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

回到十一月的那個深夜,當福王與一衆屬官親自提審艾氏,回到內書房後,其實一個人默坐着沉思了良久,幾經猶豫遲疑,還是決定寫下這一封書信。

他隱隱有種感覺,看似真相大白的艾氏投毒案後,隱藏着他不能洞悉的兇險,他那位四弟心機深沉,絕不像表現出來那般光明磊落,這回“大發善心”將老五的陰謀揭露,所圖似乎不像是利用他的手鏟除老五這麼簡單。

老四意在帝位,相比老五,自己纔是那個最大的障礙。

想到這裡,福王實在忍不住苦笑,他從沒想過自己這麼一個多餘的,飽受小看的皇子,有朝一日竟能成爲讓老四、老五心神不寧的絆腳石。

不過福王還是趁了老四所願,並沒把他提前知會老五欲害旖辰的陰謀透露,是因爲他感覺到如果透露,會給旖辰帶來新的兇險。

老四忌憚的是他,不應該是旖辰,還有牙牙學語的順哥兒。

如果他當真遭遇不測,什麼都不知道的旖辰並不能給老四帶來任何威脅,他的妻兒才能安全。

但是福王總有些不踏實,因爲他並不能洞察那兇險的實質,他想,倘若老四真有惡意,那麼一定已經迫在眉睫,他當然不願意就這麼丟下深愛的妻兒,可萬一發生了難以避免的禍事,他再不能保護妻兒,就算在這一輪風波中妻兒不至受到牽連,可旖辰毫無防範的話,將來也會受到旁人的矇蔽欺哄,中了暗算。

福王是懷着極其複雜又極其無奈的心情提筆,留下一封書信。

他想如果自己遇害,那麼到除夕時,應當已經有了定論,那時旖辰若還安好,看了這封書信也不會改變什麼,不知老四、老五誰會因爲此事獲益,可旖辰若毫無防範,將來只怕難以自保。

手裡的筆墨落下時,福王很自責,他想他如果更強大一些,,就不會這麼爲難,這麼無可奈何。

他是真不願有朝一日,讓他的辰兒獨自展開這封書信,他能想到她當時的傷心欲絕,孤獨無依。

所以他寫道——今日所書,實不願吾妻有日得見。

因爲那時,他已經不在人世了。

不能再替妻兒遮風擋雨,不能在她需要時給予依靠,不能再擁抱着她,不能再坐在她的身邊,逗弄着他們可愛的兒子,憧憬將來。

然後他把那一日慶王忽然拜訪,揭露五皇子意欲毒害旖辰的陰謀一一寫來。

他叮囑他的妻子,也許他會突然遭遇刺殺,如果察明真兇是五弟,你要相信事情並非如此單純,千萬要防範四弟,不要相信他的話,但是辰兒,不要想着再追究此事,不要想着替我復仇,因爲我最希望的事,就是你與孩子們一世平安。

他寫完這信,心潮難平,那時的福王實在未曾預料死亡的陷進當真猙獰布成,就在他與慶王會面之時。

可正是因爲這一絲隱隱的預感,當他臨行前,沒有忘記叮囑萱葉,強調無論如何也得等到除夕再轉告王妃。

他是害怕預感成真,旖辰悲痛之餘看見這一封信,會輕舉妄動,反而引來禍患。

他最後能爲她做的事,唯有這麼一件。

當日,福王將密封的信函放在婚後他送給她的第一份生辰禮——盛放着碧簫的錦盒內時,內心極其不安。

而這時,旖辰打開錦盒拿出信函,眼見那熟悉的字跡與諄諄叮囑時,更是淚如雨下。

可哭過之後,旖辰也開始了沉思。

旖景告訴她,事情決非表面這般簡單,慶王勢必隱瞞了什麼,因爲福王決不可能安排耳目潛伏五皇子府邸,也不可能聯合慶王檢舉五皇子,這不是與世無爭的福王行事風格。

果然,這其中慶王說了謊話,此事是由他先挑發,可最終他卻成了清白無辜。

旖景說這事最大獲益者正是慶王,但讓人不解的是,慶王也的確中了鴆毒,讓人不敢質疑。

難道爲了謀害王爺,慶王竟抱着玉石俱焚之心?旖辰連連搖頭,不,慶王與王爺無怨無仇,他的目的是帝位,決非與王爺同歸於盡。

這一晚旖辰徹夜難眠,她做不到遵循王爺的交待,只暗暗戒備,而不將真相公佈,可她實在想不通慶王在此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毒害王爺的真兇究竟是誰。

她想把這事立即與旖景商量,可最終還是摁捺下來。

因爲旖辰想起董長史所言,那時王爺拿不準艾氏供辭之真僞,因事涉皇子,更兼儲位之爭,不能輕率,王爺並沒着急上報宗人府,而是想着先確定艾氏之言,又叮囑董長史莫將此事告之楚王府,因爲不想讓楚王府牽涉儲位之爭。

她的夫君,是這世上最善良的人,寧願獨自面對險惡,也不想連累親友。

旖辰做不到毫不追究,但她也不想牽連楚王府與孃家。

她做出了一個決定。

很直白很簡單,把這事上稟御前,慶王究竟與此事有無關聯,但憑天子聖斷。

沒了王爺,福王府再不會牽涉儲位爭奪,她一個未亡人,只需要爲王爺討回公道,這件案子上慶王說了謊話,那個什麼周仲決非王爺的人,很有可能是慶王安排在五皇子府的耳目,慶王早知五皇子有爭儲之心,並非是因爲王爺欲聯合他針對手足。

而這個除夕夜,身中劇毒卻大難不死的慶親王自然意氣風發,彷彿帝位對他已經成了手到擒來。

他原本打算是讓秦家出面,告訴衛國公五皇子欲毒害福王妃的陰謀,借福王與衛國公之手鏟除老五,落他一個人情,可正如秦子若所言,老五其實不足爲懼,福王纔是心腹大患,被這一提醒,他當即心生毒計。

於是親自出面,將老五的謀劃對福王直言不諱。

他料得福王不會那麼天真幼稚、輕信人言,察得艾氏後,必然還會試探。

那日他有意邀請福王來慶王府秘談,就是爲了讓二哥有去無回。

福王即使有所防備,也想不到自己會在慶王府明目張膽地落毒。當然,慶王要毒害福王,必須想辦法造成自己清白無辜,才能嫁禍他人。

這個計劃的關鍵是需要江清谷援手,因爲只有他纔有辦法緩解劇毒,保慶王不死。

慶王是先服用了江清谷自配的丹藥緩和劇毒攻心,便是服下鴆毒,只要得救及時也不會喪命。

可慶王起初竟未能說服江清谷,不得已才請貴妃出馬。

當兩王同時中毒,又在這當頭揭發五皇子本欲投毒謀害福王妃一案,無疑就會使他成爲最大嫌疑。

只有福王與慶王遭遇不測,五皇子纔有望得儲,這是他加害於人的動機。

毒害福王妃不成,五皇子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於是一不作二不休,打算改變計劃孤注一擲暗害兩位兄長,儘管喪心病狂,卻也說得過去。

而這個計劃要萬無一失,還不能泄露慶王早有籌謀,安排了耳目到五皇子府邸一事,因爲若這事揭穿,明知五皇子在自己府邸安排了耳目的慶王,哪裡還會中人暗算,豈非自相矛盾?

所以慶王利用福王不敢輕信人言的心態,又故作神秘地叮囑莫要先行張揚,越發讓福王小心謹慎。

但慶王的確還是不能肯定福王真會如他所願,不把這事告之旁人,一直到案發之後,雖慶王陷入昏迷,可得了授令的陳長史卻密切關注此案,當知康王竟然讓艾氏辨認那幾個幕僚,而並沒有來慶王府覈對事先安排耳目一事時,這才確定福王果然沒有聲張。

所以周仲才跳將出來,稱自己是福王安排的耳目,徹底把慶王擇清。

否則慶王還需要廢些手段。

福王與五皇子都已剷除,慶王舉目四顧,再找不到與他競爭帝位之對手,再有他還聽江清谷泄露,天子已經油盡燈枯,實難熬過這個冬季,那九五尊位近在眼前,自然讓慶王意氣風發。

也許新歲過後,天子就會擇定新儲,慶王既是佔長,又具重勢,舍他其誰?

可儘管慶王爺壯志凌雲、滿懷欣喜,因爲大環境的影響,在這個除夕夜他也不敢大舉宴席、鼓瑟彈絲,兩位皇子薨逝不久,聖體又不安康,錦陽京裡風聲鶴唳,就算平民百姓都不敢盛慶新歲,更何況處於風口浪尖的貴族皇子。

故而他也就只是回了王府正院,與秦妃小酌而已。

爲何是和秦妃?這當然有不得已處,一來是除夕,慶親王自然不能留宿在側妃妾室之處,需得顧及正妃的體面,二來正院除了秦妃還有一個小嫚,那纔是個讓人消魂的尤物。

而秦妃在小嫚的開導下,竟然也改善了當初的刻板魯直,稍稍有了幾分溫柔情趣,也能陪着慶王把盞閒談,吟詩作對以作消遣。

慶王是什麼手段?沒多久就把有意討好的秦妃灌了個酩酊大醉。

於是乎這個除夕,慶王雖然留宿正院,卻是與小嫚一度春宵。

慶王如此寵愛這個青樓出身的妓人,當然不是因爲小嫚傾國傾城,而是因爲她那身風月場所學來的功夫,實在讓慶王欲罷不能,他是皇子,正妃就不說了,便是那些側妃侍妾都是出自名門,就連這些人身邊的婢女,也都是端莊持禮的,哪有小嫚那一身風*骨。

雖說有如小嫚這般的,青樓倒也常見,可慶王是做大事之人,當然不可能時時留連勾欄,秦妃這回能想通,把小嫚收留在府邸隨需隨取,的確讓慶王“大感欣慰”。

且說這晚,兩人一場“大戰”後,小嫚趴在慶王的胸膛上*連連,手裡還握着那處輕揉慢捻,當感覺到又再堅硬起來,小嫚才往牀角一縮,卷着被子把赤裸的身子裹了個嚴嚴實實,一雙眼睛嫵媚斜飛,嬌聲細語:“眼看着王爺就要達成所願,只王爺答應婢妾的事兒又如何?”

慶王雖覺不耐,可受不住丹田的火燒火燎,餓虎撲食般把人摁在身下,手指一勾,挑起小嫚的下巴:“你今晚若是用嘴也能讓孤盡興,倒可以考慮給你個品階。”

“嬪妃?”小嫚雙目發亮。

慶王輕嗤一聲:“你咋不圖皇后?”

小嫚:……

“你這樣的出身,若是封了妃嬪,宗人府都得翻天,更何況御史言官。”慶王倒是直言不諱。

“王爺,將來您若成了天子,還有誰敢……”小嫚話未說話,下巴就被高高擡起,脖子繃得筆直,以致讓她再難發聲。

“那也得看我願是不願,就憑你?”慶王輕笑:“我若是真把你封了妃嬪,秦氏可放不過你,區區侍婢,她一個指尖就能把你捻死,我勸你還是聽我的話,夾着尾巴做人,別異想天開,把我侍候好了,將來給你一個選侍就算頂天。”

小嫚姑娘並不知道選侍是個什麼品階,但她實在不敢在慶王面前恃寵而驕,這些年的相處,小嫚對慶王再熟悉不過,知道這位爺不是沉迷女色,容易迷惑之輩,封妃什麼的不過是她的奢望罷了,不過若能成了後宮,也不枉她打算一場,再說她還生下了皇長孫,如今可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那秦妃這麼些年來都沒有過身孕,想必是個不能生的,將來,她的兒子可有望成爲太子,若是克承大統,未必不會把她這生母尊爲太后。

想到這裡,小嫚沾沾自喜,再無不甘,盡心竭力地侍候得慶王喘息沉沉。

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問責,除族離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山震虎,杜絕陰謀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計釀成第五百七十四章 勸逼指證,虞棟獲死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七百六十六章 輸給時間?其實註定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兩百八十九章 身臨其境,決心更堅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窺破韻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剛平,煩惱又至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親至疏,一對夫妻第兩百九十八章 細察人心,溫言勸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喪心病狂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四百四十四章 納妾之爭,姑姑說教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十章 先發制人,小勝一局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山震虎,杜絕陰謀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兩百章 所謂慈母,蹊蹺內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四百三十三章 牆還未倒,避之不及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諱,嫡母庶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禍消彌,風平浪靜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無敵,可惜安瑾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親至疏,一對夫妻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兩百零七章 貴女之間,涇渭不明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細入宮,“雲雀”現形第五百四十四章 謀劃分府,江月發招第七十四章 水蓮庵裡,委實風流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幫派內亂,鄰國政鬥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第三百一十章 一語成讖,前路未明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兩百二十八章 天災難避,人禍可防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兩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生死與共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三百三十三章 劍傷小五,言及謀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情天家,誰主輸贏第兩百九十九章 人已謀事,未知天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盤,遭遇雷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