:“我不願與他們交道。”

蔡振搖了搖頭:“阿蘿,這不是任性的時候,秦相屢屢挑釁,針對的絕非楚王妃一人一事,咱們與國公府除了姻親一層,歷來禍福同當,那時若非老國公力保,太宗帝只怕已受金逆挑唆把祖父治罪,後來祖父雖因那場事故鬱鬱而終,到底蔡家沒有因此丟了爵位,被天家治罪,這一份恩情,蔡家子孫後代都會謹記於心,眼下衛國公府與秦相既成水火之勢,那麼蔡家便與相府勢不兩立,你既已洞知皇后有叵測之意,正該與楚王妃提醒在前。”

隔了數息,蔡振又是一嘆:“你心裡牴觸王妃,不過是因舊時糾紛,時過境遷,到底是血緣至親……”

“我就知道,在你們眼裡,都是我無理取鬧不顧大局。”三娘冷笑:“你要去找誰任憑自由,我是決不會與楚王妃主動來往。”

蔡振噎住,到底沒有再強人所難。

他就是想不明白,長嫂每每說起,都贊楚王妃深明大義謙和友愛,極好相與的一個人,而他的妻子也絕非惡毒之輩,就是有些小心眼罷了,怎麼與楚王妃姐妹之間就這般疏遠,倒像是有天大的怨仇一般。

女人心,還真是海底針,捉摸不透。

——

三日轉眼而過,天方初晝,秦子若就拿出私房銀子買通了兩個粗使丫鬟,讓去打了熱水來香湯沐浴,趁着那第一縷霞光照入紗窗,就對鏡描妝,也是躊躇滿志。

她是昨晚才被通知今日要隨王妃入宮。

傳話的夏柯一副咬牙切齒的不甘樣。

老王妃倒是慶幸,連稱這是好事。

可不是好事?實爲吉兆,這回可是太皇太后親自下詔讓楚王妃帶她入宮,又是在這麼一個日子——皇后芳辰。

說明太皇太后已有決斷,應當是允准了她爲側妃一事。

果如所料,太皇太后到底還是顧及聖上,也是理所當然,先帝有臨朝監政的遺詔,太皇太后久未宣衆,說明私心裡始終不願與聖上衝突明顯,即便對衛國公府仍有眷顧,也是有限,不可能爲了區區一個蘇妃,就當真與秦家爲敵。

平衡各方權勢,纔是明智之策。

豈非預示着聖上的計劃會一帆風順,今日便是蘇妃絕命之日,難怪天氣這般晴朗,朝霞已在東天燦爛。

“姐姐今日氣色可真好。”秦子若的“室友”燕兒莞爾奉承。

當然得好,待今日之後,你就再不能與我姐妹相稱了。秦子若這般暗忖。

雲鬢嬌顏初妝成,又着錦衣,交襟繡出精緻的卷草,硃砂玉蘭長裙,還挽了艾青金絲挑繡的紗帛,就連繡鞋上,也綴滿了米粒大的瑩珠。

秦子若儼然恢復了相府千金的着裝。

在一衆丫鬟豔羨的目光下,去見老王妃,老王妃撫掌而笑——真真靚麗。

便邀秦子若一同早膳,這姑娘也沒再婉拒,果真坐上炕去。

祝嬤嬤險些沒忍住打跌,強迫自己不去關注秦姑娘,一眼眼地瞅着窗外。

也難怪秦姑娘沉不住氣,顯出這番猖狂,估計是秦相壽宴上刺激太深,以致於心態失衡,對出頭之日太過期盼。

及到王妃歸來——兩家就在對門,今日又一同獲邀,王妃雖說返家小住,到底還是王妃,自是當與老王妃一同入宮。

一眼瞧見秦子若這副模樣,王妃當即蹙眉:“子若,這般着裝不妥,逾制了。”

就這麼輕描淡寫一句。

祝嬤嬤實在憋不住,到底咳了出來。

秦子若頓時蒼白了臉。

“太皇太后並非直接詔你。”旖景提醒一句。

也就是說,只不過讓我帶你入宮罷了——侍婢的裝扮才合禮矩。

老王妃一貫不理這些瑣事,聞言便道:“那就快些更衣,仔細別耽擱了時辰。”

秦子若只好忍氣吞聲——蘇妃不過是想讓自己難堪罷了,只需再忍一時之辱,待過今日,即便自己只是側妃,蘇氏卻會淪爲死罪,不過得三尺白綾抑或一杯鴆酒。

可在恢復侍婢着裝時難免氣憤不已而有所疏忽——衣裳是換了,金簪玉鈿也取了大半,但只不過,濃妝未洗,襯着那一身侍女裝,顯得尤其違和。

濯纓園雖是別宮,但就在西郊,從內城前往也只耗大半時辰,可到底臨近山水之間,園林景緻多仿江南,相比皇宮的威嚴方正景緻尤顯秀雅,極適盛夏避暑,便是高祖、太宗抑或先帝那般勤政,當酷暑難耐時節,也有移宮於此的時候,不比得熱河行宮,雖更涼爽一些,但要朝臣盡數遷去實在大廢周章。

有了濯纓園這處京都別宮,集理政休閒爲一,十分便利。

今日除了太皇太后邀請的諸位宗室,便是參與皇后芳辰宴的一衆,有公候夫人,也有外命婦,天子早有令下,皆隨皇后心意。

可再怎麼隨意,依據品階不同,各自入宮的時辰也有先後。

比如旖景等親王妃,開宴之前到了即可,但武安候府等女眷,就得趕在辰正,要先跪拜賀壽。

蘇旖蘿雖萬般不願,但不得不隨長嫂一同前往。

武安候世子夫人也是勳貴出身,父親是地方都司,姓謝,生性耿直,並不難相與,儘管三娘這弟婦一貫冷若冰霜,謝氏也不介意,一路之上,說了許多貴婦們的議論:“都說這回聖上剛入六月就起意來別宮避暑,是有意爲皇后添光,皇后這回生辰並非整生,不興朝賀,又早定在濯纓園舉宴,也就是普通宮宴,若論祖制,聖上可不該捨棄朝政作陪,便是爲了同宴,才提前來別宮消暑,這種說法,不過都是秦相黨羽宣揚罷了,顯得皇后有多受寵似的,聖上若真重視皇后,乾脆在皇宮設宴豈不一了百了?又更或乾脆下令百官朝賀,當作出孝後首回慶生,多少風光?”

謝氏笑道:“還不是秦相壽宴鬧出貽笑大方,聖上到底要施以籠絡罷了,更有不少人說,其實是貴妃有孕,耐不得熱,聖上爲着這層緣故,才幹脆遷朝別宮,就這說法,也比爲了皇后添光來得靠譜,弟婦也別太過憂慮,皇后即使要爲她的祖父找回顏面,欲難爲國公府才特意詔了你入宮,福太妃也就罷了,楚王妃可不是軟骨頭,再者今日太皇太后又詔了大長公主等宗室長輩入宮,皇后也不敢胡來。”

謝氏說得高興,三娘卻置若罔聞,直到入宮,除了跟着衆人叩拜時說的那句賀詞,再無多話。

但皇后卻單留了她“說話”。

謝氏大約也曉得事有不妙,出去時一步三回頭。

公候府上女眷拜賀後,才輪到普通命婦,三娘在偏廳裡候了一陣。

好容易,皇后來了,寒喧兩句,天子卻又駕臨。

但並沒與三娘交談,而是繞去隔扇後。

不過這顯然表示,皇后接下來的一番話都是出自天子默許。

當三娘步出皇后暫居的寢殿時,頗顯失魂落魄。

耳邊縈繞着斷續的威逼與利誘——

“你別想着,有孃家在後就能安享榮華,這天下,到底是聖上的天下,便是蔡家的榮辱,也僅憑聖意……你若是做成這事,將來武安候的爵位,許就換了蔡把司襲承……”

花葉間,落下的陽光,與遠處昆明湖水色波光裡的日影,似乎遠近呼應,那般刺目。

三娘正在怔忡,又見眼前過去一列肩與。

紗簾輕垂後,蘇旖景的笑容比這六月媚光還要刺眼。

三娘駐足在幽徑裡,冷冷一笑。

五妹妹,你有沒想到,今日你的生死,竟然會在掌握在我的手中?

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攬事上身,旖辰登門第兩百六十三章 門外爭執,室裡纏綿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婦,恩威並施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兩百三十章 愚昧之計,哭笑不得第兩百八十二章 籌資賑災,悍婦下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當初,不該遇見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子絕斷,直面陰謀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兩百六十三章 門外爭執,室裡纏綿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四百四十五章 無奈世俗,忽生陰鬱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訪,實屬誤解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寧海衛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發兇案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四百二十章 歸化遇襲,一個時機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二十八章 噩夢驚醒,道出真相第七十九章 小五獻計,皇子請罪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七百零八章 決斷不易,步步相逼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時習務,閒來踏歌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勁敵,頗有內秀第五百章 恩封確實,將有險關第七百六十六章 輸給時間?其實註定第九十章 正面交鋒,勝負難料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賞菊,鬱集黃氏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親,突降豔福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釋懷,我便心安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喪心病狂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兩百五十四 驚人隱情,滔天惡行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無悔?叩請和親第六百五十二章 絕決相逼,生死你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兩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