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

虞渢今日剛好休沐,當聽說名聲會上晝已入濯纓園,立即着人去西山衛打探,不到午時,即得消息,卻說恰值季訓,虞棟上報衛國公得準後,調集衛部前往遠郊山中營地密訓去了。

再一細察,離營密訓的竟全是衛國公舊部親信統領。

而先楚王留給虞棟的舊部仍在西山衛值防。

季訓是君令,也是慣例,由各衛長官負責安排操練,衛國公雖爲禁軍之長,無緣無故也不會駁回衛長所請,虞渢雖知必有隱情,這時也不能插手,無憑無據,他若質疑虞棟依律之舉,實在不能讓人信服。

“就是在今日了。”世子滿面沉肅地對旖景說道。

那一世太子遇刺發生在秋季,可許多世事變移,已經導致了轉改。

旖景先是輕輕鬆一口氣——長兄蘇荇眼下在翰林院當值,勢必不會再牽涉進太子遇刺了。

“可就這麼放任二叔行爲,也不知咱們會不會受到牽連。”當然仍有擔心。

“到這般境地,咱們也只能裝作一無所知,只好坐等事發……聖上早知咱們與二叔勢成水火,不至於牽連上咱們,以我推斷,三殿下必然還有後着,就算他早備後路,擔着暗殺儲君的罪名也無處容身,就算西樑,也不敢窩藏大隆罪首。”原來自從察知清河君真實死因,虞渢已經懷疑薛國相是得了三皇子授命,若無薛國相利用西樑之勢多年暗助,在大隆國內沒有母族倚仗的三皇子也不能這般手眼通天,不說避開天家之眼暗蓄大批死士耳目,他又何德何能利用北原佃作行事。

虞渢早知名聲會曾經參與刺殺太子,盯了這個戲班多年,卻也沒有發現任何蹊蹺,可見其行事隱密,若不是因爲經歷過前事,而這回又有名聲會參與其中,他也不敢相信名聲會與北原有關。

虞渢懷疑三皇子是早更改了計劃,他的目標再非大隆帝位,而在西樑。

詳細原因尚且不明,可顯然一點,三皇子授意薛國相除去清河君,用意是在西樑王位。

“嫡女夫繼”已經必須放棄,“嫡女子繼”就成了合律合法。

沒有清河君,金元公主又再不能與兩姓嫡子聯姻,三皇子就成了西樑王位唯一合法繼承。

但前提是他不能揹負刺殺儲君的罪名,西樑眼下還沒有實力與大隆對抗,西樑王即使有所偏心,也不敢力排衆議庇護大隆罪人,導致兩國開戰。

而堂堂大隆皇子棄君父而奔西樑,若要收服三姓貴族,也需要一個說法藉口。

這也許就是三皇子明知黃陶已生二意,依然利用他刺殺太子的原因之一。

三皇子需要一個藉口,才能爲母族所容。

而導致三皇子更改計劃,放棄大隆帝位的另一原因……

虞渢看向滿面擔憂的旖景,暗暗嘆一口氣。

那人如此執着與瘋狂,不得不讓虞渢提心吊膽,他這時還看不清三皇子佈下的全局,而唯一的應對,就是坐觀其變。

這個下晝對於世子夫婦來說,無疑顯得尤其漫長,因爲除了參與其中的少數人,只有他們知道會有大變突生。

兩人默坐於前庭高亭,一直到申正過後——

шшш◆ Tтkā n◆ c○

濯纓園被數百不知來處的刺客突襲,四角宮門同時受到衝擊!

“和那時一模一樣,不過這才四月,並非當時事發深秋。”聞聽消息之後的旖景忍不住握緊了衣襟:“就算有名聲會的人混入,濯纓園也有上百宮衛防護,太子身邊還有親兵,十餘刺客怎能得手?除非先生變故,調離宮衛……難道說……衝擊宮門的刺客是二叔所率衛部!”數百刺客突襲,宮衛必須去宮門*外敵入侵,太子無處撤離,暫留濯纓園才能保證安全,因爲事發西郊,只要宮衛緊守宮門,待援兵趕到,刺客自然不敢念戰,可是宮衛一旦離開聽鸝館,名聲會的人就會侍機下手,在那一世,突襲宮門的刺客並未得逞,死傷慘重,但太子卻死在濯纓園內。

故而旖景首先懷疑三皇子之所以必須利用虞棟,是要利用他手中兵勇假扮刺客,引開宮衛,裡頭內應纔有機會。

“不會,一旦生變,清濯園之宮衛必然會率先遞信給西山衛請援,二叔今日帶着部衛密訓去了,應是他屬下親信帶兵前往救急,以我推測,刺客是三皇子密蓄死士,大部份早懷死志,才被斬殺當場,可總有負責指揮統管之人……這些決不會死士,而是三皇子親信,或許來自西樑,不過他們應當取得居留大隆的合法身份,三皇子必須護他們安然脫身,才能使事情周密不漏。”

虞渢顯然早有分析:“當年無一活口落網,陳屍當場之人卻皆爲死士,後大肆搜索,竟無蛛絲馬跡,那些統籌指揮之人去了何處?”

旖景也嘗試着推測,忽而大驚:“這批人應該不多,也許只有十餘,若是藏身在西山衛……”

“應是如此,當年太子遇刺以致風聲鶴唳,不說錦陽戒嚴,便是整個北直隸包括並、朔二地都嚴察緊逮,身份但有可疑或是於事發當日不在當地者皆被捕入獄,可是硬沒察出刺客分毫行跡……二叔爲保萬全,先調離了岳丈舊部,他之親信率先直往救援,完*鬼不知的將十餘人收藏軍衛之中。”

西山衛有千餘軍衛,虞棟親信也佔大約六、七百,要收藏十餘人,不過是在他所領部卒之中分配,一所百人中夾雜着兩、三面生者,又有統領周護,萬不會引人生疑,聖上又怎能想到率先趕往濯纓園之禁軍竟會窩藏刺客?只要待風聲過後,警戒解除,再將這些人送離京都……

“這便是二叔的作用。”虞渢沉聲說道:“至於黃陶……他的作用應該更爲關鍵,我早有留意,他薦了幾個親信予孔俊,利用孔俊擢爲太子親兵,當年宮門告急,宮衛都集中於宮門,這時,名聲會諸內應再突然發難,又有親兵斬殺同僚,助刺客奪刃……當年孔俊也呈屍當場,只有幾個親兵活口,反供命喪當場之親兵是內奸,那幾個應當就是黃陶的人。”

當時場面必然大亂,敵我不分,北原刺客趁助奪得兵刃,他們情知不能殺出重圍,見太子喪命,遂服毒自盡。這些人的屍身上,倒有北原細作之刺青,估計是用作內部聯絡之信,故而聖上才察明刺殺太子是與北原有關。

除了黃陶親信,所有知情人都被斬殺當場。

偏偏那幾個親兵是孔俊提拔,孔俊已死,無人知道事關黃陶,而天子自然不疑孔俊會暗害太子。

當年撲朔迷離的太子遇刺案,就是這般裡應外合的結果。

可這一世,因爲黃陶的背叛,結果當然不同。

申正事發,虞渢得報之後,兩刻之後就被詔入宮內。

臨行前又再囑咐旖景:“無論發生何事,切記不能離開王府一步。”

這一去直到夜色四合,依舊沒有任何音訊傳回。

旖景心裡正自焦灼,卻忽有晴空內稟,有一人求見世子,自稱是西南苗家之後。

苗家!旖景心中一沉,略微沉吟後,令晴空將人妥善安置,必須盯好,不讓他隨意走動,更不讓他與家僕接觸。

一直到次日清晨,虞渢這纔回府。

“太子無礙,名聲會諸人被黃陶與親兵斬殺,不過事發時單瑛連突然抽出利匕偷襲太子,被黃陶擋了一刀,他將刺客順手一推……正好推到孔俊跟前。”

旖景:……

“孔俊被灌得爛醉,毫無抵抗之力,所以……被刺客殺死當場。”

“二叔呢?”旖景忙問。

“二叔部卒出了叛徒,投遞密信予慶親王,稱其統領窩藏刺客,慶親王當即報給岳丈,那幾個刺客被揪了出來,五員統領涉及窩藏同謀,已被收監,昨晚就把二叔交待了出來。”

旖景冷笑,什麼密信,應當是四皇子編造,他是早聽黃陶泄露了三皇子的計劃。

“二叔沒撐多久,已經交待……是天子密審,可皇后轉眼就知道了事涉三皇子,衝去乾明宮跪請,逼迫聖上下令,立即逮捕三皇子回京。”虞渢又說。

“那會如何……”

“聖上以妄信傳言之罪,令皇后禁足坤仁宮。”虞渢壓沉語氣:“昨夜,聖上犯了氣喘,一度昏迷。”

就是說這時尚無聖斷。

“事涉二叔一事尚未外傳,慶親王得了警言,應當也不敢張揚,昨晚聖上處死了兩名詔獄內侍,應當就是皇后耳目。”

到了這個地步,皇帝尚還不忘藉機清除皇后耳目,皇后想必也是急了,她如此信任的三皇子竟然在背後捅刀,當然恨不能將人碎屍萬斷,刺殺儲君等同謀逆,皇后哪能放過三皇子,一時激憤,就暴露了詔獄中的耳目。

“以我推測,聖上仍想庇護三殿下。”虞渢又說。

旖景輕輕一嘆:“可憐聖上一片慈心,竟被人置之不顧。”

“皇后不會放過三皇子,我懷疑,其實是三皇子有意要將這事泄露給皇后,詔獄那兩名內侍說不定是冤死。”虞渢說道。

“那人究竟要幹什麼!”旖景覺得自己腦子裡完全蒙了漿糊。

“我也很疑惑,他這回是有意要使事漏,論來,已經料到那幾個指揮死士者會落天子手中,何苦還利用二叔。”虞渢也是一籌莫展:“我等着看三皇子下一步棋。”

旖景這纔想起那個突然到訪的不速之客,連忙告訴了虞渢。

“西南苗家?”虞渢也很是孤疑:“這不可能,三太爺那邊我盯得緊密,苗家人不可能堂而皇之登門我竟不知。”

便來不及梳洗小憩,立即就去了前院見客。

來者卻是苗石陌,虞渢自然不識。

聽他自報家門:“在下是奉三殿下之命……世子當日所欠人情,到了時機償還了。”

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第三百零六章 一時衝動,惹火燒身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六百零六章 發現屍身,卻令毀容第四百六十一章 確有預感,瀕臨橫死第七百七十二章 陳相投誠,名單到手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第三百五十二章 寬慰親懷,江薇辭行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三百零六章 一時衝動,惹火燒身第六十三章 入宮謝恩,商談姻緣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計釀成第二十八章 噩夢驚醒,道出真相第四百二十二章 挑唆示好,大有成效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兩百五十九章 巧“斷”疑案,蘭心“晦”質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五百二十章 拒絕妥協,公主駕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七百八十章 勝負落定,廢位收場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六百三十四章 牆裡牆外,暫不得見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兩百章 所謂慈母,蹊蹺內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一百一十章 蘇氏七娘,爽郎大度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十七章 罰外加罰,怨上添怨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兩百七十八章 聲名掃地,暫扣死獄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闔牆,縱容之禍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五百五十章 蘇漣趕到,再補一刀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禍消彌,風平浪靜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訪,實屬誤解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兩百九十三章 恩冊郡主,各人心情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慶九年,悄然而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六百五十七章 艱難決斷,依計而行第兩百零七章 貴女之間,涇渭不明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問責,除族離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離心